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例如,欧洲人或澳大利亚土著的成年男人嘴周围的胡须相当发达。另外 一些人种,例如非洲的黑人或所谓美洲的印第安人,脸上那微少的毛具有这 样的形态,好像它们仅仅是巨大进化之后的残余。 以这种观点来看英国男人的胸部和四肢上那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多 毛的地方,在自然科学家眼中就变成奇异的东西,他们认为这是远古时代的 残留物。在那个时候,人类的先祖身上全被浓密的毛发覆盖着;现在,这样 的毛没有了,人们只能按照季节和气候而更换人制的衣物。有趣的是,现在 也有一些人,他们的脸上和身上长着一层蓬蓬的长而稠密的毛。脸上的这类 覆盖物掩盖了他的面部的表情——这是人们之间精神交往的表达手段。假如 在我们的插图中,猿猴和人的骨骼覆以肉体,我们就能够明显地看到人在其 活泼而善于变化的面貌中的高级机能的特征;面部的表情和皱纹,反映着人 所生活的一切时期中的高兴和忧伤,爱和恨。在猿猴的脸上有十分粗陋而笨 拙的相应变化,例如口角向后鼓起,下眼睑出现皱纹表示笑意,或者狒狒的 眉毛和前额的皮抬起和垂下表示发怒。当经常在我们的想象中出现的外星人 来到我们地球,根据他所见到的人面和大猩猩的鼻脸之间的区别做出判断 时,那么就能够鲜明地辨认出一定的内在差异。 因为大脑是智能的工具和器官,所以解剖学者就拿动物的脑做比较, 以寻找或多或少有智力活动的动物之间的鲜明区别。在人同猿猴以及狐猴所 从属的灵长目的自然序列中,一系列的脑子能表现出明显从低级形式向高级 形式的提高或发展。狐猴具有不大的和较为平滑的脑子.而高级类人猿的脑 子和人类的脑子则显然接近。事实上,狐猴跟有理性的聪明的黑猩猩或猩猩 比较,智力极低。但是,人的智慧则远远超过高级猿猴的智力,以致自然科 学家由于猿猴的脑子跟我们人的脑子相似而感到吃惊。这种相似,可以从下 面的图3中明显地看出;a是黑猩猩的脑人是人脑。图左侧绘出了脑的全部 胞回;图右侧是断面,揭示出内部的构造。为了更好地比较它们的构造,把 两种脑子绘成了同样大小;事实上,黑猩猩的脑较之人脑要小得多。人和类 人猿的重要区别之一,正在于前者的脑在脑量方面大大超过后者的脑。大多 数人脑有三磅而猿猴脑只有一磅。同样可以发现,猿猴的脑叶或脑半球的回 纹,较之人脑的复杂的回纹,数量较少而且比较简单,它们只是在一般外形 上同人脑相似。量大而且复杂,表明了智能的巨大发展。脑叶的内部是由 带有无数传导神经流的纤维的“蛋白质”构成的,而其平滑的边缘则是由包 含着脑小体或脑细胞的“灰色物质”构成的,那些纤维就发源于这些脑细胞, 借助于这些作为中枢器官的纤维形成了我们感知的结合,即思维。因为“灰 色物质”外皮下面紧接着就是很深的脑皱纹,所以很明显,跟整个脑子的巨 大体积相结合的脑回的极度复杂性,在人身上构成了一种高级思维器官,它 比被大自然放在低级阶段上的动物身上的,要无比丰富而复杂。 只要看一下人和低级动物身体之间的某些主要区别,我们就能为自 己提出更为困难的问题:它们的智力活动在何种程度上跟我们的智力相似? 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做出圆满的回答,但在某些点上是十分确定的。首先很 明显,在人身上,也像在其他高级脊椎动物身上一样,感觉、意志和运动的 简单过程同样是借助肉体器官而发生的。他们的感官很相似,这可以由下列 事实明显地看岀,即解剖学家用牛眼代替人眼解剖,以便说明外在世界的形 象,是如何通过晶状体投射到视网膜或视屏上去的,而在视网膜上遍布着从 大脑伸出的视神经纤维的末梢。不能说不同种类动物身上的触觉、视觉以及
种,例如,欧洲人或澳大利亚土著的成年男人嘴周围的胡须相当发达。另外 一些人种,例如非洲的黑人或所谓美洲的印第安人,脸上那微少的毛具有这 样的形态,好像它们仅仅是巨大进化之后的残余。 以这种观点来看英国男人的胸部和四肢上那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多 毛的地方,在自然科学家眼中就变成奇异的东西,他们认为这是远古时代的 残留物。在那个时候,人类的先祖身上全被浓密的毛发覆盖着;现在,这样 的毛没有了,人们只能按照季节和气候而更换人制的衣物。有趣的是,现在 也有一些人,他们的脸上和身上长着一层蓬蓬的长而稠密的毛。脸上的这类 覆盖物掩盖了他的面部的表情——这是人们之间精神交往的表达手段。假如 在我们的插图中,猿猴和人的骨骼覆以肉体,我们就能够明显地看到人在其 活泼而善于变化的面貌中的高级机能的特征;面部的表情和皱纹,反映着人 所生活的一切时期中的高兴和忧伤,爱和恨。在猿猴的脸上有十分粗陋而笨 拙的相应变化,例如口角向后鼓起,下眼睑出现皱纹表示笑意,或者狒狒的 眉毛和前额的皮抬起和垂下表示发怒。当经常在我们的想象中出现的外星人 来到我们地球,根据他所见到的人面和大猩猩的鼻脸之间的区别做出判断 时,那么就能够鲜明地辨认出一定的内在差异。 因为大脑是智能的工具和器官,所以解剖学者就拿动物的脑做比较, 以寻找或多或少有智力活动的动物之间的鲜明区别。在人同猿猴以及狐猴所 从属的灵长目的自然序列中,一系列的脑子能表现出明显从低级形式向高级 形式的提高或发展。狐猴具有不大的和较为平滑的脑子.而高级类人猿的脑 子和人类的脑子则显然接近。事实上,狐猴跟有理性的聪明的黑猩猩或猩猩 比较,智力极低。但是,人的智慧则远远超过高级猿猴的智力,以致自然科 学家由于猿猴的脑子跟我们人的脑子相似而感到吃惊。这种相似,可以从下 面的图 3 中明显地看出;a 是黑猩猩的脑人是人脑。图左侧绘出了脑的全部 胞回;图右侧是断面,揭示出内部的构造。为了更好地比较它们的构造,把 两种脑子绘成了同样大小;事实上,黑猩猩的脑较之人脑要小得多。人和类 人猿的重要区别之一,正在于前者的脑在脑量方面大大超过后者的脑。大多 数人脑有三磅而猿猴脑只有一磅。同样可以发现,猿猴的脑叶或脑半球的回 纹,较之人脑的复杂的回纹,数量较少而且比较简单,它们只是在一般外形 上同人脑相似。量大而且复 杂,表明了智能的巨大发展。脑叶的内部是由 带有无数传导神经流的纤维的“蛋白质”构成的,而其平滑的边缘则是由包 含着脑小体或脑细胞的“灰色物质”构成的,那些纤维就发源于这些脑细胞, 借助于这些作为中枢器官的纤维形成了我们感知的结合,即思维。因为“灰 色物质”外皮下面紧接着就是很深的脑皱纹,所以很明显,跟整个脑子的巨 大体积相结合的脑回的极度复杂性,在人身上构成了一种高级思维器官,它 比被大自然放在低级阶段上的动物身上的,要无比丰富而复杂。 只要看一下人和低级动物身体之间的某些主要区别,我们就能为自 己提出更为困难的问题:它们的智力活动在何种程度上跟我们的智力相似? 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做出圆满的回答,但在某些点上是十分确定的。首先很 明显,在人身上,也像在其他高级脊椎动物身上一样,感觉、意志和运动的 简单过程同样是借助肉体器官而发生的。他们的感官很相似,这可以由下列 事实明显地看出,即解剖学家用牛眼代替人眼解剖,以便说明外在世界的形 象,是如何通过晶状体投射到视网膜或视屏上去的,而在视网膜上遍布着从 大脑伸出的视神经纤维的末梢。不能说不同种类动物身上的触觉、视觉以及
其他感官,没有自己的独特之点。鹰的眼睛能够分辨人眼看不到的细小物体; 马的眼睛是这样生在它的头上;它的两只眼睛不能像我们的眼睛那样同时投 在一个点上,马实际上经常同路两旁的两种景象打交道。但是这些特点仅只 是使相似变得更加鲜明。其次,动物和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同样的类型:大脑 和脊髓形成了中枢神经器官,感觉神经把感觉的印象传送给中枢神经,而中 枢神经又通过运动神经进行传导,促使肌肉收缩和运动。动物的反射活动也 跟我们相似,例如,一只睡着的狗,若触及它的脚,它就会像它的主人所做 的那样,在原位把脚缩回;在它醒着的时候,如有谁做出用手指触它眼睛的 姿势,动物也会像人一样地眯缝眼睛。如果我们说到自觉的受意志和思想支 配而进行的动作,那么在这里,某些时候低级动物也能够跟人并列而行。在 伦敦动物园里有时能够看到,有人给铁栅旁边的猴子们和铁栅外面的孩子们 分一把坚果;在这些情况下,可以极为有益地看到,猴子们和孩子们几乎做 出一系列相同的动作:他们迅速地看一眼,走近前来,彼此推撞,用手拿起 咬碎,咀嚼,咽下,又伸岀手来拿新的一份。猿猴在智力上跟人很相似,这 使我们想到,它们在肉体上跟人也很相近。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个过程发生 的时候,在儿童的头脑中,除掉有关于坚果的简单的视觉和触觉的印象和想 抓到它们以及吃它们的愿望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在感觉和动作之尚 还有思维。说得简单一点,这时孩子由外形知道这是坚果,希望再尝到从前 那坚果的爽口的味道,并用自己的手拿起坚果,用嘴咬碎它,吃掉它。可是 智力活动的过程在这里实际上是复杂的。孩子按照外形认出了坚果或者有了 坚果的概念,于是在他的思想上,关于某些过去印象的回忆就集结在一起 而这些印象由于经验而彼此结合了起来:特殊的外形和色彩、触感和重量导 致对一种特别昧道的期待。这是我们根据对自己思想的了解,以及根据别人 所讲他们的思想活动(虽然这些都并不那么清楚),来判断儿童思想中所发 生的过程。对猴子我们只能根据动作的观察来猜想它头脑中发生的东西,但 是,它们的动作和人的动作是如此相象,可假定猴脑的活动跟人脑的活动同 样相似,虽然前者较之后者是初步的和较不明显、较不完善的,那么,这些 动作也就容易得到解释。显然,动物关于物体的观念或思想,或许跟我们的 思想相类似,而我们的思想是成批地记下了结为一个整体的印象。 在这些印象部分出现的情况下,动物可能会断定,也应出现这些印象 的其余部分——正如我们所常做的那样。那么,上述的这一点也就变得尤 为明显。例如,狗跳入表面浮满泡沬的河水中,因为它把河面当成了干燥的 陆地;或者,给它一块假的面包干,当嗅觉和味觉向它证明,留给它的印象 跟视觉让它期待的东西不相符合时,它就会在走近这块面包干之后便远远地 离去。 切注意动物行为的人,都同样会讲一些它们那种多多少少跟人相 似的能力。况且所有高等生物毫无疑问都会有快乐和痛苦的表现,而我们对 待动物的种种态度,都是根据它们跟我们所共有的那些较为复杂的感情,如 恐怖、依恋、愤怒,乃至好奇、嫉妒和报复。这些感情中的另外一些,还表 现在完全具有人的特点的肉体特征上,任何人只要接触到受惊吓的小狗儿那 颤动的四肢和跳动的心,或者在达尔文的《感知的表情》中读到关于黑猩猩 的描写,那么他就会同意这一点。从黑猩猩的手中夺去它的水果,它就会用 愠色来表现内心的不满,而这种愠色略似儿童的同样表情。其次,低级动物 还会表现非常明显的意志,这种意志和人的意志相象,不只是一种愿望,而
其他感官,没有自己的独特之点。鹰的眼睛能够分辨人眼看不到的细小物体; 马的眼睛是这样生在它的头上;它的两只眼睛不能像我们的眼睛那样同时投 在一个点上,马实际上经常同路两旁的两种景象打交道。但是这些特点仅只 是使相似变得更加鲜明。其次,动物和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同样的类型:大脑 和脊髓形成了中枢神经器官,感觉神经把感觉的印象传送给中枢神经,而中 枢神经又通过运动神经进行传导,促使肌肉收缩和运动。动物的反射活动也 跟我们相似,例如,一只睡着的狗,若触及它的脚,它就会像它的主人所做 的那样,在原位把脚缩回;在它醒着的时候,如有谁做出用手指触它眼睛的 姿势,动物也会像人一样地眯缝眼睛。如果我们说到自觉的受意志和思想支 配而进行的动作,那么在这里,某些时候低级动物也能够跟人并列而行。在 伦敦动物园里有时能够看到,有人给铁栅旁边的猴子们和铁栅外面的孩子们 分一把坚果;在这些情况下,可以极为有益地看到,猴子们和孩子们几乎做 出一系列相同的动作:他们迅速地看一眼,走近前来,彼此推撞,用手拿起, 咬碎,咀嚼,咽下,又伸出手来拿新的一份。猿猴在智力上跟人很相似,这 使我们想到,它们在肉体上跟人也很相近。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个过程发生 的时候,在儿童的头脑中,除掉有关于坚果的简单的视觉和触觉的印象和想 抓到它们以及吃它们的愿望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在感觉和动作之尚 还有思维。说得简单一点,这时孩子由外形知道这是坚果,希望再尝到从前 那坚果的爽口的味道,并用自己的手拿起坚果,用嘴咬碎它,吃掉它。可是, 智力活动的过程在这里实际上是复杂的。孩子按照外形认出了坚果或者有了 坚果的概念,于是在他的思想上,关于某些过去印象的回忆就集结在一起, 而这些印象由于经验而彼此结合了起来:特殊的外形和色彩、触感和重量导 致对一种特别昧道的期待。这是我们根据对自己思想的了解,以及根据别人 所讲他们的思想活动(虽然这些都并不那么清楚),来判断儿童思想中所发 生的过程。对猴子我们只能根据动作的观察来猜想它头脑中发生的东西,但 是,它们的动作和人的动作是如此相象,可假定猴脑的活动跟人脑的活动同 样相似,虽然前者较之后者是初步的和较不明显、较不完善的,那么,这些 动作也就容易得到解释。显然,动物关于物体的观念或思想,或许跟我们的 思想相类似,而我们的思想是成批地记下了结为一个整体的印象。 在这些印象部分出现的情况下,动物可能会断定,也应出现这些印象 的其余部分——正如我们所常做的那样。那么,上述的这 一点也就变得尤 为明显。例如,狗跳入表面浮满泡沫的河水中,因为它把河面当成了干燥的 陆地;或者,给它一块假的面包干,当嗅觉和味觉向它证明,留给它的印象 跟视觉让它期待的东西不相符合时,它就会在走近这块面包干之后便远远地 离去。 一切注意动物行为的人,都同样会讲一些它们那种多多少少跟人相 似的能力。况且所有高等生物毫无疑问都会有快乐和痛苦的表现,而我们对 待动物的种种态度,都是根据它们跟我们所共有的那些较为复杂的感情,如 恐怖、依恋、愤怒,乃至好奇、嫉妒和报复。这些感情中的另外一些,还表 现在完全具有人的特点的肉体特征上,任何人只要接触到受惊吓的小狗儿那 颤动的四肢和跳动的心,或者在达尔文的《感知的表情》中读到关于黑猩猩 的描写,那么他就会同意这一点。从黑猩猩的手中夺去它的水果,它就会用 愠色来表现内心的不满,而这种愠色略似儿童的同样表情。其次,低级动物 还会表现非常明显的意志,这种意志和人的意志相象,不只是一种愿望,而
且是一种伴有运动的愿望,或是对某些愿望衡量的结果,因而,当两个人在 不同的方向同时叫狗,或者两个人都给它提供骨头,那么,就能够把它的意 志分裂为二,这种分裂方式就使我们想起了一位哲学家所假想的驴,它在干 草和水之间饿死了。至于谈到动物的记忆能力,我们都曾有过很多适当的场 合来进行观察,毫无疑问,这种记忆力是牢固而确切的。动物所记住的许多 事物,或许可以简单地用岀于习惯的一些概念的联想来解释,例如,有过下 面这种情况:马暴露了它从前的主人的习惯,它在每一家酒馆门前都停了下 来。这只能意味着,十分熟悉的门使马回忆起休息,于是它就停了下来。但 是,对梦幻中的狗的研究,使我们不得不想起,这也像我们在梦中一样,在 它的意识前面,从记忆的库房中涌出了一连串观念。记忆,借助它可以回想 过去,它是经验的源泉,从这种经验中可以取得对现在的理解和对未来的预 见。运用对过去的记忆,作为监督未来的手段,这是人的一种伟大的智力才 能。但是在低级动物身上,也有这种能力的简单而基本的形式。我们从无数 关于动物的讲述中举出一个例子,它能说明以经验为基础的期望和打算。有 一位科普斯(Cops)先生,他有一只年轻的猩猩,一天他给它半只柑子.把 另一半背着它藏在高高的橱里,然后就躺在沙发上。但是,猩猩的动作引起 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就假装睡着了。猩猩小心翼翼地悄悄走近他,确信主人 已经睡熟了,然后爬上橱去,把剩下的柑子吃了,细心地把果皮埋藏在壁炉 炉栅上的垃圾里,又瞧了瞧装睡的主人,然后就躺到自己床上去了。这种行 为或许只能用一连串的思想来解释,而这种思想有一部分却是我们称之为智 力的东西。 要评定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比起按迹探求他们之间的相似点来, 实际上是较为困难的。人的高级智力优点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比动物较少 依赖本能。动物在一年的特定时期中迁移,或者按照该类所特有的固定而复 杂的形式筑巢。人具有跟低级动物显然相似的本能。例如,幼儿没有受任何 预先教育,自己能完成使自己脱离危险的动作,或在生命最初无保护的时刻, 对保护后裔的双亲的眷恋。但是,如果人具有在冬季来到前就到南方去旅游 的不可克服的爱好,或者在同一情况下用树条按某种专门方式搭起一座棚 子,在他看来,与其说是明智,还不如说是他的行动更适应于气候、适应于 获得食物、适应于防止敌人以避免危险,以及适应于各种因地区不同而年年 改变的许多情况的谨慎行事。假如我们的个别祖先也有类似虎的本能,而这 种本能是深铭于大脑结构之中的,那么,这些本能早已灭绝,并被较为自由 的和高级的理智所代替了。人适应他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能力,甚至是在 定的限度内改变世界的能力,都有赖于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但是,不应 当忘记,其他动物也具有同样的能力;虽然程度较小。我们可以按迹深求他 们如何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那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自然历史中最有 兴味的场面之一;如当电报线敷设到一个新地区时,第二年之后,鹧鸪鸟就 不再飞落到它上面,不再受到伤亡了;或者在加拿大,狡猾的貂常常戏弄猎 者的才干,甚至能成功地想出办法,从构造全新的夹子里把诱饵偷走,同时 自己不受任何伤害。猿猴通过模仿而学习的能力,其表现方式几乎和人一样 收养在德累斯顿动物园中的类人猿玛夫卡,在看到怎样打开它那笼槛锁着的 门后,不但学会了开锁,而且甚至把钥匙偷来.藏本腋下,以便将来再用它。 在观察了粗木工之后,它抓住了他的钻孔器,并用来在它吃饭的小桌上钻孔; 在吃饭的时候,它不仅能盛满它的碗,而且更精彩的是,它特别小心,能不
且是一种伴有运动的愿望,或是对某些愿望衡量的结果,因而,当两个人在 不同的方向同时叫狗,或者两个人都给它提供骨头,那么,就能够把它的意 志分裂为二,这种分裂方式就使我们想起了一位哲学家所假想的驴,它在干 草和水之间饿死了。至于谈到动物的记忆能力,我们都曾有过很多适当的场 合来进行观察,毫无疑问,这种记忆力是牢固而确切的。动物所记住的许多 事物,或许可以简单地用出于习惯的一些概念的联想来解释,例如,有过下 面这种情况:马暴露了它从前的主人的习惯,它在每一家酒馆门前都停了下 来。这只能意味着,十分熟悉的门使马回忆起休息,于是它就停了下来。但 是,对梦幻中的狗的研究,使我们不得不想起,这也像我们在梦中一样,在 它的意识前面,从记忆的库房中涌出了一连串观念。记忆,借助它可以回想 过去,它是经验的源泉,从这种经验中可以取得对现在的理解和对未来的预 见。运用对过去的记忆,作为监督未来的手段,这是人的一种伟大的智力才 能。但是在低级动物身上,也有这种能力的简单而基本的形式。我们从无数 关于动物的讲述中举出一个例子,它能说明以经验为基础的期望和打算。有 一位科普斯(Cops)先生,他有一只年轻的猩猩,一天他给它半只柑子.把 另一半背着它藏在高高的橱里,然后就躺在沙发上。但是,猩猩的动作引起 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就假装睡着了。猩猩小心翼翼地悄悄走近他,确信主人 已经睡熟了,然后爬上橱去,把剩下的柑子吃了,细心地把果皮埋藏在壁炉 炉栅上的垃圾里,又瞧了瞧装睡的主人,然后就躺到自己床上去了。这种行 为或许只能用一连串的思想来解释,而这种思想有一部分却是我们称之为智 力的东西。 要评定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比起按迹探求他们之间的相似点来, 实际上是较为困难的。人的高级智力优点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比动物较少 依赖本能。动物在一年的特定时期中迁移,或者按照该类所特有的固定而复 杂的形式筑巢。人具有跟低级动物显然相似的本能。例如,幼儿没有受任何 预先教育,自己能完成使自己脱离危险的动作,或在生命最初无保护的时刻, 对保护后裔的双亲的眷恋。但是,如果人具有在冬季来到前就到南方去旅游 的不可克服的爱好,或者在同一情况下用树条按某种专门方式搭起—座棚 子,在他看来,与其说是明智,还不如说是他的行动更适应于气候、适应于 获得食物、适应于防止敌人以避免危险,以及适应于各种因地区不同而年年 改变的许多情况的谨慎行事。假如我们的个别祖先也有类似虎的本能,而这 种本能是深铭于大脑结构之中的,那么,这些本能早已灭绝,并被较为自由 的和高级的理智所代替了。人适应他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能力,甚至是在 一定的限度内改变世界的能力,都有赖于 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但是,不应 当忘记,其他动物也具有同样的能力;虽然程度较小。我们可以按迹深求他 们如何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那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自然历史中最有 兴味的场面之一;如当电报线敷设到一个新地区时,第二年之后,鹧鸪鸟就 不再飞落到它上面,不再受到伤亡了;或者在加拿大,狡猾的貂常常戏弄猎 者的才干,甚至能成功地想出办法,从构造全新的夹子里把诱饵偷走,同时 自己不受任何伤害。猿猴通过模仿而学习的能力,其表现方式几乎和人—样。 收养在德累斯顿动物园中的类人猿玛夫卡,在看到怎样打开它那笼槛锁着的 门后,不但学会了开锁,而且甚至把钥匙偷来.藏本腋下,以便将来再用它。 在观察了粗木工之后,它抓住了他的钻孔器,并用来在它吃饭的小桌上钻孔; 在吃饭的时候,它不仅能盛满它的碗,而且更精彩的是,它特别小心,能不
让流质食物溢出来。这只猴子的死也几乎像人死一样地令人感动:当它的朋 友——公园管理者走近它的时候,它用手搂抱住他的脖子,吻了他三次,然 后躺在床上,把手伸给他之后,就进入长眠之中了。不能不设想,头脑如此 灵敏的动物是应当具有人在蒙昧状态时的学习能力的。实际上,甚至连较不 聪明的动物,好像也在某种程度上教它们的幼仔—一鸟教鸣,狼教猎捕 虽然自然科学家们对它们是否会本能地接受和自觉地记住还很难做出判断。 哲学家们不只一次地试图在人和动物的智力中间划出一条明显的 线。其中最著名的是洛克( Locke)所做的,他在其《关于人类智力的实验》 中确立了一条原则:动物实际上有观念,但是役有人的那种形成抽象的或普 遍的概念的能力。确实,我们学会了借助抽象的概念来进行思考,例如,坚 硬的和柔软的,量和质,植物和动物的特性,勇敢和怯懦—一没有一点理由 可以设想狗和猿猴能够形成这类的抽象。但是,虽然这种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是一种把人提到哲学思维高度发展结里之上的力量,可是应当记住,它最初 是在简单的智力过程中出现的,而这种过程显然在动物身上也同样存在。抽 象在于识别出某种共同的思维过程,而略去它们的差别;因此,当我们不特 别注意独特性的时候,就获得了一般的概念。当注意只是由某一种感觉而获 得的感受时,就形成了最简单的抽象,像白的概念——洛克所举的实例 其中,白粉、雪和牛奶彼此在颜色上是相似的。 但是,假如按照动物的动作来判断,它们同样能够把注意力一下子只 集中到某一种感觉上,受到某种红色物体刺激的牛的动作就是如此。当动物 把某种新的对象跟自己的回忆或从前的概念相比较的时候,观察它们是极为 有趣的。实际上这就是承认它们能够熟悉这一对象,并且能从一系列与这对 象相同的事物中找到它。猫或猴子不需要教授,它们就会使用放在从前放旧 垫子或旧枕头的地方的新垫子或新枕头。军犬服从任何一个穿军服的人,不 管从前是不是见过他,全都一样。因此,从动物最简单的思维过程中,可以 预料到高级人类抽象和概括的结果。如果在洛克的著作中再往下读几行,我 们就将看到,他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没有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他说,这是因为它们既不能使用语言,又不会使用其他概括性的符号。这本 身就已提出了更为合适的研究对象,并且较之关于动物有没有抽象概念的难 题是更值得讨论的。实际上,语言能力是动物和人智力区别最明显的标志。 这种区别,比起哲学家们所企图确立的其他区别是远为令人满意的。那些哲 学家说,虽然所有动物都天赋有意识的能力,但只有人才具有自觉,也就是 说,他不只会感觉和思考,而且还能理解所感觉到的和思考得出的东西。我 们知道,人有这种自觉的才能,是由于人能够像谈论别人一样地谈论自己, 因而在他身上就形成了这种自觉。但是过去还未曾确实证明,动物没有自 我意识,即如我们所知道的,动物不会把自身当作客体来对待。在研究以符 号和语言表现思想的规律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获得了某种把自己跟动物对立 起来的手段。很明显,正是由于语言,人的智力才获得了产生和识别高级抽 象观念的能力,能常常如此恰当地应用这种观念;不借助语言,我们怎么能 够得到如运动速度、多数、正确性等概念的结合和比较那些结果呢?我们所 研究的人和动物之间的巨大的智力深渊,是由动物所表现出的彼此招呼和叫 它们时它们知道的那种萌芽状态的语言,同人的创立完善语言的才能之间的 差别来测定的。问题不只在于最高级的类人猿缺乏语言;问题还在于它们没 有那种可以使它们能够获得那怕是语言萌芽的大脑组织。人类运用语言甚至
让流质食物溢出来。这只猴子的死也几乎像人死一样地令人感动:当它的朋 友——公园管理者走近它的时候,它用手搂抱住他的脖子,吻了他三次,然 后躺在床上,把手伸给他之后,就进入长眠之中了。不能不设想,头脑如此 灵敏的动物是应当具有人在蒙昧状态时的学习能力的。实际上,甚至连较不 聪明的动物,好像也在某种程度上教它们的幼仔——鸟教鸣,狼教猎捕—— 虽然自然科学家们对它们是否会本能地接受和自觉地记住还很难做出判断。 哲学家们不只一次地试图在人和动物的智力中间划出一条明显的 线。其中最著名的是洛克(Locke)所做的,他在其《关于人类智力的实验》 中确立了一条原则:动物实际上有观念,但是役有人的那种形成抽象的或普 遍的概念的能力。确实,我们学会了借助抽象的概念来进行思考,例如,坚 硬的和柔软的,量和质,植物和动物的特性,勇敢和怯懦——没有一点理由 可以设想狗和猿猴能够形成这类的抽象。但是,虽然这种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是一种把人提到哲学思维高度发展结里之上的力量,可是应当记住,它最初 是在简单的智力过程中出现的,而这种过程显然在动物身上也同样存在。抽 象在于识别出某种共同的思维过程,而略去它们的差别;因此,当我们不特 别注意独特性的时候,就获得了一般的概念。当注意只是由某一种感觉而获 得的感受时,就形成了最简单的抽象,像白的概念——洛克所举的实例—— 其中,白粉、雪和牛奶彼此在颜色上是相似的。 但是,假如按照动物的动作来判断,它们同样能够把注意力一下子只 集中到某一种感觉上,受到某种红色物体刺激的牛的动作就是如此。当动物 把某种新的对象跟自己的回忆或从前的概念相比较的时候,观察它们是极为 有趣的。实际上这就是承认它们能够熟悉这一对象,并且能从一系列与这对 象相同的事物中找到它。猫或猴子不需要教授,它们就会使用放在从前放旧 垫子或旧枕头的地方的新垫子或新枕头。军犬服从任何一个穿军服的人,不 管从前是不是见过他,全都一样。因此,从动物最简单的思维过程中,可以 预料到高级人类抽象和概括的结果。如果在洛克的著作中再往下读几行,我 们就将看到,他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没有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他说,这是因为它们既不能使用语言,又不会使用其他概括性的符号。这本 身就已提出了更为合适的研究对象,并且较之关于动物有没有抽象概念的难 题是更值得讨论的。实际上,语言能力是动物和人智力区别最明显的标志。 这种区别,比起哲学家们所企图确立的其他区别是远为令人满意的。那些哲 学家说,虽然所有动物都天赋有意识的能力,但只有人才具有自觉,也就是 说,他不只会感觉和思考,而且还能理解所感觉到的和思考得出的东西。我 们知道,人有这种自觉的才能,是由于人能够像谈论别人一样地谈论自己, 因而在他身上就形成了这种自觉。但是过去还未曾确实证 明,动物没有自 我意识,即如我们所知道的,动物不会把自身当作客体来对待。在研究以符 号和语言表现思想的规律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获得了某种把自己跟动物对立 起来的手段。很明显,正是由于语言,人的智力才获得了产生和识别高级抽 象观念的能力,能常常如此恰当地应用这种观念;不借助语言,我们怎么能 够得到如运动速度、多数、正确性等概念的结合和比较那些结果呢?我们所 研究的人和动物之间的巨大的智力深渊,是由动物所表现出的彼此招呼和叫 它们时它们知道的那种萌芽状态的语言,同人的创立完善语言的才能之间的 差别来测定的。问题不只在于最高级的类人猿缺乏语言;问题还在于它们没 有那种可以使它们能够获得那怕是语言萌芽的大脑组织。人类运用语言甚至
运用手势来作为思想的标志以及作为跟其他人交流思想的手段,这种才能是 最重要的关键之一;通过这一关键,我们以最清楚的方式从一系列低级动物 中脱颖而出,单独出现在占有高级智力领域中一切成就的舞台上。 把人跟其他动物做比较,标准自然是低级阶段的人或蒙昧人。但是, 蒙昧人具有人的智慧和语言;虽然他的大脑还没有使他达到文明地步,然而 他的大脑的能力,能够使他成为或高或低教育程度的文明人。对人从蒙昧状 态过渡到文明的研究,乃是一项很必要的课题,本书的最后几章在一定程度 上要完成这一课题。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解释存在于最低级的人跟最高 级的猿猴之间的那一智力深渊的过渡过程。一般地说,最希望能根据事实断 定,具有粗野特征的低级动物的智力机制只在一定限度上跟我们相似。 在这个界限以外,人的智慧就到达了思想和感情的广阔天地,而动物 的智慧则没有出现任何接近这一天地的迹象。假如我们追溯人的生命之流 从他的出生到他的死亡,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可以这样说,作为其生命之基 础的那种机能跟低级动物是相同的。人有天赋的本能,有通过经验而学习的 能力,受乐事所吸引,被痛苦所激动。他跟动物相似,必须靠食物和睡眠来 维持自己的生命,必须以逃避敌人来获得安全,或者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跟敌 人战斗,必须繁殖自己的种族和关怀下一代。人在这一低级的动物的基础上, 建立起人类语言、科学、艺术和法律的神奇建筑。 第三章人类种族 种族的差异—一身躯和肢体的长短—头颅一—面部特征—一肤色 毛发——身体构造——气质——种族的类型——稳定性——混血人种 一变化—人种的分类在第一章里,已经谈到了根据对非洲黑人、印度苦 力和中国人的仔细研究而观察到的个别人种之间的某些显著区别。甚至在欧 洲人中间,任何一个人都会看出在白皮肤的丹麦人和黑头发的热那亚人 ( Genoese)之间的鲜明对照。现在,我们转过来进一步研究某些种族之间 的特有的区别。当然,读者应当明白,没有必要的解剖学的研究,这种比较 只可能是表面的和不完全的。人类学发现人种区别最鲜明地表现在人体身躯 的高矮和四肢的长短上,表现在头颅和其内部大脑的形式上,表现在面貌、 皮肤、眼睛、头发的特点上,表现在身体、智力和气质的特性上。 在按照身材来比较种族时,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每个部族中最 高的或最矮的人,而是最一般的或中等身材的人,他们或许可以作为整个部 族的真正代表。高个和矮个的民族在某个地区共同相遇时,平均身材的差异 便显得最为明显。例如,在澳大利亚,中等身材的英国殖民有五英尺八英寸 高,他可以很容易地越过只有五英尺四英寸高的中国劳动者的头看到远处。 在中等身材多数不超过五英尺的矮个子拉普人( Lapps)中间,五英尺七英 寸高的瑞典人也会显得非常突出。巴塔哥尼亚人( Patagon i ans)在地球上 是属于最高的人,当他们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沿着峭壁行走时,初次看到他 们的欧洲人认为是巨人;甚至偶然会出现这种情况,麦哲伦( Magal lanes) 的水手们的头仅仅达到他们初次遇到的巴塔哥尼亚人的腰部。最近对这些人
运用手势来作为思想的标志以及作为跟其他人交流思想的手段,这种才能是 最重要的关键之一;通过这一关键,我们以最清楚的方式从一系列低级动物 中脱颖而出,单独出现在占有高级智力领域中一切成就的舞台上。 把人跟其他动物做比较,标准自然是低级阶段的人或蒙昧人。但是, 蒙昧人具有人的智慧和语言;虽然他的大脑还没有使他达到文明地步,然而 他的大脑的能力,能够使他成为或高或低教育程度的文明人。对人从蒙昧状 态过渡到文明的研究,乃是一项很必要的课题,本书的最后几章在一定程度 上要完成这一课题。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解释存在于最低级的人跟最高 级的猿猴之间的那一智力深渊的过渡过程。一般地说,最希望能根据事实断 定,具有粗野特征的低级动物的智力机制只在一定限度上跟我们相似。 在这个界限以外,人的智慧就到达了思想和感情的广阔天地,而动物 的智慧则没有出现任何接近这一天地的迹象。假如我们追溯人的生命之流, 从他的出生到他的死亡,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可以这样说,作为其生命之基 础的那种机能跟低级动物是相同的。人有天赋的本能,有通过经验而学习的 能力,受乐事所吸引,被痛苦所激动。他跟动物相似,必须靠食物和睡眠来 维持自己的生命,必须以逃避敌人来获得安全,或者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跟敌 人战斗,必须繁殖自己的种族和关怀下一代。人在这一低级的动物的基础上, 建立起人类语言、科学、艺术和法律的神奇建筑。 第三章 人类种族 种族的差异——身躯和肢体的长短——头颅——面部特征——肤色 ——毛发——身体构造——气质——种族的类型——稳定性——混血人种— —变化——人种的分类 在第一章里,已经谈到了根据对非洲黑人、印度苦 力和中国人的仔细研究而观察到的个别人种之间的某些显著区别。甚至在欧 洲人中间,任何一个人都会看出在白皮肤的丹麦人和黑头发的热那亚人 (Genoese)之间的鲜明对照。现在,我们转过来进一步研究某些种族之间 的特有的区别。当然,读者应当明白,没有必要的解剖学的研究,这种比较 只可能是表面的和不完全的。人类学发现人种区别最鲜明地表现在人体身躯 的高矮和四肢的长短上,表现在头颅和其内部大脑的形式上,表现在面貌、 皮肤、眼睛、头发的特点上,表现在身体、智力和气质的特性上。 在按照身材来比较种族时,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每个部族中最 高的或最矮的人,而是最一般的或中等身材的人,他们或许可以作为整个部 族的真正代表。高个和矮个的民族在某个地区共同相遇时,平均身材的差异 便显得最为明显。例如,在澳大利亚,中等身材的英国殖民有五英尺八英寸 高,他可以很容易地越过只有五英尺四英寸高的中国劳动者的头看到远处。 在中等身材多数不超过五英尺的矮个子拉普人(Lapps)中间,五英尺七英 寸高的瑞典人也会显得非常突出。巴塔哥尼亚人(Patagonians)在地球上 是属于最高的人,当他们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沿着峭壁行走时,初次看到他 们的欧洲人认为是巨人;甚至偶然会出现这种情况,麦哲伦(Magallanes) 的水手们的头仅仅达到他们初次遇到的巴塔哥尼亚人的腰部。最近对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