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题负责人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等 3、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专长、外语程度、分工情况等 4、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包括成果名称、作者、成 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等 5、课题组成员正在担任的其它研究课题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类型、实施时间、批准单位 资助金额等 6、课题论证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性质、立论依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概况、水平、发展趋 势,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应用前景等,通常还要求附主要参考文献 7、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 特色创新之处等 8、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资 料准备情况、研宄设备等。 9、成果形式包括主要研究阶段、最终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形式、成果的预计走向及使用范 围等。 10、经费预算包括课题经费估算、申请经费资助的数额、开支项目及年度预算等 l1、推荐人意见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同专业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的专家作出书面推荐。推荐人主要介绍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科研 态度、科研条件以及完成课题的可能性。 12、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意见和信誉保证基层领导就申请书内容是否属实,课题负责人 的科研素质、能力水平是否适合承担该课题,单位是否能提供完成课题所必需的时间和条件等 签署意见 由于课题立项评审主要根据研究项目申请书的各项内容来考虑是否给予课题立项,因此填 写研究项目申请书至关重要。一定要实事求是,充分论证。 研究计划是行动的纲领。课题计划考虑的越周密、越充分,研究就越能顺利达到预想的目 标。当然,研究计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研究计划毕竟是在研究过程开始阶段所进行的预想 在实际硏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情况,因此,研究计划的实施不应该是机械地贯彻落实, 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补充、修改 (二)研究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是研究设计的最后环节,也是科硏课题评审立项的步骤之一。课题论证是有组织、 有系统地对所选定的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新意、是否切实可行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目的在于避免由于选题不当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另外,通过论证还可以进一步完 善课题计划,为顺利实施研究提供保证。了解课题论证的形式和课题评审的标准,可以倒过来 反思所制定的研究计划的合理性 课题论证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对课题申报人员和评审人员都有严格的要求。要求课题 申报人员认真准备论证材料,详细介绍课题情况,虚心听取论证意见,并根据论证结论修改完 善研究计划。要求评审人员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课题论证,详细审查研究计划,充分发 表自己的意见。评审人员一般要具有高级职称,必须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具有良好的职业 道德 1、课题论证的形式 (1)课题论证会 课题论证会也称开题报告会,通常由科硏主管部门或由课题负责人邀请专家评委对课题计 划进行讨论和可行性分析。课题负责人报告课题内容,并对专家评委的提问质疑进行解答 (2)课题评审 课题评审指科研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委对上报的科硏项目申请逐一进行评议、审核。通过 对申请课题的意义和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基本条件和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出意见 并对能否立项投票表决。课题评审有两种形式,一是会议(集中)评审,二是通讯评审。课题 评审通过,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即为正式立项课题
2、课题负责人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等。 3、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专长、外语程度、分工情况等。 4、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包括成果名称、作者、成 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等。 5、课题组成员正在担任的其它研究课题 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类型、实施时间、批准单位、 资助金额等。 6、课题论证 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性质、立论依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概况、水平、发展趋 势,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应用前景等,通常还要求附主要参考文献。 7、研究方案 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 特色创新之处等。 8、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 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资 料准备情况、研究设备等。 9、成果形式 包括主要研究阶段、最终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形式、成果的预计走向及使用范 围等。 10、经费预算 包括课题经费估算、申请经费资助的数额、开支项目及年度预算等。 11、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同专业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的专家作出书面推荐。推荐人主要介绍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科研 态度、科研条件以及完成课题的可能性。 12、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意见和信誉保证 基层领导就申请书内容是否属实,课题负责人 的科研素质、能力水平是否适合承担该课题,单位是否能提供完成课题所必需的时间和条件等 签署意见。 由于课题立项评审主要根据研究项目申请书的各项内容来考虑是否给予课题立项,因此填 写研究项目申请书至关重要。一定要实事求是,充分论证。 研究计划是行动的纲领。课题计划考虑的越周密、越充分,研究就越能顺利达到预想的目 标。当然,研究计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研究计划毕竟是在研究过程开始阶段所进行的预想,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情况,因此,研究计划的实施不应该是机械地贯彻落实, 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补充、修改。 (二)研究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是研究设计的最后环节,也是科研课题评审立项的步骤之一。课题论证是有组织、 有系统地对所选定的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新意、是否切实可行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目的在于避免由于选题不当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另外,通过论证还可以进一步完 善课题计划,为顺利实施研究提供保证。了解课题论证的形式和课题评审的标准,可以倒过来 反思所制定的研究计划的合理性。 课题论证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对课题申报人员和评审人员都有严格的要求。要求课题 申报人员认真准备论证材料,详细介绍课题情况,虚心听取论证意见,并根据论证结论修改完 善研究计划。要求评审人员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课题论证,详细审查研究计划,充分发 表自己的意见。评审人员一般要具有高级职称,必须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具有良好的职业 道德。 1、 课题论证的形式 (1) 课题论证会 课题论证会也称开题报告会,通常由科研主管部门或由课题负责人邀请专家评委对课题计 划进行讨论和可行性分析。课题负责人报告课题内容,并对专家评委的提问质疑进行解答。 (2) 课题评审 课题评审指科研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委对上报的科研项目申请逐一进行评议、审核。通过 对申请课题的意义和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基本条件和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出意见, 并对能否立项投票表决。课题评审有两种形式,一是会议(集中)评审,二是通讯评审。课题 评审通过,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即为正式立项课题
(3)自我论证 自我论证是完善课题的一个环节,是课题论证会和课题评审的基础。作为个人自定的、不 纳入科研规划的课题,虽不必履行审批手续,但仍需对课题的价值、创新、可行性进行自我论 证。通常可请同事、同行对所选课题进行评议,提出意见。 2、课题评审的标准 般来 个好的课题计划必须兼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程序以及研究资源等方 面。评审常涉及课题意义的重要性:课题内容的充实和创新性:研究思路的清晰性:研究方法 的可行性:课题组的研究基础和实力:申请经费的合理性等 (1)研究内容的重要性 评审一个课题计划,首先要看研究问题和内容。重点是研究课题是否是一个与教育有关的 问题;研究内容是否有理论和实践的价值:研究问题是否重要,是否值得支持;研究是否会对 理论和实践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效益。 (2)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研究方法不当,则研究目的就会落空。评审课题计划时,首 先要考虑研究方法是否合理恰当,能否收集到有效的资料,能否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其次要 考虑研究方法是否可行,即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能否实施研究方法 (3)研究资源的有效性 研究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料、时间、经费等。在评审课题计划时,要认真考虑研究人 员的研究基础,课题组的人员结构,研究进度计划,研究经费的预算等。研究计划的优劣不在 于资源需求的多少,而在于研究资源的规划、利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效 (4)研究设计的合理性 毫无疑问,研究设计必须是合理的,可行的。研究设计要符合研究的伦理道德,要避免研 究可能对被试的身心发展和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研究应该保护被试的隐私和权益。另外, 份好的研究计划在表达方式上,应符合约定俗成的写作格式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作为评审教育研究计划的要点或基本准则。归结起来,课题计划最重要 的内容是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因此,评价的核心也就是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一个好的研究计 划,不仅要以流畅的文字说明研究目的与方法,显示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同时,也要充分表 达方法与目的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提示完成课题目标的可能性。把握这一关键,大体可以了 解或评价一个研究计划。另外,再从研究计划的形式上看是否符合研究计划的通用格式,就可 以判别研究计划的优劣了 四、评价研究计划的具体指标 在实际评审课题计划的过程中,还可以从课题计划的细节入手。尽管不同单位,不同科研 机构提供的研究项目计划书繁简不一,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但基本的要素是相似的,结构也 大同小异的。评价研究计划可以先从全篇的文字、结构、观点、创见、文献的应用等方面进行 般性的审阅,然后就研究计划的细节部分进行考查 (一)研究计划的整体评价 研究计划的一般性评价需要兼顾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形式方面主要考虑语言文字的运用 文章的组织结构:内容方面主要考虑观点、创见、可行性以及文献的应用 另外,国家及省市级科研主管部门在制定课题指南和进行规划课题管理过程中,也会制定 相应的课题评审标准。整体评价的评审标准可以为以下几项 1.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3.能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论证 4.有利于积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5.论证充分,切实可行,经费预算合理,承担者具有按计划完成任务的素质和能力; 6.预期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成果有出版、使用、推广的可能
(3) 自我论证 自我论证是完善课题的一个环节,是课题论证会和课题评审的基础。作为个人自定的、不 纳入科研规划的课题,虽不必履行审批手续,但仍需对课题的价值、创新、可行性进行自我论 证。通常可请同事、同行对所选课题进行评议,提出意见。 2、 课题评审的标准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课题计划必须兼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程序以及研究资源等方 面。评审常涉及课题意义的重要性;课题内容的充实和创新性;研究思路的清晰性;研究方法 的可行性;课题组的研究基础和实力;申请经费的合理性等。 (1) 研究内容的重要性 评审一个课题计划,首先要看研究问题和内容。重点是研究课题是否是一个与教育有关的 问题;研究内容是否有理论和实践的价值;研究问题是否重要,是否值得支持;研究是否会对 理论和实践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效益。 (2)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研究方法不当,则研究目的就会落空。评审课题计划时,首 先要考虑研究方法是否合理恰当,能否收集到有效的资料,能否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其次要 考虑研究方法是否可行,即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能否实施研究方法。 (3) 研究资源的有效性 研究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料、时间、经费等。在评审课题计划时,要认真考虑研究人 员的研究基础,课题组的人员结构,研究进度计划,研究经费的预算等。研究计划的优劣不在 于资源需求的多少,而在于研究资源的规划、利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效。 (4) 研究设计的合理性 毫无疑问,研究设计必须是合理的,可行的。研究设计要符合研究的伦理道德,要避免研 究可能对被试的身心发展和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研究应该保护被试的隐私和权益。另外,一 份好的研究计划在表达方式上,应符合约定俗成的写作格式。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作为评审教育研究计划的要点或基本准则。归结起来,课题计划最重要 的内容是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因此,评价的核心也就是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一个好的研究计 划,不仅要以流畅的文字说明研究目的与方法,显示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同时,也要充分表 达方法与目的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提示完成课题目标的可能性。把握这一关键,大体可以了 解或评价一个研究计划。另外,再从研究计划的形式上看是否符合研究计划的通用格式,就可 以判别研究计划的优劣了。 四、评价研究计划的具体指标 在实际评审课题计划的过程中,还可以从课题计划的细节入手。尽管不同单位,不同科研 机构提供的研究项目计划书繁简不一,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但基本的要素是相似的,结构也 大同小异的。评价研究计划可以先从全篇的文字、结构、观点、创见、文献的应用等方面进行 一般性的审阅,然后就研究计划的细节部分进行考查。 (一)研究计划的整体评价 研究计划的一般性评价需要兼顾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形式方面主要考虑语言文字的运用, 文章的组织结构;内容方面主要考虑观点、创见、可行性以及文献的应用。 另外,国家及省市级科研主管部门在制定课题指南和进行规划课题管理过程中,也会制定 相应的课题评审标准。整体评价的评审标准可以为以下几项: 1.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3.能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论证; 4.有利于积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5.论证充分,切实可行,经费预算合理,承担者具有按计划完成任务的素质和能力; 6.预期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成果有出版、使用、推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