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测量误差概述、偶然误差的特性、衡量精度的标准(中误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误差传播定律。使学生掌握测量误差的特点、误差传播定律、国家标准限差与测量作业所用仪器、测量作业的要求之间的关系。第6章控制测量学时数:2教学目的:使学生灵活掌握测量作业方法、控制网形式和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前面所学内容巩固和利用。使学生灵活掌握控制点加密方法、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高程的数据处理以及GPS组成、测量原理、定位测量模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控制网布设、导线的外业和内业工作、控制测量的布设形式、控制测量的外业要求与精度之间的关系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控制测量概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踏勘选点、测角量距、连接测量)、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以闭合导线为例介绍导线测量的内业步骤)、GPS定位测量模式。使学生灵活掌握控制点加密方法、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高程的数据处理以及GPS组成、测量原理、定位测量模式。第7章地形图的测绘学时数:4教学目的:使学生灵活掌握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方法,掌握地物符号构成的原理、比例尺精度的意义。使学生灵活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地物的综合取舍、数字化测图、地形图分幅编号方法、地形图比例尺相关概念、地形图上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地形图分幅编号方法(梯形、矩形)、国家基本地形图系列、比例尺及比例尺精度概念、了解比例尺精度的意义、地物地貌的表示、地形图测绘方法、碎部点测量方法、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验收。第8章地形图的应用学时数:2教学目的:会使用地形图教学重点和难点:地形图的识图、面积的量算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地形图上平面位置和高程获取、坡度的获取、断面图的制作、流域的划分、库容量计算第9章测设的基本工作学时数: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测设工作的特点、原则、测设的基本工作和已知坡度测设和圆曲线测设教学重点和难点:已知距离测设、已知角度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6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测量误差概述、偶然误差的特性、衡量精度的标准 (中误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误差传播定律。使学生掌握测量误差的特点、误差传 播定律、国家标准限差与测量作业所用仪器、测量作业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第 6 章 控制测量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使学生灵活掌握测量作业方法、控制网形式和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 前面所学内容巩固和利用。使学生灵活掌握控制点加密方法、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高程 的数据处理以及 GPS 组成、测量原理、定位测量模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控制网布设、导线的外业和内业工作、控制测量的布设形式、控制测量 的外业要求与精度之间的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控制测量概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踏勘选点、测角量距、 连接测量)、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以闭合导线为例介绍导线测量的内业步骤)、GPS 定 位测量模式。使学生灵活掌握控制点加密方法、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高程的数据处理以 及 GPS 组成、测量原理、定位测量模式。 第 7 章 地形图的测绘 学时数:4 教学目的:使学生灵活掌握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方法,掌握地物符号构成的 原理、比例尺精度的意义。使学生灵活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地物的综合取舍、数字化测图、地形图分幅编号方 法、地形图比例尺相关概念、地形图上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地形图分幅编号方法(梯形、矩形)、国家基本地形图系列、 比例尺及比例尺精度概念、了解比例尺精度的意义、地物地貌的表示、地形图测绘方法、 碎部点测量方法、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验收。 第 8 章 地形图的应用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会使用地形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地形图的识图、面积的量算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地形图上平面位置和高程获取、坡度的获取、断面图的制作、 流域的划分、库容量计算 第 9 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学时数:1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测设工作的特点、原则、测设的基本工作和已知坡度测设和圆曲线 测设 教学重点和难点:已知距离测设、已知角度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 6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测设工作概述(特点、原则)、测设的基本工作(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角度测量)、点的坐标测量、已知坡度测设、圆曲线测设、掌握由设计图纸反算测设要素,掌握基本的测设工作。五、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24学时)(一)实验课程简介测量学实验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加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学,注重于实际操作的实践。本课程解决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掌握的测量基本实训,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测量学实验课程教学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是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接合。(三)实验安全操作规范1.安置仪器前必须扭紧三脚架固定螺旋,防止摔伤仪器。2.收拢三脚架时,防止架腿挤伤手指。3.转动仪器前须先松开仪器制动螺旋,防止损伤螺纹,失去制动能力。4.勿将三脚架、水准尺等单独靠在墙边或树上,以防摔伤,应平放在地面安全位置,防止车压脚踩。5.实训时,注意来往车辆、行人,不得嬉戏打闹,防止安全事故。6.实训完毕,注意收集所有仪器、用具,无遗失现象。归还时由领取人员负责放回原先位置,并办理归还手续,确认归还全部仪器、用具。7.消防器材应放在门口附近明显的便于取用的地方,周围不得堆放杂物,指导教师应会使用灭火器材。8.室内无人时必须及时关闭门、窗,切断电源。(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序号学时类型实验要求实验名称2必做021110301直线丈量与直线定向验证性2021110302水准测量验证性必做2验证性必做021110303水准线路测量2021110304角度测量(水平角观测)验证性必做2021110305验证性必做角度测量(水平角观测)0211103062验证性必做角度测量(竖直角观测)7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测设工作概述(特点、原则)、测设的基本工作(距离测量、 角度测量和角度测量)、点的坐标测量、已知坡度测设、圆曲线测设、掌握由设计图纸反 算测设要素,掌握基本的测设工作。 五、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24 学时) (一)实验课程简介 测量学实验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加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学,注重于 实际操作的实践。本课程解决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掌握的测量基本实训,基本方法 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工作奠 定基础。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学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是熟悉 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到的理论与实 践紧密接合。 (三)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1. 安置仪器前必须扭紧三脚架固定螺旋,防止摔伤仪器。 2. 收拢三脚架时,防止架腿挤伤手指。 3. 转动仪器前须先松开仪器制动螺旋,防止损伤螺纹,失去制动能力。 4. 勿将三脚架、水准尺等单独靠在墙边或树上,以防摔伤,应平放在地面安全位置, 防止车压脚踩。 5. 实训时,注意来往车辆、行人,不得嬉戏打闹,防止安全事故。 6. 实训完毕,注意收集所有仪器、用具,无遗失现象。归还时由领取人员负责放回原 先位置,并办理归还手续,确认归还全部仪器、用具。 7. 消防器材应放在门口附近明显的便于取用的地方,周围不得堆放杂物,指导教师应 会使用灭火器材。 8. 室内无人时必须及时关闭门、窗,切断电源。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类型 实验要求 021110301 直线丈量与直线定向 2 验证性 必做 021110302 水准测量 2 验证性 必做 021110303 水准线路测量 2 验证性 必做 021110304 角度测量(水平角观测) 2 验证性 必做 021110305 角度测量(水平角观测) 2 验证性 必做 021110306 角度测量(竖直角观测) 2 验证性 必做 7
2验证性必做021110307经纬仪导线的内业计算2必做021110308地形图的应用验证性2必做021110309面积量算验证性2021110310综合性必做全站仪和GPS的认识与使用2综合性必做021110311全站仪数据采集021110312数字化制图2综合性必做24合计(五)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本课程实验以校内实训为主,学生为实验小组,采用组长负责制,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进行完整的仪器操作和测量流程,每位学生提交一份手写实验报告。(六)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直线文量与直线定向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的方法。2:学会在地面上用经纬仪标定直线及用普通钢尺精密丈量距离方法。3.实验内容1、直线定线2、平量法或斜量法测量3、测定直线的方向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皮尺、罗盘仪、花杆、测钎、记录纸【实验二】水准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认识水准仪的一般构造。2.熟悉水准仪的技术操作方法。3.实验内容1.指导教师讲解水准仪的构造及技术操作方法。2.进行测站水准测量8
021110307 经纬仪导线的内业计算 2 验证性 必做 021110308 地形图的应用 2 验证性 必做 021110309 面积量算 2 验证性 必做 021110310 全站仪和 GPS 的认识与使用 2 综合性 必做 021110311 全站仪数据采集 2 综合性 必做 021110312 数字化制图 2 综合性 必做 合 计 24 (五)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实验以校内实训为主,学生为实验小组,采用组长负责制,分工协作的方式完 成。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进行完整的仪器操作和测量流程,每位学生提交一份手写实验报 告。 (六)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 直线丈量与直线定向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 学习和掌握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的方法。 2.学会在地面上用经纬仪标定直线及用普通钢尺精密丈量距离方法。 3.实验内容 1、直线定线 2、平量法或斜量法测量 3、测定直线的方向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皮尺、罗盘仪、花杆、测钎、记录纸 【实验二】 水准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 认识水准仪的一般构造。 2. 熟悉水准仪的技术操作方法。 3.实验内容 1. 指导教师讲解水准仪的构造及技术操作方法。 2. 进行测站水准测量 8
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1.由仪器室借领:DSs水准仪1台、水准尺1根、记录板1块、测伞1把2.自备:铅笔、草稿纸。【实验三】普通水准测量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2.学会普通水准测量的实际作业过程。3.施测一闭合水准线路,计算其闭合差。3.实验内容进行闭合水准线路测量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1.由仪器室借领:DS,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记录板1块、尺垫2个、测伞1把、水准记录纸。2.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草稿纸。【实验四】DJ.级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认识经纬仪的一般构造。2.熟悉经纬仪的技术操作方法。3.熟悉用水平度盘变换钮设置水平度盘读数。4.学会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3.实验内容进行测回法观测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1.由仪器室借领: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记录纸(水平角观测)2.自备:铅笔、草稿纸。9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 1. 由仪器室借领:DS3水准仪 1 台、水准尺 1 根、记录板 1 块、测伞 1 把。 2. 自备:铅笔、草稿纸。 【实验三】 普通水准测量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熟悉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 学会普通水准测量的实际作业过程。 3. 施测一闭合水准线路,计算其闭合差。 3.实验内容 进行闭合水准线路测量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 1. 由仪器室借领:DS3 水准仪 1 台、水准尺 2 根、记录板 1 块、尺垫 2 个、测伞 1 把、水准记录纸。 2. 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草稿纸。 【实验四】 DJ6级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技术操作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 认识经纬仪的一般构造。 2. 熟悉经纬仪的技术操作方法。 3. 熟悉用水平度盘变换钮设置水平度盘读数。 4. 学会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3.实验内容 进行测回法观测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 1. 由仪器室借领:经纬仪 1 台、记录板 1 块。记录纸(水平角观测) 2. 自备:铅笔、草稿纸。 9
【实验五】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1.实验学时:2小时2.实验目的1.学会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2.了解方向观测法的精度要求及重测原则。3.实验内容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1.由仪器室借领:DJ级经纬仪1台、测伞1把、小目标架4根。2.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草稿纸。【实验六】竖直角及三角高程测量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学会竖直角的测量方法。2.学会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的记录、计算方法。3.学会三角高程测量方法。3.实验内容进行竖直角、视距和三角高程测量4.实验要求:必做5.实验设备及器材1.由仪器室借领:DJ.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记录纸、测伞1把,2.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草稿纸。【实验七】经纬仪导线的内业计算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1.掌握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2.学会经纬仪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方法。3.实验内容进行闭合导线内业计算10
【实验五】 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1.实验学时:2 小时 2.实验目的 1. 学会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 2. 了解方向观测法的精度要求及重测原则。 3.实验内容 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 1. 由仪器室借领:DJ2级经纬仪 1 台、测伞 1 把、小目标架 4 根。 2. 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草稿纸。 【实验六】 竖直角及三角高程测量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 学会竖直角的测量方法。 2. 学会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的记录、计算方法。 3. 学会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3.实验内容 进行竖直角、视距和三角高程测量 4.实验要求:必做 5.实验设备及器材 1. 由仪器室借领:DJ6经纬仪 1 台、记录板 1 块、记录纸、测伞 1 把。 2. 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草稿纸。 【实验七】 经纬仪导线的内业计算 1.实验学时:2 2.实验目的 1.掌握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2. 学会经纬仪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方法。 3.实验内容 进行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