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除夕的时候,夫妻俩就张罗出一顿年夜饭,好让新兵来家里过除夕。老班长知道,明着让 新兵来他家吃年夜饭,新兵肯定不好意思,于是就交代班长,在除夕这天,专门派新兵给他 家“送年货”。刚开始几次,班长总是往包里塞些小米、腌肉等普通年货,以表哨所战士对 老班长的慰问。可老班长发现后,每次都把东西又送了回来。他说哨所物资紧张,都得给战 士们留着,他绝不能收。他还发现,每次新兵冒雪来送年货时,鞋子、袜子都会湿透,于是 他干脆给现任班长下了“命令”:年货包里不用放别的,就放一双合新兵脚码的旧靴子,可 以让他们回去的时候穿着,暖和些!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班长在给张新明下任务时,先故意不说具体是什么任务,后来又使用了激将法,这里 体现出了班长带兵的技巧。 B.小说在描写张新明执行“送年货”任务时,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 方法,把一个新兵写得生动形象 C.张新明发现“年货”原来是一双旧军靴时,感到被戏弄了;后来又想让人家找班长算 账去,这样写意在表现人物合乎常情的心态 D.小说开头说新兵张新明除夕看上去特别想家,结尾说老班长每年除夕都让新兵借“送 年货”来他家吃年夜饭,情节首尾照应,合情合理。 8.小说中多次写到“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一只思想深邃的鸟 杨海林 我是在花鸟市场看到它的。 作为在古玩行浸泡了大半辈子的老江湖,我一眼就发现关它的笼子上一根栅条呈浅黄色 又透着一点点银白。 我的心中一动,脑海里立马跳出“象牙”这种材质,我假装对它感兴趣,凑近了去看笼子 栅栏上有纵行的浅沟纹,这是象牙无疑 从工艺看,应该是清中期的东西
年除夕的时候,夫妻俩就张罗出一顿年夜饭,好让新兵来家里过除夕。老班长知道,明着让 新兵来他家吃年夜饭,新兵肯定不好意思,于是就交代班长,在除夕这天,专门派新兵给他 家“送年货”。刚开始几次,班长总是往包里塞些小米、腌肉等普通年货,以表哨所战士对 老班长的慰问。可老班长发现后,每次都把东西又送了回来。他说哨所物资紧张,都得给战 士们留着,他绝不能收。他还发现,每次新兵冒雪来送年货时,鞋子、袜子都会湿透,于是 他干脆给现任班长下了“命令”:年货包里不用放别的,就放一双合新兵脚码的旧靴子,可 以让他们回去的时候穿着,暖和些! (选自《2017 年中国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班长在给张新明下任务时,先故意不说具体是什么任务,后来又使用了激将法,这里 体现出了班长带兵的技巧。 B.小说在描写张新明执行“送年货”任务时,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 方法,把一个新兵写得生动形象。 C.张新明发现“年货”原来是一双旧军靴时,感到被戏弄了;后来又想让人家找班长算 账去,这样写意在表现人物合乎常情的心态。 D.小说开头说新兵张新明除夕看上去特别想家,结尾说老班长每年除夕都让新兵借“送 年货”来他家吃年夜饭,情节首尾照应,合情合理。 8. 小说中多次写到“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0 题。 一只思想深邃的鸟 杨海林 我是在花鸟市场看到它的。 作为在古玩行浸泡了大半辈子的老江湖,我一眼就发现关它的笼子上一根栅条呈浅黄色, 又透着一点点银白。 我的心中一动,脑海里立马跳出“象牙”这种材质,我假装对它感兴趣,凑近了去看笼子 ——栅栏上有纵行的浅沟纹,这是象牙无疑。 从工艺看,应该是清中期的东西
再看看,这只鸟笼在早晨的阳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泽,像涂了一层清水漆。 你可不要以为真的是涂了漆哦,那其实是象牙内里渗出来的油,显油性的象牙最佳。 老板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这鸟不错,我又跟老弟有缘一一这样,五十块钱你拿走得 老板从竹竿上取下鸟笼,他的一只手指横着伸进搭钩里,递给我 这个老板是不是不识宝呀?那么一只象牙的鸟笼他要当作附赠品送给我? 就在我发愣的工夫,我看那只鸟“嗤”地冷笑了一声。 我是个老江湖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接过鸟笼刚要拔腿走,老板拉住了我 我只是卖里边的鸟,没说卖装它的笼子哟! 因为有了那声冷笑,我没有着老板的套: “我不喜欢雄性的画眉。 大早就在这里转来转去,我还以为你是爱鸟的人呢。”老板撇撤嘴 “我只爱母鸟。”我“哧哧”地笑了两声一一那只鸟,人家只笑了一声 不买这只鸟,我还是经常来看它——什么清中期的象牙鸟笼、青花釉里红的鸟食罐、定窑 的饮水盒,统统见鬼去吧,我真的只是来看这只鸟 它周围有好几个竹制的鸟笼,里面关着的都是一只只模样俊俏的雄画眉,为了寻一个好买 家,只要它们相中了玩鸟人,就会伸着脖子鸣叫,活像那些浅薄的妙龄女郎在大腹便便的老 板面前发嗲 但真的很快被买走了 而它,我看见它只是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一动不动。 那么热的天,它还给自己的脑袋保暖? 我没有把它比作我那个身体倍儿棒却还拼命买保健品的糊涂老爹,它是一只思想深邃的 鸟,它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它的思想,它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应该另有深意—深意是什 么,容我慢慢参悟。 有人要买它,老板开价一百 这只鸟不像别的讨好买家,这种脾气对我的个性,我也不喜欢讨好公司总经理。 但我喜欢征服别人”,想买它的人拍拍手,“总有一天,我要让这只鸟乖得像发嗲的女 郎—一打包 这个有着强烈征服欲的人在喊“打包”时没有注意到这只鸟又“嗤”地笑了,他拿起了手 机
再看看,这只鸟笼在早晨的阳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泽,像涂了一层清水漆。 你可不要以为真的是涂了漆哦,那其实是象牙内里渗出来的油,显油性的象牙最佳。 老板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这鸟不错,我又跟老弟有缘——这样,五十块钱你拿走得 了。” 老板从竹竿上取下鸟笼,他的一只手指横着伸进搭钩里,递给我。 这个老板是不是不识宝呀?那么一只象牙的鸟笼他要当作附赠品送给我? 就在我发愣的工夫,我看那只鸟“嗤”地冷笑了一声。 我是个老江湖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接过鸟笼刚要拔腿走,老板拉住了我: “我只是卖里边的鸟,没说卖装它的笼子哟!” 因为有了那声冷笑,我没有着老板的套: “我不喜欢雄性的画眉。” “一大早就在这里转来转去,我还以为你是爱鸟的人呢。”老板撇撇嘴。 “我只爱母鸟。”我“哧哧”地笑了两声——那只鸟,人家只笑了一声。 不买这只鸟,我还是经常来看它——什么清中期的象牙鸟笼、青花釉里红的鸟食罐、定窑 的饮水盒,统统见鬼去吧,我真的只是来看这只鸟。 它周围有好几个竹制的鸟笼,里面关着的都是一只只模样俊俏的雄画眉,为了寻一个好买 家,只要它们相中了玩鸟人,就会伸着脖子鸣叫,活像那些浅薄的妙龄女郎在大腹便便的老 板面前发嗲。 但真的很快被买走了。 而它,我看见它只是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一动不动。 那么热的天,它还给自己的脑袋保暖? 我没有把它比作我那个身体倍儿棒却还拼命买保健品的糊涂老爹,它是一只思想深邃的 鸟,它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它的思想,它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应该另有深意——深意是什 么,容我慢慢参悟。 有人要买它,老板开价一百。 这只鸟不像别的讨好买家,这种脾气对我的个性,我也不喜欢讨好公司总经理。 “但我喜欢征服别人”,想买它的人拍拍手,“总有一天,我要让这只鸟乖得像发嗲的女 郎——打包。” 这个有着强烈征服欲的人在喊“打包”时没有注意到这只鸟又“嗤”地笑了,他拿起了手 机
手机的显示屏上是他们公司总经理的号码 “是是是,我马上到。”这个人的腰弯到了九十度。 是是是,我十分钟到一一不,五分钟。”他一边接电话,一边把腰弯到了一百度,然后 像一根被弯曲到最大限度的竹片迅速还原一样,瞬间没有了人影 这真的是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儿,我如果错过它,我的人生将会失去一位导师,我会和平常 人样过得碌碌无为 我喜欢写文章讽刺别人,如果我和这位人生导师失之交臂,我肯定也会被别人写成文章讽 刺一一我甚至已经看到了那样的情景。 不管怎么样,我都得把它“请”回家,精心伺候,聆听垂训。 老板居然很客气,他说:“既然你看出了门道,我不收你一百了,也不收你五十了一一你 给十块好吧?” 这简直是对我和我的人生导师的亵渎! 我给了老板五十,后来忍痛又给了老板五十,让他把我的人生导师“请”进普通的竹笼(竹 笼无须另外付钱)。 老板望望我:“大兄弟你仗义,我也不是孬种一一这笼子是我十块钱买的,你连你的人生 导师一起拿走。” 回到家,我揭开鸟笼上的布帘,才发现这只思想深邃的鸟已经脱水死了。 它不吃不喝不唱,偶尔高人似的冷笑一声,其实只是因为它拉了稀。 有一天我又在花鸟市场的石板路上左一下右一下地蹦趺,忽然被一只虚握起来的大手抓住 正好买了一只旧鸟笼,老板一伸手把我放进去。 “哦,你也拉稀了,那就当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卖吧。”老板自言自语。 他看见一个人盯着我老婆刚卖给他的鸟笼两眼发直 (《小说月刊》2018年第05期)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的那只鸟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不吃不喝不唱,对待买鸟人高傲而又冷漠,体现 了它的思想深邃 B.小说中另一位买鸟人的出现推动了情节发展:如果我不买这只鸟,它就会被其他人买走, 所以我下定决心把它买下来
手机的显示屏上是他们公司总经理的号码。 “是是是,我马上到。”这个人的腰弯到了九十度。 “是是是,我十分钟到——不,五分钟。”他一边接电话,一边把腰弯到了一百度,然后 像一根被弯曲到最大限度的竹片迅速还原一样,瞬间没有了人影。 这真的是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儿,我如果错过它,我的人生将会失去一位导师,我会和平常 人样过得碌碌无为。 我喜欢写文章讽刺别人,如果我和这位人生导师失之交臂,我肯定也会被别人写成文章讽 刺——我甚至已经看到了那样的情景。 不管怎么样,我都得把它“请”回家,精心伺候,聆听垂训。 老板居然很客气,他说:“既然你看出了门道,我不收你一百了,也不收你五十了——你 给十块好吧?” 这简直是对我和我的人生导师的亵渎! 我给了老板五十,后来忍痛又给了老板五十,让他把我的人生导师“请”进普通的竹笼(竹 笼无须另外付钱)。 老板望望我:“大兄弟你仗义,我也不是孬种——这笼子是我十块钱买的,你连你的人生 导师一起拿走。” 回到家,我揭开鸟笼上的布帘,才发现这只思想深邃的鸟已经脱水死了。 它不吃不喝不唱,偶尔高人似的冷笑一声,其实只是因为它拉了稀。 有一天我又在花鸟市场的石板路上左一下右一下地蹦跶,忽然被一只虚握起来的大手抓住 了。 正好买了一只旧鸟笼,老板一伸手把我放进去。 “哦,你也拉稀了,那就当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卖吧。”老板自言自语。 他看见一个人盯着我老婆刚卖给他的鸟笼两眼发直…… (《小说月刊》2018 年第 05 期)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的那只鸟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不吃不喝不唱,对待买鸟人高傲而又冷漠,体现 了它的思想深邃。 B.小说中另一位买鸟人的出现推动了情节发展:如果我不买这只鸟,它就会被其他人买走, 所以我下定决心把它买下来
C.小说结尾处“我”被抓进鸟笼的情节看似荒诞,其实寓意深刻:“我”得到了鸟和鸟笼却 失去了自由,变成了“笼中鸟”。 D.小说结尾处老板说“那就当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卖吧”,这一句话照应了上文及标题,使小 说结构更为严谨。 10.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6分) 文言文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寘诸 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 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 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煮鲢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也噍群臣赖之。” 犹不改。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 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 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 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 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 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 《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 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乎,越竟乃免。”(节选自《左传》) 【注】腼:煮。溜:通“霤”,屋檐下接水的沟槽
C.小说结尾处“我”被抓进鸟笼的情节看似荒诞,其实寓意深刻:“我”得到了鸟和鸟笼却 失去了自由,变成了“笼中鸟”。 D.小说结尾处老板说“那就当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卖吧”,这一句话照应了上文及标题,使小 说结构更为严谨。 10.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6 分) 三、文言文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 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 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 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犹不改。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 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 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 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 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 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 《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 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乎,越竟乃免。”(节选自《左传》) 【注】胹:煮。溜:通“霤”,屋檐下接水的沟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