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二校2007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说明:本卷分I、Ⅱ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共36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筚言(jin 采撷(xie) 风尘仆仆(pu) 处变不惊(chu) B思付(cn)羞郝(nan) 雕栏玉砌(qi) 不容置喙(hui) C菲薄(ei)毗邻(pf) 拈轻怕重(dan) 掎角之势(1) D拜谒(ye) 粳米(geng) 栉风沐雨(zhi) 恬遇隐忍(tian) 2.下列备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纽是 A.伸张 杀手锕 不合时宜 不胫而走 B.撕打 入场券 不落窠臼 不能自己 C.松弛 亲合力 不假思索 不肖子孙 碟片 座右铭 不修边幅 不厌其繁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昨日凌晨,演出结束后回到酒店的超女们 洗澡后参加了主办方的庆功宴。 ②2006年,中国外交依然面对许多悬疑:中日关系僵硒能否+ 中俄台作能 否深化,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积极稳定的发展态势。等等,这些问题仍然值得世界充分关注. ③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 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 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卸妆打破也/就 B.卸装突破也/就 C.卸妆突破但/才 D.卸装打破但/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殊不知流行的未必是最好的,与其拾人牙慧,不如用心去创作更安心 B.电信部门虽然对话费调整作出了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莫衷一是,普追认为是“明 降暗升”。 C.有些人认为民问泥塑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 的观念。 D.按部就班做公务员,这对我来说简直就像穿小鞋,整天感到郁闷。两年后。我索性 本卷第1页(共13页)
本卷第 1 页(共13页) 浙江省十二校 2007 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说明:本卷分Ⅰ、Ⅱ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题时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筚言(jiān) 采撷(xié) 风尘仆仆(pū) 处变不惊(chǘ) B.思忖(cǘn) 羞郝(nǎn) 雕栏玉砌(qì) 不容置喙(huì) C.菲薄(fěi) 毗邻(pí) 拈轻怕重(diān) 掎角之势(jí) D.拜谒(yè) 粳米(gěng) 栉风沐雨(zhì) 恬遇隐忍(tián) 2.下列备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纽是 A.伸张 杀手锕 不合时宜 不胫而走 B.撕打 入场券 不落窠臼 不能自己 C.松弛 亲合力 不假思索 不肖子孙 D.碟片 座右铭 不修边幅 不厌其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昨日凌晨,演出结束后回到酒店的超女们_________洗澡后参加了主办方的庆功宴。 ②2006 年,中国外交依然面对许多悬疑:中日关系僵硒能否_+________.中俄台作能 否深化,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积极稳定的发展态势。等等,这些问题仍然值得世界充分关注. ③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_________ 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________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卸妆打破也/就 B.卸装突破也/就 C.卸妆突破但/才 D.卸装打破但/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殊不知流行的未必是最好的,与其拾人牙慧,不如用心去创作更安心。 B.电信部门虽然对话费调整作出了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莫衷一是,普追认为是“明 降暗升”。 C.有些人认为民问泥塑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 的观念。 D.按部就班做公务员,这对我来说简直就像穿小鞋,整天感到郁闷。两年后。我索性
辞了职 5.下列务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祸娃”一经面世。便火受默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 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的成果。 B.令人意想不刘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 5000多万元的票房 C.2006年上半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1.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 百分点,靠的是政府和企业大幅度的科技投入取得的 D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 诉、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屈原开创 了我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B.苏轼是一个通才,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诸方面皆有成就,前人评价说“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面;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田汉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有《丽人行》《关汉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的前身《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撰写歌词的 D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文学作品中剥削者的形象,他们分别出自作家莎士比 亚,巴尔扎克、普希金的笔下,是作品《威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死魂灵》中的人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思维不仅需要大脑 通常情况下人们几乎不会思考这个现象:比如当人们给鼻子挠痒痒时,他们不仅会看到 鼻子上的手,也会感觉到它。两种感官的感觉是一致的。不过,有一种极为罕见的神经元紊 乱能导致这种感觉的缺失。至今世界上仅有两位已知的病人受到该紊乱的折磨。位于美国纽 瓦克的拉特格斯大学的特·克诺布利带领一个小组对两名患者进行了检查,他们在专业杂志 《自然神经学》上发表文章称 这两个人饱受这种折磨的痛苦远远超过身体感觉的缺失:他们几乎不能评价或体会他人 的动作 本卷第2页(共13页)
本卷第 2 页(共13页) 辞了职. 5.下列务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 年奥运会吉祥物“祸娃”一经面世。便火受默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 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的成果。 B.令人意想不刘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 5000 多万元的票房。 C.2006 年上半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 GDP 产出 1.31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13 个 百分点,靠的是政府和企业大幅度的科技投入取得的. D.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 诉、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屈原开创 了我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B.苏轼是一个通才,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诸方面皆有成就,前人评价说“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面;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田汉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有《丽人行》《关汉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的前身《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撰写歌词的。 D.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文学作品中剥削者的形象,他们分别出自作家莎士比 亚,巴尔扎克、普希金的笔下,是作品《威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死魂灵》中的人 物。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思维不仅需要大脑 通常情况下人们几乎不会思考这个现象:比如当人们给鼻子挠痒痒时,他们不仅会看到 鼻子上的手,也会感觉到它。两种感官的感觉是一致的。不过,有一种极为罕见的神经元紊 乱能导致这种感觉的缺失。至今世界上仅有两位已知的病人受到该紊乱的折磨。位于美国纽 瓦克的拉特格斯大学的特·克诺布利带领一个小组对两名患者进行了检查,他们在专业杂志 《自然神经学》上发表文章称, 这两个人饱受这种折磨的痛苦远远超过身体感觉的缺失:他们几乎不能评价或体会他人 的动作
近20年来,人们一直将人脑和电脑作比较。个体的身体几乎未被纳入到上述二者的等 量比较中。 但前文提到的检查结果和迄今为止的其他研究表明,身体有可能在共同思考。 “一个人为了能在思维中理解一项身体的活动,他必须清楚自己做出这一行为时的感 觉。”克诺布利希解释说。然而两名患者感知不到自己的和身体。即使是最简单的动作,他 们也必须认真观察自己的四肢后才能做出,而每次移动都像是从体外开始计的 这位科学家表示:“我们考虑,身体感觉的缺失是否也会殃及他们的这种能力,即在观 察别人的同时也在头脑中模仿他人的动作.“研究人员将两名受试者和几名健康人组成受监 控的小组,并给他们播放一举箱子的人的录像。有时会事先告知录像中的人箱子的重量,有 时研究人员则有意提供错误的重量提示。知道箱子重量的人在举箱子时普遍使用了棚应的抬 举技巧.而如果有人得到亍关于箱子最量的错误提示.刚会出现“滑稽的情况”.因为他将 笨拙地着手这项工作 观看完录像,受试者要对此作答,即他们是否相信录像中出现的所有人都事先知道箱子 的真实重量。此外,他们还要对箱子的重量作出估计。 克诺布利希说:“我们注意到.在估计箱子的煎量时.两组人的反应没什么区别.但当 受试者确定录像中哪人在箱子重量提示上受到了欺骗时,两位患者则不能完成任务。”相反, 其他测试参与 克诺布利希认为,两位身体感觉缺失的患者之所以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头 脑中模拟看到的动作。通过外形推断箱子的重量对他们来说反而没有任何问题。这再次证明 身体在认知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7.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种感觉”指“两种感官一的一致性感觉: ②“这种感觉”指比如当人们给鼻子挠痒痒时.感觉到手 ③“这种能力”指观察别人的同时也能在头脑中模仿他人的动作 ④“这种能力”指为了能在思维中理解一项身体的活动,清楚自己做出这一行为时的感 C.①④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一种极为罕见的神经元素乱能导致不能评价或体会他人的动作的现象产生 B.有科学家认为,一个人不能评价或体会他人的动作.远比身体感觉缺失本身痛苦 本卷第3页(共13页)
本卷第 3 页(共13页) 近 20 年来,人们一直将人脑和电脑作比较。个体的身体几乎未被纳入到上述二者的等 量比较中。 但前文提到的检查结果和迄今为止的其他研究表明,身体有可能在共同思考。 “一个人为了能在思维中理解一项身体的活动,他必须清楚自己做出这一行为时的感 觉。”克诺布利希解释说。然而两名患者感知不到自己的和身体。即使是最简单的动作,他 们也必须认真观察自己的四肢后才能做出,而每次移动都像是从体外开始计的. 这位科学家表示:“我们考虑,身体感觉的缺失是否也会殃及他们的这种能力,即在观 察别人的同时也在头脑中模仿他人的动作.“研究人员将两名受试者和几名健康人组成受监 控的小组,并给他们播放一举箱子的人的录像。有时会事先告知录像中的人箱子的重量,有 时研究人员则有意提供错误的重量提示。知道箱子重量的人在举箱子时普遍使用了棚应的抬 举技巧.而如果有人得到亍关于箱子最量的错误提示.刚会出现“滑稽的情况”.因为他将 笨拙地着手这项工作。 观看完录像,受试者要对此作答,即他们是否相信录像中出现的所有人都事先知道箱子 的真实重量。此外,他们还要对箱子的重量作出估计。 克诺布利希说:“我们注意到.在估计箱子的煎量时.两组人的反应没什么区别.但当 受试者确定录像中哪人在箱子重量提示上受到了欺骗时,两位患者则不能完成任务。”相反, 其他测试参与 克诺布利希认为,两位身体感觉缺失的患者之所以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头 脑中模拟看到的动作。通过外形推断箱子的重量对他们来说反而没有任何问题。这再次证明 身体在认知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7.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种感觉”指“两种感官一的一致性感觉: ②“这种感觉”指比如当人们给鼻子挠痒痒时.感觉到手: ③“这种能力”指观察别人的同时也能在头脑中模仿他人的动作: ④“这种能力”指为了能在思维中理解一项身体的活动,清楚自己做出这一行为时的感 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一种极为罕见的神经元素乱能导致不能评价或体会他人的动作的现象产生. B.有科学家认为,一个人不能评价或体会他人的动作.远比身体感觉缺失本身痛苦
C.身体感觉缺失的患者。坐立走停时.需仔细观察.从体外开始计划 D.两位患者能估计钳子的重量,主要在予他们并没有完全失去评价或体会他人的动作 的能力 9.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相关研究的推进。人们将会把个体的身体纳入到人脑和电脑的等量比较中 B.嗣试中.举箱子的人出现“滑稽的情况”.也证明了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身体感觉缺失的患者之所以不能评价或体会他人的动作,与他们不能在头脑中模拟 看到的动作有关 D.作为生物之一的人类。有感知作用的身体应该是仅次于大脑的“思维”器官 三、(9分.每小曩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张宣字少平。陈留围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 孙丹为五亩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户舍内,以塞 其咎。宜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 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秦宣考岑 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儇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 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骑特原宣型, 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 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安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尉赋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禽奷, 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辛思自案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 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 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年扣马。以刀面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 即还富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捶杀之.宜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吉?”宜 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滚 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宜叩头谢主。宜不从.强使领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 曰:“文叔为白农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予,戚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 子不与白衣同。”因敏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宜悉以班请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京师号为“卧虎” 本卷第4页(共13页)
本卷第 4 页(共13页) C.身体感觉缺失的患者。坐立走停时.需仔细观察.从体外开始计划 D.两位患者能估计钳子的重量,主要在予他们并没有完全失去评价或体会他人的动作 的能力 9.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相关研究的推进。人们将会把个体的身体纳入到人脑和电脑的等量比较中 B.嗣试中.举箱子的人出现“滑稽的情况”.也证明了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身体感觉缺失的患者之所以不能评价或体会他人的动作,与他们不能在头脑中模拟 看到的动作有关. D.作为生物之一的人类。有感知作用的身体应该是仅次于大脑的“思维”器官 三、(9 分.每小曩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张宣字少平。陈留围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 孙丹为五亩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户舍内,以塞 其咎。宜知,即收 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 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秦宣考岑, 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儇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 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骑特原宣型, 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 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安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尉赋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禽奷, 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辛思自案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 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 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年扣马。以刀面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 即还富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捶杀之.宜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吉?”宜 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滚 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宜叩头谢主。宜不从.强使领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 曰:“文叔为白农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予,戚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 子不与白衣同。”因敏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宜悉以班请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京师号为“卧虎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说,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 敞车。 乘。帝伤之,曰:“誓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 中,后官至齐相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 诣:前往 B.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察:查宄。 C.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谢:谢恩。 D.赐钱三十万,宜悉以班诺吏。 班:分发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董宣刚烈倔强、疾恶如仇的一组是 ①宜知.即收丹父子杀之。②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③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 之,愿杀臣活岑。④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⑤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 肯俯。⑥由是搏击豪强,其不震聚.京师号为“卧虎”。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宜处事果敢,执法严明。属官公孙丹指使其子妄杀平民,董宣得知实情后,及时 严历惩处:而面对借机阐事,越有所图谋的公孙家族时,董宜又果断地加以处置 B.董宜不仅刚正严明,也善于运用谋略。他任江夏太守平息郡境寇乱时,不是一味旐 恭.而是先发出檄文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解散,从而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C.董宣刚正不阿,毫不屈从投贽。公主家奴白日杀人后藏匿在公主家,董宣趁公主出 行之际严历斥责公主井当众处决了她的家奴:后在朝廷上。面对大怒的皇帝.他也没有屈服, 而是以死抗争.脖颈也掩得僵直了 D.董宣勇于抗南豪强,一生清廉自守。在他任洛阳令时,地方恶势力没有不震惊恐惧 的,而百姓则编歌称颂;他生前一贫如洗,死后只能布被履尸。光武帝闻知后.也感伤叹息 第Ⅱ卷(共114分) 四、(2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予杀道行人,置尸含内,以塞其咎。(4 分) 本卷第5页(共13页)
本卷第 5 页(共13页)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说,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 敞车。 乘。帝伤之,曰:“誓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 中,后官至齐相。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 诣:前往. B.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察:查宄。 C.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谢:谢恩。 D.赐钱三十万,宜悉以班诺吏。 班:分发.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董宣刚烈倔强、疾恶如仇的一组是 ①宜知.即收丹父子杀之。②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③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 之,愿杀臣活岑。④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⑤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 肯俯。⑥由是搏击豪强,其不震聚.京师号为“卧虎”。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宜处事果敢,执法严明。属官公孙丹指使其子妄杀平民,董宣得知实情后,及时 严历惩处:而面对借机阐事,越有所图谋的公孙家族时,董宜又果断地加以处置。 B.董宜不仅刚正严明,也善于运用谋略。他任江夏太守平息郡境寇乱时,不是一味旐 恭.而是先发出檄文告诫夏喜—伙。促使他们自动解散,从而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C.董宣刚正不阿,毫不屈从投贽。公主家奴白日杀人后藏匿在公主家,董宣趁公主出 行之际严历斥责公主井当众处决了她的家奴;后在朝廷上。面对大怒的皇帝.他也没有屈服, 而是以死抗争.脖颈也掩得僵直了。 D.董宣勇于抗南豪强,一生清廉自守。在他任洛阳令时,地方恶势力没有不震惊恐惧 的,而百姓则编歌称颂;他生前一贫如洗,死后只能布被履尸。光武帝闻知后.也感伤叹息。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0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予杀道行人,置尸含内,以塞其咎。(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