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 探析 以福建龙岩地区部分中学为例 严鑫华 (琼州学院中文系,海南五指山572200) 摘要:高中阶段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 视野、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多向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研究和 探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立足于 福建龙岩地区部分中学开设语文选修课程的现状探析其教学问题,并给以解决 办法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高中;语文选修;教学探析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 育的不同期待,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高 中语文选修课程变在此时间应运而生。选修课程可以称得上是21世纪我国教育 史上的亮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选修课呢?1⑩①一般来说,它是指供学生可以选择地决 定是否修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上,也可以选择不上。21②12006 年秋季,福建省同浙江、辽宁、安徽、天津等省市搭上进入全面课改实验的班车。 笔者就以福建教育质量较好的龙岩地区为例来探讨农村高中如何开展髙中语文 选修课程,在选修课程开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本文在最后给以解决 建议 龙岩地区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情况 为了更好的反映整个龙岩地区语文选修开设情况,笔者按学校教学质量不 同,对各个学校进行归类,采用调査问卷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参考文献法来研 究探讨这个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 探析 ——以福建龙岩地区部分中学为例 严鑫华 (琼州学院中文系,海南 五指山 572200) 摘 要:高中阶段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 视野、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多向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研究和 探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立足于 福建龙岩地区部分中学开设语文选修课程的现状,探析其教学问题,并给以解决 办法。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高中;语文选修;教学探析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 育的不同期待,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高 中语文选修课程变在此时间应运而生。选修课程可以称得上是 21 世纪我国教育 史上的亮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选修课呢?1[①]一般来说,它是指供学生可以选择地决 定是否修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上,也可以选择不上。2[②]2006 年秋季,福建省同浙江、辽宁、安徽、天津等省市搭上进入全面课改实验的班车。 笔者就以福建教育质量较好的龙岩地区为例来探讨农村高中如何开展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在选修课程开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本文在最后给以解决 建议。 一、龙岩地区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情况 为了更好的反映整个龙岩地区语文选修开设情况,笔者按学校教学质量不 同,对各个学校进行归类,采用调查问卷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参考文献法来研 究探讨这个问题
(一)各学校遵照新课标理念,适时开设,灵活处理必修课 程的关系 在2006年2月新课改实施前,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 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各个地区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在遵循新课程标准与《福 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前提下都对有不同的实施方 案。下表是该《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提供的一种 选修课程供参考开设时间方案表(见表一)。 表一:提供一种供参考开课方案 高一4学段必修模块1|必修模块2必修模块3必修模块4 高二4学段必修模块5选修模块「选修模块|选修模块 高三2学段选修模块选修模块|自主安排自主安排 笔者在调査问卷中了解到,按照各校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其高中语文选 修课开设时间,往往会在高一四个学段就开设了,并不是完成必修课教学任务后 才开设选修课。这些学校是选修课与必修课同时开设,但是选修毕竟是选修课, 不会与必修课有很大的冲突 (二)语文老师按照实际,合理开设语文选修课程 1、开设语文校本课程,与征订选修教材相适应 对各个学校调査,多数学校选择人教版教材。为研究方便笔者以人教版选修 教材为例来分析各个学校如何开设与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 人教版选修教材分为“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小说与戏剧” 文化论著研读”、“新闻与传记”5个系列,共15册选修教科书(见表二)。 表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表 选修系列「 课程名称 诗歌与散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 诗歌散文欣赏 小说与戏剧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视名作欣赏 新闻与传记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语言文字应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 用 文化论著研「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
(一)各学校遵照新课标理念,适时开设,灵活处理必修课 程的关系 在 2006 年 2 月新课改实施前,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 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各个地区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在遵循新课程标准与《福 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前提下都对有不同的实施方 案。下表是该《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提供的一种 选修课程供参考开设时间方案表(见表一)。 表一:提供一种供参考开课方案 高一 4 学段 必修模块 1 必修模块 2 必修模块 3 必修模块 4 高二 4 学段 必修模块 5 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 高三 2 学段 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 自主安排 自主安排 笔者在调查问卷中了解到,按照各校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其高中语文选 修课开设时间,往往会在高一四个学段就开设了,并不是完成必修课教学任务后 才开设选修课。这些学校是选修课与必修课同时开设,但是选修毕竟是选修课, 不会与必修课有很大的冲突。 (二)语文老师按照实际,合理开设语文选修课程 1、开设语文校本课程,与征订选修教材相适应 对各个学校调查,多数学校选择人教版教材。为研究方便笔者以人教版选修 教材为例来分析各个学校如何开设与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 人教版选修教材分为“诗歌与散文” 、“语言文字应用”、“小说与戏剧”、 “文化论著研读”、“新闻与传记”5 个系列,共 15 册选修教科书(见表二)。 表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表 选修系列 课程名称 诗歌与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 诗歌散文欣赏 小说与戏剧 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影 视名作欣赏 新闻与传记 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语言文字应 用 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 文化论著研 读 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
笔者在调査中发现,各个学校在开设以上选修课程时,有些学校会开设与之 相对应的语文课程。不过这类校本课程开设一般是以上课程的一个分支或者称之 为“子课程”(笔者注)。以一类中学中龙岩一中为例,近两年来,该校在开设 的校本课程方面很具有代表性(见表三)。 表三:龙岩一中近两年来语文选修课校本开设部分 名称、课题模式、时间、对应 开设内容概述 课程 课题名称:金陵十二钗 想用短短的十八课时,来详尽讲解 课题模式:需求主导模式此书,很有些难度。选取其中作者所塑 开课时间:高一下期第3学段造的“十二钗”人物形象进行逐一介绍 对应课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以取得学生对此部作品的一点点认识、 了解。 课题名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介绍有关古文化常识:1姓名称谓 课题模式:目标主导模式2科举教育:3风俗礼仪:4古代职官: 开课时间:高一上期第2学段5天文历法:6古代地理:7武器刑罚 对应课程:中国民俗文化8饮食器用:9典籍辞书:;10音乐文娱 课题名称:唐诗宋词鉴赏 1、古诗词的发展概况2、古诗词的 课题模式:需求主导模式鉴赏问题3、古诗词的鉴赏技巧4、侧 开课时间:高一上学期第2学重唐诗的鉴赏:几大流派的诗作、代表 作赏析5、侧重唐宋词的鉴赏:特点 对应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发展史及几个流派的作品赏析 通过对比表二、表三,龙岩一中开设的这几门校本课程,很值得我们思考。 与流行文化一起成长的青年一代,其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很容易受流 行文化影响。他们会倾向于流行事物,喜欢流行歌曲。对于书籍种类选择,往往 选择流行娱乐杂志期刊,更不要说读古典原著,即使喜欢也知识读一些名人的“戏 说”。他们喜欢读类似于《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等名人的心 得。语文老师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到名著本身的魅力和深刻,让学生在对人物的 体会中融进敏锐的情感世界,比如开设《金陵十二钗》课程老师正是出于此种初 衷才开设的。 同样《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平时或者考试中阅读文 言文作品直接受用,这比学生自己积累文化常识更有意义。再如,开设《唐诗宋 词鉴赏》,可以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鉴赏一首诗或者词,更使得他们学会一种考 试答题的技巧,规范的答题,端正学习态度。学生通过这两门课的学习,可以更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各个学校在开设以上选修课程时,有些学校会开设与之 相对应的语文课程。不过这类校本课程开设一般是以上课程的一个分支或者称之 为“子课程”(笔者注)。以一类中学中龙岩一中为例,近两年来,该校在开设 的校本课程方面很具有代表性(见表三)。 表三:龙岩一中近两年来语文选修课校本开设部分 名称、课题模式、时间、对应 课程 开设内容概述 课题名称:金陵十二钗 课题模式:需求主导模式 开课时间:高一下期第 3 学段 对应课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想用短短的十八课时,来详尽讲解 此书,很有些难度。选取其中作者所塑 造的“十二钗”人物形象进行逐一介绍, 以取得学生对此部作品的一点点认识、 了解。 课题名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课题模式:目标主导模式 开课时间:高一上期第 2 学段 对应课程:中国民俗文化 介绍有关古文化常识:1 姓名称谓; 2 科举教育;3 风俗礼仪;4 古代职官; 5 天文历法;6 古代地理;7 武器刑罚; 8 饮食器用;9 典籍辞书;10 音乐文娱。 课题名称:唐诗宋词鉴赏 课题模式:需求主导模式 开课时间:高一上学期第 2 学 段 对应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欣赏 1、古诗词的发展概况 2、古诗词的 鉴赏问题 3、古诗词的鉴赏技巧 4、侧 重唐诗的鉴赏:几大流派的诗作、代表 作赏析 5、侧重唐宋词的鉴赏:特点、 发展史及几个流派的作品赏析 通过对比表二、表三,龙岩一中开设的这几门校本课程,很值得我们思考。 与流行文化一起成长的青年一代,其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很容易受流 行文化影响。他们会倾向于流行事物,喜欢流行歌曲。对于书籍种类选择,往往 选择流行娱乐杂志期刊,更不要说读古典原著,即使喜欢也知识读一些名人的“戏 说”。他们喜欢读类似于《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等名人的心 得。语文老师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到名著本身的魅力和深刻,让学生在对人物的 体会中融进敏锐的情感世界,比如开设《金陵十二钗》课程老师正是出于此种初 衷才开设的。 同样《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平时或者考试中阅读文 言文作品直接受用,这比学生自己积累文化常识更有意义。再如,开设《唐诗宋 词鉴赏》,可以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鉴赏一首诗或者词,更使得他们学会一种考 试答题的技巧,规范的答题,端正学习态度。学生通过这两门课的学习,可以更
好地了解具有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的古典文化,激起爱国主义精神和树立民族自 豪感 2、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 龙岩是一个革命根据地,又是一个客家文化聚集地。因而开发特色区域文化 也成为各校的首选。上杭地区一些学校如古田中学开设了《客家文化概论》,使 得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自己客家文化,这与上杭一中开设的《紫金之光》课程不 谋而合。《紫金之光》包含“紫金之光”、“上杭地理”、“客家人和客家文化”、 “杭川之旅”、“上杭美食”等五大块内容,这里面内容很大一部分与上杭历史 有很大的联系,“紫金之光”就能学习革命故事。记得笔者小学时,学校曾发给 我们《红上杭的故事》《光辉的榜样》、《红色的足迹》革命传统教育教材,“紫 金之光”里就有《红上杭的故事》里面的内容。因而不管学生还是老师对于此种 选修课往往更受欢迎。 (三)教师选修备课与教学方式多样化 由于语文选修课是新事物,很多老师刚开始一时适应不过来。针对这种情况, 各个学校都进行过新课程培训,使得每一个老师都能理会新课程理念。语文在备 课时,一般有三种方式,即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先个人备课后集体备课。 语文教研组在为《语言文字应用》这门课程时,语文教研组成员或者全体语 文老师召开会议探讨这门课采取什么方式讲授、使用什么教具、评价方式等,每 个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附上一篇课文的几种教学设计。个人备课就是 每个语文老师因为面对的学生素质不一样,所以语文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往往 有针对自己所教授的班级。具体针对《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走进汉语的世界》、 《语言的艺术》、《言之有“理”》等几篇课文,是精讲还是略讲,老师自己心 中有数。先个人备课后集体备课就是语文教研组选按照各个语文老师教学水平选 不同层次的语文老师几个老师备课,然后让一两个老师上课,其余老师听课,最 后点评。不过此种方式很少采用。 由于选修课程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而讲授着这种课程就与必修课程讲授有 很大的不同。必修课程讲授主要是采取讲析式。而选修课程因为考虑到人数、授 课内容等因素主要有以几种:讲座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式、专题式。以往必 修课授课只在自己的教室,而选修课程更多的是在大教室或者电化多媒体教室。 对于一些课程,如上杭一中开设的《紫金之光》课程,有的课时的上课地点 不在学校,可能在当地文化历史博物馆等 (四)学习方式灵活多变
好地了解具有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的古典文化,激起爱国主义精神和树立民族自 豪感。 2、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 龙岩是一个革命根据地,又是一个客家文化聚集地。因而开发特色区域文化 也成为各校的首选。上杭地区一些学校如古田中学开设了《客家文化概论》,使 得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自己客家文化,这与上杭一中开设的《紫金之光》课程不 谋而合。《紫金之光》包含“紫金之光”、“上杭地理”、“客家人和客家文化”、 “杭川之旅”、“上杭美食”等五大块内容,这里面内容很大一部分与上杭历史 有很大的联系,“紫金之光”就能学习革命故事。记得笔者小学时,学校曾发给 我们《红上杭的故事》《光辉的榜样》、《红色的足迹》革命传统教育教材,“紫 金之光”里就有《红上杭的故事》里面的内容。因而不管学生还是老师对于此种 选修课往往更受欢迎。 (三)教师选修备课与教学方式多样化 由于语文选修课是新事物,很多老师刚开始一时适应不过来。针对这种情况, 各个学校都进行过新课程培训,使得每一个老师都能理会新课程理念。语文在备 课时,一般有三种方式,即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先个人备课后集体备课。 语文教研组在为《语言文字应用》这门课程时,语文教研组成员或者全体语 文老师召开会议探讨这门课采取什么方式讲授、使用什么教具、评价方式等,每 个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附上一篇课文的几种教学设计。个人备课就是 每个语文老师因为面对的学生素质不一样,所以语文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往往 有针对自己所教授的班级。具体针对《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走进汉语的世界》、 《语言的艺术》、《言之有“理”》等几篇课文,是精讲还是略讲,老师自己心 中有数。先个人备课后集体备课就是语文教研组选按照各个语文老师教学水平选 不同层次的语文老师几个老师备课,然后让一两个老师上课,其余老师听课,最 后点评。不过此种方式很少采用。 由于选修课程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而讲授着这种课程就与必修课程讲授有 很大的不同。必修课程讲授主要是采取讲析式。而选修课程因为考虑到人数、授 课内容等因素主要有以几种:讲座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式、专题式。以往必 修课授课只在自己的教室,而选修课程更多的是在大教室或者电化多媒体教室。 对于一些课程,如上杭一中开设的《紫金之光》课程,有的课时的上课地点 不在学校,可能在当地文化历史博物馆等。 (四)学习方式灵活多变
按照选修课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随着 学校设备的增加与更新等,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大的主动性,通常是综合性学习方 式、研究性学习方式后者交叉一起。 开设《客家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有综合性学习与 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开设老师要有这方面的综合知识与研究意识,不明之处 还要像专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客家风俗”这一日常现象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 起点。在《唐诗宋词鉴赏》前,学生可以主动的先去了解有关诗词方面的综合知 识,甚至可以以自己的认识试着对将要学的知识自己先梳理,如唐诗中有几大流 派,苏轼了解多少。这些不外乎要求学生具有综合性学习意识与研究性学习意识。 (五)和谐处理与必修课、高考的关系 新课改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3③],可 以说有的是必修教材的延伸拓展 1、合理利用选修课程资源为必修课程服务 参看各学校征订的语文选修教材,通过比较发现,选修教材有很多内容是与 必修教材联系的。因此不外乎有些学校把征订选修的选修教材也当成必修课来授 课。比如,一些学校老师上《先秦诸子选读》这教材时,在讲授《孟子》《庄子》 单元时就把必修教材中的有关孟子、庄子的课文(文言文)的一起作为专题来教 授,这其实也是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课文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语文老 师自己开设的校本课程,有些也是以必修课程联系很紧密的。如表三中列举的《唐 诗宋词鉴赏》开设,通过开设可以使学生知道古代诗词发展的概况,懂得古诗词 问题,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技巧。这门课程开设会弥补必修课程中诗词章节教师可 能会遗漏的鉴赏诗歌的一些问题。学生也可以从大的视域去学习必修教材中的古 诗词篇章。 2、如何处理选修课程与高考的关系 语文老师开设语文选修课的目的不是为了突显自己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开设 的语文选修课程永远不能与高考脱轨! 从上面几点分析可以看出,具体可以分析以下几点:一是几乎所有学校开设 选修课程都会比《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提供的 种选修课程供参考开设时间方案表早,早就是意味着可以较早的完成选修教材内
按照选修课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随着 学校设备的增加与更新等,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大的主动性,通常是综合性学习方 式、研究性学习方式后者交叉一起。 开设《客家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有综合性学习与 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开设老师要有这方面的综合知识与研究意识,不明之处 还要像专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客家风俗”这一日常现象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 起点。在《唐诗宋词鉴赏》前,学生可以主动的先去了解有关诗词方面的综合知 识,甚至可以以自己的认识试着对将要学的知识自己先梳理,如唐诗中有几大流 派,苏轼了解多少。这些不外乎要求学生具有综合性学习意识与研究性学习意识。 (五)和谐处理与必修课、高考的关系 新课改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3[③],可 以说有的是必修教材的延伸拓展。 1、合理利用选修课程资源为必修课程服务 参看各学校征订的语文选修教材,通过比较发现,选修教材有很多内容是与 必修教材联系的。因此不外乎有些学校把征订选修的选修教材也当成必修课来授 课。比如,一些学校老师上《先秦诸子选读》这教材时,在讲授《孟子》《庄子》 单元时就把必修教材中的有关孟子、庄子的课文(文言文)的一起作为专题来教 授,这其实也是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课文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语文老 师自己开设的校本课程,有些也是以必修课程联系很紧密的。如表三中列举的《唐 诗宋词鉴赏》开设,通过开设可以使学生知道古代诗词发展的概况,懂得古诗词 问题,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技巧。这门课程开设会弥补必修课程中诗词章节教师可 能会遗漏的鉴赏诗歌的一些问题。学生也可以从大的视域去学习必修教材中的古 诗词篇章。 2、如何处理选修课程与高考的关系 语文老师开设语文选修课的目的不是为了突显自己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开设 的语文选修课程永远不能与高考脱轨! 从上面几点分析可以看出,具体可以分析以下几点:一是几乎所有学校开设 选修课程都会比《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提供的一 种选修课程供参考开设时间方案表早,早就是意味着可以较早的完成选修教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