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代。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 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特别提醒】 辨析句子是否属于结构混乱,考生应掌握“四个弄清” 1.弄清楚是否属于“两句混杂”。“两句混杂”是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结构, 致使表意杂乱不清。 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 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相互影响所决定的 分析:上面这个句子中“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相 互影响所决定的”,这一个分句是由“这是由于……”和“这是由…所决定 的”两种句法结构杂糅,拼接而成的,属于典型的结构混乱句。这个句子应改为: 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 和社会的种种外因相互影响所决定的。 2.弄清楚是否属于“藕断丝连”。“藕断丝连”是指一句话的结构已完整,却 把这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部分的开头,以致出现结构混乱的语病。 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要靠民间的力量在舆论动 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民间的力量”在前半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 论……的作用”部分后,又使“民间的力量”做了后半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 结构出现混乱。这个句子应改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 时也要靠民间的力量,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的无 可替代的作用 3.弄清楚是否属于“中途易辙”。“中途易辙”是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话 锋一转,重新说起 例:代表们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我们这些“村官” 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分析:“代表们观摩…庭审”,其主语无疑是“代表们”,之后的“观摩了… 以后”只是一个时间状语,尚构不成一个句子,接下来又说“我们……”,很显 然,主语又换成了“我们”,这种中途更换主语的做法造成了结构的混乱,要消 除该句结构混乱的语病,可改为: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 后,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弄清楚是否属于“反客为主”。“反客为主”就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 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纠缠不清,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例: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东方电视台台长和香 港风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分析:“香港凤凰卫视总裁”是句子前半部分的宾语,没有过渡和转折,一下子 转变成“应邀列席了会议”的主语,致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混乱不清。此例句 可改为: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东方电视台台长, 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这一类型的病句主要指歧义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运用双关修 辞格以外,如果同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是歧义句。造 成歧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代。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 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特别提醒】 辨析句子是否属于结构混乱,考生应掌握“四个弄清” 1.弄清楚是否属于“两句混杂”。“两句混杂”是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结构, 致使表意杂乱不清。 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 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相互影响所决定的。 分析:上面这个句子中“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相 互影响所决定的”,这一个分句是由“这是由于……”和“这是由……所决定 的”两种句法结构杂糅,拼接而成的,属于典型的结构混乱句。这个句子应改为: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 和社会的种种外因相互影响所决定的。 2.弄清楚是否属于“藕断丝连”。“藕断丝连”是指一句话的结构已完整,却 把这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部分的开头,以致出现结构混乱的语病。 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要靠民间的力量在舆论动 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民间的力量”在前半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 论……的作用”部分后,又使“民间的力量”做了后半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 结构出现混乱。这个句子应改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 时也要靠民间的力量,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的无 可替代的作用。 3.弄清楚是否属于“中途易辙”。“中途易辙”是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话 锋一转,重新说起。 例:代表们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我们这些“村官” 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分析:“代表们观摩……庭审”,其主语无疑是“代表们”,之后的“观摩了…… 以后”只是一个时间状语,尚构不成一个句子,接下来又说“我们……”,很显 然,主语又换成了“我们”,这种中途更换主语的做法造成了结构的混乱,要消 除该句结构混乱的语病,可改为: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 后,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弄清楚是否属于“反客为主”。“反客为主”就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 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纠缠不清,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例: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东方电视台台长和香 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分析:“香港凤凰卫视总裁”是句子前半部分的宾语,没有过渡和转折,一下子 转变成“应邀列席了会议”的主语,致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混乱不清。此例句 可改为: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东方电视台台长, 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这一类型的病句主要指歧义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运用双关修 辞格以外,如果同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是歧义句。造 成歧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 的人很多。 [辨析]动词“批评”施动方向不确定,是别人“批评”他发表的文章,还是他 发表的文章“批评”别人? 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2]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辨析]A.发现了/敌人的哨兵;B.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3.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3]美国对伊拉克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辨析]介词“对”使得原句有两种理解:一是“美国进攻伊拉克,是早有准备 的 是“伊拉克进攻美国,美国对此是早有准备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客观 事实是第一种情况,但是从语法的角度这句话确实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理解的歧 义句。 4.修饰两可而造成歧义 [误例4]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记者 [辨析]究竟是“三个记者”,还是“三个报社”?修饰两可有歧义。可改为 “报社的三个记者” 5.由同音词造成的语音歧义 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这些同音词在书面语中并不会产生歧义,但在口语交流 或广告、广播稿等具有口语性质的文体中,如果运用了同音词,就会导致理解上 的偏差 [误例5]自从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人民的生 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 辨析]这句话是从广播稿中节选的,广播稿必须做到通俗化,尽量避免用同音 异义词,以免产生迥然不同的理解。“震灾”和“赈灾”就是同音异义词,应该 换成别的说法来避免歧义的产生 6.由停顿造成的语音歧义 在同一句话里,由于标点符号的位置不同,或者在阅读过程中虽然没有标点符号, 但因句子比较长而需要停顿,若停顿的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意思上的很大差异。 [误例6]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辨析]如果在“前”字的后面停顿,句意为: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在本月 的15日以前到县里汇报。如果在“前”字的前面停顿,则句意为:县里的通知 说,让赵乡长在本月的15日这一天前往县里去汇报 注意:要注意词语的多义性,词语的搭配和具体的语境,这些都是产生歧义的 【特别提醒】 究竟应该如何辨析表意不明?下面给出这样“五个留心”的诊断方法,以帮助考 生化解疑难。 1.留心指代不明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分析:该句中的“自己”是指代“我”还是“老师”,表意不明。要消除歧义, 可以把“自己”改为“我” 2.留心一词多义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王老师去师范学院上课了
[误例 1] 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 的人很多。 [辨析] 动词“批评”施动方向不确定,是别人“批评”他发表的文章,还是他 发表的文章“批评”别人? 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 2]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辨析] A.发现了/敌人的哨兵;B.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3.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 3] 美国对伊拉克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辨析] 介词“对”使得原句有两种理解:一是“美国进攻伊拉克,是早有准备 的”,二是“伊拉克进攻美国,美国对此是早有准备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客观 事实是第一种情况,但是从语法的角度这句话确实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理解的歧 义句。 4.修饰两可而造成歧义 [误例 4] 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记者。 [辨析] 究竟是“三个记者”,还是“三个报社”?修饰两可有歧义。可改为 “报社的三个记者”。 5.由同音词造成的语音歧义 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这些同音词在书面语中并不会产生歧义,但在口语交流 或广告、广播稿等具有口语性质的文体中,如果运用了同音词,就会导致理解上 的偏差。 [误例 5] 自从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人民的生 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 [辨析] 这句话是从广播稿中节选的,广播稿必须做到通俗化,尽量避免用同音 异义词,以免产生迥然不同的理解。“震灾”和“赈灾”就是同音异义词,应该 换成别的说法来避免歧义的产生。 6.由停顿造成的语音歧义 在同一句话里,由于标点符号的位置不同,或者在阅读过程中虽然没有标点符号, 但因句子比较长而需要停顿,若停顿的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意思上的很大差异。 [误例 6]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 15 日前去汇报。 [辨析] 如果在“前”字的后面停顿,句意为: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在本月 的 15 日以前到县里汇报。如果在“前”字的前面停顿,则句意为:县里的通知 说,让赵乡长在本月的 15 日这一天前往县里去汇报。 注意:要注意词语的多义性,词语的搭配和具体的语境,这些都是产生歧义的土 壤。 【特别提醒】 究竟应该如何辨析表意不明?下面给出这样“五个留心”的诊断方法,以帮助考 生化解疑难。 1.留心指代不明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分析:该句中的“自己”是指代“我”还是“老师”,表意不明。要消除歧义, 可以把“自己”改为“我”。 2.留心一词多义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王老师去师范学院上课了
分析:该句中的“上课”既可以理解为“听课”,也可以理解为“讲课”,因此 该句表意不明。要消除歧义,可在“学院”后加上“给同学们” 3.留心词性兼类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瞒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 途中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 分析:句中的“和”既可以理解为连词,也可以理解为介词,因此就产生了歧义 当理解为连词时,意思是“他一个人瞒着家长、班主任、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 里聊天、玩游戏”;当理解为介词时,意思是“他跟班长两个人一起瞒着家长 班主任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要消除歧义,可将“和班长”改为“与班长 起 4.留心句子结构不清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分析:该句的停顿如果停在“晚”后,意思是“留给来得晚的人喝”;如果停在 “上”后,意思是“希望留给夜里来的人喝”。由于停顿不同,引起结构不清, 使得句子表意不明。 5.留心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只要你们学校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旅馆住宿,购买世博会门票的问题可 由我们解决。 分析:由于此句中全部使用了逗号,造成了层次不清,引起了歧义。“我们解决” 的可能只是“购买世博会门票的问题”,也可能还包括“报销差旅费,安排旅馆 住宿”等。要消除歧义,可以用改换标点符号的办法,将原句改为:只要你们学 校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旅馆住宿、购买世博会门票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六、不合逻辑 (1)概念混乱 概念之间有六种关系,即同一关系、属种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立关系、 矛盾关系。运用概念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关系,否则就会违背逻辑。 误例: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 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2)自相矛盾 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误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3)主客颠倒 句子表述的对象有主客之分,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有时表达不好,就会出现颠 倒的现象。 误例: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4)否定失当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出现此类语病的原因有 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一重否定。 误例: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5)强加关系或弄错关系 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 用。在一些病句中,作者没有弄清分句中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却强加于句子;或 者是没有弄明白分句间的关系而错用关联词 误例: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高
分析:该句中的“上课”既可以理解为“听课”,也可以理解为“讲课”,因此 该句表意不明。要消除歧义,可在“学院”后加上“给同学们”。 3.留心词性兼类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瞒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 途中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 分析:句中的“和”既可以理解为连词,也可以理解为介词,因此就产生了歧义。 当理解为连词时,意思是“他一个人瞒着家长、班主任、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 里聊天、玩游戏”;当理解为介词时,意思是“他跟班长两个人一起瞒着家长、 班主任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要消除歧义,可将“和班长”改为“与班长一 起”。 4.留心句子结构不清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分析:该句的停顿如果停在“晚”后,意思是“留给来得晚的人喝”;如果停在 “上”后,意思是“希望留给夜里来的人喝”。由于停顿不同,引起结构不清, 使得句子表意不明。 5.留心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造成的表意不明 例:只要你们学校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旅馆住宿,购买世博会门票的问题可 由我们解决。 分析:由于此句中全部使用了逗号,造成了层次不清,引起了歧义。“我们解决” 的可能只是“购买世博会门票的问题”,也可能还包括“报销差旅费,安排旅馆 住宿”等。要消除歧义,可以用改换标点符号的办法,将原句改为:只要你们学 校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旅馆住宿、购买世博会门票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六、不合逻辑 (1)概念混乱 概念之间有六种关系,即同一关系、属种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立关系、 矛盾关系。运用概念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关系,否则就会违背逻辑。 误例: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 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2)自相矛盾 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误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3)主客颠倒 句子表述的对象有主客之分,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有时表达不好,就会出现颠 倒的现象。 误例: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4)否定失当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出现此类语病的原因有 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一重否定。 误例: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5)强加关系或弄错关系 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 用。在一些病句中,作者没有弄清分句中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却强加于句子;或 者是没有弄明白分句间的关系而错用关联词。 误例: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高
(6)不合事理 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误例: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 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特别提醒】 对于不合逻辑类病句,辨析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查概念不清。例如:人们宁愿吃一些新鲜 的梨、桃、瓜果,而不愿意经常服用维生素C药片。(“瓜果”包括了 梨”“桃”,三者不能并列) 2.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 “全”“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自 相矛盾型的不合逻辑。 例如:今天,我校全体领导都到学农基地参加劳动去了,办公室基本上没留下什 么人。(前面说“都到……去了”,后面又说“基本上没留下什么人”,前后矛 盾 3.多重否定,负负得正(反问句也算负):查肯定否定是否弄错 例如:这几年,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教过我们的小学教师。(“无时无刻不” 就是“时时刻刻都”,句意成了“我们时时刻刻都忘 ,多重否定失误) 4.注意抓因果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查 强拉因果。 例如:最近我的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南方回来 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 南方的结果呢?属强加因果) 5.注意抓介入对象的介词,主要有“对”“对于”“与”“和”等,确定原句 意思,施动者“主”在前,受动者“客”在后:查主客颠倒 例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原句想表达的意思是“我 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我”是“主”,“报纸”是“客”,应“主” 在前,“客”在后)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辨析病句 辨析病句多以客观题型出现,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査角度主要涉及六种病句 类型。 考查角度()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题1】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 电影节华人“影帝”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题2】孟凡升多次在短短的48秒内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更大 损失 3.定语状语成分错位 【例题3】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 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6)不合事理 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误例: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 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特别提醒】 对于不合逻辑类病句,辨析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查概念不清。例如:人们宁愿吃一些新鲜 的梨、桃、瓜果,而不愿意经常服用维生素 C 药片。(“瓜果”包括了 “梨”“桃”,三者不能并列) 2.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 “全”“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自 相矛盾型的不合逻辑。 例如:今天,我校全体领导都到学农基地参加劳动去了,办公室基本上没留下什 么人。(前面说“都到……去了”,后面又说“基本上没留下什么人”,前后矛 盾) 3.多重否定,负负得正(反问句也算负):查肯定否定是否弄错。 例如:这几年,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教过我们的小学教师。(“无时无刻不” 就是“时时刻刻都”,句意成了“我们时时刻刻都忘……”,多重否定失误) 4.注意抓因果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查 强拉因果。 例如:最近我的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南方回来 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 南方的结果呢?属强加因果) 5.注意抓介入对象的介词,主要有“对”“对于”“与”“和”等,确定原句 意思,施动者“主”在前,受动者“客”在后:查主客颠倒。 例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原句想表达的意思是“我 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我”是“主”,“报纸”是“客”,应“主” 在前,“客”在后)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辨析病句 辨析病句多以客观题型出现,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查角度主要涉及六种病句 类型。 考查角度(一)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题 1】 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 64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 电影节华人“影帝”。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题 2】 孟凡升多次在短短的 48 秒内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更大 损失。 3.定语状语成分错位 【例题 3】 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 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4.副词位置不当 例题4】据了解,每年全球范围内发生最多3次月食,大多数是月偏食和半 影月食,月全食较为罕见,而本次出现的月偏食是2013年唯一的一次月偏食。 5.介词位置不当 【例题5】学生面对体质不断下降的现实,高校应采取切实措施,重视体育教 学,提髙学生体质,而不是为了避免参赛学生受伤而取消长跑等项目,任由学生 体质继续下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题6】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 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 健康影响不大 7.成分照应不周 【例题7】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以其细腻优雅、不施铅华 的情节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文字,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 令人惊叹不已。 8.短语语序不当 【例题8】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 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9.分句语序失调 【例题9】目前市场上某些品牌净水机技术不过关却低价倾销,这不仅扰乱了 市场秩序,而且损害了消费者自身的权益。 【变式探究】(2014·高考四川卷)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 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考查角度(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谓搭配不当 【例题10】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 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侵蚀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例题11】8月15日,日本在东京 举行庄重仪式纪念二战投降67 周年,与此同时,围绕领士纠纷出现的紧张气氛和对日本战时行为的仇恨情绪在 邻国再度高涨 2.谓宾搭配不当 【例题12】(2014·高考四川卷)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髙优 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例题13】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 际盛会,是成都发展和加快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3.主宾搭配不当 【例题14】(2013·高考山东卷)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 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例题15】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 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4.副词位置不当 【例题 4】 据了解,每年全球范围内发生最多 3 次月食,大多数是月偏食和半 影月食,月全食较为罕见,而本次出现的月偏食是 2013 年唯一的一次月偏食。 5.介词位置不当 【例题 5】 学生面对体质不断下降的现实,高校应采取切实措施,重视体育教 学,提高学生体质,而不是为了避免参赛学生受伤而取消长跑等项目,任由学生 体质继续下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题 6】 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 10 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 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 健康影响不大。 7.成分照应不周 【例题 7】 2013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以其细腻优雅、不施铅华 的情节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文字,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 令人惊叹不已。 8.短语语序不当 【例题 8】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 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9.分句语序失调 【例题 9】 目前市场上某些品牌净水机技术不过关却低价倾销,这不仅扰乱了 市场秩序,而且损害了消费者自身的权益。 【变式探究】(2014·高考四川卷)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 藏了 10 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考查角度(二)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谓搭配不当 【例题 10】 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 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侵蚀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例题 11】 8 月 15 日,日本在东京 举行庄重仪式纪念二战投降 67 周年,与此同时,围绕领士纠纷出现的紧张气氛和对日本战时行为的仇恨情绪在 邻国再度高涨。 2.谓宾搭配不当 【例题 12】 (2014·高考四川卷)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 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例题 13】 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 际盛会,是成都发展和加快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3.主宾搭配不当 【例题 14】 (2013·高考山东卷)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 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例题 15】 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 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