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高2010级高三下期三月 语文试题20103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选择题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细是 A.濒临(bin)整饬(ch 杯盘狼藉ie) 倾盆大雨(qing) B.佛教(fu) 豢养(huan) 瓜熟蒂落(d) 前倨后恭间u) C.果脯(fu) 恫吓(dong) 拈花惹草(nian) 丘之貉(he) 铁砧{zhen)攻讦(ie) 心宽体胖(pa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窠臼鱼船针贬时弊厉兵秣马 B.涵养痉孪共商国事为虎作伥 C.撕打馈赠源远流长人间心酸 D.茅庐炫目绵里藏针掎角之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不少“形象工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双重的利益 :政治上以政绩求得上级提 拔,经济上以项目捞取一己实惠。 ②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 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 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 ③"人有七情六欲”这固然不错,但物欲怎样膨胀, 不应该折损祖国在心 目中的光芒和庄严 A.趋向内涵纵然/也 B.趋向蕴涵纵然/也 C.取向内涵无论/都 D.取向蕴涵无论/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 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B.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 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嘈一时。 C.火会召开前夕,中央电视台400名记者严阵以待,准备对这次人会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D.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 也睚毗必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徐迅雷 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0周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已故南京 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非常精确地说明了今天的纪念意义
- 1 - 重庆南开中学高 2010 级高三下期三月 语文试题 2010.3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 (选择题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高/考/资/源/网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细是 A.濒.临(bīn) 整饬.(chì) 杯盘狼藉.(jiè) 倾.盆大雨(qiōng) B.佛.教(fú) 豢.养(huàn) 瓜熟蒂.落(dì) 前倨.后恭(jù) C.果脯.(fǔ) 恫.吓(dòng) 拈.花惹草(niān) 一丘之貉.(hé) D.铁砧.(zhēn) 攻讦.(jié) 心宽体胖.(pàng) 丢三落.四(l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窠臼 鱼船 针贬时弊 厉兵秣马 B.涵养 痉孪 共商国事 为虎作伥 C.撕打 馈赠 源远流长 人间心酸 D.茅庐 炫目 绵里藏针 掎角之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不少“形象工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双重的利益__________:政治上以政绩求得上级提 拔,经济上以项目捞取一己实惠。 ②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__________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 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 ③“人有七情六欲”这固然不错,但_______物欲怎样膨胀,________不应该折损祖国在心 目中的光芒和庄严。 A.趋向 内涵 纵然/也 B.趋向 蕴涵 纵然/也 C.取向 内涵 无论/都 D.取向 蕴涵 无论/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 ....,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 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B.沈从文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 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嘈一时 ....。 C.火会召开前夕,中央电视台 400 名记者严阵以待 ....,准备对这次人会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D.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 也睚眦必报 ....。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徐迅雷 200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 70 周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已故南京 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非常精确地说明了今天的纪念意义
今天,一些空乏的口号式发泄,又翻卷起来,颇有些“四海翻腾云水怒”的味道,比如网民 的“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等。把70年前战犯所犯 下的罪行,拿今天的“日本″日本人″来“替罪〃,犹如“先人犯罪、孙辈罚跪″。这多么荒谬。今 日日本人当中也有右翼和极右翼,但我们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本就不知道哪个是右翼分 子,不区分右翼与其他日本人的不同,就像不区分今天日本百姓与过去日本侵略军的不同 样 一万次发泄抵不上一次证据的发现。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研究,而不是空乏的口号。 73岁的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是厚大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 主编,他还担负着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重任大责。史料先后已出版了两批,共55卷 3000万字,这是南京学界数十位学者共同参与、历时7年完成的一项庞大工程,是在调查了 中国、日本、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的历史史料后的血汗结晶。大屠杀证据的发掘研究, 是认识历史真相的过程;我们就应该做这样扎实的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地光顾着说“30万 的数字 没有具体的、扎实的证据,就难以真正教育他人、启发自己。“我们最终会出到第80卷, 收集到的证据、史料越来越多。〃张宪文说,“我就不信,把这些书摆到日本首相的办公桌上, 他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我想,“第80卷”不该是“最终”,今后要一直研究发掘下去:“日本首 相”也要区别这个那个,有的首相根本就不会“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历史不是木乃伊。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而不是不做具体的史料搜集研究工作 只会漫天发泄:否则,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对于当今日本右翼的行动,我们应 该以行动对行动、用证据对谎言。右翼导演水岛悟,最近弄了部电影《南京真相》( he Truth of Naming),号称自己对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的历史进行了“彻底的研究”。他得出一个“非 常准确〃的遇难者数字:零。对于水岛悟的这一切,你痛骂“日本人真不是东西”有用吗? 记住仇恨是容易的,而记住历史却很难。在新开张的餐馆门口挂个虚张声势的“日本人不 得入内”是容易的,让你去搜集发掘验证一条具体的日军屠杀证据却迈不动腿了。理性的战争 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以空洞的国家名 称作为发泄对象。遥想当年,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东京审判 历时两年半,在“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问题上,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最终在法官表决中 以1票之差赢得“坚持死刑”,从而使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判处绞刑。如果不是在“证据与法 理”上面进行大量扎实具体的工作,只晓得空喊口号、发泄情绪、表达仇恨,会有这样的结果 吗? 不区分具体的对象,煽动莫名其妙的仇恨,这属于一种“爱国贼”,以为自己是爱国,其实 把自己祖国的老脸都丢光了。狭隘民族主义者,本质上就是通过损害他人的“手段”,达到最终 自残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害人害己〃。这许多年来,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蔓延。 这是怎么纵容出来的?值得我们理性地反思。 记住历史,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史重演,是为了现在避免怒火中烧自焚、焚他。如 果只记住仇恨.悲惨历史就有重新发生的可能。“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经历过南京大 屠杀苦难的李秀英老人都有这样睿智的认识,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真应该感到汗颜。在当 今的和平时代,要温和、理性、开放的爱国主义,还是要狂热、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 是国家的选择,是民族的选择,也是个人的选择。 5.对第五段中三个加点的“木乃伊在文中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不是木乃伊”与“今天要挖掘的历史乃伊”相同。 B.“历史不是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C.“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D.全不相同
- 2 - 今天,一些空乏的口号式发泄,又翻卷起来,颇有些“四海翻腾云水怒”的味道,比如网民 的“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等。把 70 年前战犯所犯 下的罪行,拿今天的“日本”“日本人”来“替罪”,犹如“先人犯罪、孙辈罚跪”。这多么荒谬。今 日日本人当中也有右翼和极右翼,但我们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本就不知道哪个是右翼分 子,不区分右翼与其他日本人的不同,就像不区分今天日本百姓与过去日本侵略军的不同一 样。 一万次发泄抵不上一次证据的发现。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研究,而不是空乏的口号。 73 岁的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是厚大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 主编,他还担负着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重任大责。史料先后已出版了两批,共 55 卷, 3000 万字,这是南京学界数十位学者共同参与、历时 7 年完成的一项庞大工程,是在调查了 中国、日本、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的历史史料后的血汗结晶。大屠杀证据的发掘研究, 是认识历史真相的过程;我们就应该做这样扎实的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地光顾着说“30 万” 的数字。 没有具体的、扎实的证据,就难以真正教育他人、启发自己。“我们最终会出到第 80 卷, 收集到的证据、史料越来越多。”张宪文说,“我就不信,把这些书摆到日本首相的办公桌上, 他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我想,“第 80 卷”不该是“最终”,今后要一直研究发掘下去:“日本首 相”也要区别这个那个,有的首相根本就不会“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历史不是木乃伊 ...。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 ...”,而不是不做具体的史料搜集研究工作。 只会漫天发泄;否则,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 ...”。对于当今日本右翼的行动,我们应 该以行动对行动、用证据对谎言。右翼导演水岛悟,最近弄了部电影《南京真相》(The Truth of Naming),号称自己对 1937 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的历史进行了“彻底的研究”。他得出一个“非 常准确”的遇难者数字:零。对于水岛悟的这一切,你痛骂“日本人真不是东西”有用吗? 记住仇恨是容易的,而记住历史却很难。在新开张的餐馆门口挂个虚张声势的“日本人不 得入内”是容易的,让你去搜集发掘验证一条具体的日军屠杀证据却迈不动腿了。理性的战争 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以空洞的国家名 称作为发泄对象。遥想当年,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东京审判。 历时两年半,在“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问题上,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最终在法官表决中, 以 1 票之差赢得“坚持死刑”,从而使东条英机等 7 名战犯被判处绞刑。如果不是在“证据与法 理”上面进行大量扎实具体的工作,只晓得空喊口号、发泄情绪、表达仇恨,会有这样的结果 吗? 不区分具体的对象,煽动莫名其妙的仇恨,这属于一种“爱国贼”,以为自己是爱国,其实 把自己祖国的老脸都丢光了。狭隘民族主义者,本质上就是通过损害他人的“手段”,达到最终 自残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害人害己”。这许多年来,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蔓延。 这是怎么纵容出来的?值得我们理性地反思。 记住历史,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史重演,是为了现在避免怒火中烧自焚、焚他。如 果只记住仇恨.悲惨历史就有重新发生的可能。“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经历过南京大 屠杀苦难的李秀英老人都有这样睿智的认识,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真应该感到汗颜。在当 今的和平时代,要温和、理性、开放的爱国主义,还是要狂热、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 是国家的选择,是民族的选择,也是个人的选择。 5.对第五段中三个加点的“木乃伊”在文中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不是木乃伊”与“今天要挖掘的历史‘木乃伊’”相同。 B.“历史不是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C.“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D.全不相同
6.对文中所有事例的目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举“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先人犯罪,孙辈罚跪的现象,为 了说明盲目的仇恨是根本不区分对待历史与现实的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 B.列举张宪文编辑史书的事例,说明空泛的口号是无用的,扎实有力的史实才能教育他 人,启发自己,才是反击日本右翼分子的有力武器。 C.举水岛悟所拍电影的事例,意在说明谎言是需要行动来戳穿的,而那些空洞的言论在 别人精心编造的谎言前毫无用处的, D.举梅汝璈的事例说明理性的战争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 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空洞的国家名称作发泄对象 7.通读全文,对“记住历史,不要记仇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味空喊“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口号,是 种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发泄,是记住了仇恨,而不是记住了历史 B.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场战争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灾难,就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 史重演。 C.在今天,正确的民族主义应当是区别对待历史与现实,区别对待日本人民与极少数日 本右翼分子,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两国关系,着眼于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发展两国关系 D.记住历史就是应当记住那段历史,以那段历史为耻,警钟长鸣,时刻提防日本的再次 入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临 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 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 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 乍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 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 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 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土,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 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 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攉贤良,其五 恤狱讼,其六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 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 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 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 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8.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A.寻除著作佐郎。 除:免职。 B.其五恤狱讼。 狱:案件。 C.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赞成:同意
- 3 - 6.对文中所有事例的目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举“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先人犯罪,孙辈罚跪”的现象,为 了说明盲目的仇恨是根本不区分对待历史与现实的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 B.列举张宪文编辑史书的事例,说明空泛的口号是无用的,扎实有力的史实才能教育他 人,启发自己,才是反击日本右翼分子的有力武器。 C.举水岛悟所拍电影的事例,意在说明谎言是需要行动来戳穿的,而那些空洞的言论在 别人精心编造的谎言前毫无用处的。 D.举梅汝璈的事例说明理性的战争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 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空洞的国家名称作发泄对象。 7.通读全文,对“记住历史,不要记仇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味空喊“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口号,是一 种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发泄,是记住了仇恨,而不是记住了历史。 B.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场战争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灾难,就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 史重演。 C.在今天,正确的民族主义应当是区别对待历史与现实,区别对待日本人民与极少数日 本右翼分子,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两国关系,着眼于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发展两国关系。 D.记住历史就是应当记住那段历史,以那段历史为耻,警钟长鸣,时刻提防日本的再次 入侵。 高/考/资/源/网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临 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 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 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 乍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 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 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 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土,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 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 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攉贤良,其五 恤狱讼,其六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 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 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 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 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8.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A.寻除.著作佐郎。 除:免职。 B.其五恤狱.讼。 狱:案件。 C.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赞成:同意
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旌行 处分:处罚。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皆询于绰而后定 ②赵氏求救于齐 B.①乃召绰,告之以事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①因称其有王佐才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①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②故木受绳则直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绰博览群书,擅长计算之法,先后受到他的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 宇文泰当即委以重任,使他得以充分表现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 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 C.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自 己经常放在身边,并命各部门官员熟读通晓 D.苏绰生性俭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日以继夜忙于政事,长期思虑 劳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死在任上 第卷(选择题共120分) 四、(22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在官岁余,未见知。 译 ②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译: ③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译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寒有怀 盂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诗的题目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2)本诗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列却霹雳 ,仙之人兮列如麻 幽怨泉流冰下难
- 4 - 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旌行。 处分:处罚。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皆询于.绰而后定 ②赵氏求救于.齐 B.①乃召绰,告之以.事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①因.称其有王佐才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①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②故木受绳则.直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绰博览群书,擅长计算之法,先后受到他的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 宇文泰当即委以重任,使他得以充分表现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 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 C.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自 己经常放在身边,并命各部门官员熟读通晓。 D.苏绰生性俭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日以继夜忙于政事,长期思虑 劳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死在任上。 K/s/5/u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高/考/资/源/网,您的/高考/专家! 四、(22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在官岁余,未见知。 译: ②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译: ③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译: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早寒有怀 盂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诗的题目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答: (2)本诗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列却霹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怨泉流冰下难
(4)正故国晚秋 (5)宋代词分为两派,“豪放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合称为 (6)唐代的白居易发起了名为 的诗歌改革。 五、(2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雷抒雁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 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 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 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 想象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衣衫褴褛的乡 村父母,吃糠咽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 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 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 双手飞进城市。却很少有人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 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 ④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 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既 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 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 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 个命题。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 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 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 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 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留存 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的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 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祟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新农村,一定要是 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我们 要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14.文章一开头说,“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请用简洁的语言,对第①② 两段中所描绘的“乡村"的特点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4分) 5.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妙在哪里?(4分) 答
- 5 - (4)正故国晚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宋代词分为两派,“豪放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代的白居易发起了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歌改革。 五、(2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7 题。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雷抒雁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 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 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 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 想象。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衣衫褴褛的乡 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 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 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 双手飞进城市。却很少有人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 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 ④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 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既 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 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 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 一个命题。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 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 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 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 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留存 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的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 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祟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新农村,一定要是 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⑩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我们 要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14.文章一开头说,“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请用简洁的语言,对第①② 两段中所描绘的“乡村”的特点加以概括。(不超过 30 个字)(4 分) 答: 15.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妙在哪里?(4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