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啊,现在的我即将揭开人生日历上新的一页。当我也年纪一大把的 时候,或许记不清您的模样,我的记忆也会随春风吹入柳梢头,融入黄昏后。那 时,我只希望与外婆饮一盅酒,赏一簇花,叙一段情。 窗外,雨停。耳畔,风息 我正青春,但我会像您一样用热爱,用简单的心,去面对生命与生活的 真谛 搁笔。窗外,阳光凝聚在叶片的雨珠上,折射出七彩光芒。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了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无 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枕头里的稗草籽 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春的; 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地去收 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 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 青春的…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如斯, 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呀声中醒来,然后看 到她梳着一个大辫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从孟夏到深 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 躬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老的 生命。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羽绒枕头,姨婆就 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宽阔的水泥路上,新 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 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抓住 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他们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 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庄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 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月,永老去。老旧 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 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江苏2014高考优秀作文选登
外婆啊,现在的我即将揭开人生日历上新的一页。当我也年纪一大把的 时候,或许记不清您的模样,我的记忆也会随春风吹入柳梢头,融入黄昏后。那 时,我只希望与外婆饮一盅酒,赏一簇花,叙一段情。 窗外,雨停。耳畔,风息。 我正青春,但我会像您一样用热爱,用简单的心,去面对生命与生活的 真谛。 搁笔。窗外,阳光凝聚在叶片的雨珠上,折射出七彩光芒。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了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无 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枕头里的稗草籽 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春的; 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地去收 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 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 青春的……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如斯, 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呀声中醒来,然后看 到她梳着一个大辫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从孟夏到深 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 躬……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老的 生命。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羽绒枕头,姨婆就 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宽阔的水泥路上,新 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 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抓住 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他们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 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庄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 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月,永老去。老旧 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 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江苏 2014 高考优秀作文选登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专门推荐给《南京晨报》4篇鲜活的、有情趣的记叙 文 郑重提示 高中生应当写好记叙文 从1999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起,文体不限已经15年了。就是说,记 叙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视同仁已经15年了。但是,不知是何缘故,在江 苏,乃至全中国,高中作文教学依然严重偏向于议论文。我们接触过不少考生, 都说:“老师不教记叙文!”“老师不让写记叙文!”有的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 宣告:“我不会写记叙文!” 个高中生竟然把“不会写记叙文”视为天经地义,这,就值得中语界高度 警觉了!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故写作的基础工程是“记叙文”,记 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记叙文写不好其他文体必定写不好!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回忆道:“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 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 到大学里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 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高中生茅庐未出,对世事人生了解得相当浅,要他们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是 “赶鸭子上架”一一强人所难。所以,在目前的高考作文中,面广量大的所谓“议 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 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相反,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 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 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人。电影《城南旧事》借助一个小 女孩的瞳孔凝视种种风物人情,拨动了千万人的心灵弦索,鸣响了“大美”之音, 至今令人怀想。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能解放一下高中少男少女的天真 可爱的眸子呢? 一种颠倒了的“认识论”。 种颠倒了的“作文教学理念 恳请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把这种颠倒再颠倒过来。 且不论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单从高考“拿分”来看,写记叙 文也分明优胜于议论文。今天在6家报纸公布的30篇优秀作文中,记叙文共计 17篇,占56%。请读者诸君注意,今年高考作文答卷中的记叙文共占15%左右(抽 样调査数据),恰恰是这15%的记叙文涌现了如此之多的“拔尖之作”,你说高 考作文若想脱颖而出拿高分,舍“此”其谁? 今年得知,《南京晨报》每年均仔细阅读和比较见报的优秀作文,认为那些 鲜活的、有情趣的记叙文更好一些,希望能多多发表。所以,本“专家组”决定 百分之百地交给他们记叙文 这4篇中的第1篇《青春万岁》,非常精彩,不再细说,请读者自己品味。 特别推荐后面的《不朽的青春》、《青春的那些事》和《致青春》。由“青春” 的高中生写自己的烂漫“青春”,本属自然之理,但如今的考生喜欢“手电筒照 人”,高度“忘我”,下笔便是“史铁生”等等。这三篇作文实实在在地写高三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专门推荐给《南京晨报》4 篇鲜活的、有情趣的记叙 文 郑重提示 高中生应当写好记叙文 从 1999 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起,文体不限已经 15 年了。就是说,记 叙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视同仁已经 15 年了。但是,不知是何缘故,在江 苏,乃至全中国,高中作文教学依然严重偏向于议论文。我们接触过不少考生, 都说:“老师不教记叙文!”“老师不让写记叙文!”有的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 宣告:“我不会写记叙文!” 一个高中生竟然把“不会写记叙文”视为天经地义,这,就值得中语界高度 警觉了!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故写作的基础工程是“记叙文”,记 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记叙文写不好其他文体必定写不好!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回忆道:“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 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 到大学里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 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高中生茅庐未出,对世事人生了解得相当浅,要他们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是 “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所以,在目前的高考作文中,面广量大的所谓“议 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 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相反,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 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 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人。电影《城南旧事》借助一个小 女孩的瞳孔凝视种种风物人情,拨动了千万人的心灵弦索,鸣响了“大美”之音, 至今令人怀想。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能解放一下高中少男少女的天真 可爱的眸子呢? 一种颠倒了的“认识论”。 一种颠倒了的“作文教学理念”。 恳请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把这种颠倒再颠倒过来。 且不论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单从高考“拿分”来看,写记叙 文也分明优胜于议论文。今天在 6 家报纸公布的 30 篇优秀作文中,记叙文共计 17 篇,占 56%。请读者诸君注意,今年高考作文答卷中的记叙文共占 15%左右(抽 样调查数据),恰恰是这 15%的记叙文涌现了如此之多的“拔尖之作”,你说高 考作文若想脱颖而出拿高分,舍“此”其谁? 今年得知,《南京晨报》每年均仔细阅读和比较见报的优秀作文,认为那些 鲜活的、有情趣的记叙文更好一些,希望能多多发表。所以,本“专家组”决定 百分之百地交给他们记叙文。 这 4 篇中的第 1 篇《青春万岁》,非常精彩,不再细说,请读者自己品味。 特别推荐后面的《不朽的青春》、《青春的那些事》和《致青春》。由“青春” 的高中生写自己的烂漫“青春”,本属自然之理,但如今的考生喜欢“手电筒照 人”,高度“忘我”,下笔便是“史铁生”等等。这三篇作文实实在在地写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