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碳水化合物依其水解性质可分为三类: 单糖一最简单的糖,不能再被水解的碳水化合物, 如葡萄糖等 碳水化合物 低聚糖 水解后能生成2~10个单糖。以二糖最为 (寡糖) 重要。 如蔗糖 水解, 1分子葡萄糖+1分子果糖 麦芽糖 水解,2分子葡萄糖 多糖一水解后得到10个以上的单糖。 如:淀粉、纤维素
分类 碳水化合物依其水解性质可分为三类: 碳 水 化 合 物 单糖—— 最简单的糖,不能再被水解的碳水化合物, 如葡萄糖等 低聚糖—— 水解后能生成2~10个单糖。以二糖最为 (寡糖) 重要。 如 蔗糖 1分子葡萄糖 + 1分子果糖 水解 多糖 —— 水解后得到10个以上的单糖。 如: 淀粉、纤维素。 麦芽糖 2分子葡萄糖 水解
来源 自然界中存在的糖类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 的。在日光的作用下,绿色植物利用体内的叶绿素将自然 界中的C02和H,0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过程变为糖类。 hy 6C02+6H20 C6H1206+602 叶绿素 葡萄糖 反应为一吸收能量的过程,将太阳能储存在糖的分子 中。当糖的分子进入人体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解过 程,最后变为CO,和水,释放出能量,作为生命的能源。 代谢 C6H1206+02 C02+H20+Q 葡萄糖
来源 自然界中存在的糖类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 的。在日光的作用下,绿色植物利用体内的叶绿素将自然 界中的CO2和H2O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过程变为糖类。 6 CO2 + 6 H2O C6H12O6 + 6 O2 hν 叶绿素 葡萄糖 反应为一吸收能量的过程,将太阳能储存在糖的分子 中。当糖的分子进入人体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解过 程,最后变为CO2和水,释放出能量,作为生命的能源。 C6H12O6 + O2 CO2 + H2O + Q 代谢 葡萄糖
来源 C6H1206+ 02 代谢 C02+H20+Q 葡萄糖 其中一部分能量变为热,大部分以其它的形式存储于 体内,为肌肉收缩和体内所需的各种化合物合成提供能量。 因此,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活 动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 其中一部分能量变为热,大部分以其它的形式存储于 体内,为肌肉收缩和体内所需的各种化合物合成提供能量。 因此,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活 动具有重大意义。 C6H12O6 + O2 CO2 + H2O + Q 代谢 葡萄糖
实例 系统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 类别 命名 CHO OH (2R)-2,3- CH2OH 二羟基丙醛 D-(+)甘油醛 丙醛糖 CHO OH OH (2R,3R,4R)-2,3,4,5 H OH 四羟基戊醛 D-()-核糖 戊醛糖 CH2OH CHO 0 HO H 3,4R,5R)-3,4,5,6- H OH H OH 四羟基已-2-酮 D-)果糖 已酮糖 CH2OH 具有C3~C。的糖都有俗名,一般不用系统命名法来命名。 如: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木糖、来苏糖等
具有C3~C6的糖都有俗名,一般不用系统命名法来命名。 如: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木糖、来苏糖等。 实例 系统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 类别 CHO H OH CH2OH CHO CH2OH OH OH OH H H H (2R)-2,3- 二羟基丙醛 D-(+)甘油醛 丙醛糖 (2R,3R,4R)-2,3,4,5- 四羟基戊醛 D-(-)-核糖 戊醛糖 (3S,4R,5R)-3,4,5,6- 四羟基已-2-酮 D-(-)-果糖 已酮糖 CHO HO OH OH CH2OH O H H H 命 名
§17.1 单糖的结构、构型和构象 醛糖 多羟基醛 单糖根据所含 羰基部分分为 酮糖 多羟基酮 CHO CH2OH CHO CHO CHO H-C-OH c-0 HO-C-H H-C-OH H-C-OH HO-C-H HO-C-H HO-C-H HO-C-H H-C-OH H-C-OH H-C-OH H-C-OH HO-C-H H-C-OH H-C-OH H-C-OH H-C-OH H-C-OH CH20H CH2OH CH2OH CH2OH CH2OH D-葡萄糖 D-果糖 D-甘露糖 D-半乳糖 D-核糖 己醛糖 己酮糖 己醛糖 己醛糖 戊醛糖
单糖根据所含 羰基部分分为 醛糖—— 多羟基醛 酮糖—— 多羟基酮 §17.1 单糖的结构、构型和构象 CHO H C OH HO C H H C OH H C OH CH2OH D - 葡萄糖 C O HO C H H C OH H C OH CH2OH CH2OH D-果糖 CHO C HO C H H C OH H C OH CH2OH HO H D-甘露糖 D-半乳糖 CHO H C OH HO C H HO C H H C OH CH2OH CHO H C OH H C OH H C OH CH2OH D 核糖 己醛糖 己酮糖 己醛糖 己醛糖 戊醛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