河南省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康熙字典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 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一一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 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 吗?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 扯一张给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 表现得十分不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 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年以后,全中 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 皮上写着“康煕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 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 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 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 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 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 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 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 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 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 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 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 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 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 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 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河南省 2013 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康熙字典 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 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 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 吗?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 扯一张给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 表现得十分不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 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 年以后,全中 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 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 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 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 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 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 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 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 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 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 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 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 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 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 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 1949 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 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 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 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 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他是县重点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名册点名时,意外 地看到那卖《康煕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 学生摇头。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 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 “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都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嘛?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 吗?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 最后一次,老师有点生气了。 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 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老师,我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 真正价值是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买肉和油条的人络绎不绝,而少年的康熙字典却无人问津,这种鲜明的对比 说明,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虽已富足,但精神追求严重缺失。 B.少年撕去字典最后一页的行为被“老师”误会后,他很愤怒,为了维护自己 的人格,他极力地向围观的人解释,想澄清事实 C.小说强调少年用碳写下的“卖”字“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意蕴丰 富,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 D.小说中关于赶集孩子和农村少男少女城市梦的描写,使少年的生活境遇和人 生梦想超越了个例而成为一种典型,成为农村少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E.这篇小说以“康熙字典”为线索,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描写了留守少年 卖《康熙字典》的曲折经历,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2)小说中的少年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多处写到“白纸”“旧挂历纸”,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中的“老师”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后来又高价收藏 了《康熙字典》。小说这样写,有人认为很巧妙,有人认为不太好。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 一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 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他是县重点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名册点名时,意外 地看到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 学生摇头。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 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 “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都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嘛?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 吗?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 最后一次,老师有点生气了。 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 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老师,我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 真正价值是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买肉和油条的人络绎不绝,而少年的康熙字典却无人问津,这种鲜明的对比 说明,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虽已富足,但精神追求严重缺失。 B.少年撕去字典最后一页的行为被“老师”误会后,他很愤怒,为了维护自己 的人格,他极力地向围观的人解释,想澄清事实。 C.小说强调少年用碳写下的“卖”字“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意蕴丰 富,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 D.小说中关于赶集孩子和农村少男少女城市梦的描写,使少年的生活境遇和人 生梦想超越了个例而成为一种典型,成为农村少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E.这篇小说以“康熙字典”为线索,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描写了留守少年 卖《康熙字典》的曲折经历,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2)小说中的少年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多处写到“白纸”“旧挂历纸”,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的“老师”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后来又高价收藏 了《康熙字典》。小说这样写,有人认为很巧妙,有人认为不太好。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A项当地 人“生活富足”“精神追求严重缺失”表述不当;C项“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 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无中生有;E项应去掉“倒叙”。) (2)①执着,有韧劲。为圆梦,他凭着刻苦学习的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不辞 辛苦,骑车走几十里的路上学。②节俭、懂事。平日不肯多花一角钱,理解妈妈 挣钱的不易,不忍向妈妈要钱,靠卖废品存二十元钱。③善良、宽容。坏了他事 的“男人”说他对字典动了手脚,尽管心里很委屈,很愤怒,依然助其走出困境。 ④自尊心强。老师为先前的言辞向他道歉,他以沉默彰显了自尊;不愿与老师做 交易,也体现了他的自尊。⑤自立,敢担当。父亲病故,遇到困难不依赖妈妈, 自己想办法筹钱。[6分;答出一点(加点词语答出任意一个即可)给2分,概 括与解析各占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①巧妙地刻画了少年的心理。少年不惜花一角钱买张“旧挂历纸”包字典, 说明他特别看重、特别想卖出这本康煕字典,字典承载着他的求学之梦;白纸“特 白,闪着好纸的光芒”,但却无法吸引人们的目光,对白纸的描写暗示了少年的 希望和失望。②对比鲜明,发人深思。“明星挂历有收藏价值”与“字典没有收 藏价值”形成对比,并与结尾处少年说“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相 照应,引发读者思考。③具有讽刺意味。老板娘说挂历有收藏价值,不肯撕给少 年,但少年出一角钱买的时候,她却愿意卖了,这一细节表现了老板娘身上那种 小气吝啬、唯利是图的小市民气。(6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分 析合理即可) 4)示例一:我认为很巧妙。理由:①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老师在不 了解少年处境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冤枉了少年,后来明白了字典承载着少年的 梦想,诚挚向少年道歉并髙价收藏字典,这是一个意识到错误之后能想法弥补的 人、一个能细心呵护少年自尊与梦想的好老师。(或:老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 么收藏价值”,坏了少年的好事,但少年仍然在他遭遇危险时出手相救,这样的 情节设置更好地突出了少年不计前嫌、热心助人的形象。)②使情节更加曲折 完整,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少年失望而归,开学巧遇老师,老师诚挚道歉,想 要收藏字典,少年拒绝,老师最终收藏字典,情节一波三折;小说从卖字典写起, 最后字典卖出,这样写也使情节更加完整。③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少年帮助“老 师”脱离险境,最终得到老师的帮助而圆梦,使小说在表现农村少年追梦的执着 的同时,又多了一层意蕴:无论身处何境,都要心怀善念,帮助他人,这样才能 获得他人的帮助。 示例二:我认为不太好。理由:①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少年街头卖字典和 路上相助的时候,“老师”既没有询问他为何卖字典,也无意买他的字典,从这 些表现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善解人意、热心助人的人,但他后来坚持要买《康熙 字典》时却对少年十分理解、小心呵护,似乎又是一个热情细心的人,人物性格 发展缺乏必然的逻辑,让人觉得虚假。②这样的情节设计不太合理。老师主观臆 断,冤枉少年,坏了他的好事,但在少年出手相助之后却没有询问卖字典的情况, 直等到发现少年是自己的学生后才询问字典卖掉了没有并坚持购买,这有点不 合情理。③削弱了小说的主题。“老师”原本可以在被少年帮助时询问卖字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1)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A、C 不给分。(A 项当地 人“生活富足”“精神追求严重缺失”表述不当;C 项“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 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无中生有;E 项应去掉“倒叙”。) (2)①执着,有韧劲。为圆梦,他凭着刻苦学习的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不辞 辛苦,骑车走几十里的路上学。②节俭、懂事。平日不肯多花一角钱,理解妈妈 挣钱的不易,不忍向妈妈要钱,靠卖废品存二十元钱。③善良、宽容。坏了他事 的“男人”说他对字典动了手脚,尽管心里很委屈,很愤怒,依然助其走出困境。 ④自尊心强。老师为先前的言辞向他道歉,他以沉默彰显了自尊;不愿与老师做 交易,也体现了他的自尊。⑤自立,敢担当。父亲病故,遇到困难不依赖妈妈, 自己想办法筹钱。[6 分;答出一点(加点词语答出任意一个即可)给 2 分,概 括与解析各占 1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①巧妙地刻画了少年的心理。少年不惜花一角钱买张“旧挂历纸”包字典, 说明他特别看重、特别想卖出这本康熙字典,字典承载着他的求学之梦;白纸“特 白,闪着好纸的光芒”,但却无法吸引人们的目光,对白纸的描写暗示了少年的 希望和失望。②对比鲜明,发人深思。“明星挂历有收藏价值”与“字典没有收 藏价值”形成对比,并与结尾处少年说“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相 照应,引发读者思考。③具有讽刺意味。老板娘说挂历有收藏价值,不肯撕给少 年,但少年出一角钱买的时候,她却愿意卖了,这一细节表现了老板娘身上那种 小气吝啬、唯利是图的小市民气。(6 分;答出一点给 3 分,答出任意两点、分 析合理即可) (4)示例一:我认为很巧妙。理由:①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老师在不 了解少年处境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冤枉了少年,后来明白了字典承载着少年的 梦想,诚挚向少年道歉并高价收藏字典,这是一个意识到错误之后能想法弥补的 人、一个能细心呵护少年自尊与梦想的好老师。(或:老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 么收藏价值”,坏了少年的好事,但少年仍然在他遭遇危险时出手相救,这样的 情节设置更好地突出了少年不计前嫌、热心助人的形象。)②使情节更加曲折、 完整,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少年失望而归,开学巧遇老师,老师诚挚道歉,想 要收藏字典,少年拒绝,老师最终收藏字典,情节一波三折;小说从卖字典写起, 最后字典卖出,这样写也使情节更加完整。③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少年帮助“老 师”脱离险境,最终得到老师的帮助而圆梦,使小说在表现农村少年追梦的执着 的同时,又多了一层意蕴:无论身处何境,都要心怀善念,帮助他人,这样才能 获得他人的帮助。 示例二:我认为不太好。理由:①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少年街头卖字典和 路上相助的时候,“老师”既没有询问他为何卖字典,也无意买他的字典,从这 些表现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善解人意、热心助人的人,但他后来坚持要买《康熙 字典》时却对少年十分理解、小心呵护,似乎又是一个热情细心的人,人物性格 发展缺乏必然的逻辑,让人觉得虚假。②这样的情节设计不太合理。老师主观臆 断,冤枉少年,坏了他的好事,但在少年出手相助之后却没有询问卖字典的情况, 一直等到发现少年是自己的学生后才询问字典卖掉了没有并坚持购买,这有点不 合情理。③削弱了小说的主题。“老师”原本可以在被少年帮助时询问卖字典的
情况,热心买下字典,但他直到少年入学之后才买下《康熙字典》,有为了避免 师生相处尴尬而买字典的嫌疑,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小说的主题变得暗淡、窄化。 (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 思对即可) 焦作市一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琥珀手链聂鑫森 年近半百的湘楚大学考古系教授柏寒冰,业余爱好除了看书、著述之外, 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抽闲去叩访城南的古玩街。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看过去,金 石、字画、瓷器、杂项,在一种髙雅而古典的气氛中,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 他不着意于收藏,但偶尔也会买上几件被店主看漏了眼的小玩意,价格便宜,又 真”又“古”,作平日休憩时的把玩,那一份快意只有他自个儿知道。 古玩街的店铺,他太熟悉了,有经营专项的,也有啥都上柜出售的,前 者历练已久,属于“老江湖”了,后者往往初入此道,于杂乱中显出一种热闹。 柏寒冰特别留意于后者,往往在这种地方,可以“拣漏”,淘到称心的宝贝。 在午后稀薄的阳光下,柏寒冰走进了这家新开张的“赏奇斋”。他清楚 地记得,这家店铺原名“悦古斋”,专营古旧家具,店主是个白发老爷子,大概 是赚够了钱,把店铺转让了。里面的格局,已经全变了,古旧家具一件不见,墙 上挂着字画,博物架上摆着铜壶、瓷瓶、佛像,柜台里胡乱搁着一些钱币、项链 灯具,一看就知道店主应是个品位不高的新手 柜台里果然站着个年轻人,不到三十岁,长得很粗壮,浓眉、大眼、高 鼻,下巴上蓄着一小撮胡子。看见有客人进来,他只是点点头,连问候都没有 声,不是过于自矜,就是有点傻愣。 柏寒冰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进门时,从墙上挂着的营业证上,知道这个 店主叫毕聪,本想主动打个招呼,喉结蠕动了一下,到底还是忍住了。 柏寒冰先看字画,真的、好的,少!有一幅黄胄画的《毛驴图》,初看, 题款是真的,可那几只毛驴用笔用墨虽有几分相似,但不是黄胄画的,缺那么 点精气神。看得出是一张黄胄的真迹,分成了两张画,这张是真款假画,另一张 呢,只可能是真画假款,没挂出来罢了。他再看博物架上的玩意,最终也只是摇 了摇头。然后踱到柜台前,俯下身子,细细地看。他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不是 串琥珀手链么?但说明卡上只是标着“旧式手链”四个字。 他相信他的眼力不会错,这串暗红色的琥珀手链,是用八颗琢磨好的琥 珀珠穿成的,每一颗都有拇指甲那么大。此刻他只是想知道,毕聪是否明白这串 手链是琥珀的就行了。 柏寒冰问道:“请问这手链是什么材质的?”毕聪说:“不知道。是从 个老宅子里收购来的,应该是个老玩意吧。 出价多少?”毕聪想了好一阵,咬了咬牙,说:“五百元吧。” 柏寒冰心里笑了,这样大的琥珀珠,每颗应在两百元左右,可见毕聪真 没看出这是琥珀手链。 “请拿给我看看?”“好。好。” 柏寒冰并不是真要看,只是做出看了又看的样子罢了,然后说:“可以 少点儿吗?” “多少呢?你说个价。”“四百元怎么样?
情况,热心买下字典,但他直到少年入学之后才买下《康熙字典》,有为了避免 师生相处尴尬而买字典的嫌疑,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小说的主题变得暗淡、窄化。 (8 分;其中“观点”明确 2 分,“理由”答出一点给 3 分,答出任意两点、意 思对即可) 焦作市一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琥珀手链 聂鑫森 年近半百的湘楚大学考古系教授柏寒冰,业余爱好除了看书、著述之外, 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抽闲去叩访城南的古玩街。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看过去,金 石、字画、瓷器、杂项,在一种高雅而古典的气氛中,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 他不着意于收藏,但偶尔也会买上几件被店主看漏了眼的小玩意,价格便宜,又 “真”又“古”,作平日休憩时的把玩,那一份快意只有他自个儿知道。 古玩街的店铺,他太熟悉了,有经营专项的,也有啥都上柜出售的,前 者历练已久,属于“老江湖”了,后者往往初入此道,于杂乱中显出一种热闹。 柏寒冰特别留意于后者,往往在这种地方,可以“拣漏”,淘到称心的宝贝。 在午后稀薄的阳光下,柏寒冰走进了这家新开张的“赏奇斋”。他清楚 地记得,这家店铺原名“悦古斋”,专营古旧家具,店主是个白发老爷子,大概 是赚够了钱,把店铺转让了。里面的格局,已经全变了,古旧家具一件不见,墙 上挂着字画,博物架上摆着铜壶、瓷瓶、佛像,柜台里胡乱搁着一些钱币、项链、 灯具,一看就知道店主应是个品位不高的新手。 柜台里果然站着个年轻人,不到三十岁,长得很粗壮,浓眉、大眼、高 鼻,下巴上蓄着一小撮胡子。看见有客人进来,他只是点点头,连问候都没有一 声,不是过于自矜,就是有点傻愣。 柏寒冰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进门时,从墙上挂着的营业证上,知道这个 店主叫毕聪,本想主动打个招呼,喉结蠕动了一下,到底还是忍住了。 柏寒冰先看字画,真的、好的,少!有一幅黄胄画的《毛驴图》,初看, 题款是真的,可那几只毛驴用笔用墨虽有几分相似,但不是黄胄画的,缺那么一 点精气神。看得出是一张黄胄的真迹,分成了两张画,这张是真款假画,另一张 呢,只可能是真画假款,没挂出来罢了。他再看博物架上的玩意,最终也只是摇 了摇头。然后踱到柜台前,俯下身子,细细地看。他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不是一 串琥珀手链么?但说明卡上只是标着“旧式手链”四个字。 他相信他的眼力不会错,这串暗红色的琥珀手链,是用八颗琢磨好的琥 珀珠穿成的,每一颗都有拇指甲那么大。此刻他只是想知道,毕聪是否明白这串 手链是琥珀的就行了。 柏寒冰问道:“请问这手链是什么材质的?”毕聪说:“不知道。是从一 个老宅子里收购来的,应该是个老玩意吧。” “出价多少?”毕聪想了好一阵,咬了咬牙,说:“五百元吧。” 柏寒冰心里笑了,这样大的琥珀珠,每颗应在两百元左右,可见毕聪真 没看出这是琥珀手链。 “请拿给我看看?”“好。好。” 柏寒冰并不是真要看,只是做出看了又看的样子罢了,然后说:“可以 少点儿吗?” “多少呢?你说个价。”“四百元怎么样?
毕聪装出很犹豫的样子,吞吞吐吐地说:“你就再加五十元吧 我要了! 柏寒冰付了款,转身准备走时,毕聪很恭敬地说:“你是柏寒冰教授 吧? 柏寒冰愣了,问:“是。我并不认识你呀。” “我买过你一本谈考古的书,上面有你的照片。我叫毕聪,请你记住我, 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 “小毕,我‘拣漏’了,这是琥珀手链,你居然没有看出来!” “是吗?我高兴啊,今天认识了你这位大教授。” 又过了些日子,立冬了。 本市的一家拍卖公司,从古玩街征集了一批古玩,准备邀请企业界人士 竞拍,响应者甚众 在竞拍之前,拍卖公司先请文物专家前来鉴定、估价。还特意通知了有 古玩送审的店主到会场旁听,以便增长见识。 柏寒冰当然在受邀的专家之列,当他走到会场门口时,毕聪立刻迎了上 来 “柏教授,你好!” “啊,是小毕,你送了什么好玩意?” 一张已故大画家黄胄的《毛驴图》,很多企业家都看中了这张画哩, 出价不会低的 就是挂在你店里墙上的那一幅?” “对,就是那一幅,还得请你美言几句啊。那串琥珀手链,你觉得满意 吗?我店里还有几个琥珀佩件,你什么时候来看看吧。” 柏寒冰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天他去买琥珀手链,还自以为是哩, 分明钻进了毕聪设的“套”里!这小子哪会不懂琥珀?为的是让他尝点甜头,在关 键时刻好说出违心的话。他拍拍毕聪的肩,说:“你年纪虽小,心眼却多,真让 我长了记性。”然后,一昂首走进了会场 轮到柏寒冰发言时,他公正地评说了所有送审的古玩,重点谈了对《毛 驴图》的意见:款识虽真,画却是伪造的,一定要撤下来! 毕聪痛苦地垂下了头。 第二天,柏寒冰特意去了古玩街的“赏奇斋”,把那串琥珀手链放在柜 台上,钱也不要退还,扭头飞快地走出了店堂。 (摘编自2010年20期《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柏寒冰教授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叩访城南的古玩街,目的是想享受一种髙雅 古典的气氛,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 B.新开张的赏奇斋老板毕聪不经营专项,柜上出售的东西杂乱无章,因 此柏寒冰教授可以“拣漏”,淘到称心的宝贝。 C.柏寒冰教授进入“赏奇斋”时,有意识地将它和“悦古斋”做了对比, 意在突出毕聪初入此道,而后者历练已久。 D.文中交代了黄胄《毛驴图》的真假,为下文毕聪和柏寒冰教授在拍卖 会上相见的情节作铺垫,有利于塑造二人的形象 E.本文通过结缘赏奇斋、拍卖会相见以及送还琥珀手链三个片段,来展 现精巧的故事情节、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思想主题
毕聪装出很犹豫的样子,吞吞吐吐地说:“你就再加五十元吧。”“行。 我要了!” 柏寒冰付了款,转身准备走时,毕聪很恭敬地说:“你是柏寒冰教授 吧?” 柏寒冰愣了,问:“是。我并不认识你呀。” “我买过你一本谈考古的书,上面有你的照片。我叫毕聪,请你记住我, 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 “小毕,我‘拣漏’了,这是琥珀手链,你居然没有看出来!” “是吗?我高兴啊,今天认识了你这位大教授。” 又过了些日子,立冬了。 本市的一家拍卖公司,从古玩街征集了一批古玩,准备邀请企业界人士 竞拍,响应者甚众。 在竞拍之前,拍卖公司先请文物专家前来鉴定、估价。还特意通知了有 古玩送审的店主到会场旁听,以便增长见识。 柏寒冰当然在受邀的专家之列,当他走到会场门口时,毕聪立刻迎了上 来。 “柏教授,你好!” “啊,是小毕,你送了什么好玩意?” “一张已故大画家黄胄的《毛驴图》,很多企业家都看中了这张画哩, 出价不会低的。” “就是挂在你店里墙上的那一幅?” “对,就是那一幅,还得请你美言几句啊。那串琥珀手链,你觉得满意 吗?我店里还有几个琥珀佩件,你什么时候来看看吧。” 柏寒冰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天他去买琥珀手链,还自以为是哩, 分明钻进了毕聪设的“套”里!这小子哪会不懂琥珀?为的是让他尝点甜头,在关 键时刻好说出违心的话。他拍拍毕聪的肩,说:“你年纪虽小,心眼却多,真让 我长了记性。”然后,一昂首走进了会场。 轮到柏寒冰发言时,他公正地评说了所有送审的古玩,重点谈了对《毛 驴图》的意见:款识虽真,画却是伪造的,一定要撤下来! 毕聪痛苦地垂下了头。 第二天,柏寒冰特意去了古玩街的“赏奇斋”,把那串琥珀手链放在柜 台上,钱也不要退还,扭头飞快地走出了店堂。 (摘编自 2010 年 20 期《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柏寒冰教授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叩访城南的古玩街,目的是想享受一种高雅 古典的气氛,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 B.新开张的赏奇斋老板毕聪不经营专项,柜上出售的东西杂乱无章,因 此柏寒冰教授可以“拣漏”,淘到称心的宝贝。 C.柏寒冰教授进入“赏奇斋”时,有意识地将它和“悦古斋”做了对比, 意在突出毕聪初入此道,而后者历练已久。 D.文中交代了黄胄《毛驴图》的真假,为下文毕聪和柏寒冰教授在拍卖 会上相见的情节作铺垫,有利于塑造二人的形象。 E.本文通过结缘赏奇斋、拍卖会相见以及送还琥珀手链三个片段,来展 现精巧的故事情节、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思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