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育种综合实习一、成年家禽外貌部位识别和鉴定(一)目的:通过实验要求掌握下列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1.抓鸡和保定鸡的方法:2.认识禽体外貌部位和羽毛的名称(尤其是翼羽):3.家禽性别的识别;4.认识健康鸡、病弱鸡和品种的缺点、失格;5.鸡、鸭、鹅和火鸡的外貌主要区别。(二)要求:1.能绘制鸡的翼羽图及标明羽毛名称。2.能识别公母家禽的性别。3.识别健康鸡与病弱鸡。4.观察主翼羽脱换,能估测母鸡停产时间。5.能区别鸡、鸭、鹅和火鸡。(三)步骤:1.抓鸡和保定鸡鸭、和鸽的保定方法与鸡略同(抓鸭时,可用右手抓住鸭头与颈的交界处将鸭抓起)。2.禽体外貌部位的认识按鸡体各部位,从头、颈、肩、翼、背、腰(鞍)、臀、胸、腹、腿、腔、趾和爪等部位仔细观察,并熟悉各部位名称。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外貌(及羽毛)与家禽的健康(包括遗传上和生长发育上与无缺陷)和性别的联系以及不同家禽的主要区别。(1)头部单冠、豆冠、玫瑰冠、羽毛冠、草莓冠。(2)以鸡为例分辨健康鸡或病弱鸡以及品种缺点或失格(附表1一1)。3.羽毛名称及结构识别(1)鸡羽毛种类的识别用活鸡识别附图1一1中的正羽、绒羽和纤维羽(毛羽)。附图1-1鸡羽毛的种类及构造1.羽片2.羽轴茎3.后羽4.上脐5.羽轴根6.下脐7.下行性小羽枝8.上行性小羽枝I.正羽(胸羽)II.正羽(胸羽)IⅢI.绒羽IV.羽毛V.正羽(部分扩大图)1
1 家禽育种综合实习 一、成年家禽外貌部位识别和鉴定 (一)目的:通过实验要求掌握下列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1.抓鸡和保定鸡的方法; 2.认识禽体外貌部位和羽毛的名称(尤其是翼羽); 3.家禽性别的识别; 4.认识健康鸡、病弱鸡和品种的缺点、失格; 5.鸡、鸭、鹅和火鸡的外貌主要区别。 (二)要求: 1.能绘制鸡的翼羽图及标明羽毛名称。 2.能识别公母家禽的性别。 3.识别健康鸡与病弱鸡。 4.观察主翼羽脱换,能估测母鸡停产时间。 5.能区别鸡、鸭、鹅和火鸡。 (三)步骤: 1.抓鸡和保定鸡 鸭、鹌鹑和鸽的保定方法与鸡略同(抓鸭时,可用右手抓住鸭头与 颈的交界处将鸭抓起)。 2.禽体外貌部位的认识 按鸡体各部位,从头、颈、肩、翼、背、腰(鞍)、臀、胸、 腹、腿、胫、趾和爪等部位仔细观察,并熟悉各部位名称。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外貌(及羽毛)与家禽的健康(包括遗传上和生长发育上与无缺陷) 和性别的联系以及不同家禽的主要区别。 (1)头部 单冠、豆冠、玫瑰冠、羽毛冠、草莓冠。 (2)以鸡为例分辨健康鸡或病弱鸡以及品种缺点或失格(附表 1—1)。 3.羽毛名称及结构识别 (1)鸡羽毛种类的识别 用活鸡识别附图 1—1 中的正羽、绒羽和纤维羽(毛羽)。 附图 1-1 鸡羽毛的种类及构造 1.羽片 2.羽轴茎 3.后羽 4.上脐 5.羽轴根 6.下脐 7.下行性小羽枝 8.上行性小羽枝 Ⅰ.正羽(胸羽)Ⅱ.正羽(胸羽)Ⅲ.绒羽 Ⅳ.羽毛 Ⅴ.正羽(部分扩大图)
附表1一1健康鸡与病鸡区别以及品种缺点或失格观察项目健康鸡病弱鸡品格缺点或失格喙交叉喙、畸形喙冠、肉垂鲜红、湿润、丰满、苍白、菱缩、干燥、冰凉、不符和本品种的冠形或畸形冠紫色、有病灶*温暖、无病灶眼大有神小而无神、常紧闭眼红润、无病灶苍白、有病灶脸部胸骨硬而直立胸骨脆弱,呈S形弯曲:有胸骨呈S形弯曲,大小胸胸紧贴身躯病灶**翼下垂或折断或烂翅翼下垂,主副翼羽扭曲翼直立下垂畸形尾如缺副尾羽、主尾羽,歪羽尾部正常大跖骨粗大,踝关节肿大:两腿0型腿或X型:无胫脚趾羽品种有羽:鸭形有病灶**,跛脚,“鹰爪”脚(有):公鸡无距:四趾品种多于四趾:五趾轻颈与脚品种少于五趾标准体重以下体重符合本品种羽毛污乱,无光泽皮肤、喙、耳叶、胫的色泽不符和本品种要求,色泽羽毛有光泽黑羽品种出现红、黄羽:白羽品种出现其他颜色注:*有鸡痘、葡萄球菌病或有肿瘤,流鼻递:眼流泪,有干酪样物等。*水胸囊肿,脚趾瘤、烂趾。(2)认识禽体各部位羽毛的名称在认识禽体羽毛名称时,留意区分:①公母鸡的颈羽、鞍羽和尾羽的区别;②公鸭的覆尾羽特征;③公火鸡胸前的须羽和尾羽的特征(详见附表1一2、1一3)。(3)翼羽各部位名称用活鸡识别附图1一2中的翼羽各部位名称。在生产实践中:附图1-2鸡的翼羽部位名称1.覆主翼羽2.翼肩3.覆翼羽4.翼前5.主翼羽6.轴羽7.覆附翼羽8.附翼羽①在自别雌雄晶系中,可根据初生鸡的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生长长度,分辨公母;②根据主翼羽换羽时间及换羽速度,大致了解生产性能:2
2 附表 1—1 健康鸡与病鸡区别以及品种缺点或失格 观察项目 健康鸡 病弱鸡 品格缺点或失格 喙 冠、肉垂 眼 脸部 胸 翼 尾部 颈与脚 体重 色泽 鲜红、湿润、丰满、 温暖、无病灶 眼大有神 红润、无病灶 胸骨硬而直立 紧贴身躯 直立 正常 符合本品种 羽毛有光泽 苍白、萎缩、干燥、冰凉、 紫色、有病灶* 小而无神、常紧闭 苍白、有病灶 胸骨脆弱,呈 S 形弯曲;有 病灶** 翼下垂或折断或烂翅 下垂 大跖骨粗大,踝关节肿大; 有病灶**,跛脚,“鹰爪” 轻 羽毛污乱,无光泽 交叉喙、畸形喙 不符和本品种的冠形或畸形冠 胸骨呈 S 形弯曲,大小胸 翼下垂,主副翼羽扭曲 畸形尾如缺副尾羽、主尾羽,歪羽 两腿 O 型腿或 X 型;无胫脚趾羽品种有羽;鸭形 脚(有蹼);公鸡无距;四趾品种多于四趾;五趾 品种少于五趾 标准体重以下 皮肤、喙、耳叶、胫的色泽不符和本品种要求, 黑羽品种出现红、黄羽;白羽品种出现其他颜色 注:* 有鸡痘、葡萄球菌病或有肿瘤,流鼻涕;眼流泪,有干酪样物等。 ** 胸囊肿,脚趾瘤、烂趾。 (2)认识禽体各部位羽毛的名称 在认识禽体羽毛名称时,留意区分: ①公母鸡的颈羽、鞍羽和尾羽的区别; ②公鸭的覆尾羽特征; ③公火鸡胸前的须羽和尾羽的特征(详见附表 1—2、1—3)。 (3)翼羽各部位名称 用活鸡识别附图 1—2 中的翼羽各部位名称。在生产实践中: 附图 1-2 鸡的翼羽部位名称 1.覆主翼羽 2.翼肩 3.覆翼羽 4.翼前 5.主翼羽 6.轴羽 7.覆附翼羽 8.附翼羽 ①在自别雌雄晶系中,可根据初生鸡的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生长长度,分辨公母; ②根据主翼羽换羽时间及换羽速度,大致了解生产性能;
③翼膜(臂骨与桡骨之间的三角区)是带翅号或刺种鸡痘的地方:④作翼静脉采血化验或白痫检疫。(4)主翼羽的脱换母鸡换羽停产的周数=6+2(n/x一1),式中X一一每次同时脱换的旧主翼羽根数;n一一已脱换并长成的新主翼羽根数。4.家禽的骨骼融合较多、有气囊室、颈椎灵活、胸廓可扩大、髓质骨补钙(1)骨骼的解剖特点(2)主要骨骼及关节的认识见附图1一3。920D110330433R3141340453242465148-40附图1一3鸡的骨骼部位及关节名称1.前颌骨2.鼻骨3.泪骨4.方骨5.枕骨6.下颌骨7.衰椎8.枢椎9.颈椎10.最后颈椎11.臂骨12.桡骨13.尺骨14.腕骨15.第二索骨16.第二指骨17.第三掌骨18.第三指骨19.第四掌骨20.第四指骨21.第一胸椎22.第二~五胸椎23.肩脚骨24.第六胸椎25.钩突26.髂骨27.椎骨肋28.骼坐孔29.尾综骨30.尾椎31.坐骨32.耻骨33.闭孔34.锁骨35.乌喙骨36.胸乌喙骨37.胸骨肋38.吻突39.胸骨40.胸骨嗜(龙骨)41.后内侧突42.剑突43.股骨44.膝盖骨45.排骨46.胫骨47.大跖骨:48.第一跖骨49.第一趾骨50.爪51.第二趾骨52.第三趾骨53.第四趾骨1.枕衰关节II.腕关节I.肘关节IV、肩关节V.髋关节VI.膝关节VI.踝关节(3)骨骼的异常胸骨弯曲、病与笼养鸡疲劳症。用鸡、鸭、鹅和火鸡的标本或挂图,了解它们的主要区5.儿种家禽外貌的主要区别别(见附表1一2)。3
3 ③翼膜(臂骨与桡骨之间的三角区)是带翅号或刺种鸡痘的地方; ④作翼静脉采血化验或白痢检疫。 (4)主翼羽的脱换 母鸡换羽停产的周数=6+2(n/x—1), 式中 X——每次同时脱换的旧主翼羽根数; n——已脱换并长成的新主翼羽根数。 4.家禽的骨骼 (1)骨骼的解剖特点 融合较多、有气囊室、颈椎灵活、胸廓可扩大、髓质骨补钙 (2)主要骨骼及关节的认识 见附图 1—3。 附图 1—3 鸡的骨骼部位及关节名称 1.前颌骨 2.鼻骨 3.泪骨 4.方骨 5.枕骨 6.下颌骨 7.寰椎 8.枢椎 9.颈椎 10.最后颈椎 11.臂 骨 12.桡骨 13.尺骨 14.腕骨 15.第二索骨 16.第二指骨 17.第三掌骨 18.第三指骨 19.第四掌骨 20.第四指骨 21.第一胸椎 22.第二~五胸椎 23.肩胛骨 24.第六胸椎 25.钩突 26.髂骨 27.椎骨肋 28.骼坐孔 29.尾综骨 30.尾椎 31.坐骨 32.耻骨 33.闭孔 34.锁骨 35.乌喙骨 36.胸乌喙骨 37. 胸骨肋 38.吻突 39.胸骨 40.胸骨嵴(龙骨) 41.后内侧突 42.剑突 43.股骨 44.膝盖骨 45.腓骨 46.胫骨 47.大跖骨 48.第一跖骨 49.第一趾骨 50.爪 51.第二趾骨 52.第三趾骨 53.第四趾骨 Ⅰ.枕寰关节 Ⅱ.腕关节 Ⅲ.肘关节 Ⅳ.肩关节 V.髋关节 Ⅵ.膝关节 Ⅶ.踝关节 (3)骨骼的异常 胸骨弯曲、佝偻病与笼养鸡疲劳症。 5.几种家禽外貌的主要区别 用鸡、鸭、鹅和火鸡的标本或挂图,了解它们的主要区 别(见附表 1—2)
附表1—2几种家禽的主要区别鸡鸭鹅项目火鸡头部喙尖而细:有冠、肉喙较扁平,边缘有锯喙扁宽平,边缘有锯头颈无羽毛,秃裸成珊瑚状垂和耳叶齿,喙豆、头宽大圆形,齿,喙豆,上喙基部有皮瘤,颜色可从红色变浅兰无冠、肉垂和耳叶肉瘤(鹅疱),颌下有或紫色:成年公鸡上喙两鼻垂皮(烟袋)孔之间有肉赘下垂,母鸡皮瘤,肉锥小粗且长较长颈部较短细长微弯弓公火鸡尾羽发达,呈扇形食管有嗪囊有食管膨大部有食管膨大部尾、腹公鸡有大小镰羽公鸡覆尾羽有2—4根母鸡腹部皮肤皱褶称无蹼,公鸡颈上有距上卷,称“性羽”肉袋,称“蛋窝脚有踏、无距有蹼、无距无、公鸡颈上有距6.家禽的性别与识别见附表1—3。附表1—33成年家禽的性别与识别项目鸡鸭鹅火鸡头颈公鸡冠高大,头颈教粗大见附表1—2羽毛公鸡颈羽(梳羽)、鞍羽(衰公鸭覆尾羽有2一4根上母鹅腹部皮肤皱褶公火鸡胸前有须羽一束,尾羽)和尾羽(大小镰羽)均细卷,称“性羽”成肉袋,称“蛋窝”羽发达,呈扇形长;母鸡,颈羽、鞍羽和覆尾羽较短,末端呈钝圆形鸣叫公鸡啼声洪亮。喔喔长鸣公鸭叫声低短、嘶哑,发公鹅鸣声洪亮:母鹅出丝丝沙沙声:母鸭鸣声叫声低细、短平洪亮,作呷呷声脚公鸡胫部粗大,上有发达的公火鸡胫上有距距:母鸡颈部较细,距小或无距体型神态公家禽体大,好斗,体态轩:母禽体小清秀,温顺,体态文雅耻骨状态成年母禽耻骨薄而柔软,耻骨间距大:公鸡耻骨后而硬,耻骨间距小二、初生维禽的性别鉴定技术(一)目的:熟识或初步掌握初生维禽雌雄鉴别技术。(二)内容:能将同一只维鸡按肛门鉴别法和伴性性状鉴别法辨别公母。(三)步骤:1、伴性性状鉴别法(1)羽速鉴别法:右手握,用右手或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抢开鸡翼羽,观察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生长速度。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为快羽,是母雏:公维为慢羽,有四种类型:①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4
4 附表 1—2 几种家禽的主要区别 项目 鸡 鸭 鹅 火鸡 头部 颈部 食管 尾、腹 脚 喙尖而细;有冠、肉 垂和耳叶 较短 有嗉囊 公鸡有大小镰羽 无蹼、公鸡颈上有距 喙扁宽平,边缘有锯 齿,喙豆、头宽大圆形, 无冠、肉垂和耳叶 较长 有食管膨大部 公鸡覆尾羽有 2—4 根 上卷,称“性羽” 有蹼、无距 喙较扁平,边缘有锯 齿,喙豆,上喙基部有 肉瘤(鹅疱),颌下有 垂皮(烟袋) 细长微弯弓 有食管膨大部 母鸡腹部皮肤皱褶称 肉袋,称“蛋窝 有蹼、无距 头颈无羽毛,秃裸成珊瑚状 皮瘤,颜色可从红色变浅兰 或紫色;成年公鸡上喙两鼻 孔之间有肉赘下垂,母鸡皮 瘤,肉锥小 粗且长 公火鸡尾羽发达,呈扇形 无蹼,公鸡颈上有距 6.家禽的性别与识别 见附表 1—3。 附表 1—3 成年家禽的性别与识别 项目 鸡 鸭 鹅 火鸡 头颈 羽毛 鸣叫 脚 公鸡冠高大,头颈教粗大 公鸡颈羽(梳羽)、鞍羽(衰 羽)和尾羽(大小镰羽)均细 长;母鸡,颈羽、鞍羽和覆尾 羽较短,末端呈钝圆形 公鸡啼声洪亮。喔喔长鸣 公鸡胫部粗大,上有发达的 距;母鸡颈部较细,距小或无 距 公鸭覆尾羽有 2—4 根上 卷,称“性羽” 公鸭叫声低短、嘶哑,发 出丝丝沙沙声;母鸭鸣声 洪亮,作呷呷声 母鹅腹部皮肤皱褶 成肉袋,称“蛋窝” 公鹅鸣声洪亮;母鹅 叫声低细、短平 见附表 1—2 公火鸡胸前有须羽一束,尾 羽发达,呈扇形 公火鸡胫上有距 体型神态 耻骨状态 公家禽体大,好斗,体态轩昂;母禽体小清秀,温顺,体态文雅 成年母禽耻骨薄而柔软,耻骨间距大;公鸡耻骨后而硬,耻骨间距小 二、初生雏禽的性别鉴定技术 (一)目的:熟识或初步掌握初生雏禽雌雄鉴别技术。 (二)内容:能将同一只雏鸡按肛门鉴别法和伴性性状鉴别法辨别公母。 (三)步骤: 1、伴性性状鉴别法 (1)羽速鉴别法:右手握雏,用右手或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捻开雏鸡翼羽,观察主翼羽与 覆主翼羽的相对生长速度。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为快羽,是母雏;公雏为慢羽,有四种类型: ①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
②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③主翼羽未长出,仅有覆主翼羽;④除翼尖处有1~2根主翼羽稍长于覆主翼羽之外,其他的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2)羽色鉴别法:银色羽母鸡与金色羽公鸡交配后其子一代的公雏为银色:母雏为金色,其子一代雏鸡绒毛颜色出现中间类型。(3)羽斑鉴别法:横斑洛克(芦花)母鸡与非横斑洛克(非芦花)公鸡(除具有显性白的白来航鸡、白考尼斯鸡外)交配,其子一代公维为芦花羽色(黑色绒毛,头顶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母雏为非芦花羽色,全身黑绒毛或背部有条斑。2、初生维鸡肛门鉴别法附表2一1初生维鸡雌雄生殖隆起组织的差异公维母雏生殖隆起状态外观感觉生殖隆起轮痹明显、充实,周围组织衬生殖隆起轮廓不明显,萎缩,周围组织托有力,基部极稳固衬托无力,生殖突起有孤立感生殖突起柔软、透明,无光泽光泽及紧张程度生殖突起表面紧张而有光泽弹性生殖突起富有弹性,压迫、伸展不易变生殖突起弹性差,压迫、伸展易变形充血程度形生殖隆起血管发达,刺激易充血生殖隆起血管不发达,刺激不易充血(1)翻肛鉴别手法①抓雏、握维分夹握法和团握法。附图 2-1 握维手法②排粪、翻肛附图2-2翻肛手法③鉴别、放维:根据生殖突起的有无和生殖隆起形态差别,便可判断雌雄。(见附表2-1) 。5
5 ②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 ③主翼羽未长出,仅有覆主翼羽; ④除翼尖处有 1~2 根主翼羽稍长于覆主翼羽之外,其他的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 (2)羽色鉴别法:银色羽母鸡与金色羽公鸡交配后其子一代的公雏为银色;母雏为金色, 其子一代雏鸡绒毛颜色出现中间类型。 (3)羽斑鉴别法:横斑洛克(芦花)母鸡与非横斑洛克(非芦花)公鸡(除具有显性白的白来 航鸡、白考尼斯鸡外)交配,其子一代公雏为芦花羽色(黑色绒毛,头顶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 母雏为非芦花羽色,全身黑绒毛或背部有条斑。 2、初生雏鸡肛门鉴别法 附表 2—1 初生雏鸡雌雄生殖隆起组织的差异 生殖隆起状态 公雏 母雏 外观感觉 光泽及紧张程度 弹性 充血程度 生殖隆起轮痹明显、充实,周围组织衬 托有力,基部极稳固 生殖突起表面紧张而有光泽 生殖突起富有弹性,压迫、伸展不易变 形生殖隆起血管发达,刺激易充血 生殖隆起轮廓不明显,萎缩,周围组织 衬托无力,生殖突起有孤立感 生殖突起柔软、透明,无光泽 生殖突起弹性差,压迫、伸展易变形 生殖隆起血管不发达,刺激不易充血 (1)翻肛鉴别手法 ①抓雏、握雏 分夹握法和团握法。 附图 2-1 握雏手法 ②排粪、翻肛 附图 2-2 翻肛手法 ③鉴别、放雏:根据生殖突起的有无和生殖隆起形态差别,便可判断雌雄。 (见附表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