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 墨水笔书写。 (24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5) 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周敦颐《爱莲说》中表现莲花高洁质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8)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时仍笔耕不辍,他的学生担忧他的身体。对此,季老引用苏轼《浣 溪沙》中的句子说:“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捕获( 单薄(b)情不自禁(jin) B.翘首( 脂肪(zhi)追本溯源(shuo) C.诘责(j) 鸟瞰(kan) 谆谆教诲(zhun) D.惬意(xi)机械(j)玲珑剔透(t) 3.请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句子。(3分)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4.以下书法作品中,(▲)是唐朝颜真卿的《颜家庙碑》。(2分) 1页共9页
第 1 页 共 9 页 2015 年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 墨水笔 ...书写。 一(24 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 分) (1)日出江花红胜火, ▲ 。 (白居易《忆江南》) (2)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海内存知己,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荡胸生曾云, ▲ 。 (杜甫《望岳》) (5)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6)晴空一鹤排云上, ▲ 。 (刘禹锡《秋词》) ( 7 ) 周 敦 颐 《 爱 莲 说 》 中 表 现 莲 花 高 洁 质 朴 , 不 与 世 俗 同 流 合 污 的 句 子 是 : “ ▲ , ▲ 。” (8)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时仍笔耕不辍,他的学生担忧他的身体。对此,季老引用苏轼《浣 溪沙》中的句子说:“ ▲ ,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捕.获(pǔ) 单薄.(bó) 情不自禁.(jìn) B.翘.首(qiáo) 脂.肪(zhǐ) 追本溯.源(shuò) C.诘.责(jié) 鸟瞰.(kàn) 谆.谆教诲(zhūn) D.惬.意(xiá) 机械.(jiè) 玲珑剔.透( tī ) 3.请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句子。(3 分)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 ▲ ▲ ▲ ▲ ▲ ▲ ▲ ▲ ▲ ▲ ▲ ▲ ▲ ▲ ▲ 4. 以下书法作品中,( ▲ )是唐朝颜真卿的《颜家庙碑》。(2 分)
雄和 尚 手山 銘 林陰政 秦天其逄人也佩 水出道煩祝鲵 超家世氏融美井 事 母之有融其割 在第20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来临之际,某同学搜集了下列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 成任务。 【材料 2012-2014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统计表 类别 2012年2013年2014年 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 54.9 58.0 017岁未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76.1% 76.6% 【材料二】 “世界读书日”招贴画 5.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写出两点结论:(1) (2分) 6.【材料二】是一幅“世界读书日”招贴画,请写出这一招贴画的寓意。(2分) 2页共9页
第 2 页 共 9 页 A B C 在第 20 个世界读书日(4 月 23 日)来临之际,某同学搜集了下列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 成任务。 【材料一】 2012-2014 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统计表 类 别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 54.9% 57.8% 58.0% 0-17 岁未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 76.1% 76.6% 77.0% 【材料二】 “世界读书日”招贴画 5.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写出两点结论:⑴ ▲ ; ⑵ ▲ (2 分) 6.【材料二】是一幅“世界读书日”招贴画,请写出这一招贴画的寓意。(2 分) ▲
7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繁星(一六) 冰心 青年人呵! 为着后来的回亿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下面名著中的主人公在青年时期有没有“着意”描绘“现在的图画”?请从备选名著中自选 一部,结合人物的经历作简要分析。 备选名著: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骆驼祥子》 二(4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题。(15分) K古诗阅读〗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 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8.这首词从时空两个角度表达了强烈的相思之情。“一重山,两重山”强调▲,“菊 花开,菊花残”强调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词句中流露的相思之苦。(2分) 9.赏析“一帘风月闲”中“闲”字的表达效果。(2分) K古文阅读〗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 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 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③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5《北湖》之诗云。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 3页共9页
第 3 页 共 9 页 7.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繁 星(一六) 冰心 青年人呵! 为着后来的回亿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下面名著中的主人公 ...在青年时期有没有“着意”描绘“现在的图画”?请从备选名著中自选.. 一部..,结合人物的经历作简要分析。 备选名著: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骆驼祥子》 ▲ 二(41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8~13 题。(15 分) 〖古诗阅读〗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8.这首词从时空两个角度表达了强烈的相思之情。“一重山,两重山”强调 ▲ ,“菊 花开,菊花残”强调 ▲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词句中流露的相思之苦。(2 分) 9.赏析“一帘风月闲”中“闲”字的表达效果。(2 分) ▲ 〖古文阅读〗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③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 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 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④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⑤《北湖》之诗云。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⑥,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
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注】①作州:指欧阳修担任滁州知州。②直:径直。③即:到。④即:根据。⑤韩孑子退之:指韩愈, 字退之。⑥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⑦夷狄:边远地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泉水之涯( (2)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 (3)旷野之无穷( (4)一山之隅(▲)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其心洒然而酲,更欲久而忘归也 13这篇散文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一点联系。请依据这两篇文章填空。(3分) 《醉翁亭记》以“乐”贯穿全篇;本文则以“。▲_”(填写一个字)贯穿全篇。两 篇文章,都表现了太守(欧阳公)的两种“乐”:一是 (填写一个四字短语) 二是“以民为乐”、“与民同乐”。可贵的是,遭遇贬谪的欧阳修筑亭并题名“醒心”,盛世 不忘忧,显示了 ”(填写文中四字短语)的政治家风范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12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 holiday,含有神圣 (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η”,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 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这些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 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 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正月初一是“元旦” 后来引进阳历后1月1日叫“元旦”,才改称“春节”的),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 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 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 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 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元宵的汤 圓、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凡此等等,也同 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 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 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緣分?在我看来, 第4页共9页
第 4 页 共 9 页 皆为才且良,夷狄⑦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注】①作州:指欧阳修担任滁州知州。②直:径直。③即:到。④即:根据。⑤韩子退之:指韩愈, 字退之。⑥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⑦夷狄:边远地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泉水之涯. ( ▲ ) (2)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 ▲ ) (3)旷野之无穷. ( ▲ ) (4)一山之隅. ( ▲ )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 分) 其 可 谓 善 取 乐 于 山 泉 之 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 13.这篇散文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一点联系。请依据这两篇文章填空。(3 分) 《醉翁亭记》以“乐”贯穿全篇;本文则以“ ▲ ”(填写一个字)贯穿全篇。两 篇文章,都表现了太守(欧阳公)的两种“乐”:一是 ▲ (填写一个四字短语), 二是“以民为乐”、“与民同乐”。可贵的是,遭遇贬谪的欧阳修筑亭并题名“醒心”,盛世 不忘忧,显示了“ ▲ ”(填写文中四字短语)的政治家风范。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6 题。(12 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 holiday,含有神圣 (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 2005 年 11 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这些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 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 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正月初一是“元旦” (后来引进阳历后 1 月 1 日叫“元旦”,才改称“春节”的),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 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 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 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 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元宵的汤 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凡此等等,也同 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 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 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
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 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緣”: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 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 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 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 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 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 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 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 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 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 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 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14.作者认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是什么?请参照示例将文章内容的要点补充完整。(4 分) (1)和谐天人,亲近自然; 3A▲▲A·[A▲A 15.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6分) (1)第一段写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事情有何作用?(3分) (2)赏析第三段画线句比喻手法的精妙之处。(3分) 16.文末说:“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请你以琦君散文《春酒》的 具体内容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4分) 但惜夏日长 沐溪 奶奶养花,养得最多的是凤仙花。这花儿不金贵,路边的篱笆墙里时常见。开得一簇一簇 的,也不怎么招人眼,路过时,往往只是漫不经心地瞥一眼,没冇惊艳乜没有太多喜悦。 但是奶奶喜欢这花儿,特意在院落里留了空地来种。于是,毎年夏日,奶奶的小院就被这 种花苞小小、颜色鲜艳的花儿装扮得异常明媚。待到花苞成熟,奶奶会把它们摘下来,放进小 第5页共9页
第 5 页 共 9 页 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 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 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 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 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 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 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 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 “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 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 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 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 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14.作者认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是什么?请参照示例将文章内容的要点补充完整。(4 分) (1)和谐天人,亲近自然;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15.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6 分) (1)第一段写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事情有何作用?(3 分) (2)赏析第三段画线句比喻手法的精妙之处。(3 分) 16.文末说:“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请你以琦君散文《春酒》的 具体内容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2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0 题。(14 分) 但惜夏日长 沐溪 奶奶养花,养得最多的是凤仙花。这花儿不金贵,路边的篱笆墙里时常见。开得一簇一簇 的,也不怎么招人眼,路过时,往往只是漫不经心地瞥一眼,没有惊艳也没有太多喜悦。 但是奶奶喜欢这花儿,特意在院落里留了空地来种。于是,每年夏日,奶奶的小院就被这 种花苞小小、颜色鲜艳的花儿装扮得异常明媚。待到花苞成熟,奶奶会把它们摘下来,放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