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大纲课程编号:M023050课程名称:环境管理模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总学时数:32授课年级:13环境工程(1)+(2),+13环境工程(卓越计划)共计86人实验或上机学时:零学时先修课及后续课:已修环境工程导论、生态学等课,后续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规划、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工程等课程。课程成绩评定考查课,实行N+2形式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管理模块教学的内容组成部分,教学大纲仅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课程内容制定,大纲依据国家高教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合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本科应用型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及学生自身实际而编写。2.教学目标及意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门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学学科,是法学与环境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系统地概述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内容涵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基本原则、法律关系、环境侵权及诉讼以及环境法律责任等,介绍我国最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环境资源管理体制及制度、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必要的环境法律法规知识,为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应用本专业知识和交叉应用环境科学的原理方法和理念、以及拓宽思维和专业面打下良好的基础。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在教学工作中,采用课堂讨论和辩论、案例学习和点评等方法,结合多媒体、视频等手段,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和网络资讯,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环境法律的兴趣和自主关注学习,体现学科交叉综合的课程特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以下几点:(一)加强系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国最新颁布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各种具体制度的主要内容。1
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M023050 课程名称:环境管理模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总学时数:32 授课年级:13 环境工程(1)+(2),+13 环境工程(卓越计划) 共计 86 人 实验或上机学时:零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已修环境工程导论、生态学等课,后续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规划、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工程等课程。 课程成绩评定 考查课,实行 N+2 形式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环境管理模块教学的内容组成部分,教学大纲仅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课程 内容制定,大纲依据国家高教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合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本科应 用型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及学生自身实际而编写。 2.教学目标及意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门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学学科,是 法学与环境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系统地概述了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内容涵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基本原则、法律关系、环 境侵权及诉讼以及环境法律责任等,介绍我国最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环境资源管理体制及 制度、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必要的环境法律法规知识,为学生更 好的理解与应用本专业知识和交叉应用环境科学的原理方法和理念、以及拓宽思维和专业面 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在教学工作中,采用课堂讨论和辩论、案例学习和点评等方法,结合多媒体、视频等手 段,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和网络资讯,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环境法律的兴趣和自主关注学 习,体现学科交叉综合的课程特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以下几点: (一)加强系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国最新颁布的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和各种具体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学会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二)学习和理解我国最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条款(三)案例学习环境污染防治法及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实践运用;5.教学方法及手段采用多媒体课堂授课、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及课后作业等互动式教学为主,借助网络查询增加信息量和课后小组讨论形式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对所学知识领悟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运用能力。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复习时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死板教条。(二)课后留有复习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实际及环境工程学科的热点问题,使得学生有兴趣认真思考和讨论。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2.http://zfs.mep.gov.cn/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网站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法律服务平台网站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黄锡生、李希昆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6.《自然资源法》,肖国兴,肖乾刚,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7.《生态环境法论》,周珂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8.《资源环境法研究及应用》,江伟钰,陈方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本门课必读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修订)2
2 (二)学会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二)学习和理解我国最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条款 (三)案例学习环境污染防治法及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实践运用; 5.教学方法及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堂授课、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及课后作业等互动式教学为主,借助网络查 询增加信息量和课后小组讨论形式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对所学知识领悟 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运用能力。 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复习时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死板教条。 (二)课后留有复习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实际及环境工程学科的热点问题,使得学生 有兴趣认真思考和讨论。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 ) 2. http://zfs.mep.gov.cn/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网站 3.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法律服务平台网站 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黄锡生、李希昆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5.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 6. 《自然资源法》,肖国兴,肖乾刚,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 7. 《生态环境法论》,周珂 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 8. 《资源环境法研究及应用》,江伟钰,陈方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9. 《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本门课必读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 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修订,2015年1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公布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7.教学内容及其学时分配:课时分配: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与新环保法学习·3×2=6学时第二章环境资源单行法概述··2×2=4学时第三章环境法自然科学基础·2×2=4学时第四章环境法体系和基本原则·1×2=2学时第五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1×2=2学时第六章国家环境资源管理制度1×2=2学时第七章环境行政责任:1×2=2学时第八章环境民事责任2×2=4学时第九章环境刑事责任1×2=2学时课程考查2学时总计:32学时3
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 4 月24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通过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公布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自 2000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 10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自 2000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7. 教学内容及其学时分配: 课时分配: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与新环保法学习.3×2=6 学时 第二章 环境资源单行法概述.2×2=4 学时 第三章 环境法自然科学基础.2×2=4 学时 第四章 环境法体系和基本原则.1×2=2 学时 第五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 .1×2=2 学时 第六章 国家环境资源管理制度 .1×2=2 学时 第七章 环境行政责任. 1×2=2 学时 第八章 环境民事责任 .2×2=4 学时 第九章 环境刑事责任 . 1×2=2 学时 课程考查 2 学时 总计:32 学时
二、正文部分基本教学内容及其学时分配: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与新环保法学习6学时一、教学要求复习与归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整体有个宏观的认识:正确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等基本问题。重点:1.法的定义法的作用及特征,2.部门法的概念,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区别?3.新环境保护法(2014)重要条款学习二教学内容1.1.Basicknowledgeof law1.2.环境法律法规概述1.2.1环境法律名称法规名称1.2.21.2.33其它要求(规定和办法等)1.2.4国际公约1.3新环保法及环境法律中常用条款学习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环境的条款1.3.2新环境保护法重要条款1.3.3政府的权利和义务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现场检查1.3.44企事业单位义务和行为规范4
4 二、正文部分 基本教学内容及其学时分配: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与新环保法学习 6 学时 一、教学要求 复习与归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和特 征,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整体有个宏观的认识;正确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对象和范 围等基本问题。 重点:1. 法的定义 法的作用及特征, 2. 部门法的概念,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区别? 3. 新环境保护法(2014)重要条款学习 二 教学内容 1.1 .Basic knowledge of law 1.2 .环境法律法规概述 1.2.1 环境法律名称 1.2.2 法规名称 1.2.3 其它要求(规定和办法等) 1.2.4 国际公约 1.3 新环保法及环境法律中常用条款学习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环境的条款 1.3.2 新环境保护法重要条款 1.3.3 政府的权利和义务 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现场检查 1.3.4 企事业单位 义务和行为规范
案例1讨论,信息公开的作用1.3.5公民个人权利、义务和行为1.3.6新环保法中的法律责任案例2合肥首例环境污染罪1.3.7新环保法,要记住的数据案例3江苏首例环保公益诉讼Topic discussing:(1)DifferencebetweenDepartmentlawand special law(2) Read through the complete new environmental laws , Why the newenvironmental laws is the most strict environmental laws(3)安徽省环保厅网站,合肥市环保局网站的新闻,热点,事件评述与观点陈述要求:4人一组,分组讨论后提交N2汇报30%,要求:Ppt不超过8分钟,提交纸质及电子版。分数由学生同行评委打分50%+老师打分50%,突出3点:提出间题,法律依据,解决方法第二章,环境保护单行法概述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常用条款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2.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常用条款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生产设施实行的控制措施)2.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常用条款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常用条款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危险固体废物名录Topic discussing:小组认真通读《水污染防治法》,运用案例说明,你组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分析,法律依据(条款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法律结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Topic提示:(1)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5
5 案例 1 讨论,信息公开的作用 1.3.5 公民个人 权利、义务和行为 1.3.6 新环保法中的法律责任 案例 2 合肥首例环境污染罪 1.3.7 新环保法,要记住的数据 案例 3 江苏首例环保公益诉讼 Topic discussing : (1) Difference between Department law and special law (2)Read through the complete new environmental laws ,Why the new environmental laws is the most strict environmental laws (3)安徽省环保厅网站,合肥市环保局网站的新闻,热点,事件评述与观 点陈述 要求:4 人一组,分组讨论后提交 N2 汇报 30%,要求: ppt 不超过 8 分钟,提交纸 质及电子版。分数由学生同行评委打分 50%+老师打分 50%,突出 3 点:提出问题,法律 依据,解决方法 第二章. 环境保护单行法概述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常用条款 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常用条款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生产设施实行的控制措施)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常用条款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常用条款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 危险固体废物名录 Topic discussing : 小组认真通读《水污染防治法》,运用案例说明,你组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分析,法律依据 (条款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法律结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Topic 提示: (1)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