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2011年(春)高一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三总分 二)(三)(四)(-)(二)(三)[(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 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规定的地方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积累与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赎罪(shu)驯顺(xn) 潭柘寺(zhe)蓊蓊郁郁(weng) B.商榷(que) 枷锁(jia) 吐蕃族(bo) 含情脉脉(m 0) C.砥砺(dii) 蜷缩 应声虫(ying) 放浪形骸(he) D.惦记(didn)袅娜(nu6) 普陀山(tuo) 游目骋怀( che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弥望 稀疏 遗误战机 安之若素 B.倩影 饱尝 锋芒必露 汹涌澎湃 C.落漠 窈窕 义愤填赝 销声匿迹 D.干涸 切磋 汗流浃背 正襟危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 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我们同在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维护其良好的形象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第1页(共12页)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都区 2011 年(春)高一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一 二 三 总 分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12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5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规定的地方。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赎.罪(shú) 驯.顺(xùn) 潭柘.寺(zhè) 蓊.蓊郁郁(wěng) B.商榷.(què) 枷.锁(jiā) 吐蕃.族(bō) 含情脉.脉(m ò) C.砥砺..(dǐlì) 蜷.缩 (juǎn) 应.声虫(yìng) 放浪形骸.(hé) D.惦.记(diàn) 袅娜.(nuó) 普陀.山(tuó) 游目骋.怀(chě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弥望 稀疏 遗误战机 安之若素 B.倩影 饱尝 锋芒必露 汹涌澎湃 C.落漠 窈窕 义愤填赝 销声匿迹 D.干涸 切磋 汗流浃背 正襟危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 ....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 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我们同在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维护其良好的形象 是我们义不容辞 ....的责任
C.今年,中国电脑领域的大哥大—一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权,在国 信息产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D.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 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今天,世界各国的许多大型企 业纷纷采取裁减员工以渡过难关 B.近日,最高立法机关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食品安全 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C.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是否兑现其竞选诺言,参众两院的议员对此普遍持肯定态度。 D.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救,到临刑前夕的母女相认,遭陷害后被送上刑 场,小说情节神秘惊险,扣人心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 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风”“雅”“颂”“赋”“比”“兴”,合称 《诗经》“六义 B.《离骚》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也是第一首杰出的抒情 长诗。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 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 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 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 抒发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看法。它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 冠冕”,钟嵘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5分) 注意事项ε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第Ⅱ卷上作答。 得分评卷人 (二)(10分)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第2页(共12页)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C.今年,中国电脑领域的大哥大——联想集团收购了 IBM 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权,在国 际信息产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 D.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 ....的精神 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今天,世界各国的许多大型企 业纷纷采取裁减员工以渡过难关。 B.近日,最高立法机关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食品安全 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C.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是否兑现其竞选诺言,参众两院的议员对此普遍持肯定态度。 D.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救,到临刑前夕的母女相认,遭陷害后被送上刑 场,小说情节神秘惊险,扣人心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 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风”“雅”“颂”“赋”“比”“兴”,合称 《诗经》“六义”。 B.《离骚》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也是第一首杰出的抒情 长诗。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 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 1700 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 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 抒发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看法。它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 冠冕”,钟嵘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35 分) 注意事项: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第Ⅱ卷上作答。 (二)(10 分) 得分 评卷人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 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 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蜷缩在美国 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 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答 ②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几种?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7.学习古代诗歌,我们徜徉在历代诗歌长廊中,犹如欣赏一幅幅优美深邃的历史画卷 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群星,我们满怀崇敬之意。欣赏诗歌,既是解读人品,也是体验真情 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4分) 例句:屈原在《离骚》楚韵的悲歌中,怀沙沉江,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的情怀 续写: 得分评卷人(=)名篇名句(8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反是不思, 。(《诗经·氓》) 何枝可依?(《短歌行》)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4)或因寄所托 (《兰亭集序》) 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 天 健 。(《易经·周易》) 长 太 息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第3页(共12页)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2 页)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 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 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蜷缩在美国 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 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 分) 答: 。 ②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几种?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答: 7.学习古代诗歌,我们徜徉在历代诗歌长廊中,犹如欣赏一幅幅优美深邃的历史画卷; 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群星,我们满怀崇敬之意。欣赏诗歌,既是解读人品,也是体验真情。 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4 分) 例句:屈原在《离骚》楚韵的悲歌中,怀沙沉江,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的情怀; 续写: ; 。 (三) 名篇名句(8 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⑴反是不思, 。(《诗经·氓》) ⑵ ,何枝可依?(《短歌行》) ⑶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⑷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⑸ ,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 ⑺天行 健 , 。(《易经·周易》) ⑻长太息以掩涕 得分 评卷人
(屈原 骚》) 得分评卷人 (四)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7分) 9.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请写出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自强不 息、勇于创新的成语各两个。(3分) 诚实守信: 自强不息 勇于创新 10.阅读下面从小说中节录的片段,回答问题。(4分) 他哪儿还有这份闲情跟别人寻乐呢?从窗口可以看到十几个警察,已经向公众厅围 了过来,他们严密地监视着,唯恐甘果瓦逃了出去。“怎样跑出去才好呢?”他心里一直 想着这个恼火的问题。不一会儿,响起一阵如雷的掌声,同时群众大声吼叫着,甘果瓦才 清醒过来,不由得把视线转向台上。“他当选了?那个家伙当选了愚人之王了! 公众厅响起阵极其热烈的欢呼。刚从黑幕间探出来的那张面孔,实在丑得难以使人 相信他仍是这个世间的东西。它一出现,使先前那几十张面孔,大为逊色。平而方的鼻子 有普通人三倍大的阔嘴;浓眉毛下那只小小的左眼,瞪着时放出可怕的目光,使人看了几 乎会昏倒;右眼睛完全瞎;嘴巴张开时,可看见一排参差不齐的牙齿,其中有一只犹如象 牙一样的突出上嘴唇。这张难看得无法形容的面孔,使人看到时,不免都战栗起来。 答:以上选段的作者是 选自他的作品《 “他当选了?”句中“他”是 从以上文字中看出“他”的 主要特点是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得分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野夕答孙郎擢°何逊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岀云,啾啾雀隐树。 虚馆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一约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 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第4页(共12页)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2 页) 兮, 。(屈原《离 骚》) (四)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7 分) 9.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请写出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自强不 息、勇于创新的成语各两个。(3 分) 诚实守信:_______ ___ _,______ _____ 自强不息:_______ __ __,____ __ _____ 勇于创新: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从小说中节录的片段,回答问题。(4 分) 他哪儿还有这份闲情跟别人寻乐呢?从窗口可以看到十几个警察,已经向公众厅围 了过来,他们严密地监视着,唯恐甘果瓦逃了出去。“怎样跑出去才好呢?”他心里一直 想着这个恼火的问题。不一会儿,响起一阵如雷的掌声,同时群众大声吼叫着,甘果瓦才 清醒过来,不由得把视线转向台上。“他当选了?那个家伙当选了愚人之王了!” 公众厅响起一阵极其热烈的欢呼。刚从黑幕间探出来的那张面孔,实在丑得难以使人 相信他仍是这个世间的东西。它一出现,使先前那几十张面孔,大为逊色。平而方的鼻子; 有普通人三倍大的阔嘴;浓眉毛下那只小小的左眼,瞪着时放出可怕的目光,使人看了几 乎会昏倒;右眼睛完全瞎;嘴巴张开时,可看见一排参差不齐的牙齿,其中有一只犹如象 牙一样的突出上嘴唇。这张难看得无法形容的面孔,使人看到时,不免都战栗起来。 答:以上选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选自他的作品《 》; “他当选了?”句中“他”是 , 从以上文字中看出“他”的 主要特点是 。 二、阅读与鉴赏(5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野夕答孙郎擢① 何逊②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馆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一约 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 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1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2分)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18分) 丰乐亭记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 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 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②十五万于清流山 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 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 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③,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 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 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③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 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③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 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然:水盛大的样子。②周师破李璟兵:后周出兵由赵匡胤指挥,进攻南唐,在滁州的 清流关大败之。南唐主李璟割地求和。③铲削消磨:削平削灭。④涵煦:滋润化育。⑤刻露:清 晰地显露出来。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顾:回头 升高以望清流之关升:登上 C.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按:察看D.遂书以名其亭焉书:写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第5页(共12页)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2 页) 。 1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2 分) 答: _____ 。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16 题。(18 分)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 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 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②十五万于清流山 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 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 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③,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 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 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④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 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⑤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 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然:水盛大的样子。 ②周师破李璟兵:后周出兵由赵匡胤指挥,进攻南唐,在滁州的 清流关大败之。南唐主李璟割地求和。 ③铲削消磨:削平削灭。 ④涵煦:滋润化育。 ⑤刻露:清 晰地显露出来。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顾:回头 B.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升:登上 C.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察看 D.遂书.以名其亭焉 书:写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B.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