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文化》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第四讲 《几何原本》的翻译与 明清数学思想的嬗变
第四讲 《几何原本》的翻译与 明清数学思想的嬗变 11 《数学与文化》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问题 ·东西方第一次数学交流发生在什么时候? ·这次数学交流的代表性成果是什么? ·这次数学交流对中国传统数学产生了什么 影响? ·进而,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又有什么重要 意义?
问题 • 东西方第一次数学交流发生在什么时候? • 这次数学交流的代表性成果是什么? • 这次数学交流对中国传统数学产生了什么 影响? • 进而,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又有什么重要 意义? 2
明末以降的西学东渐是中国近 现代学术史的重要篇章,梁启 超曾指出“明末有一场大公案, 为中国学术史上应该大笔特书 者,曰欧洲历算学之输入” 并特别称赞《几何原本》“字 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 作。”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明末以降的西学东渐是中国近 现代学术史的重要篇章,梁启 超曾指出“明末有一场大公案, 为中国学术史上应该大笔特书 者,曰欧洲历算学之输入” , 并特别称赞《几何原本》“字 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 作。 ”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3
《数学与文化》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第四讲 《几何原本》的翻译与 明清数学思想的嬗变
第四讲 《几何原本》的翻译与 明清数学思想的嬗变 41 《数学与文化》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引子 民国时期的一首打油诗: 人生有几何, 为何学几何? 学了几何几何用, 不学几何又几何! -引自梁宗巨:《世界数学通史》(上)第303页脚注
引子 民国时期的一首打油诗: 人生有几何, 为何学几何? 学了几何几何用, 不学几何又几何! ----引自梁宗巨:《世界数学通史》(上)第303页脚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