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遗传力(一)概念:在数量遗传学中,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意义的遗传力概念,即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和实现遗传力。1、广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它反映了一个性状受遗传效应影响有多大,受环境效应影响多大。2、实现遗传力指对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通过亲代获得的选择效果,在子代能得到的选择反应大小所占的比值,它反映了遗传力的实质。3、狭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由于育种值是从基因型效应中剔除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后的加性效应部分,在世代传递中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因此它在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所说的遗传力就是指狭义遗传力(二)遗传力估计原理遗传力估计原理通径图依据通径分析原理,即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等于连接它们的所有通径链系数之和,而各通径链系数等于该通径链上的全部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之乘积。因此,假定不存在共同环境效应,即,那么P和P2间的相关系数即等于由此可得到遗传力为:三、遗传相关(一)性状间遗传相关的估计可用(1)亲子关系(2)同胞关系(二)作用:1、间接选择,2、不同环境下的选择,3、多性状选择。12
12 二、遗传力 (一)概念:在数量遗传学中,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意义的遗传力概念, 即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和实现遗传力。 1、广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它反映了一个 性状受遗传效应影响有多大,受环境效应影响多大。 2、实现遗传力指对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通过亲代获得的选择效果,在子 代能得到的选择反应大小所占的比值,它反映了遗传力的实质。 3、狭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由于育种值是 从基因型效应中剔除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后的加性效应部分,在世代传递中是可 以稳定遗传的。因此它在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所说的遗传力就是指 狭义遗传力 (二)遗传力估计原理 遗传力估计原理通径图 依据通径分析原理,即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等于连接它们的所有通径链系 数之和,而各通径链系数等于该通径链上的全部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之乘积。因 此,假定不存在共同环境效应,即 ,那么P1和P2间的相关系数即等于 , 由此可得到遗传力为: 三、遗传相关 (一)性状间遗传相关的估计可用 (1)亲子关系 (2)同胞关系 (二)作用:1、间接选择,2、不同环境下的选择,3、多性状选择
第三章家畜主要性状的遗传(2学时)第一节表型特征一、鸡的羽毛1、毛色:白色和有色(黑、银色-金色、红色、芦花色);白色有显性(但对红色和黄色呈不完全显性)和隐性,隐性白是鸡的毛色复印机0。2、羽色与肉鸡的生长速度、肉品质密切相关0,有色羽比白羽鸡生长慢。3、生产中应用具有性连锁毛色和羽毛生长速度的基因培育出自别雌雄鸡。二、鸡的皮肤色泽及冠形1、皮肤颜色有白色和黄色,白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2、胫的颜色有白色、黄色、黑色、青色。3、冠形由2对基因控制,分单冠与双冠(玫瑰冠、豆冠、胡桃冠、角冠),单冠为双隐性,豆冠不完全显性于单冠,玫瑰冠显性于单冠:胡桃冠为双显性。角冠(或V型冠)不完全显性于单冠、玫瑰冠、豆冠等。芦花双冠鸡三、角:1、牛:分无角与有角,无角基因对有角为显性。成功的例子主要有无角安格斯牛、无角海福特牛。2、绵羊:根据角的有无,绵羊品种可分3类,它的遗传由一个基座上的3个等位基因控制,这3个等位基因为H、H和h'。其显性等级为H(雌、雄无角)>H(雌雄有角)》h(雌无角雄有角)。但美利奴羊的角从性遗传,雄性有角为显性,雌性无角为显性。(1)公羊与母羊都有角如陶塞特羊。(2)公羊有角,母羊无角如美利奴羊,我国的寒羊(3)公羊与母羊都无角如雪洛浦羊。举例:安格斯牛(AberdeenAbgus)安格斯牛(红)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军垦型)公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军垦型)母13
13 第三章 家畜主要性状的遗传(2 学时) 第一节 表型特征 一、鸡的羽毛 1、毛色:白色和有色(黑、银色-金色、红色、芦花色);白色有显性(但 对红色和黄色呈不完全显性)和隐性,隐性白是鸡的毛色复印机 0。 2、羽色与肉鸡的生长速度、肉品质密切相关 0 ,有色羽比白羽鸡生长慢。 3、生产中应用具有性连锁毛色和羽毛生长速度的基因培育出自别雌雄鸡 。 二、鸡的皮肤色泽及冠形 1、皮肤颜色有白色和黄色,白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 2、胫的颜色有白色、黄色、黑色、青色。 3、冠形由 2 对基因控制,分单冠与双冠(玫瑰冠、豆冠、胡桃冠、角冠) ,单冠为双 隐性,豆冠不完全显性于单冠,玫瑰冠显性于单冠;胡桃冠为双显性。角冠(或 V 型冠)不 完全显性于单冠、玫瑰冠、豆冠等。 芦花双冠鸡 三、角: 1、牛:分无角与有角,无角基因对有角为显性。成功的例子主要有无角安 格斯牛、无角海福特牛。 2、绵羊:根据角的有无,绵羊品种可分 3 类,它的遗传由一个基座上的 3 个等位基因控制,这 3 个等位基因为 H、H ,和 h ,。其显性等级为 H(雌、雄无角)> H, (雌雄有角)> h, (雌无角雄有角)。但美利奴羊 的角从性遗传,雄性有角为显性,雌性无角为显性。 (1)公羊与母羊都有角 如陶塞特羊。(2)公羊有角,母羊无角 如美利奴 羊,我国的寒羊 (3)公羊与母羊都无角 如雪洛浦羊。 举例: 安格斯牛(Aberdeen Abgus) 安格斯牛(红) 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军垦型)公 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军垦型)母
第二节血型及蛋白质型一、血型在育种中的应用(1)利用血型确定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血型鉴别结果是可靠的科学依据。主要应用于种畜。(2)品种或品系间的亲缘程度分析当进行杂交育种或杂种优势利用时,可以预计杂种优势的大小。二、血型及蛋白质型(1)预防新生畜溶血病当新生畜发生溶血病时,血型分析可准确判断发病原因,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幼畜因此而死亡。(2利用血型选择抗病品系例如鸡的B系统血型中的某些血型因子与对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白痢等的抗病性有关,通过选择这些血型的个体,可能会增加后代的抗病能力。14
14 第二节 血型及蛋白质型 一、血型在育种中的应用 (1)利用血型确定个体间的亲缘关系 血型鉴别结果是可靠的科学依据。主要应用于种畜。 (2)品种或品系间的亲缘程度分析 当进行杂交育种或杂种优势利用时,可以预计杂种优势的大小。 二、血型及蛋白质型 (1)预防新生畜溶血病 当新生畜发生溶血病时,血型分析可准确判断发病原因,从而及时采取措 施,防止幼畜因此而死亡。 (2)利用血型选择抗病品系 例如鸡的 B 系统血型中的某些血型因子与对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白痢等的 抗病性有关,通过选择这些血型的个体,可能会增加后代的抗病能力
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2学时)第一节家畜的生长与发育一、生长与发育的概念01、生长的概念:是家畜个体通过机体的同化作用使细胞增大和分裂增多的量变过程。2、发育的概念:是指个体由分化产生与原有细胞不同的细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组织器官,产生新的机能形态的过程。3、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是量变过程,发育是质变过程,生长是表现发育的结果,发育是生长的发展和转化,两者既要严格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可以说,生长是发育的基础,而发育又反过来促进生长,并决定生长的发展与方向。在这个彼此依存,彼此促进的过程中,一切生物的不同性状与特点就会逐步地出现与成长,直到全体生命的终止。二、常用的测定方法:定期称重与测量体尺三、常用的生长计算方法(一)累积生长:指被测体重或体尺以前的生长发育累积结果。(二)绝对生长:指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计算公式如下:G_W.-w.ti -to(三)相对生长:即增重占始重的百分比。即:这三类生长若以坐标曲线图表示时,则1、累积生长增2、绝对生长3、相对生长年龄(四)生长系数0即末重与始重的比率。也是反映生长强度的一个指标。(五)分化生长:又叫做相关生长或异速生长,是指个别部分与整体相对生长间的相互关系。(六)体态指数:即一种体尺与另一种体尺的比率,反映家畜各部发育的相互关系和比例的。四、家畜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0(一)体重增长的不平衡:即胚胎期:胚胎期>生后期,大家畜>小家畜;生后期:幼年期>成年期,小家畜>大家畜。(二)骨骼生长的不平衡1、全身骨骼与体重之比:胚胎期>生后期。2、四肢骨与体轴骨之比:出生前:四肢骨>体轴骨;出生后:体轴骨>四肢骨。15
15 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2学时) 第一节 家畜的生长与发育 一、生长与发育的概念 0 1、生长的概念:是家畜个体通过机体的同化作用使细胞 增大和分裂增多 的量变过程。 2、发育的概念:是指个体由分化产生与原有细胞不同的细胞,并在此基础 上形成新的组织器官,产生新的机能形态的过程。 3、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是量变过程,发育是质变过程,生长是表现发 育的结果,发育是生长的发展和转化,两者既要严格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 可以说,生长是发育的基础,而发育又反过来促进生长,并决定生长的发展 与方向。在这个彼此依存,彼此促进的过程中,一切生物的不同性状与特点, 就会逐步地出现与成长,直到全体生命的终止。 二、常用的测定方法: 定期称重与测量体尺 三、常用的生长计算方法 (一)累积生长:指被测体重或体尺以前的生长发育累积结果。 •(二)绝对生长:指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计算公式如下: (三)相对生长:即增重占始重的百分比。即: 这三类生长若以坐标曲线图表示时,则:: 1、累积生长 2、绝对生长 3、相对生长 (四)生长系数 0 即末重与始重的比率。也是反映生长强度的一个指标。 • (五)分化生长:又叫做相关生长或异速生长,是指个别部分与整体相对生长 间的相互关系。 (六)体态指数:即一种体尺与另一种体尺的比率,反映家畜各部发育的相互关 系和比例的。 四、家畜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0 (一)体重增长的不平衡:即胚胎期:胚胎期>生后期,大家畜>小家畜;生后 期:幼年期>成年期,小家畜>大家畜。 (二)骨骼生长的不平衡 1 1、全身骨骼与体重之比 :胚胎期>生后期。 2、 四肢骨与体轴骨之比: 出生前:四肢骨>体轴骨;出生后:体轴骨>四肢 骨。 1 0 1 0 t t W W G − − =
3、四肢骨长速度:由下向上依次排列。4、性别不同:公畜>母畜。5、生长波或生长梯度:四肢骨与体轴骨生长强度有序地移行现象,叫做生长波或生长梯度。最后汇集的部位,叫生长中心。6、主要生长波:是指从头开始,生长强度向后依次移行到腰荐部;次要生长波:是指四肢骨由下向上移行到肩胛部和骨盆部。五、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01、遗传因素(1)不同品种体重大小不同(2)家畜的性成熟和怀孕天数,也明显受遗传因素的影响。2、母体大小(1)胎盘大小(2)胚胎数量与密度3、饲养因素4、性别因素5、环境因素第二节性能测定的目的、意义与方法一、 性能测定的目的1、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2、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3、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4、为畜牧场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5、为评价不同的杂交组合提供信息。二、选择性能测定性状的原则1.足够的经济意义2.一定的遗传基础家畜育种着重从遗传上改进生产性能,因而在选择性状时要考虑是否有从遗传上改进的可能性。3.尽可能地符合生物学规律三、测定方法的要求1、所用的测定方法要保证所得的测定数据具有足够的精确性2、所用的测定方法要有广泛适用性3、尽可能地使用经济实用的测定方法四、测定结果的记录与管理1.对测定结果的记录要做到整洁、准确和完整,要尽量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数据的错记、漏记。2.标清影响性状表现的各种可以辨别的系统环境因素、场所、操作人员等,以便于遗传统计分析。3.对记录的管理要便于经常调用和长期保存。五、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1、测定站测定与场内测定2、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3、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第三节各畜禽的测定方法一、产奶性能测定16
16 3、 四肢骨生长速度:由下向上依次排列。 4、 性别不同:公畜>母畜。 5、生长波或生长梯度:四肢骨与体轴骨生长强度有序地移行现象,叫做生 长波或生长梯度。最后汇集的部位,叫生长中心。 6、主要生长波:是指从头开始,生长强度向后依次移行到腰荐部;次要生 长波:是指四肢骨由下向上移行到肩胛部和骨盆部。 五、 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0 1、遗传因素 • (1)不同品种体重大小不同 (2)家畜的性成熟和怀孕天数,也明显受遗 传因素的影响。 2 、母体大小 (1)胎盘大小 (2)胚胎数量与密度 3、饲养因素 4、性别因素 5、环境因素 第二节 性能测定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一、性能测定的目的 1、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 2、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 3、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 4、为畜牧场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5、为评价不同的杂交组合提供信息。 二、选择性能测定性状的原则 1.足够的经济意义 2.一定的遗传基础 家畜育种着重从遗传上改进生产性能,因而在选择性 状时要考虑是否有从遗传上改进的可能性。 3.尽可能地符合生物学规律 三、测定方法的要求 1、所用的测定方法要保证所得的测定数据具有足够的精确性 2、所用的测定方法要有广泛适用性 3、尽可能地使用经济实用的测定方法 四、测定结果的记录与管理 1.对测定结果的记录要做到整洁、准确和完整,要尽量避免由于人为因素 所造成的数据的错记、漏记。 2.标清影响性状表现的各种可以辨别的系统环境因素、场所、操作人员 等,以便于遗传统计分析。 3.对记录的管理要便于经常调用和长期保存。 五、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1、测定站测定与场内测定 2、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 3、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第三节 各畜禽的测定方法 一、产奶性能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