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08年高三年级“十校”联考 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第卷为客观题,第Ⅱ卷为主观题,请将答案全部填写 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心灵震憾。一心为民的,人民感动;鞠躬尽瘁(chu)的,感 动人民;兴邦旺国的,彪(biao)炳千秋 B.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kang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f)键、 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芒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 一些的颤(zhan)动,像闪电般,霎(sha)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D.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zi)了亲族,师友,爱 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fei)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 旧影。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望着那 的夜空,他又回想起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 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②面对大量涌来的西方文化,我们要主动选择自己要的, 那些不要的,这样才 能构建好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③滕王阁的第五层,据说是登临远眺的最佳去处我们登上五层的回廊,天光 水色,一碧万顷,心中天地也宽广起来。 A.悠远驱除突然顿时 . B.幽远摒除果然顿时 C.幽远驱除突然立刻 D.悠远摒除果然立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了,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第1页共13页
第 1 页 共 13 页 浙江省宁波市 2008 年高三年级“十校”联考 语 文 试 题 说明: 1.本试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第 I 卷为客观题,第 II 卷为主观题,请将答案全部填写 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心灵震憾。一心为民的,人民感动;鞠躬尽瘁(chuì)的,感 动人民;兴邦旺国的,彪(biāo)炳千秋。 B.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káng)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fǔ)键、 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芒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 一些的颤(zhàn)动,像闪电般,霎(shà)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D.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zì)了亲族,师友,爱 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fēi)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 旧影。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望着那 的夜空,他又回想起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 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②面对大量涌来的西方文化,我们要主动选择自己要的, 那些不要的,这样才 能构建好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③滕王阁的第五层,据说是登临远眺的最佳去处。我们登上五层的回廊, 天光 水色,一碧万顷,心中天地也 宽广起来。 A.悠远 驱除 突然 顿时 B.幽远 摒除 果然 顿时 C.幽远 驱除 突然 立刻 D.悠远 摒除 果然 立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丁是丁,卯是卯 .......,事情都已成定局了,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B.移动通信产业利润丰厚,吸引了很多厂商进入,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因 此消费者可得要擦亮眼睛。 C.上初中时,每次考数学总能获得好成绩,老师不止一次地表扬我。那时,我总是暗 暗高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嘛! D.华裔导演李安的最新作品《断臂山》,横扫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许多影评人认为, 《断臂山》是本届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的不二选择。可惜曲终人散时,煮熟的鸭子飞 了,李安只得了个最佳导演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由于“嫦娥登月计划”的成功实施,使我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我 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B.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改判,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所造成 的。 C.我国法律规定: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 任。 D.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5.将下面打乱了语序的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⑤②B.⑥④③⑤②①C.⑥④①③⑤D.⑥③②④①⑤ 6.下列各句话后面括号内对前句标点符号的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著作 是如何创作出来的?[第一个“围城”应加单书名号;全句并无疑问,句末问号改为 句号] B.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 能牵连到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非也[曰:非也必须 改为答曰:“非也!” C.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分号 表各含有逗号的两个分句并列,冒号表总结上文,都用得正确] D.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哲 学、社会科学部分)》(英国汉模顿编著,何宁译,195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括 号文字表注释。书籍有关情况,属句内括号,与其它配用点号都正确]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第2页共13页
第 2 页 共 13 页 B.移动通信产业利润丰厚,吸引了很多厂商进入,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因 此消费者可得要擦亮眼睛。 C.上初中时,每次考数学总能获得好成绩,老师不止一次地表扬我。那时,我总是暗 暗高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嘛! D.华裔导演李安的最新作品《断臂山》,横扫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许多影评人认为, 《断臂山》是本届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的不二选择。可惜曲终人散时,煮熟的鸭子飞 ...... 了.,李安只得了个最佳导演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由于“嫦娥登月计划”的成功实施,使我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我 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B.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改判,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所造成 的。 C.我国法律规定: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 任。 D.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5.将下面打乱了语序的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⑤② B.⑥④③⑤②① C.⑥②④①③⑤ D.⑥③②④①⑤ 6.下列各句话后面括号内对前句标点符号的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著作 是如何创作出来的?[第一个“围城”应加单书名号;全句并无疑问,句末问号改为 句号] B.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 能牵连到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非也![答曰:非也!必须 改为答曰:“非也!”] C.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分号 表各含有逗号的两个分句并列,冒号表总结上文,都用得正确] D.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哲 学、社会科学部分)》(英国汉模顿编著,何宁译,1959 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括 号文字表注释。书籍有关情况,属句内括号,与其它配用点号都正确]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 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 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类 态度提供了思辨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亿 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 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治斗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 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 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 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 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 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 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 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 义感的显影。 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不过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 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 提高政治权利,物欲中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 第3页共13页
第 3 页 共 13 页 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 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 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类 态度提供了思辨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 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 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治斗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 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 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 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 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 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 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 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 义感的显影。 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不过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 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 提高政治权利,物欲中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
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颂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 写,比比皆是,而民权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 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 7.以下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思辨外壳。 B.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中。 C.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 D.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 8.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 它们彼此构成并列关系。 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 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 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 9.对第五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异质环境”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都市。 B.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的都市。 C.追逐财利与物质欲望的都市。 D.文化比较发达的都市。 10.以下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多少作用于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注重礼教伦常的传统,就 是乡镇文化的教化作用的结果。 B.“侠士”讲求江湖义气,中国古代作品中描写其侠肝义胆,敢作敢为,正好迎合了市 民心理,因而诸如荆轲、鲁智深、李逵等形象深为人们喜爱。 C.宋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 D.中国古代都市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因此,都市文化必然的具有 媚欲性,《金瓶梅》、《红楼梦》就是这种土壤中产生的文学。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梅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究人之辞也。凡士之蕴 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 第4页共13页
第 4 页 共 13 页 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颂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 写,比比皆是,而民权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 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 7.以下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思辨外壳。 B.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中。 C.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 D.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 8.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 它们彼此构成并列关系。 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 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 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 9.对第五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异质环境”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的都市。 B.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的都市。 C.追逐财利与物质欲望的都市。 D.文化比较发达的都市。 10.以下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多少作用于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注重礼教伦常的传统,就 是乡镇文化的教化作用的结果。 B.“侠士”讲求江湖义气,中国古代作品中描写其侠肝义胆,敢作敢为,正好迎合了市 民心理,因而诸如荆轲、鲁智深、李逵等形象深为人们喜爱。 C.宋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 D.中国古代都市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因此,都市文化必然的具有 媚欲性,《金瓶梅》、《红楼梦》就是这种土壤中产生的文学。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梅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究人之辞也。凡士之.蕴 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 2 0 0 8 0 4 1 7
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 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 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 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 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 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 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 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 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 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 仕途上不得志。②荫yi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 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大为太庙斋郎。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达:显达 B.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放:纵情 C.乐于诗而发之 发:打开 D.掇其尤其六百七十七篇 掇:选取 第5页共13页
第 5 页 共 13 页 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 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 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 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 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 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 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 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 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 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 仕途上不得志。②荫 yìn 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 梅尧臣 26 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大为太庙斋郎。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达:显达 B.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放:纵情 C.乐于诗而发.之 发:打开 D.掇.其尤其六百七十七篇 掇: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