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 往往依赖家庭教育。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 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 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还是家族的共识性的道德观念。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钱氏《家 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在传统社会,家 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展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 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在每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 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 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往往也被说成是本族的祖先。用祖先的荣 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 身产生认同。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的 “最大公约数”。 从家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具体现实,另一个宏观抽象,二者其实存在 深刻的内在联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才会变得具体而鲜活,也就更容易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上的 “浅出”。 现实中,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国家的统一。而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内 心深处有着浓厚的家庭情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更是一代 代传承下来,深入到每个人的血脉当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可谓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有时候就是普普通通的 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尽管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 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正因为家风让是每个人从小就 不断触及的,因此,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整体和全方位的。 家风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分崩 离析,家风的传承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在社会加剧转型过程中,不仅传统大家族 逐渐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也对家庭 道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将家风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需要 我们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维护一个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与安定 无论现实多么复杂多变,人们的价值观如何变化,一个个家庭的家风的存在,仿 佛就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屹立不动。它们从历史中成长起来,植根于深厚的文化
2014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 往往依赖家庭教育。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 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 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还是家族的共识性的道德观念。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钱氏《家 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在传统社会,家 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展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 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在每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 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 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往往也被说成是本族的祖先。用祖先的荣 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 身产生认同。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的 “最大公约数”。 从家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具体现实,另一个宏观抽象,二者其实存在 深刻的内在联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才会变得具体而鲜活,也就更容易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上的 “浅出”。 现实中,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国家的统一。而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内 心深处有着浓厚的家庭情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更是一代 代传承下来,深入到每个人的血脉当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可谓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有时候就是普普通通的 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尽管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 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正因为家风让是每个人从小就 不断触及的,因此,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整体和全方位的。 家风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分崩 离析,家风的传承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在社会加剧转型过程中,不仅传统大家族 逐渐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也对家庭 道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将家风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需要 我们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维护一个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与安定。 无论现实多么复杂多变,人们的价值观如何变化,一个个家庭的家风的存在,仿 佛就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屹立不动。它们从历史中成长起来,植根于深厚的文化
土壤中,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我们继承历史留给 我们的深厚家风,我们也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最 终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 1.下列关于“家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会教育不发达的传统中国,家风是人们所受的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是 每个家庭成员受教育的起点,人的成长往往离不开它。 B.在家族成员受家族的约束层面,家风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划着每位家 族成员的言行,承担着对本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 C.传统社会的家风是家族成员共识性的道德观念,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具体 展开,不外乎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D.受中国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诗礼传家、耕读传 家、精忠报国”等家风代代传承,已融入到了每个人的血脉。 2.下列对“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家风是经过历史积 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一宏观一微观,两者互为补充,各有侧重。 B.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载体,它使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变得具体鲜活;通过这个载体,核心价值观更易实现“深入浅出” C.中国人有浓厚的家庭情结,家庭成员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从中受到家 风无形力量的影响,这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性 D.要想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我们既 要继承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又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传统大家庭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 题日趋严重,家庭道德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家风的传承难以为继。 B.有的大家族,把和自己姓氏相同但并无直系血缘关系的杰出历史人物说成是自 己家族的祖先,是为了提高本家族的社会地位,赢得社会的认同。 C.要让家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大作用,将它作为社会主流道德 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就需要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 D.家风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对个体的教育是持久而全 方位的;离开了家风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法践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 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 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 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 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 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 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 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土壤中,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我们继承历史留给 我们的深厚家风,我们也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最 终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 1.下列关于“家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会教育不发达的传统中国,家风是人们所受的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是 每个家庭成员受教育的起点,人的成长往往离不开它。 B.在家族成员受家族的约束层面,家风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划着每位家 族成员的言行,承担着对本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 C.传统社会的家风是家族成员共识性的道德观念,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具体 展开,不外乎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D.受中国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诗礼传家、耕读传 家、精忠报国”等家风代代传承,已融入到了每个人的血脉。 2.下列对“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家风是经过历史积 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一宏观一微观,两者互为补充,各有侧重。 B.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载体,它使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变得具体鲜活;通过这个载体,核心价值观更易实现“深入浅出”。 C.中国人有浓厚的家庭情结,家庭成员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从中受到家 风无形力量的影响,这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性。 D.要想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我们既 要继承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又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传统大家庭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 题日趋严重,家庭道德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家风的传承难以为继。 B.有的大家族,把和自己姓氏相同但并无直系血缘关系的杰出历史人物说成是自 己家族的祖先,是为了提高本家族的社会地位,赢得社会的认同。 C.要让家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大作用,将它作为社会主流道德 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就需要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 D.家风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对个体的教育是持久而全 方位的;离开了家风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法践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 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 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 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 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 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 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帝崩,穆宗立,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 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 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 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十二年冬, 居正已卒,吏部拟用左通政。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 都御史,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瑞年已七十二矣。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瑞无子。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 (节选自 《明史·海瑞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老仆艺蔬自给 艺:种植。 B.趣执之,无使得遁 趣:催促。 C.第朕非纣耳 第:只是 D.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 畀:授予。 5.以下句子中,都能表明海瑞为人刚正峭直的一组是 ①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 ②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③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 ④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 ⑤中外交荐,卒不召 ⑥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不媚上官。代理南平教谕时,对前来视察的御史不跪拜;在淳安仼上,总 督胡宗宪的儿子嚣张犯法,他断然予以处置,并上报总督 B.海瑞直言敢谏。世宗不上朝听政,专意斋醮,群臣无人敢言,海瑞买好棺材, 诀别妻儿,大胆上疏,世宗最终被感动,将他比作古时的比干。 C.海瑞官威远镇。巡抚应天十府时,下属官员摄于他的威势,那些有贪污劣迹的 全都自动离职,那些有权势的将自家朱漆的大门涂成黑色 D.海瑞仕途不顺。张居正掌权时,他曾不被赏识,尽管有内外朝臣的举荐,但最 终也没被召用;皇帝多次想要重用他,也曾遭当政大臣暗中阻止。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2)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诉衷情 【金】吴激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帝崩,穆宗立,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 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 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 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十二年冬, 居正已卒,吏部拟用左通政。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 都御史,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瑞年已七十二矣。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瑞无子。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 (节选自 《明史·海瑞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令老仆艺蔬自给 艺:种植。 B.趣执之,无使得遁 趣:催促。 C.第朕非纣耳 第:只是 D.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 畀:授予。 5.以下句子中,都能表明海瑞为人刚正峭直的一组是 ①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 ②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③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 ④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 ⑤中外交荐,卒不召 ⑥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不媚上官。代理南平教谕时,对前来视察的御史不跪拜;在淳安任上,总 督胡宗宪的儿子嚣张犯法,他断然予以处置,并上报总督。 B.海瑞直言敢谏。世宗不上朝听政,专意斋醮,群臣无人敢言,海瑞买好棺材, 诀别妻儿,大胆上疏,世宗最终被感动,将他比作古时的比干。 C.海瑞官威远镇。巡抚应天十府时,下属官员摄于他的威势,那些有贪污劣迹的 全都自动离职,那些有权势的将自家朱漆的大门涂成黑色。 D.海瑞仕途不顺。张居正掌权时,他曾不被赏识,尽管有内外朝臣的举荐,但最 终也没被召用;皇帝多次想要重用他,也曾遭当政大臣暗中阻止。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2)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诉衷情 【金】吴激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吴激,宋人,出使金国被扣,留仕于金多年。此词写于其归家途中。华颠: 头发花白。 8.上阕中词人“不成眠”的原因是什么?与“残月照吟鞭”有什么关系?请简 要分析。(5分) 9.“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运用了怎样 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庭 ,盖竹柏影也。(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2) ,定乎内外之 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 山 。(李白 《行路难》)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 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 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 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 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 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 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复活节的钟声随冋春天的清新空 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 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 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 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 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
【注】吴激,宋人,出使金国被扣,留仕于金多年。此词写于其归家途中。华颠: 头发花白。 8.上阕中词人“不成眠”的原因是什么?与“残月照吟鞭”有什么关系?请简 要分析。(5 分) 9.“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运用了怎样 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庭。 , ,盖竹柏影也。(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2) , ,定乎内外之 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 山。 , 。(李白 《行路难》)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 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 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 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 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 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 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 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 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 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 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 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
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 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 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 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 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 ①!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 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 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 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 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 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囚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 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 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 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 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 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 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 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 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 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 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 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
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 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 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 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 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 ①!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 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 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 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 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 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囚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 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 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 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 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 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 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 “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 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 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 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 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 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 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