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证明(2)
12.2 证明(2)
五问五学,浅问深学—精问生发,自主探学 【新知探索】 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是如何确认的? 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对前人在 数学上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他把人们公认的 些真命题作为公理,并以此作为出发点,用推理的 方法证实了一系列命题,编纂成了人类文明史上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学巨著一—《原本》 根据已知的真命题,确定某个命题真实性的 过程叫做证明.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五问五学,浅问深学—— 精问生发,自主探学 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对前人在 数学上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他把人们公认的一 些真命题作为公理,并以此作为出发点,用推理的 方法证实了一系列命题,编纂成了人类文明史上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学巨著——《原本》. 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是如何确认的? 根据已知的真命题,确定某个命题真实性的 过程叫做证明.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新知探索】
五问五学,浅问深学—精问生发,自主探学 基本事实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两边和它们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五问五学,浅问深学—— 精问生发,自主探学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 两边和它们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
五问五学,浅问深学—典型例析,运用新知 下面,我们从基本事实出发,证明“垂直于同一条直 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例1:已知:如图,在直线a、b、c中,a⊥c,b⊥c. 求证:ab 证明:a⊥c ∠1=900(垂直的定义) ∵b⊥c(已知) ∵∠2=90°(垂直的定义) ∵∠1=90°,∠2=90°(已证), ∴∠1=∠2(等量代换) ∠1=∠2(已证) ∴aⅢ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五问五学,浅问深学——典型例析,运用新知 下面,我们从基本事实出发,证明“垂直于同一条直 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a b c 1 2 已知: 求证: 如图,在直线a、b、c中,a⊥c,b⊥c. a∥b. 证明:∵ a⊥c ∴∠1=90° ∵b⊥c (已知), ∴∠2=90°(垂直的定义). ∵∠1=90° ,∠2=90°(已证), ∴∠1=∠2(等量代换). ∵∠1=∠2(已证). ∴ a∥b (垂直的定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1:
五问五学,浅问深学一一师生互动,交流研学 证明过程通常包含几个推理 因 已知事项 推理果 推得的结论 由因到果基本事实、定义、已学过的定理以 的依据及等式性质、不等式性质等 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一般有以下的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命题的条件、结论,结合图形, 写出已知、求证; (3)写出证明过程
五问五学,浅问深学——师生互动,交流研学 证明过程通常包含几个推理. 因 果 由因到果 的依据 已知事项 推得的结论 基本事实、定义、已学过的定理以 及等式性质、不等式性质等. 推理 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一般有以下的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命题的条件、结论,结合图形, 写出已知、求证; (3)写出证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