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专题4—辨析并修改病句 【2015年高考考纲解读】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考査要求,能 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所谓“病句”,指的是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律和客观事理以及人的语言习惯的句 子。《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结构混乱(以上四种为结构性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以上两种为 语意性病句)。“辨析”即对病句进行识别和分析;“修改”指在熟知病句类型 的基础上,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诊治语病。 “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考点强调实际的语言应用,既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也考査对病句的修改能力,注重实际操作。对病句进行准确辨析,找出病因,这 是修改病句的前提;对病句的修改能力,必须建立在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基础之上 1.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命题每年必考的内容,尤其是辨析病句。 2.辨析病句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题型稳定,绝大多数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修改病句则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有时单独考,更多的是与词语的使用合并考查, 综合性强,难度相对加大。 3.考査重点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和表意不明等。所考病句 类型不会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类型。同一类型的语病不会出现在同一考 题中 4.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特 别注重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 【重点、难点剖析】 、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句子表意不明。语序不当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热烈地 引起了讨论”应为“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将“充分”调至“激发”前, 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正确的语序: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称代性或数量性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 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语序:国家队 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 (名词)女教练。]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次序排列: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介宾短语)的;d.表情态或程度的词或短语。另外,表示 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专题 4 -- 辨析并修改病句 【2015 年高考考纲解读】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 2015 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考查要求,能 力层级为 E(表达应用)。 所谓“病句”,指的是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律和客观事理以及人的语言习惯的句 子。《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结构混乱(以上四种为结构性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以上两种为 语意性病句)。“辨析”即对病句进行识别和分析;“修改”指在熟知病句类型 的基础上,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诊治语病。 “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考点强调实际的语言应用,既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也考查对病句的修改能力,注重实际操作。对病句进行准确辨析,找出病因,这 是修改病句的前提;对病句的修改能力,必须建立在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基础之上。 1.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命题每年必考的内容,尤其是辨析病句。 2.辨析病句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题型稳定,绝大多数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修改病句则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有时单独考,更多的是与词语的使用合并考查, 综合性强,难度相对加大。 3.考查重点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和表意不明等。所考病句 类型不会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类型。同一类型的语病不会出现在同一考 题中。 4.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特 别注重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 【重点、难点剖析】 一、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句子表意不明。语序不当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热烈地 引起了讨论”应为“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3.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将“充分”调至“激发”前, 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正确的语序:ɑ.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称代性或数量性短语; c. 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 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语序:国家队 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 (名词)女教练。]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次序排列:ɑ.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介宾短语)的;d.表情态或程度的词或短语。另外,表示 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语序:许多老师昨天(时 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6.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例: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按事理、逻辑次序 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应改为“引人深思,促人猛省,催人进取” 7.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为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 在主语前边。 例: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 比沿海的高。(前比质量,后比成本,“不是”应放在“质量”前。) 8.主客颠倒 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应改为:“许多 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 9.分句位置不当 例: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确的说 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 【特别提醒】 关于语序不当的语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例如: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 使”移至“内容”前,“内容很不错”是主谓短语作谓语) 2.看到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 例如: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与白人在娱乐场所享有平等的地位。(状语语序 不当,“与白人”和“在娱乐场所”互换位置) 3.看到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例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数量词语位置 不当,“一个”放在“问题”前) 4.看到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例如:这个村很好地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 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 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 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搭 配不当包括以下类型: 1.主谓搭配不 [误例1]他那崇髙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辨析]“品质”不能“浮现”,多主(语)与一谓(语)不能全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误例2]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 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语序:许多老师昨天(时 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6.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例: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按事理、逻辑次序、 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应改为“引人深思,促人猛省,催人进取”) 7.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为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 在主语前边。 例: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 比沿海的高。(前比质量,后比成本,“不是”应放在“质量”前。) 8.主客颠倒 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应改为:“许多 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 9.分句位置不当 例: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确的说 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 【特别提醒】 关于语序不当的语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例如: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 使”移至“内容”前,“内容很不错”是主谓短语作谓语) 2.看到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 症。 例如: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与白人在娱乐场所享有平等的地位。(状语语序 不当,“与白人”和“在娱乐场所”互换位置) 3.看到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例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数量词语位置 不当,“一个”放在“问题”前) 4.看到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例如:这个村很好地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 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二、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 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 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搭 配不当包括以下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误例 1]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辨析] “品质”不能“浮现”,多主(语)与一谓(语)不能全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误例 2] 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 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辨析]动宾搭配不当,“完成……的理想”不搭配,应为“为举办一次……亚 运而奋斗”。 3.主宾搭配不当 [误例3]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 团体 辨析]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乒乓球馆”和宾语“团体”搭配不当,可把“团 体”改成“机构”或者“单位” 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误例4]晩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 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的称赞。 [辨析]“无论”和“从……到……”不搭配,可改为“无论创作还是演出,都 受到了观众的称赞”;或将“无论”删掉 5.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误例5]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 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辨析]句中“一台”不能修饰“剧本”,可将“一台”改为“一个(一部)”或 把“剧本”改为“话剧”。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误例6]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 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辨析]“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后面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误例7]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辨析]“提高”是一面性的,“是否”是两面性的,两者不相一致,搭配不当。 【特别提醒】 1.简化成分,看是否搭配:查主谓、动宾、主宾的修饰语与中心词以及关联词 语是否搭配。 例如: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 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第一步,简化全句句子成分,去掉长定语和长状语后,则全句意思为“高校学生 的培养深受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髙” 第二步,重新阅读,看是否搭配。“欢迎”的是“高校培养的学生”,“高校学 生的培养”显然不能和“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搭配,更不能和最后一句搭配。 由此可判断这个句子是个主谓搭配不当的病句 检查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关系,查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搭配是否恰当 例如: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 气势如虹,最终以3分优势战胜对手 (修饰语“5名”和“美国队”不能搭配,应在“打球经验的”后面加中心词 队员 成分残缺或赞余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必要的附加成分残缺等。 (1)主语残缺 ①滥省略而缺主语
[辨析] 动宾搭配不当,“完成……的理想”不搭配,应为“为举办一次……亚 运而奋斗”。 3.主宾搭配不当 [误例 3] 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 团体。 [辨析] 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乒乓球馆”和宾语“团体”搭配不当,可把“团 体”改成“机构”或者“单位”。 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误例 4] 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 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的称赞。 [辨析] “无论”和“从……到……”不搭配,可改为“无论创作还是演出,都 受到了观众的称赞”;或将“无论”删掉。 5.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误例 5] 在翻阅中国话剧 100 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 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辨析] 句中“一台”不能修饰“剧本”,可将“一台”改为“一个(一部)”或 把“剧本”改为“话剧”。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误例 6]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 这白眼 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辨析]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后面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误例 7]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辨析] “提高”是一面性的,“是否”是两面性的,两者不相一致,搭配不当。 【特别提醒】 1.简化成分,看是否搭配:查主谓、动宾、主宾的修饰语与中心词以及关联词 语是否搭配。 例如: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 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第一步,简化全句句子成分,去掉长定语和长状语后,则全句意思为“高校学生 的培养深受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第二步,重新阅读,看是否搭配。“欢迎”的是“高校培养的学生”,“高校学 生的培养”显然不能和“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搭配,更不能和最后一句搭配。 由此可判断这个句子是个主谓搭配不当的病句。 2.检查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关系,查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搭配是否恰当。 例如:面对有 5 名具有 NBA 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 气势如虹,最终以 3 分 优势战胜对手。 (修饰语“5 名”和“美国队”不能搭配,应在“打球经验的”后面加中心词 “队员”)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必要的附加成分残缺等。 (1)主语残缺 ①滥省略而缺主语
误例:汶川地震中,女警蒋敏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②滥用介宾短语或连词而缺主语 误例:“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 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2)谓语残缺 ①不恰当省略而缺谓语 ②误以介宾短语作谓语 误例:他们就是以这种高度责任感,凡是能够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都积极主 动去做,并且努力做好。 (3)宾语残缺 误例:北京奧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 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致力于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4)必要的附加成分残缺 这种情况主要是一些必要的定语、状语、某个虚词的残缺,因为它们的缺失或使 句意不完整、不通顺,或使语意相反。 误例: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二)成分赘余 1.成分赘余的几种情况 成分赘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重复;二是句子里多了根本不该有的成分,造 成意思不通,不好理解。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主语多余 误例: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 (2)谓语多余 误例:抗震救灾英雄们的事迹值得可歌可泣。 (3)宾语多余 误例: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4)定语多余 误例:看着众多莘莘学子的求知目光,他更感责任重大。 (5)状语多余 误例: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 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6)虚词多余 误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 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2.习惯性的赘余 现实中的赘余情况很多,有的甚至成了习惯,应特别加以注意。如涉及(到)、可 以(堪)、付诸(于)、实属(是)、并非(是)、凯旋(归来)、(非常)悬殊、(您的) 令爱、(再次)复发、(第一部)处女作、(独自)孑然一身、(更加)弥足珍贵、(人 为地)蓄意破坏、(被人)贻笑大方、(各自)分道扬镳、破天荒(第一次)、(年轻的) 小伙子、(正)方兴未艾等,括号里面的内容皆属于赘余成分。 【特别提醒】 1.对于成分残缺类病句,辨析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误例:汶川地震中,女警蒋敏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②滥用介宾短语或连词而缺主语 误例:“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 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2)谓语残缺 ①不恰当省略而缺谓语 ②误以介宾短语作谓语 误例:他们就是以这种高度责任感,凡是能够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都积极主 动去做,并且努力做好。 (3)宾语残缺 误例: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 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致力于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4)必要的附加成分残缺 这种情况主要是一些必要的定语、状语、某个虚词的残缺,因为它们的缺失或使 句意不完整、不通顺,或使语意相反。 误例: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二)成分赘余 1.成分赘余的几种情况 成分赘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重复;二是句子里多了根本不该有的成分,造 成意思不通,不好理解。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主语多余 误例: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 (2)谓语多余 误例:抗震救灾英雄们的事迹值得可歌可泣。 (3)宾语多余 误例: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4)定语多余 误例:看着众多莘莘学子的求知目光,他更感责任重大。 (5)状语多余 误例: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 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6)虚词多 余 误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 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2.习惯性的赘余 现实中的赘余情况很多,有的甚至成了习惯,应特别加以注意。如涉及(到)、可 以(堪)、付诸(于)、实属(是)、并非(是)、凯旋(归来)、(非常)悬殊、(您的) 令爱、(再次)复发、(第一部)处女作、(独自)孑然一身、(更加)弥足珍贵、(人 为地)蓄意破坏、(被人)贻笑大方、(各自)分道扬镳、破天荒(第一次)、(年轻的) 小伙子、(正)方兴未艾等,括号里面的内容皆属于赘余成分。 【特别提醒】 1.对于成分残缺类病句,辨析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介宾短语处于主语的位置,往往是介宾短语包主语, 去掉介词或把介词宾语(代词或名词)调到介词之前,即可还原主语。 例如:通过深入调査,使我们掌握了王小华贩卖毒品的大量证据。(“使”这个 动词需要主语,而前面是介词结构,介词结构的主要作用是作状语。将介词“通 过”删掉,让“深入调查”这个动词结构作主语;也可删掉“使”,让“我们” 作主语,介词结构作状语 (2)注意长句子(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简化成分,改换说法,自己补充:查谓 语、宾语残缺。 例如:我们必须按照毛主席关于“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 功不可”的教导。(注意句子后半部分,简化成分为“我们按照教导”,改换说 法就是“我们按照话”,“按照”是介词,“按照……”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句 子缺少谓语。应该改为“我们按照……的教导去做”) 2.对于成分赘余类病句,辨析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望见句中有“否则”,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 (2)望见有隐性词语出现,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其实这是过于多虑的想法 (3)望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査是否患意义包容症。 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 意识。 (4)望见句中有虚词出现,检查是否患虚词多余症 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已被人们所砍光了 四、结构混乱 句子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不符合语法的规范,这种语病叫做结构 混乱 1.句式杂糅 同一个意思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从而 造成杂糅。或者换句话说,A结构对,B结构也对,但同时用“A+B”这种结构 就错了。例如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 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结构中选用一种。) 藕断丝连 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例如: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 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3.中途易辙 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例如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 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 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例如 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 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
(1)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介宾短语处于主语的位置,往往是介宾短语包主语, 去掉介词或把介词宾语(代词或名词)调到介词之前,即可还原主语。 例如:通过深入调查,使我们掌握了王小华贩卖毒品的大量证据。(“使”这个 动词需要主语,而前面是介词结构,介词结构的主要作用是作状语。将介词“通 过”删掉,让“深入调查”这个动词结构作主语;也可删掉“使”,让“我们” 作主语,介词结构作状语) (2)注意长句子(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简化成分,改换说法,自己补充:查谓 语、宾语残缺。 例如:我们必须按照毛主席关于“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 功不可”的教导。(注意句子后半部分,简化成分为“我们按照教导”,改换说 法就是“我们按照话”,“按照”是介词,“按照……”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句 子缺少谓语。应该改为“我们按照……的教导去做”) 2.对于成分赘余类病句,辨析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望见句中有“否则”,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 (2)望见有隐性词语出现,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其实这是过于多虑的想法。 (3)望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意义包容症。 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 意识。 (4)望见句中有虚词出现,检查是否患虚词多余症。 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已被人们所砍光了。 四、结构混乱 句子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不符合语法的规范,这种语病叫做结构 混乱。 1.句式杂糅 同一个意思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从而 造成杂糅。或者换句话说,A 结构对,B 结构也对,但同时用“A+B”这种结构 就错了。例如: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 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结构中选用一种。) 2.藕断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例如: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 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例如: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 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 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例如: 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 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