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高级处理技术--地下水污染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M023191课程名称:水污染高级处理技术--地下水污染治理总学分:2总学负荷:64自主学习:32课内总学时数:32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0先修课:《大学英语I、I》、《大学物理》、《环境化学基础I、II、II、IV》、《工程基础I、II、II、IV、V、VI》、《环境生物基础I、I、I》《环境分析与评价I》、《污染物控制工程I》、《污染物控制工程I》后续课:《行业固体废物处置技术》、《环境工程经济》、《环境应急与风险评价》《集中实习的工程实践类与毕业论文模块》等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水污染高级处理技术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课程的一门重要专业拓展课,而地下水污染治理是水污染高级处理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污染治理是应用工程学的方法对地下水进行控制以达到消除污染和恢复水的原有状态,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主要选修专业课之一。内容为污染物水文地质学基础污染场地调查,地下水污染的评价、模拟与预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四个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和技术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1
1 《水污染高级处理技术-地下水污染治理》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M023191 课程名称:水污染高级处理技术-地下水污染治理 总学分:2 总学负荷:64 自主学习:32 课内总学时数: 32 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 0 先修课:《大学英语 I、II》、《大学物理》、《环境化学基础 I、II、III、 IV》、《工程基础 I、II、III、IV、V、VI》、《环境生物基础 I、II、III》、 《环境分析与评价 I》、《污染物控制工程 I》、《污染物控制工程 II》 后续课:《行业固体废物处置技术》、《环境工程经济》、《环境应急与 风险评价》《集中实习的工程实践类与毕业论文模块》等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水污染高级处理技术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课程的一 门重要专业拓展课,而地下水污染治理是水污染高级处理技术中重要 组成部分。地下水污染治理是应用工程学的方法对地下水进行控制以 达到消除污染和恢复水的原有状态,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 主要选修专业课之一。内容为污染物水文地质学基础,污染场地调查, 地下水污染的评价、模拟与预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四个方面的基本概 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和技术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
学生具备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环境工程中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工作能力。2.教学自标及意义知识层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下水污染的来源,污染物水文地质学基础,污染场地调查,地下水污染的评价、模拟与预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层面:能够根据实际的处理对象提出基本的地下水处理方案,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安装、调试以及相关项目管理能力。认知层面:体会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重要性,认识到环境工程中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在其专业的地位,认识到环境专业应具备的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能力。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是污染物水文地质学基础,污染场地调查,地下水污染的评价、模拟与预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四个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和技术方法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地下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和技术方法等内容,重视地下水环境工程设计的实践及创新,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是污染场地调查,地下水污染的评价、模拟与预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内容2
2 学生具备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环境工程中地下水 污染控制工程工作能力。 2.教学目标及意义 知识层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污染物水文地质学基础,污染场地调查,地下水污染的评价、模拟与 预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能力层面:能够根据实际的处理对象提出基本的地下水处理方案, 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安装、调试以及相关项目管理能力。 认知层面:体会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重要性,认识到环境工程 中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在其专业的地位,认识到环境专业应具备的地 下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能力。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是污染物水文地质学基础,污染场地调查,地下水污染 的评价、模拟与预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四个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基本模型和技术方法。 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地下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和 技术方法等内容,重视地下水环境工程设计的实践及创新,提高其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污染场地调查,地下水污染的评价、模拟与预测和 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内容
教学难点是通过本课程的学生,如何使学生掌握基本概论和原理,以及如何使学生独立从事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等工作。5.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即多媒体教学加板书的教学方式,以扎实的专业知识、生动的语言、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同时采用课堂讨论、提问式教学、图片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同时课后学习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辅导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王焰新,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目(1)钱家忠主编,地下水污染控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张永波主编,地下水污染评价及其优化控制,地震出版社。(3)赵勇胜主编,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科学出版社(4)编委会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5)唐玉斌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保部标准司标准及规范7.其它开课对象:生物与环境工程系15环境工程考核方式:测试、小论文、设计方案、设计图纸、随机抽查、汇报直接问询等;3
3 教学难点是通过本课程的学生,如何使学生掌握基本概论和原理, 以及如何使学生独立从事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等工作。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即多媒体教学加板书的教学方式, 以扎实的专业知识、生动的语言、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同时采用课 堂讨论、提问式教学、图片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 同时课后学习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辅导 6.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王焰新,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目 (1)钱家忠主编,地下水污染控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张永波主编,地下水污染评价及其优化控制,地震出版社。 (3)赵勇胜主编,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科学出版社 (4)编委会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唐玉斌 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保部标准司标准及规范 7.其它 开课对象: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15 环境工程 考核方式:测试、小论文、设计方案、设计图纸、随机抽查、汇报、 直接问询等;
完成6个自主学习项目正文部分第一章基本概念一、教学要求掌握污染水文地质学基础内容,理解地下水污染的概念、特征、重要污染物、污染的特点与途径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地下水污染的概念地下水污染概念第二节地下水污染源特征污染源特征第三节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重要污染物第四节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特点与途径三、本章学时数2 学时第二章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运移一、教学要求掌握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特征、物理动力作用等内容,4
4 完成 6 个自主学习项目 正文部分 第一章 基本概念 一、教学要求 掌握污染水文地质学基础内容,理解地下水污染的概念、特征、 重要污染物、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地下水污染概念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源特征 污染源特征 第三节 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 重要污染物 第四节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特点与途径 三、本章学时数 2 学时 第二章 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运移 一、教学要求 掌握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特征、物理动力作用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第二节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运移的物理动力作用物理动力作用第三节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运移的其他作用作用关系三、本章学时数2 学时第三章污染物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一、教学要求理解溶解与沉淀、氧化还原、吸附等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溶解与沉淀作用溶解沉淀第二节氧化还原作用氧化还原第三节吸附作用吸附作用三、本章学时数5
5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第二节 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运移的物理动力作用 物理动力作用 第三节 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运移的其他作用 作用关系 三、本章学时数 2 学时 第三章 污染物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一、教学要求 理解溶解与沉淀、氧化还原、吸附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溶解与沉淀作用 溶解 沉淀 第二节 氧化还原作用 氧化还原 第三节 吸附作用 吸附作用 三、本章学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