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5)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龚自珍的这两句诗反用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抒发了自己虽脱离官场,依然不忘报国的情怀。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祈祷qi 譬喻bi 吹毛求疵ci B.蓬蒿gao 繁衍yan 藏污纳垢gou 污秽 豁免huo 相形见绌zhuo D.执拗ni 断壁残垣yudn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馈赠 陨落 左右逢圆 B.诘难 藉贯 灵想 冥思暇 缄默 挑衅 顾名思义 D.奥密 旁鹜 通宵达旦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南京博物院近期推出了明代吴门书画展,鬼斧神工的作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赏 B.历经百年沧桑的浦口火车站开始进行改造,届时将秉承历史因地制宜地打造成特色景观带 C.南京近期公布了第二批千年古镇的名单,这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有着相得益彰的重要作用。 D.南京河西有轨电车设置了“书香车厢”,广大乘客又多了一处可以咬文嚼字的移动图书馆 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悄过去,在告别人生的这一个“驿站”,即将开始一段新征程的时候,班 级开展“岁月怀想”的纪念活动,请你参加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5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采菊东篱下, ▲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半卷红旗临易水, ▲ 。 (李贺《雁门太守行》) (5)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7)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 ▲ , ▲ ”,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8)“ ▲ , ▲ 。”龚自珍的这两句诗反用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抒发了自己虽脱离官场,依然不忘报国的情怀。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祈.祷 qǐ 譬.喻 bì 吹毛求疵.cī B.蓬蒿.ɡāo 繁衍.yǎn 藏污纳垢.ɡòu C.污秽.suì 豁.免 huò 相形见绌.zhuó D.执拗.niù 干瘪.biě 断壁残垣.yuán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馈赠 陨落 左右逢圆 B.诘难 藉贯 冥思暇想 C.缄默 挑衅 顾名思义 D.奥密 旁骛 通宵达旦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南京博物院近期推出了明代吴门书画展,鬼斧神工 ....的作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赏。 B.历经百年沧桑的浦口火车站开始进行改造,届时将秉承历史因地制宜 ....地打造成特色景观带。 C.南京近期公布了第二批千年古镇的名单,这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有着相得益彰 ....的重要作用。 D.南京河西有轨电车设置了“书香车厢”,广大乘客又多了一处可以咬文嚼字 ....的移动图书馆。 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悄过去,在告别人生的这一个“驿站”,即将开始一段新征程的时候,班 级开展“岁月怀想”的纪念活动,请你参加
【怀念写过的字】 5.两位同学展示自己临帖的成果,你认为哪一个“怀”字临摹得好?请写下理由。(2分) 懷悚悚 王羲之 (B) 【怀念背过的诗】 6.请用正楷或行楷字体将下面抒发青春壮怀的两句诗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俱怀逸兴壮思飞,上青天览明月 卧,斗 【怀念遇见的人及读过的书】 7.结合情境,完成下面的对话。(5分) 小刚: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初中三年就快过去了。那些过往的情景,真让人念念不忘。 小林:是啊,我怀念操场上运动的伙伴,他们生龙活虎,张扬着活力的青春。 你:我怀念(1) 小刚:值得怀念的不仅是校园里的同学与老师,还有那些我们一起读过的书。《西游记》里, 唐僧师徒在车迟国与三法师斗法,最后一一挫败他们,读来真让人痛快 你:还有(2) 读来真让人痛 心。(从《水浒》《名人传》《格列佛游记》中任选一部) 小林:我想,这些名著还将是良师益友,在今后的岁月里陪伴我们继续成长 二(41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16分) 【古诗阅读】 南乡子 [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8.阅读李珣的《南乡子》,回答问题 (1)词中 句写出了环境的清幽。(1分) (2)请赏析“竞折团荷遮晚照”中“竞”的妙用。(3分) 【古文阅读】 秦恶楚善齐 [明]刘基 秦恶楚而善于齐。王翦帅师伐楚
【怀念写过的字】 5.两位同学展示自己临帖的成果,你认为哪一个“怀”字临摹得好?请写下理由。(2 分) 王羲之 (A) (B) ▲ 【怀念背过的诗】 6.请用正楷或行楷字体将下面抒发青春壮怀的两句诗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 。 【怀念遇见的人及读过的书】 7.结合情境,完成下面的对话。(5 分) 小刚: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初中三年就快过去了。那些过往的情景,真让人念念不忘。 小林:是啊,我怀念操场上运动的伙伴,他们生龙活虎,张扬着活力的青春。 你:我怀念(1) ▲ 。 小刚:值得怀念的不仅是校园里的同学与老师,还有那些我们一起读过的书。《西游记》里, 唐僧师徒在车迟国与三法师斗法,最后一一挫败他们,读来真让人痛快。 你:还有(2) ▲ ,读来真让人痛 心。(从《水浒》《名人传》《格列佛游记》中任选一部) 小林:我想,这些名著还将是良师益友,在今后的岁月里陪伴我们继续成长。 二(41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8-12 题。(16 分) 【古诗阅读】 南乡子 [唐]李珣[来源:学§科§网]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8.阅读李珣的《南乡子》,回答问题。 (1)词中“ ▲ ”一句写出了环境的清幽。(1 分) (2)请赏析“竞折团荷遮晚照”中“竞”的妙用。(3 分) ▲ 【古文阅读】 秦恶楚善齐 [明]刘基 秦恶楚而善.于齐。王翦①帅师伐楚
田璆谓齐王曰:“盍°救诸?”齐王曰:“秦王与吾交善而救楚,是绝秦也。”邹克曰:“楚 非秦敌也,必亡,不如起师以助秦,犹可以为德,而固其交。” 田璆曰:“不然。秦,虎狼也,天下之强国六,秦已取其四,所存者齐与楚耳。譬如摘果,先 近而后远,其所未取者,力未至也,其能终留之乎?今秦岂诚恶楚而爱齐也?齐、楚若合,犹足以 敌秦。以地言之,则楚近而齐远,远交而近攻,秦之宿计也。故将伐楚先齐以缒甚援,然后专其 力于楚。楚亡,齐其能独存乎?谚有之曰:攒矢而折之,不若分而折之之易也。此秦之已效计也。 楚国朝亡,齐必夕亡 秦果灭楚,而遂伐齐,灭之。 (选自《郁离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版,有改动) [注释]①王翦(jian):秦国著名将领。后文的田璆(qi)、邹克都是齐国大臣。②盍:为什么不。③宿:一向 ④攒:聚集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秦恶楚而善于齐(▲) (2)是绝秦也(▲ (3)不然(▲) (4)楚国朝亡(▲) 10.用“/”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故将伐楚先善齐以绝其援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齐、楚若合,犹足以敌秦。(2分) (2)楚亡,齐其能独存乎?(2分) 12.秦国最终灭了楚国和齐国,这充分说明了文中 (人名)的 主张是正确 的。(2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16题。(11分) 求其真 李国文 散文,在英语里叫 Prose,有平铺直叙之意,可作无聊乏味之解。随笔,在英语里叫Esay,也 有译作漫笔,漫话,或小品文,或杂文的。英语里的这个词,使人马上联想到读音比较接近的Easy、 Ease这两个英语词汇。前者作容易的、舒服的、安乐的和大方的解释,后者作快活、安心、悠闲、 自在解释。这两个词汇所界定的范围,所谓安闲、怡乐、平易、冲淡者,恐怕也是写作随笔、散文 的一种适宜心态。 太强烈,太沉重,太严肃,太紧张,散文的“散”的韵味,随笔的“随”的特性,也就失去了, 金刚怒目,剑拔弩张,怒发冲冠,磨拳擦掌,适宜写檄文。但战斗檄文,谈何容易,那是很不好写 的一种题材,第一要有气势,第二要有文才,第三要有正义感,第四要言之成理,缺一样都不行。 所以,檄文能写岀陈琳起草的《讨曹操檄》,或骆宾王《讨武曌檄》水平者,绝少。因此,时下 些随笔仍能嗅出大字报不洁气味的缘故,道理就在这里了。同样,空洞乏物,无病呻吟,搔首弄姿, 自作多情,也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散文”了。“散”是一种神态,笔下出来的却是冲淡,飘洒, 不羁,隽永的文字,和松松垮垮,不着边际,自我卖弄,制造泡沫的笔墨,不是一回事 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散文,似是散淡任意的文字;随笔,似是随手拈来的笔墨。其实不然, 散文,是不能散乱:随笔,是不可随便的。看起来,做出散碎轻松,不加经营的样子,或者,做出
田璆谓齐王曰:“盍②救诸?”齐王曰:“秦王与吾交善而救楚,是绝.秦也。”邹克曰:“楚 非秦敌也,必亡,不如起师以助秦,犹可以为德,而固其交。” 田璆曰:“不然.。秦,虎狼也,天下之强国六,秦已取其四,所存者齐与楚耳。譬如摘果,先 近而后远,其所未取者,力未至也,其能终留之乎?今秦岂诚恶楚而爱齐也?齐、楚若合,犹足以 敌秦。以地言之,则楚近而齐远,远交而近攻,秦之宿③计也。故将伐楚先善齐以绝其援,然后专其 力于楚。楚亡,齐其能独存乎?谚有之曰:攒④矢而折之,不若分而折之之易也。此秦之已效计也。 楚国朝.亡,齐必夕亡。” 秦果灭楚,而遂伐齐,灭之。 (选自《郁离子》,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2 年 3 月版,有改动) [注释]①王翦(jiǎn):秦国著名将领。后文的田璆(qiú)、邹克都是齐国大臣。②盍:为什么不。③宿:一向。 ④攒:聚集。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秦恶楚而善.于齐( ▲ ) (2)是绝.秦也( ▲ ) (3)不然.( ▲ ) (4)楚国朝.亡( ▲ ) 10.用“/”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 分) 故 将 伐 楚 先 善 齐 以 绝 其 援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齐、楚若合,犹足以敌秦。(2 分)[来源:学&科&网Z& X&X &K] ▲ (2)楚亡,齐其能独存乎?(2 分) ▲ 12.秦国最终灭了楚国和齐国,这充分说明了文中 ▲ (人名)的 ▲ 主张是正确 的。(2 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3-16 题。(11 分) 求其真 李国文 散文,在英语里叫 Prose,有平铺直叙之意,可作无聊乏味之解。随笔,在英语里叫 Essay,也 有译作漫笔,漫话,或小品文,或杂文的。英语里的这个词,使人马上联想到读音比较接近的 Easy、 Ease 这两个英语词汇。前者作容易的、舒服的、安乐的和大方的解释,后者作快活、安心、悠闲、 自在解释。这两个词汇所界定的范围,所谓安闲、怡乐、平易、冲淡者,恐怕也是写作随笔、散文 的一种适宜心态。 太强烈,太沉重,太严肃,太紧张,散文的“散”的韵味,随笔的“随”的特性,也就失去了。 金刚怒目,剑拔弩张,怒发冲冠,磨拳擦掌,适宜写檄文。但战斗檄文,谈何容易,那是很不好写 的一种题材,第一要有气势,第二要有文才,第三要有正义感,第四要言之成理,缺一样都不行。 所以,檄文能写出陈琳起草的《讨曹操檄》,或骆宾王《讨武曌檄》水平者,绝少。因此,时下一 些随笔仍能嗅出大字报不洁气味的缘故,道理就在这里..了。同样,空洞乏物,无病呻吟,搔首弄姿, 自作多情,也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散文”了。“散”是一种神态,笔下出来的却是冲淡,飘洒, 不羁,隽永的文字,和松松垮垮,不着边际,自我卖弄,制造泡沫的笔墨,不是一回事。 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散文,似是散淡任意的文字;随笔,似是随手拈来的笔墨。其实不然, 散文,是不能散乱;随笔,是不可随便的。看起来,做出散碎轻松,不加经营的样子,或者,做出
随意自如,漫不经心似的神态,实际上却是要认真对付的一种文学样式。看起来篇幅不大,着墨不 多,但要涉笔成趣,意境深邃,却是很难的。在有限的篇幅里,白云苍狗,镜花水月,山南海北, 大千世界,写出一番无垠的天地,则更是不容易了 散文似茶,随笔如酒,是有它不多,无它却少的必需品。阅读好的散文,如在虎跑泉喝龙井 看斜雨轻洒绿竹,听清泉伴着松涛,能得天然韵味。反之,好比把茶叶闷放在衣箱里,串了樟脑味 沏岀茶来,喝起来绝不是一种享受。品味妤的随笔,如在鉴湖饮加饭酒,原汁原味,越喝越香,耐 琢磨,堪把玩。恍若对座而语,读文如读人,到声气相通处,恨不浮一大白而后快。若是那些自恋 文字,狗屁文章,杂之以讼棍笔墨,存无端咬人之心,有谋财害命之嫌,连烧菜的黄酒都不配,只 剩下酸浑涩臭,只好往阴沟里倾倒了 法国古典作家蒙田是终其一生写随笔和散文的大家。他的文风曾经影响了一代或数代欧洲文学。 他有句名言:“我本人就是这部书的材料!”另一个法国作家布封也说过:“风格如人。”哪怕随笔 写的是芥豆之微的小事,散文写的是片刻感触,霎那情绪,总得如蒙田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真我的 文字体现。只有真我,才有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而真的东西,天然自成,无法装假,而假的东西 不管怎么伪饰,也有矫揉造作的痕迹 (选自《李国文千字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有改动) 13.阅读全文,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2分) 14.品读相关段落,回答问题。(4分) 1)请写出第2节“这里”指代的内容。(2分) (2)第4节中以茶喻散文,以酒喻随笔,分别表现出两者怎样的特点?(2分) 15.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头从散文、随笔的英译说起,看似天马行空,实则紧扣主题,趣味盎然 B.散文并不散乱,随笔也不随便,都是写作时需要认真对待的文学样式。 C.“风格如人”,布封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作文要有个性,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D.文章从写作心态到文体特点,再到整体风格,作者精心构思,浑然天成。 16.作者说,散文“是一种真我的文字体现”。请仿照示例,从学过的散文中再选一篇,对这一观 点进行阐释。(3分) 示例:读《背影》,读出一个感伤的“我”。车站送别,父亲迈着蹒跚的步伐坚持要去为“我 买橘子,这个时候“我”看见了父亲那艰难的背影,所以“我”感伤。“我”的真情,使文章极富 感染力
随意自如,漫不经心似的神态,实际上却是要认真对付的一种文学样式。看起来篇幅不大,着墨不 多,但要涉笔成趣,意境深邃,却是很难的。在有限的篇幅里,白云苍狗,镜花水月,山南海北, 大千世界,写出一番无垠的天地,则更是不容易了。 散文似茶,随笔如酒,是有它不多,无它却少的必需品。阅读好的散文,如在虎跑泉喝龙井, 看斜雨轻洒绿竹,听清泉伴着松涛,能得天然韵味。反之,好比把茶叶闷放在衣箱里,串了樟脑味, 沏出茶来,喝起来绝不是一种享受。品味好的随笔,如在鉴湖饮加饭酒,原汁原味,越喝越香,耐 琢磨,堪把玩。恍若对座而语,读文如读人,到声气相通处,恨不浮一大白而后快。若是那些自恋 文字,狗屁文章,杂之以讼棍笔墨,存无端咬人之心,有谋财害命之嫌,连烧菜的黄酒都不配,只 剩下酸浑涩臭,只好往阴沟里倾倒了。 法国古典作家蒙田是终其一生写随笔和散文的大家。他的文风曾经影响了一代或数代欧洲文学。 他有句名言:“我本人就是这部书的材料!”另一个法国作家布封也说过:“风格如人。”哪怕随笔 写的是芥豆之微的小事,散文写的是片刻感触,霎那 情绪,总得如蒙田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真我的 文字体现。只有真我,才有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而真的东西,天然自成,无法装假,而假的东西, 不管怎么伪饰,也有矫揉造作的痕迹。 (选自《李国文千字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年 8 月版,有改动) 13.阅读全文,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 。(2 分) 14.品读相关段落,回答问题。(4 分) (1)请写出第 2 节“这里”指代的内容。(2 分) ▲ (2)第 4 节中以茶喻散文,以酒喻随笔,分别表现出两者怎样的特点?(2 分) ▲ 15.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开头从散文、随笔的英译说起,看似天马行空,实则紧扣主题,趣味盎然。 B.散文并不散乱,随笔也不随便,都是写作时需要认真对待的文学样式。 C.“风格如人”,布封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作文要有个性,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D.文章从写作心态到文体特点,再到整体风格,作者精心构思,浑然天成。 16.作者说,散文“是一种真我的文字体现”。请仿照示例,从学过的散文中再选一篇,对这一观 点进行阐释。(3 分) 示例:读《背影》,读出一个感伤的“我”。车站送别,父亲迈着蹒跚的步伐坚持要去为“我” 买橘子,这个时候“我”看见了父亲那艰难的背影,所以“我”感伤。“我”的真情,使文章极富 感染力。 ▲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7-20题。(14分) 搜索 薛培政 当年经常乔装打扮深入敌战区、侦探敌情的英雄毕老爷子,进入暮年之后,却越来越犯嘀咕: 如今的年轻人是咋了,怎么一个个都像我当年一样,变成侦察兵了? 瞧,那一个个的神情,眼睛瞪得直勾勾的,旁若无人地摆弄着手机或平板电脑,都集中在手中 发亮的方寸屏幕。有时居然如痴如醉,偶尔嘴里蹦出个词来,竟是他当年常用的行话:搜索! 当明白了这“搜索”的用意后,老爷子却认真起来:“搜索、搜索,遇事不用心思考,不加分 析和判断,一味图省事靠搜索,吃惯了别人嚼过的馍,将来是要吃大亏的!” 世上的事就这么邪,老爷子的一席话竞一语成真 那是夏日一个周末的夜晚,一场破坏力极强的飓风突袭了毕老爷子所在的城市,所到之处树倒 屋毁,网络瘫痪。瞬间,城市成为一座信息孤岛 次日清晨,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习惯了上网的“网虫”,一个个像是被飓风吹傻了眼,顿时陷 入了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 这可怎么办?我的老天爷啊,这可怎么办!”毕老爷子的孙子毕生华急得抓耳挠腮,在书房 里踱来踱去,呼天号地直跺脚 头天下班前,他接到单位领导打来的电话,授命尽快撰写一篇利用新能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 汇报稿。本来昨晩就该加班的,谁料刚拟出题目,尚未上网搜索资料,一铁哥们就打来电话约他 起吃饭。他多贪了几杯酒,加班的事自然就泡汤了 本想次日早早起床赶写,谁料却上不去网了。 从上大学起,他就养成了习惯。一旦遇到不会的问题,只要开机上网搜索,一切信息便手到擒 来。如此这般,总能妙笔生花,把各类材料写得头头是道。随着阅历的增长,他竟越来越离不开网 上搜索了。 此时,在这个家里,郁闷、沮丧的远不止他一个人。 作为一家合资公司主管会计的毕生华之妻,本来要在这天搜索相关数据上报集团公司的,结果 网络瘫痪了,她也急得直冒冷汗,因为这天是当月报表的最后期限 还有他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正在为造句找不到合适的句子而愁眉苦脸。要是在以往,他准 会脱口而出:“上网搜索一下。”然而,飓风的出现,也让这个认为“搜索”无所不能的学生,知 道了网络也有“逃课”的时候。 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里,唯有毕老爷子坦然自若。“怎么,没有网络了,就办不成事了?我 看这网络偶尔停一停也不是坏事,人留着脑子长期不用是会变笨的!” 望着大家不解的样子,老人继续说道:“搜索、搜索,不能事事都靠搜索,就像我当年搞侦察 样,获取敌人的情报除了靠搜索,还要实地侦察一遍,甚至几遍,要不情报有误,那是要打败仗 死人的。现在的网络虽是个好东西,但不能处处都靠搜索,该记的东西还要用脑子记!”说完,老 人不由地又回忆起在那炮火连天当侦察兵的岁月… 六十多年前,他已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当了两年侦察兵。他苦练侦察本领,走村串巷,探听敌 情。当过放羊娃的他,虽然没有进过学堂,记忆力却出奇的好,侦察一圈回来后,就能指着地图口 述敌人军事目标的位置及行动路线,就连多少个碉堡,分别部署在什么位置,到达敌人阵地要经过 哪些沟沟坎坎、村村落落,需要多长时间等,他都能说得点滴不漏;无论白天晚上,对东南西北方 位的判断,也丝毫不差,就连在一旁一边听他口述,一边在地图上标识敌方工事设置的参谋人员, 也都对这个小个子侦察兵刮目相看,他也为此落了个“活地图”的美称。 也许是老人的经历让大家受到启迪,也许晚辈们感到老人说得在理,或许是这场飓风让他们长 了记性,从那往后,毕老爷子就发现晚辈们有了些许变化,孙子孙媳不再沉湎于电脑上的搜索,又 捡起了记笔记的习惯:就连一向做语文作业靠搜索的小重孙,也主动放下了计算机,还经常背诵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17-20 题。(14 分) 搜索 薛培政 当年经常乔装打扮深入敌战区、侦探敌情的英雄毕老爷子,进入暮年之后,却越来越犯嘀咕: 如今的年轻人是咋了,怎么一个个都像我当年一样,变成侦察兵了? 瞧,那一个个的神情,眼睛瞪得直勾勾的,旁若无人地摆弄着手机或平板电脑,都集中在手中 发亮的方寸屏幕。有时居然如痴如醉,偶尔嘴里蹦出个词来,竟是他当年常用的行话:搜索! 当明白了这“搜索”的用意后,老爷子却认真起来:“搜索、搜索,遇事不用心思考,不加分 析和判断,一味图省事靠搜索,吃惯了别人嚼过的馍,将来是要吃大亏的!” 世上的事就这么邪,老爷子的一席话竟一语成真。 那是夏日一个周末的夜晚,一场破坏力极强的飓风突袭了毕老爷子所在的城市,所到之处树倒 屋毁,网络瘫痪。瞬间,城市成为一座信息孤岛。 次日清晨,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习惯了上网的“网虫”,一个个像是被飓风吹傻了眼,顿时陷 入了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 “这可怎么办?我的老天爷啊,这可怎么办!”毕老爷子的孙子毕生华急得抓耳挠腮,在书房 里踱来踱去,呼天号地直跺脚。 头天下班前,他接到单位领导打来的电话,授命尽快撰写一篇利用新能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 汇报稿。本来昨晚就该加班的,谁料刚拟出题目,尚未上网搜索资料,一铁哥们就打来电话约他一 起吃饭。他多贪了几杯酒,加班的事自然就泡汤了。 本想次日早早起床赶写,谁料却上不去网了。 从上大学起,他就养成了习惯。一旦遇到不会的问题,只要开机上网搜索,一切信息便手到擒 来。如此这般,总能妙笔生花,把各类材料写得头头是道。随着阅历的增长,他竟越来越离不开网 上搜索了。 此时,在这个家里,郁闷、沮丧的远不止他一个人。[来源: Z x xk. Com ] 作为一家合资公司主管会计的毕生华之妻,本来要在这天搜索相关数据上报集团公司的,结果 网络瘫痪了,她也急得直冒冷汗,因为这天是当月报表的最后期限。 还有他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正在为造句找不到合适的句子而愁眉苦脸。要是在以往,他准 会脱口而出:“上网搜索一下。”然而,飓风的出现,也让这个认为“搜索”无所不能的学生,知 道了网络也有“逃课..”的时候。 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里,唯有毕老爷子坦然自若。“怎么,没有网络了,就办不成事了?我 看这网络偶尔停一停也不是坏事,人留着脑子长期不用是会变笨的!” 望着大家不解的样子,老人继续说道:“搜索、搜索,不能事事都靠搜索,就像我当年搞侦察 一样,获取敌人的情报除了靠搜索,还要实地侦察一遍,甚至几遍,要不情报有误,那是要打败仗 死人的。现在的网络虽是个好东西,但不能处处都靠搜索,该记的东西还要用脑子记!”说完,老 人不由地又回忆起在那炮火连天当侦察兵的岁月…… 六十多年前,他已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当了两年侦察兵。他苦练侦察本领,走村串巷,探听敌 情。当过放羊娃的他,虽然没有进过学堂,记忆力却出奇的好,侦察一圈回来后,就能指着地图口 述敌人军事目标的位置及行动路线,就连多少个碉堡,分别部署在什么位置,到达敌人阵地要经过 哪些沟沟坎坎、村村落落,需要多长时间等,他都能说得点滴不漏;无论白天晚上,对东南西北方 位的判断,也丝毫不差,就连在一旁一边听他口述,一边在地图上标识敌方工事设置的参谋人员, 也都对这个小个子侦察兵刮目相看,他也为此落了个“活地图”的美称。[来源:学科网] 也许是老人的经历让大家受到启迪,也许晚辈们感到老人说得在理,或许是这场飓风让他们长 了记性,从那往后,毕老爷子就发现晚辈们有了些许变化,孙子孙媳不再沉湎于电脑上的搜索,又 捡起了记笔记的习惯;就连一向做语文作业靠搜索的小重孙,也主动放下了计算机,还经常背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