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编写美国中,不是汇编、而是剪裁资料,试图以时间为经、事实为 纬,融会贯迪,“开创了近代中国人自己编写外国[国别]通史的先 例”回。 成书于1844年的《合省国说》②(3卷),以《美理哥合省国志 略》为基本资料来源,综合叙述哥伦布首航美洲至中美《望厦条约》 签署之前的主要史事,含其立国始末,民主政体、经济、社会、文化 等。最能表明梁廷枬的美国观的,首推其《合省国说·序》所云: 予盖观于米利坚之合众为国,行之久而不变,然后知 古者“可畏非民”之米为虚语也。被自立国以来,凡一国之 赏罚、禁令,咸于民定其议,而后择人以守之。未有统领, 先有国法。法也者,民心之公也。统领限年而易,殆如中 国之命吏,虽有善者,终未尝以人变法。既不能裾而不退, 又不能举以自代;其举其退,一公之民。持乡举里选之意, 择无可争夺、无可拥戴之人,置之不能作威、不能久据之 地,而群听命焉。盖取所谓“视听自民”之茫无可据者,至 是乃彰明较著而行之,实事求是而证之。为统领者,既知 党非我树、私非我济,则亦惟有力守其法,于辞息四年中, 弹精竭神,求足以生去后之思,而无使覆当前之悚斯已 耳。又安有奇侈凶暴,以必不可固之位、必不可再之时,而 徒贻其民以口实者哉? 在这里,梁氏夹叙夹议,把美国的民主、法制刻画得维妙维肖, 跃然纸上。他对这种“创一开辟未有之局”的新政体不啻感而概之、 敬而佩之。 ①胡逢样:前引文。 ②1846年,《合省国说》与兰仑偶说》,《耶酥教难入中国说》及《尊道贡国说》合刊,即 《海国四说”,凡14卷。有的论著把《合省国说写成《合众国说》,是不确切的。 ·16·
梁氏对由选举产生的美国总统即“统领①的“限年而易”、不 能久据印象甚深,且对美国总统“弹精竭神”、“力守其法”的政治家 气度不无钦羡②。他既注意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运作及其对防止 权力泛滥的作用,又看到了法制的特殊功用。特别是,《合省国说》 还从地理环境、政治、民情等方面探讨美国民主共和制确立的原 因,这在近代中国是第一次③,也是中国人对美国的新认识的起 点。它说明,以梁廷枬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对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 政治制度一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已经从一般了解的基础上前进 了一步,不但知其然,而且努力知其所以然。这是从感性向理性的 起步”⑨ 凡此等等,无不说明:梁氏及其《合省国说》在早期中国人的美 国观中占有相当地位,未可等闲视之。 ①据熊月之研究,在近代初期,中国人对美国一类国家元首的称谓有:皇帝、君主:大 酋、总酋;民主;总统领,伯理玺天德、伯勒格斯,伯理喜顿。在这些称谓中,“皋帝” “君主”之称名不符实:酋有一种轻梅的味道:“民主”,中文古籍本意“民之主”,亦不 够贴切;伯理玺天德(President的音译),虽不合中国语言习惯,但这几个汉字无不 透露出一些戏严华贲的意味,可使人联想到掌理回望、享有天德者之类。“总统 领”,芹来习称总统,“纯粹是新造词,以其既能表示国家元首的含义(总的统领),无 轻侮意味,又合中国文法,简明易讲,遂成为对美国一类国家元首的称谓。“参见《告 别专制主义一中国近代芪主思想历程》,第58一60页。此外据笔者考索,对美国 “总统”的称谓,还有统领、总领、首领、总理者,大头目、监国、勃列西领、大伯勒格 斯、国主。 @无巧不成书,与梁廷枬差不多同时,思格斯认为美国的总统为国家所做的事“比一 打国王和君主加在一起所做的事还要多。”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183 页。 ③参见胡逢祥、张文建著:《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71-72页。 @熊月之著:《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第82一一83页。熊月之研究员在《西学东渐与晚 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还指出:“梁延拥认为美国民主制度之建 立,与其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与其族重商传统有内在联系,这是近代中国知识分 子对美国削度作出的最早的一家之说。”(第232页) 17•
四、乔治·华盛顿:美利坚的象征 华盛顿(1732一1799)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自 其人其事被介绍到中国后,作为美利坚民族的象征,这位美国“国 父”一直深受中国人民尊重,其盛誉经久不衰①。 中国人主要是从“开眼看世界”的先驱者那里逐渐知道华盛顿 的,其中徐继畲贡献尤著。在《瀛环志略·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 国》中,徐氏以其饱蘸情触之笔,向国人塑造了一个新共和国的领 袖形象: “有华盛顿者,…少有大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 后率众苹命,“血战八年,屡蹶屡奋”,“志气不衰”,终获成 功。“顿既定国,谢兵柄,欲归田,众不肯舍,坚推立为国 王。顿乃与众议曰:得国而传子孙,是私也。牧民之任,宜 择有德者为之。仍各部之旧,分建为国。每国正统领一, 副统领佐之…,以四年为任满,…集部众议之,众皆 曰贤,则再留四年(八年之后,不准再留)。否则,推其副者 为正。副或不协人望,则别行推择乡邑之长,各以所推书 姓名投匦中,毕则启题,视所推独多者立之,或官吏,或庶 民,不拘资格。退位之统领依然与齐民齿,无所异也。各 国正统须之中,又推一总统领,专主会盟、战伐之事,各国 皆听命。其推择之法,与推择各国统领同,亦以四年为任 满,再任,刘八年”。@ 从这些记载看,徐氏主要是说明了华盛顿如何抗英建国的伟 ①自晚清迄今,不论中国社会制度前后如何变化,亦不论中美国家关系是好或坏,有 两个美国人始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声名俱佳:其一是华盛顿,其二是林肯。 @徐继會:《流环志路》,卷9。 ·18
迹。以今人眼光视之,上述各州州长(即徐氏所说“各国统领”)和美 国总统(即徐氏所云“总统领”)的选举办法,既详且细,亦很民主, 但所谓“总统领”由“各国正统领之中”推择的说法,显然与美国总 统的选举办法相距甚远。华盛顿在独立战争后曾解甲归田、息影政 坛,这是事实;亦确有部分军人曾想拥立华盛顿为国王之事,但笼 而统之日“众不肯舍,坚推立为国王”,则未必尽是。瑕疵之外,我们 更应看到,徐氏之不惜笔墨为华盛顿塑像,主要还是基于他对封建 专制诟病不满,对美国民主体制的称颂。从《瀛环考略》(《瀛环志 略》的前身)一书的手稿影印件看,徐继畲特意在“得国而传子孙, 是私也”这句话下面浓圈密点,以示强调⑨,即可以说明此点。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是,徐继畲在上述平铺直叙之后,旋加一按 语,慨而叹之日: 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 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 创为推举之法,儿于天下为公,暇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 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 貌雄毅绝伦。鸣呼!可不谓人杰矣哉?② 此段按语,声势夺人·其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一个开明的中国 士大夫对美国开国政治家的仰幕之情。在这段按语的手稿上,梁氏都 曾加以浓圈密点,特别是“几于天下为公”6个字下面,更是写了圈、圈 了再写的。据今人分析,这可能是徐在写这几个字时,颇费思索,考虑 再三,最后才决定写上的③,而这正是其精彩、闪光之处。 ①参见熊月之著:《中国近代民土思想史》,第78页。 ② 华盛顿纪念塔(1885年落成),内壁有190块雕刻之石,其中有一块石碑,即刻有徐 维爵的此段按语。此碑前刻:“软命福建巡抚部院大中丞徐继奋所著《凛环志略》 已:…”,其后刻有:“大清浙江宁波府携碑立石合众国耶穌教士识成丰三年 六月初七日。 3 熊月之著:《中回近代民主思想史》,第78页;熊月之著:《向专制主义片别一中国近 代民主思想历程,第37页。 ·19
在封建的“天朝”,家天下,世袭制,独裁专断,泯灭人性,本乃 天经地义一般。在自成一统的闭塞氛围下,虽不乏有思想的异端 者,但绝大多数还是安之乐泰,更有感觉好得很者,然而,一经从闭 关到开放,新信息即挡不住、新世界亦即遮不住了。乔治·华盛顿 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恐亦可以作如是观。 “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在中国,如此热情 洋溢地称颂华盛顿的丰功伟缋,徐继畲是首开先河者@。此后,这 位“美国之父”即一直在中国广为传颂②。 ①台湾学者李定·先生写道:鸦片战争后未几,“在满清专脚政体之下,朝野都极端鄙 视‘犬羊之性'的夷人风范中,《瀛环志略》公然推崇夷人’华蓝倾段毁乎三代之遗 意',不能不说是非常特出。徐继番似乎可算得中国近代第一个提倡西洋代议政治 的人,也可称之为崇拜美国文化的先驱,”见《中美早期外交史》,第92一93页, ②参见艾周昌,“华盛顿与中国”,《历史教学问题》,1984年3期:俞且初:“美国独立 史在近代中国的介绍和影响”,《世界历史》,1987年2期。根据迄今为止所能鉴握 的资料,蒋敦复(1808一1867)的《华盛顿传(见《啸谷堂文集卷5),很可能是中国 人关于华盛顿最早的一篇专门文章。黎妆谦等译《华盛顿传》(《华盛顿全传),问 世于1886年,很可能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由美国学者撰写,译成中文出版的华盛顿 传记著作。晚清迄今,有关著、泽作已有二三十种。余志森著《华盛顿评传(中国杜 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是中国人所作该类传记著作中最富学术价值者之一,余 氏认为,“华盛顿得到中国志上仁人的构燕是受之无愧的。他作为正面指导国家前 进的一位开国元勋,受命于美利坚民族危难之际,执政于合众国初创之时。在美利 坚民族由争取独立的革命战争转变为百废俱兴的和平建国时期,由君主政体转 [变]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历史转折点上,华盛顿被人民推上历史舞台克尽所 取”;这位“不仅可敬而且可亲”的伟人,德性高尚,迫诚正直,他追求权力,但不迷恋 权力,身处权力顶峰,但不被权力腐蚀,企求声誉,但不欺世盗名。“他死了,但他的 名字同争取民族熟立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事业密不可分,他的业绩如同高 耸入云的纪念塔牢牢竖立在美国人民心中。”(见“序言”,第364页)。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