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电磁学的内容及结构 电磁学内容共分七章: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的电介质、稳恒 电流、稳恒磁场、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磁介质、麦克斯韦电 磁理论。 电磁学的内容按性质来分,主要有“场”和“路”两部分。书中 的第 四、五、六、八章属于前者,第三章属于后者
x.3 电磁学的内容及结构 电磁学内容共分七章: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的电介质、稳恒 电流、稳恒磁场、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磁介质、麦克斯韦电 磁理论。 电磁学的内容按性质来分,主要有“场”和“路”两部分。书中 的第一、二、四、五、六、八章属于前者,第三章属于后者
x4电磁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电磁学》这门课程是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课 程《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基础
x.4 电磁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电磁学》这门课程是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课 程《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基础
第一章静电场 1.1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 12电场电场强度 13高斯定理 1.4电位及其梯度
第一章 静电场 n 1.1 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 n 1.2 电场 电场强度 n 1.3 高斯定理 n 1.4 电位及其梯度
1.1.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士r两种电荷 1747年富兰克林发现了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分别称为正电荷、负电荷 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电荷可以由摩擦起电、静电感应产生。历史上约定:用 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塑料棒带负电。 电荷是基本粒子的一个性质,它不能脱离这些基本粒子而存在。 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做电性。带电的物体称为带电体。使物体带电叫做起电, 正、负电荷互相完全抵消的状态叫做中和 1.1.2电荷守恒定律 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等实验证明: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也就是说,在任何 物理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是守恒的。 电荷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宏观和微观过程,是物理学中普遍的基本定律之
1.1.1 两种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1.1.1 两种电荷 1747年富兰克林发现了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分别称为正电荷、负电荷。 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电荷可以由摩擦起电、静电感应产生。历史上约定:用 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塑料棒带负电。 电荷是基本粒子的一个性质,它不能脱离这些基本粒子而存在。 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做电性。带电的物体称为带电体。使物体带电叫做起电, 正、负电荷互相完全抵消的状态叫做中和。 1.1.2电荷守恒定律 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等实验证明: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也就是说,在任何 物理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是守恒的。 电荷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宏观和微观过程,是物理学中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1.13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1.1.3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按照电荷在其中是否容易转移或传导,习惯上把物体分为: (1)电荷能够从产生的地方迅速转移或传导到其它部分的物体,叫做导体; (2)电荷几乎只能停留在产生的地方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3)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 1.1.4物质的电结构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由带正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 子核又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物体中任何一部分所包含的电子的总数和质子的总数相等,对外不 显电性。如果在一定的外因作用下,物体(或其中的一部分)得到或失去一定数量的电 子,使得电子的总数和质子的总数不再相等,物体就呈现电性。 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就是施加一定的外部作用,使某一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得到 (或失去)一定数量的电子,使电子总数多于(或少于)质子总数,从而使该物体(或物体 的一部分)带负(或正)电
1.1.3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1.1.3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按照电荷在其中是否容易转移或传导,习惯上把物体分为: ⑴电荷能够从产生的地方迅速转移或传导到其它部分的物体,叫做导体; ⑵电荷几乎只能停留在产生的地方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⑶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 1.1.4 物质的电结构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由带正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 子核又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物体中任何一部分所包含的电子的总数和质子的总数相等,对外不 显电性。如果在一定的外因作用下,物体(或其中的一部分)得到或失去一定数量的电 子,使得电子的总数和质子的总数不再相等,物体就呈现电性。 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就是施加一定的外部作用,使某一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得到 (或失去)一定数量的电子,使电子总数多于(或少于)质子总数,从而使该物体(或物体 的一部分)带负(或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