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计算器、导线内业计算表。【实验八】地形图的应用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2.学会从地形图上获取所需要的内容3.实验内容1.地形图的识图2.地形图的室内应用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地形图【实验九】面积量算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掌握机械求积仪、电子求积仪的操作方法2.学会从地形图上获取某图形的面积3.实验内容使用各种仪器进行面积量算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地形图、机械求积仪、电子求积仪【实验十】全站仪和GPS的认识与使用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认识全站仪的构造及功能键。2.熟悉全站仪的一般操作。3、熟悉手持GPS的使用和面积量算方法。3.实验内容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使用GPS进行定位和面积量算4.实验要求:必做11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计算器、导线内业计算表。 【实验八】 地形图的应用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 学会从地形图上获取所需要的内容 3.实验内容 1.地形图的识图 2.地形图的室内应用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地形图 【实验九】 面积量算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掌握机械求积仪、电子求积仪的操作方法 2.学会从地形图上获取某图形的面积 3.实验内容 使用各种仪器进行面积量算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地形图、机械求积仪、电子求积仪 【实验十】 全站仪和 GPS 的认识与使用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 认识全站仪的构造及功能键。 2. 熟悉全站仪的一般操作。 3、熟悉手持 GPS 的使用和面积量算方法。 3.实验内容 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使用 GPS 进行定位和面积量算 4.实验要求:必做 11
5.实验设备及器材1.由仪器室借领:全站仪16套、棱镜16套、记录板16块、手持GPS16个。2.自备:铅笔、小刀、草稿纸。【实验十一】全站仪数据采集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掌握全站仪数字采集方法3.实验内容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1)由仪器室借领:全站仪16套、棱镜16套、记录板16块。(2)自备:铅笔、小刀、草稿纸。【实验十二】数字化制图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全站仪数据导出。(2)熟悉全站仪数据和计算机数据区别,并学会用CASS制图。3.实验内容全站仪数据格式转换、数字制图4.实验要求:必做(七)考核方式及成续评定期末闭卷考试六、课程思政外业测量,一方面将课本上的知识付诸实践,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射行”:另一方面,体验前辈们当年在960万平方于米的土地上外业测量的艰辛。放映电影《攀登者》,是根据我国登山队、军测登顶珠峰的历史事实改编而成的,中国人用勇气、用技术、用实力打破国外“测量权威”的垄断,用生命标出珠峰之巅的“中国高度”。这些队员徒步行程6000多万千米,获得了近半个中国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成果。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为祖国发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利用GNSS卫星测量、冰雪探测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12
5.实验设备及器材 1. 由仪器室借领:全站仪 16 套、棱镜 16 套、记录板 16 块、手持 GPS16 个。 2. 自备:铅笔、小刀、草稿纸。 【实验十一】 全站仪数据采集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掌握全站仪数字采集方法 3.实验内容 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 (1)由仪器室借领:全站仪 16 套、棱镜 16 套、记录板 16 块。 (2) 自备:铅笔、小刀、草稿纸。 【实验十二】 数字化制图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 熟悉掌握全站仪数据导出。 (2)熟悉全站仪数据和计算机数据区别,并学会用 CASS 制图。 3.实验内容 全站仪数据格式转换、数字制图 4.实验要求:必做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期末闭卷考试 六、课程思政 外业测量,一方面将课本上的知识付诸实践,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另一方面,体验前辈们当年在 960 万平方干米的土地上外业测量的艰辛。放映电影 《攀登者》,是根据我国登山队、军测登顶珠峰的历史事实改编而成的,中国人用勇气、用 技术、用实力打破国外“测量权威”的垄断,用生命标出珠峰之巅的“中国高度”。这些队 员徒步行程 6000 多万千米,获得了近半个中国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成果。用汗水乃至生 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为祖国发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利用 GNSS 卫 星测量、冰雪探测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 12
量技术2020年重测珠峰,再次创造了多项第一的壮举。本门课程所配套的实验和实践课程带领学生体验了外业测量工作,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实践在科学训练中升华了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艰苦奋斗的责任担当。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选用教材:(1)理论课教材:《测量学》谷达华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2)实验课教材:《测量学实验指导》,黄朝禧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3)实习指导书:《测量学实践教程》,黄启堂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2.参考书:(1)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三版),郭际明、史俊波、孔祥元、刘宗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2) 测量学(第五版),程效军鲍峰顾孝烈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3)工程测量学(第三版),张正禄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4)普通测量学(第2版),杨国范高振东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2(5)测量学,刘惠明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6)园林测量学谷达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2021(7)林业地理信息系统,靳来素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8)现代地籍测量(第三版),李天文主编,科学出版社,2022各种相关的《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3.推荐网站(线上资源):(1)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https://www.tianditu.gov.cn/(2)天地图,http://www.tianditu.cn/(3)中国大学慕课网八、教学条件1.测量学由3位教师授课,其中1位副教授,2位高级讲师,均具有博士学位。2.配备一定数量的基本测量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配全本课程常规的实训指导手册、岗位规范和技术标准,提高资源查阅的便利性。3.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合理使用或自主开发信息化教学课件和仿真实训平台,努力搭建课程学习的网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交互式的网络课程,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学习。13
量技术 2020 年重测珠峰,再次创造了多项第一的壮举。本门课程所配套的实验和实践课程 带领学生体验了外业测量工作,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实践在科学训练中升华了科学素 养,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艰苦奋斗的责任担当。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理论课教材:《测量学》谷达华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8 年 (2)实验课教材:《测量学实验指导》,黄朝禧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 版社,2013 年 (3)实习指导书:《测量学实践教程》,黄启堂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 版社,2016 年 2.参考书: (1)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三版), 郭际明、史俊波、孔祥元、刘宗泉 编著, 武汉大 学出版社,2021 (2) 测量学(第五版), 程效军 鲍峰 顾孝烈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3) 工程测量学(第三版),张正禄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 (4) 普通测量学 (第 2 版), 杨国范 高振东 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2 (5) 测量学, 刘惠明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 (6) 园林测量学 谷达华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2021 (7) 林业地理信息系统, 靳来素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 (8) 现代地籍测量(第三版),李天文主编,科学出版社,2022 各种相关的《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 3.推荐网站(线上资源): (1)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https://www.tianditu.gov.cn/ (2)天地图,http://www.tianditu.cn/ (3)中国大学慕课网 八、教学条件 1.测量学由 3 位教师授课,其中 1 位副教授,2 位高级讲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2.配备一定数量的基本测量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配全本课程常规的实训指导手册、 岗位规范和技术标准,提高资源查阅的便利性。 3.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合理使用或自主开发信息化教学课件和仿真实训平 台,努力搭建课程学习的网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交互式的网络课程,以便学生利 用课余时间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学习。 13
九、教学考核评价1.过程性评价:课堂出勤、课后作业、实验操作、实训参与次数、实验报告、综合实习等综合评价。2.终结性评价:闭卷考试,课程成绩按平时实验及实习占40%;期末测验占60%。3.课程综合评价:综合实训结果。14
九、教学考核评价 1.过程性评价:课堂出勤、课后作业、实验操作、实训参与次数、实验报告、综合实 习等综合评价。 2.终结性评价:闭卷考试,课程成绩按平时实验及实习占 40%;期末测验占 60%。 3.课程综合评价:综合实训结果。 14
植物学(Botany)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2011092h课程总学时:48实验学时:24学时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属性:基础类开设学期:第3学期课程负责人:李明婉课程团队:巩琛锐授课语言:中文邓敏捷适用专业:经济林,林学,农学,中药,植保,生科,生技;核心对先修的要求:无对后续的支撑:为后续树木学、森林生态学、裁培生理学、林木遗传学、林木育种学等后续课程提供植物学基础。主撰人:李明婉审核人:毕会涛大纲制定(修订)日期:2023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植物学》是高等院校本科经济林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及核心课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植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技术技能,能在科研单位、学校及植物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植物科学和技术人才。本课程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和利用价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植物学的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植物学最新发展动向,为植物生理学、栽培学、育种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与理解,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实体解剖镜等常规仪器设备:掌握一般的实验技术与方法;了解植物分类工具书,熟悉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掌握植物描述方法和鉴定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实习是学生学习植物分类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与掌握被子植物重点科的识别要点,能够识别100-200种河南本地的代表物种:掌握植物标本采集、压制、编写名录及检索表等的一般方法。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①了解细胞是植物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机能和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过程,以及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②建立组织是在植物进化中,由于细胞生理上的分工与形态上的分化而形成的概念,掌握各种组织适应其生理功能的形态构造特征。③掌握植物个体形态构造的发生与建成发育的动态变化规15
植物学 (Botany)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2011092h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24 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属性:基础类 开设学期:第 3 学期 课程负责人:李明婉 课程团队:巩琛锐 邓敏捷 授课语言:中文 适用专业:经济林,林学,农学,中药,植保,生科,生技;核心 对先修的要求:无 对后续的支撑:为后续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栽培生理学、林木遗传学、林木育种学等后 续课程提供植物学基础。 主撰人:李明婉 审核人:毕会涛 大纲制定(修订)日期:2023 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本科经济林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及核心课程,培养德、智、 体全面发展,具有植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技术技能,能在科研单位、学校及植物 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植物科学和技术人才。 本课程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和利用 价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植物学的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植物学最 新发展动向,为植物生理学、栽培学、育种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课 程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与理解,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实体解剖镜等 常规仪器设备;掌握一般的实验技术与方法;了解植物分类工具书,熟悉植物检索表的使 用,掌握植物描述方法和鉴定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课 程实习是学生学习植物分类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与掌握被子植物重点科的 识别要点,能够识别 100-200 种河南本地的代表物种;掌握植物标本采集、压制、编写名 录及检索表等的一般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①了解细胞是植物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植物细胞 的形态、结构、机能和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过程,以及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②建立组织 是在植物进化中,由于细胞生理上的分工与形态上的分化而形成的概念,掌握各种组织适 应其生理功能的形态构造特征。③掌握植物个体形态构造的发生与建成发育的动态变化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