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模块教学大纲模块代码:M023219模块中文名称: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模块英文名称:Agriculturalwastetreatmenttechnology总学分:1.5总学负荷:42自主学习:18课内总学时数:24学时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先修课:工科化学、环境监测、高等数学、污染物控制工程I、污染物控制工程II后修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环境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主要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出发,全面讨论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农业废弃物管理与处理处置及其资源化的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进行农业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的设计及系统分析、科学研究及技术管理奠定必要的基础。3.教学内容和要求该课程由8章组成。第一章农业废弃物概述;介绍了农业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对环境的影响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第二章秸秆还田技术;介绍秸秆直接、间接还田技术,腐化快速还田技术。第三章秸秆氨化技术:介绍了技术要点,注意事项、技术应用效果。第四章秸秆青贮技术,介绍了技术要点,注意事项、技术应用效果。第五章秸秆发酵技术,介绍了技术要点,注意事项、技术应用效果。第六章秸秆制备食用菌培养基技术。第七章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堆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堆肥方法、设备、功效及原则。第八章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4.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农业废弃物概述教学重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教学难点: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模块教学大纲 模块代码:M023219 模块中文名称: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模块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y 总学分:1.5 总学负荷:42 自主学习:18 课内总学时数:24 学时 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 先修课:工科化学、环境监测、高等数学、污染物控制工程 I、污染物控制工程 II 后修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环境工 程专业高年级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主要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出发,全面讨论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农业废弃物管理与 处理处置及其资源化的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进行农业废弃物 处理处置工程的设计及系统分析、科学研究及技术管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该课程由 8 章组成。 第一章 农业废弃物概述;介绍了农业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对环境的影响及资源化利用 技术。 第二章 秸秆还田技术;介绍秸秆直接、间接还田技术,腐化快速还田技术。 第三章 秸秆氨化技术;介绍了技术要点,注意事项、技术应用效果。 第四章 秸秆青贮技术,介绍了技术要点,注意事项、技术应用效果。 第五章 秸秆发酵技术,介绍了技术要点,注意事项、技术应用效果。 第六章 秸秆制备食用菌培养基技术。 第七章 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堆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堆肥方法、设备、功效及原则。 第八章 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 4.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章 农业废弃物概述 教学重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教学难点: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秸秆还田技术教学重点:秸秆直接、间接还田技术。教学难点:腐熟快速还田技术。第三章秸秆氨化技术教学重点:技术要点第四章秸秆青贮技术教学重点:技术要点。第五章秸秆发酵技术教学重点:技术要点。第六章秸秆制备食用菌培养基技术教学重点:秸秆制备草腐食用菌培养基技术,制备木腐食用菌培养基技术。第七章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教学重点:堆肥过程及影响因素第八章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教学重点:直接做饲料、干燥法、分解法、热喷技术5.教学方法和手段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以及课下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辅导为辅,将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标。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刘东生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9。7.其它本模块自主学习共有3个项目组成,自主学习工作量为18学时,自主学习内容如下:项目1:国外对农业废弃物管理措施基本情况(4学时)项目2:农业废弃物的预处理技术?(4学时)项目3:废物的热解处置?(4学时)项目4:畜禽粪便燃料化技术?(6学时)(二)正文部分第一章农业废弃物概述1教学要求:了解农业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对环境的影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2教学内容
第二章 秸秆还田技术 教学重点:秸秆直接、间接还田技术。 教学难点:腐熟快速还田技术。 第三章 秸秆氨化技术 教学重点:技术要点 第四章 秸秆青贮技术 教学重点:技术要点。 第五章 秸秆发酵技术 教学重点:技术要点。 第六章 秸秆制备食用菌培养基技术 教学重点:秸秆制备草腐食用菌培养基技术,制备木腐食用菌培养基技术。 第七章 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 教学重点:堆肥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八章 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 教学重点:直接做饲料、干燥法、分解法、热喷技术 5.教学方法和手段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以及课下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辅导为辅,将课内 课外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标。 6.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刘东生 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9。 7.其它 本模块自主学习共有 3 个项目组成,自主学习工作量为 18 学时,自主学习内容如下: 项目 1:国外对农业废弃物管理措施基本情况(4 学时) 项目 2:农业废弃物的预处理技术?(4 学时) 项目 3:废物的热解处置?(4 学时) 项目 4:畜禽粪便燃料化技术?(6 学时)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 农业废弃物概述 1 教学要求:了解农业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对环境的影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 术。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业废弃物定义和分类,了解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第二节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第三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掌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3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2学时。第二章秸秆还田技术1教学要求:了解秸秆直接、间接及腐熟快速还田技术。2教学内容第一节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第二节秸秆间接还田技术。第三节秸秆生化腐熟快速还田技术;3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2学时。第三章秸秆氨化技术1教学要求:了解秸秆氨化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2教学内容第一节技术概述:第二节技术要点:第三节注意事项。第四节技术应用效果。3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4学时。第四章秸秆青贮技术1教学要求:掌握秸秆青贮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2教学内容第一节技术概述:第二节技术要点。第三节注意事项:第四节技术应用:3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4学时。第五章秸秆发酵技术1教学要求:掌握秸秆青贮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2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废弃物定义和分类,了解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 第二节 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掌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3 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 2 学时。 第二章 秸秆还田技术 1 教学要求:了解秸秆直接、间接及腐熟快速还田技术。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第二节 秸秆间接还田技术。 第三节 秸秆生化腐熟快速还田技术; 3 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 2 学时。 第三章 秸秆氨化技术 1 教学要求:了解秸秆氨化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技术概述; 第二节 技术要点; 第三节 注意事项。 第四节 技术应用效果。 3 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 4 学时。 第四章 秸秆青贮技术 1 教学要求:掌握秸秆青贮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技术概述; 第二节技术要点。 第三节 注意事项; 第四节 技术应用; 3 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 4 学时。 第五章 秸秆发酵技术 1 教学要求:掌握秸秆青贮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技术概述:第二节技术要点。第三节注意事项。3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2学时。第六章秸秆制备食用菌培养基技术1教学要求:掌握制备食用菌培养基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2教学内容第一节秸秆制备草腐食用菌培养基技术;第二节秸秆制备木腐食用菌培养基技术;3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2学时。第七章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1教学要求:掌握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过程、方法及影响要素。2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堆肥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三节堆肥制作方法;第四节堆肥化设备第五节堆肥品质检定的标准:第六节堆肥的功效第七节堆肥使用原则及方法3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4学时。第八章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1教学要求:掌握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2教学内容第一节直接做饲料:第二节干燥法;第三节分解法;第四节热喷技术3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4学时。教研室:环境工程系主任审核签名:执笔人:张金流
第一节 技术概述; 第二节 技术要点。 第三节 注意事项。 3 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 2 学时。 第六章 秸秆制备食用菌培养基技术 1 教学要求:掌握制备食用菌培养基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秸秆制备草腐食用菌培养基技术; 第二节 秸秆制备木腐食用菌培养基技术; 3 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 2 学时。 第七章 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 1 教学要求:掌握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过程、方法及影响要素。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堆肥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堆肥制作方法; 第四节 堆肥化设备 第五节 堆肥品质检定的标准; 第六节 堆肥的功效 第七节 堆肥使用原则及方法 3 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 4 学时。 第八章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 1 教学要求:掌握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直接做饲料; 第二节 干燥法; 第三节分解法; 第四节 热喷技术 3 本章学时数:本章计划 4 学时。 教研室:环境工程 执笔人:张金流 系主任审核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