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课程教学安排表 实上 讲课 实验 章节/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时数 时数 时 绪论 1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第一章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下合 花二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第三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线上/线下混合 数学 第四章植物细胞 下混合 第五章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 2 线上/线下混合 第六章根的形态与结构 线上/线下混合 教 第七章茎的形态与结构 下混合 第八章叶的形态与结构 终孝度下混合 第九章植物的适应性、整体性 线上/线下混合 1 与相关性 数学 第十章花的形态与结构 2 线上/线下混合 一章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 结构 合计 24
8 表 2 课程教学安排表 章节/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讲课 时数 实验 时数 实 践 学 时 上 机 学 时 主要教学方法 1 绪论 1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2 第一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1 3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3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 化 2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4 第三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3 8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5 第四章 植物细胞 2 3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6 第五章 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 2 3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7 第六章 根的形态与结构 3 3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8 第七章 茎的形态与结构 3 3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9 第八章 叶的形态与结构 2 3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10 第九章 植物的适应性、整体性 与相关性 1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11 第十章 花的形态与结构 2 4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12 第十一章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 结构 2 2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 合计 24 32
绪论 教学要求:通过老师的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植物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了解植 物学的研究范围,识记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在掌握以上知识的基 础上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讨论,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课后看植物与生活的 相关视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2)植物界的多样性简介。 (3)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4)植物科学发展简史。 (5)植物生物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 (6)学习植物生物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与植物界,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 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以及本门课程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高中的接受式学习思维转变为大学的发现式学习思维。 思政元素:在将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先哲们在植物的认识(识别)、描述和 利用等方面成就突出,主要以《诗经》(138种植物)(春秋战国孔子八、《本草纲目》(明代 李时珍,1173种植物),以及《齐民要术》(北魏贾思腮)、《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 60卷)等人物和书籍为代表。表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将植物作为中草药、种植业的主要资 源,为现代中医药和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实验植物学时期,虽然我国植物科学研究落 后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但仍然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好书,如《植物名实图考》(清代吴其溶, 1714种植物、《植物学》(清代李善兰,编译本)。授课中结合知识讲授推荐学生阅读中国 有代表性的植物学典籍,目的在于“弘扬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第一章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讲授与作业练习相结合,要求学生们能够辨别不同的分类方 法和系统,掌握植物分类各级单位的基本含义:能够分析植物学名的命名原则:能够运用植 物分类检索表检索未知植物或编制植物检索表。 9
9 绪论 教学要求:通过老师的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植物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了解植 物学的研究范围,识记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在掌握以上知识的基 础上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讨论,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课后看植物与生活的 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2)植物界的多样性简介。 (3)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4)植物科学发展简史。 (5)植物生物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 (6)学习植物生物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与植物界,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 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以及本门课程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高中的接受式学习思维转变为大学的发现式学习思维。 思政元素:在将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先哲们在植物的认识(识别)、描述和 利用等方面成就突出,主要以《诗经》(138 种植物)(春秋战国孔子)、《本草纲目》(明代 李时珍,1173 种植物),以及《齐民要术》(北魏贾思腮)、《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 60 卷)等人物和书籍为代表。表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将植物作为中草药、种植业的主要资 源,为现代中医药和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实验植物学时期,虽然我国植物科学研究落 后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但仍然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好书,如《植物名实图考》(清代吴其溶, 1714 种植物)、《植物学》(清代李善兰,编译本)。授课中结合知识讲授推荐学生阅读中国 有代表性的植物学典籍,目的在于“弘扬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第一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讲授与作业练习相结合,要求学生们能够辨别不同的分类方 法和系统,掌握植物分类各级单位的基本含义;能够分析植物学名的命名原则;能够运用植 物分类检索表检索未知植物或编制植物检索表
教学内容 (1)植物分类的方法 (2)植物分类的等级与植物的命名法则。 (3)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植物分类的方法。 (2)植物分类的等级与植物的命名法则。 (3)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入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 思政元素:在讲授这些植物特征时,可以用漂亮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植物之美,如不同 形状的叶,不同的花冠等:让学生知道每一种植物都有每一种植物的美。在课后组织学生对 自己认为美的植物谯行拍摄,并进行评比,对于拍摄的比较美的图片进行展览,并给予适当 的奖励。在带学生野外实习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自然风光.我国出版了《中国植物志》。 在植物学绪论章节中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植物学典籍,并鼓励学生写读后感。介绍袁隆 平、屠呦呦等大师的事迹,通过对传统植物学典籍的介绍及阅读,让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蒙感。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 专业前景满怀信心。 第二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化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不同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识记不同植物类 群的生活史及识别要点,能够分辨常见植物类群及各类群的主要代表植物:通过对各大类群 的生活习性、生活史特征的系统分析,建立植物演化的进化观点。 教学内容: (1)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嗾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类群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0 教学内容: (1)植物分类的方法。 (2)植物分类的等级与植物的命名法则。 (3)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植物分类的方法。 (2)植物分类的等级与植物的命名法则。 (3)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入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 思政元素:在讲授这些植物特征时,可以用漂亮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植物之美,如不同 形状的叶,不同的花冠等;让学生知道每一种植物都有每一种植物的美。在课后组织学生对 自己认为美的植物谯行拍摄,并进行评比,对于拍摄的比较美的图片进行展览,并给予适当 的奖励。在带学生野外实习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自然风光。我国出版了《中国植物志》。 在植物学绪论章节中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植物学典籍,并鼓励学生写读后感。介绍袁隆 平、屠呦呦等大师的事迹,通过对传统植物学典籍的介绍及阅读,让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 专业前景满怀信心。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化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不同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识记不同植物类 群的生活史及识别要点,能够分辨常见植物类群及各类群的主要代表植物;通过对各大类群 的生活习性、生活史特征的系统分析,建立植物演化的进化观点。 教学内容: (1)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类群。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本章在介绍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呈现了不同植物类群以及各类群的形态结构特 征、生活史,展现了植物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很容易吸引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类群。 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在于知识点多、新概念多,且缺少前摄知识的帮助,因此不易识 记,学习有一定难度: 思政元囊:讲述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开拓者之一、我国 海藻学研究和海带栽培业的奠基人和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 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祖辈的爱国传统影响, 科学思想的启迪,使我决心用科学救国、强国。“曾呈奎说,我将此作为自己的使命,为自 己取号“泽农”,以明心志。 第三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教学要求:理解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掌握被子植物识别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掌 握被子植物重要科的形态学识别要点和常见代表植物:了解被子植物植物分类的一般原则、 被子植物起源和进化,以及主要的几种植物分类系统。 教学内容: (1)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2)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重点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被子植物各科典型特征。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锦葵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茄科、 旋花科、唇形科、菊科: 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等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重点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 菊科、禾本科、兰科等科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知识点较多,需要结合理解加深记忆。 思政元素:生态文明教育。介绍泥炭藓时,向学生讲解我国泥炭藓盗采盗挖现象。在政 府和科研单位联合帮助下,给农户传授泥炭藓种植技术,鼓励农户保护环境,劳动致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与“植物学”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引导学 11
11 本章在介绍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呈现了不同植物类群以及各类群的形态结构特 征、生活史,展现了植物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很容易吸引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类群。 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在于知识点多、新概念多,且缺少前摄知识的帮助,因此不易识 记,学习有一定难度; 思政元素:讲述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开拓者之一、我国 海藻学研究和海带栽培业的奠基人和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 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祖辈的爱国传统影响, 科学思想的启迪,使我决心用科学救国、强国。”曾呈奎说,我将此作为自己的使命,为自 己取号“泽农”,以明心志。 第三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教学要求:理解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掌握被子植物识别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掌 握被子植物重要科的形态学识别要点和常见代表植物;了解被子植物植物分类的一般原则、 被子植物起源和进化,以及主要的几种植物分类系统。 教学内容: (1)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2)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重点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被子植物各科典型特征。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锦葵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茄科、 旋花科、唇形科、菊科; 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等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重点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 菊科、禾本科、兰科等科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知识点较多,需要结合理解加深记忆。 思政元素:生态文明教育。介绍泥炭藓时,向学生讲解我国泥炭藓盗采盗挖现象。在政 府和科研单位联合帮助下,给农户传授泥炭藓种植技术,鼓励农户保护环境,劳动致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与“植物学”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引导学
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讲授吴征镫院士的事迹,禾本科讲授袁隆平院士的事迹, 菊科介绍屠呦呦先生的事迹:在讲授天南星科植物时,介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恒 研究员的事迹。她32岁时从零开始学习植物学,73岁时领衔开展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 如今91岁仍坚持每天上班,专注于天南星科植物的研究。 第四章植物细胞 教学要求:理解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统一性: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 握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了解细胞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了 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类型及主要植物后含物的鉴定方法:掌握细胞、原生质、原生质体、细 胞器、胞质运动、纹孔、胞间连丝、后含物、细胞周期、细胞的全能性、生长、发有和分化 等概念 教学内容: (1)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2)植物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功能:细胞的分化。 教学难点:细胞壁的结构:不同类型分生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思政元囊:“细胞生物学章节内容涉及了历年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化 学奖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在Nature,Cel,Science等生命科学顶尖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方面,通过介绍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使学生了解到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另一方面, 这些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所体现的科学家的科研素质、科学精神,以及为社会、为国家所做 的贡献等方面。 第五章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 敦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组织的概念:熟悉不同组织的细胞结构 特征,能够在显微镜下分辨出不同的组织类型,概述不同组织的功能:深刻理解结构与功能 的适应性 教学内容: (1)植物组织的形成和特点。 (2)植物组织系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 名
12 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讲授吴征镒院士的事迹,禾本科讲授袁隆平院士的事迹, 菊科介绍屠呦呦先生的事迹;在讲授天南星科植物时,介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恒 研究员的事迹。她 32 岁时从零开始学习植物学﹐73 岁时领衔开展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 如今 91 岁仍坚持每天上班,专注于天南星科植物的研究。 第四章 植物细胞 教学要求:理解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统一性;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 握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了解细胞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了 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类型及主要植物后含物的鉴定方法;掌握细胞、原生质、原生质体、细 胞器、胞质运动、纹孔、胞间连丝、后含物、细胞周期、细胞的全能性、生长、发育和分化 等概念。 教学内容: (1)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2)植物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功能;细胞的分化。 教学难点:细胞壁的结构;不同类型分生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思政元素: “细胞生物学章节内容涉及了历年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化 学奖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在 Nature , Cell ,Science 等生命科学顶尖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方面,通过介绍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使学生了解到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另一方面, 这些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所体现的科学家的科研素质、科学精神,以及为社会、为国家所做 的贡献等方面。 第五章 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组织的概念;熟悉不同组织的细胞结构 特征,能够在显微镜下分辨出不同的组织类型,概述不同组织的功能;深刻理解结构与功能 的适应性。 教学内容: (1)植物组织的形成和特点。 (2)植物组织系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