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农学专业 扬州大学农学院 二O二二年五月
扬州大学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农学专业 扬州大学农学院 二〇二二年五月
目录 《专业导论》(农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三)》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三)Ⅱ》课程教学大纲…12 《普通化学!(上)》课程教学大纲. 17 《普诵化学实验1(上)》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下)》课程教学大纲 《谱通化学实验1(下)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51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62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73 《描物学(含分举)》课得数学大纲 81 《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90 《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98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12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129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16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81 《分子生物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92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1g9 《作物栽培学Ⅱ》理积数学大细 06 (作物有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230 《智慧农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40 《作物有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252 《种子学》里程教学大级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272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81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287 《常用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9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0d 《特色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31 《农业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324 《现代农业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334 《Crop Science》课程教学大纲。 ..344 《农科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348 《园艺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263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36g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375 《可持续农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383 《农业产业化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387
I 目 录 《专业导论》(农学)课程教学大纲...........................................................................................1 《高等数学(三)I》课程教学大纲..............................................................................................6 《高等数学(三)Ⅱ》课程教学大纲.........................................................................................12 《普通化学 I (上) 》课程教学大纲.......................................................................................17 《普通化学实验Ⅰ(上)》课程教学大纲.................................................................................25 《普通化学 I (下)》课程教学大纲.........................................................................................36 《普通化学实验 I(下)》课程教学大纲...................................................................................46 《有机化学 IV》课程教学大纲 ....................................................................................................51 《大学物理 VI》课程教学大纲 ....................................................................................................62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73 《植物学(含分类)》课程教学大纲.........................................................................................81 《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90 《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98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12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129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54 《基础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167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173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181 《分子生物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192 《作物栽培学 I》课程教学大纲.................................................................................................199 《作物栽培学Ⅱ》课程教学大纲...............................................................................................206 《作物育种学 I》课程教学大纲.................................................................................................212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230 《智慧农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40 《作物育种学 II》课程教学大纲................................................................................................253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260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272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81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教学大纲...............................................................................................287 《常用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29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304 《特色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318 《农业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324 《现代农业机械》课程教学大纲...............................................................................................334 《Crop Science》课程教学大纲..................................................................................................344 《农科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348 《园艺通论》课程教学大纲.......................................................................................................353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368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375 《可持续农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383 《农业产业化经营》课程教学大纲...........................................................................................387
《农业标准化》课程教学大纲 394 《农产品安全生产》课程教学大级 .398 《智慧表型组专怒》课程牧学大纲 《World Agriculture》课程教学大纲 …415 《生物信总学》课程教学大钢 .a..424 《精准农业》课程教学大纲 430 《农业大数据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437 《生产训练与综合教学实训劳动教有》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445 《作物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毕业实习(论文)》教学大纲 ..473 《创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477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480 《科创指导和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A9A 《创新精神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487 《创新创业领导力》课程教学大纲 .491
II 《农业标准化》课程教学大纲...................................................................................................394 《农产品安全生产》课程教学大纲...........................................................................................398 《智慧表型组专题》课程教学大纲...........................................................................................405 《World Agriculture》课程教学大纲..........................................................................................415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424 《精准农业》课程教学大纲.......................................................................................................430 《农业大数据分析》课程教学大纲...........................................................................................437 《生产训练与综合教学实训(劳动教育)》实习(实训)教学大纲.........................................445 《作物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458 《毕业实习(论文)》教学大纲...............................................................................................473 《创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477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学大纲...............................................................................................480 《科创指导和训练》课程教学大纲...........................................................................................484 《创新精神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487 《创新创业领导力》课程教学大纲...........................................................................................491
《专业导论》(农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iscipline 课程编号:211820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农学 学分:1 学时:16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针对刚入学农学类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性质、学科现状和发展、培养目标和方向、课程设 置以及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不太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现状,介绍农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 势,强调作物学的基础地位,通过了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学科的优势特征,增加学生对农学 专业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专业思想。同时,通过学科介绍、专业培养方向的解读,加强学 生对今后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并提高学生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的决心,为提高 农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农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力求使学生农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强调作物学 的基础地位,深刻体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农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升华学生 专业基础素质,提升为农服务的决心。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学科特点和专业性质。促使学生理解“农业是国之根本,粮食是农业 之本”的基本认识,提高学生对农学专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的理解。 课程目标2: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同时促使学生认识到农学专业是融合基础性、综合性 的应用型很强的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基础理论扎实,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3:了解农学和作物学的基本概念。促使学生认识到农学专业学习的目标:通 过良种良法的综合运用达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 课程目标4:了解本专业学科现状和发展方向。力求学生认识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 的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在全国农学专业的地位以及影响。 课程目标5: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让学生认识到必须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 要顺应时代发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要求自己成为高素 质复合应用型的新型农学专业人才
1 《专业导论》(农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iscipline Introduction 课程编号:211820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农学 学 分:1 学 时:16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针对刚入学农学类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性质、学科现状和发展、培养目标和方向、课程设 置以及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不太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现状,介绍农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 势,强调作物学的基础地位,通过了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学科的优势特征,增加学生对农学 专业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专业思想。同时,通过学科介绍、专业培养方向的解读,加强学 生对今后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并提高学生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的决心,为提高 农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农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力求使学生农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强调作物学 的基础地位,深刻体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农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升华学生 专业基础素质,提升为农服务的决心。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了解学科特点和专业性质。促使学生理解“农业是国之根本,粮食是农业 之本”的基本认识,提高学生对农学专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的理解。 课程目标 2: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同时促使学生认识到农学专业是融合基础性、综合性 的应用型很强的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基础理论扎实,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3:了解农学和作物学的基本概念。促使学生认识到农学专业学习的目标:通 过良种良法的综合运用达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 课程目标 4:了解本专业学科现状和发展方向。力求学生认识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 的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在全国农学专业的地位以及影响。 课程目标 5: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让学生认识到必须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 要顺应时代发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要求自己成为高素 质复合应用型的新型农学专业人才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表1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排 课程目标 单业要求指标点及其内容 教学内容 支排强度 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点内容 能理解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本质和知识体系 第一、二、三 1 指标点1-2 掌握作物栽培学在农作物生产的重要作用。 节 熟悉主要农作物生长和发有的基本规律,掌提 指标点3-4 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收获要求及其调控途径, 第三、四节 对作物器官生长的同伸规律有基本理解。 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理解各构成因素对产 3 指标点4-6 量决定的作用及其形成过程,掌握产量调控的 第五、六节 H 基本原理及其技术措施。 认识主要农作物栽培调控措施的作用原理及其 生物学基础,掌握作物生育过程中主要调控技 指标点5-7 术措施的实施原侧及其技术关建,能够建立作 第五、六节 物全生有期技术调控体系的概念并掌握一定的 构建方法和技能。 对于作物生产现代化和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发 指标点8-9 展趋势有一定认识,初步了解智能化作物生产 第七、八节 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分8个专题,每个专题2学时左右(具体学时由老师自由调整)。 (2)专题上课顺序由具体老师结合实际适度调整。 (3)考核内容建议由学生完成听课感想(课程学习报告),包括对农业、农学专业、 农学院的认识,对农学院的归属感,对今后涉农学习与工作生涯的初步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专题安排及学时分配如下表。 表2课程教学安排表 讲实实 章节/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时 时学学 数数时时 第1节农业的基本概念及其基础地位 2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第2节 农业的起源变迁与发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第3节 农业学科的分类及其基本特点 2 课堂讲授、案例牧学 第4节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2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表 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及其内容 教学内容 支撑强度 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点内容 1 指标点 1-2 能理解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本质和知识体系、 掌握作物栽培学在农作物生产的重要作用。 第一、二、三 节 H 2 指标点 3-4 熟悉主要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 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收获要求及其调控途径, 对作物器官生长的同伸规律有基本理解。 第三、四节 H 3 指标点 4-6 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理解各构成因素对产 量决定的作用及其形成过程,掌握产量调控的 基本原理及其技术措施。 第五、六节 H 4 指标点 5-7 认识主要农作物栽培调控措施的作用原理及其 生物学基础,掌握作物生育过程中主要调控技 术措施的实施原则及其技术关键,能够建立作 物全生育期技术调控体系的概念并掌握一定的 构建方法和技能。 第五、六节 M 5 指标点 8-9 对于作物生产现代化和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发 展趋势有一定认识,初步了解智能化作物生产 的发展方向。 第七、八节 M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分 8 个专题,每个专题 2 学时左右(具体学时由老师自由调整)。 (2)专题上课顺序由具体老师结合实际适度调整。 (3)考核内容建议由学生完成听课感想(课程学习报告),包括对农业、农学专业、 农学院的认识,对农学院的归属感,对今后涉农学习与工作生涯的初步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专题安排及学时分配如下表。 表 2 课程教学安排表 章节/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讲 课 时 数 实 验 时 数 实 践 学 时 上 机 学 时 主要教学方法 第 1 节 农业的基本概念及其基础地位 2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第 2 节 农业的起源变迁与发展 2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第 3 节 农业学科的分类及其基本特点 2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第 4 节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