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機遇:“西學東漸” ·15世紀:地理大發現與基督教的海外擴張 1554年葡萄牙人定居在Macao,準備向中國 傳教。 “沒有士兵的介人而希望進人中國,就等 於嘗試去接近月球 ,但是,有一個人做到了
歷史機遇: “西學東漸” • 15世紀:地理大發現與基督教的海外擴張 • 1554年葡萄牙人定居在Macao,準備向中國 傳教。 • “沒有士兵的介入而希望進入中國,就等 於嘗試去接近月球” 。 • 但是,有一個人做到了。 12
文化適應:利瑪竇的傅教策略 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 1582年到達澳門,1601年進京。 “我在中國利用世界地圖、鐘錶、 地球儀和其他著作,教導中國人, 被他們視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 家;…所以,我建議,如果能 派一位天文學者來北京,可以那 我們的曆法由我譯為中文,這件 事對我並不難,這樣我們會更獲 得中國人的尊敬。” XIT OBITANNO SALVTIS 《利瑪竇書信集》 1610E工A156
文化適應:利瑪竇的傳教策略 n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 ) n 1582年到達澳門,1601年進京。 “我在中國利用世界地圖、鐘錶、 地球儀和其他著作,教導中國人, 被他們視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 家;······所以,我建議,如果能 派一位天文學者來北京,可以那 我們的曆法由我譯為中文,這件 事對我並不難,這樣我們會更獲 得中國人的尊敬。 ” —《利瑪竇書信集》 13
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義大利傅教士利瑪竇來 華已經18年。經過他的苦心經營,“學術傳教” 的方略終於取得成功:1601年,利瑪竇獲准進京 。 覲見萬曆皇帝,並允許居留京 1600年,徐光啟38歲。是年,徐光啟在南京結識利 瑪竇。這時,利瑪竇正在南京傳教,並用他的科 學知識和科學儀器吸引士大夫。“士大夫視與利 瑪竇訂交為榮。所談者天文、曆算、地理等等, 凡百問題悉加討論。 1603年,徐光啟在南京從羅如望(Jean de Roeha, 1566-1623)領洗入教 1604年,徐光啟赴北京會試中了進士,被摆為翰林 院庶吉士
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 華已經18年。經過他的苦心經營, “學術傳教” 的方略終於取得成功:1601年,利瑪竇獲准進京 覲見萬曆皇帝,並允許居留京師。 1600年,徐光啟38歲。是年,徐光啟在南京結識利 瑪竇。這時,利瑪竇正在南京傳教,並用他的科 學知識和科學儀器吸引士大夫。 “士大夫視與利 瑪竇訂交為榮。所談者天文、曆算、地理等等, 凡百問題悉加討論。 ” 1603年,徐光啟在南京從羅如望(Jean de Roeha, 1566-1623)領洗入教。 1604年,徐光啟赴北京會試中了進士,被選為翰林 院庶吉士。 14
·1604年,徐光啟曾向利瑪竇進言: 先生所攜經書中,微言妙義,海涵地負, 誠得同志數輩,相共傅譯,使人人飫聞至 論。獲厥原本,且得竊其緒餘,以裨民用, 斯千古大快也,豈有意乎?” 徐光啟《跋二十五言》1604 正是在徐光啟的主動請求下,徐光啟與利瑪 竇合作翻譯《幾何原本》,共同完成中國 數學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一次盛舉
• 1604年,徐光啟曾向利瑪竇進言: “先生所攜經書中,微言妙義,海涵地負, 誠得同志數輩,相共傳譯,使人人飫聞至 論。獲厥原本,且得竊其緒餘,以裨民用, 斯千古大快也,豈有意乎?” 徐光啟《跋二十五言》1604 正是在徐光啟的主動請求下,徐光啟與利瑪 竇合作翻譯《幾何原本》,共同完成中國 數學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一次盛舉。 15
First Encounter Between East And West 16
First Encounter Between East And West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