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高2012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题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5页第二部分5至8页。考生作 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 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3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田径恬静工价公假炸油条/敲诈勒索陟罚臧否贪赃枉法 B铜臭/铜锈隆重/浓重刀削面/销声匿迹潜移默化/黔驴技穷 C.内疚臼齿光纤/光鲜练习簿阴森可怖 蹴而就/花团锦簇 D硬币/荫庇证言净言单行本喜形于色甘之如饴/颐指气使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班驳 岔路口 流光溢彩 落拓不羁 B鱼夫 碳纤维 秀外慧中 名门望族 C.烦躁 混泥土 顶礼膜拜 仗义执言 D.博弈 大杂烩 风声水起 青山绿水 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逢年过节给上司送点礼品,被视为人之常情。而在法制更健全的国家,只要贿赂手握权 柄者钱物,一般都很难逃脱法律的制裁。 B.打工4年替父还债的泸州女孩黄冬梅入围“感动榜样”候选人名单,截止2012年2月27日19 时,她获得的网络投票总数已达171396张。 C“成都少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好为人师的胡忠在颁奖典礼上说道。 D最近叙利亚反对派正积极筹建武装组织,并对叙军警发动袭击武装冲突流血事件频发,叙利 一模语文第1页共8页
亚局势不绝如缕,战争一触即发。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锥树刚表示,我们一定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 来确定鲜明的道德标尺,树立榜样,贬斥失德现象。 B对诗经《氓》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全诗借女主人公之口告诫青春年少的女 孩子对婚姻要慎重,不要轻易迷恋异性小伙子。 C在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最佳服装设 计等五项大奖被《艺术家》一举包揽,成为最大的赢家 D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2月16日凌晨34分,在我国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发 生了48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二、(9分,每次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大众儒学,是一种新的儒学研究派别,是当代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仁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成员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 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使社会成员对自身的社会地位都有稳定的 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社会成员普遍 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遵守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道徳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 态基础)。社会成员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所以大众 儒学是一种超越社会形态和阶级形态的社会统治方略和社会管理学说。 仁和礼是一体的。不讲仁只讲礼,礼就不会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就会遭到反对;不讲礼只讲仁 社会成员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社会发展会使人们的 道德观念发生变化,礼的一些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予以改变和调整,这种改变和调整是仁 的体现。 儒学“仁礼一体”的体系中包含了法的内容,礼和法应该很好的结合。礼的作用主要是预防犯罪, 法的作用主要是惩罚犯罪。对犯罪个体的惩罚不是法的全部意义,惩罚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即能不 能从总体上减少全社会的犯罪)才是惩罚的主要目的。建立分层践行的“以礼为体,以法为用”的礼法 体系,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一模语文第2页共8页
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全社会的和谐。大众儒学认为,践行仁 礼和维护仁礼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汤武革命”和“舜不告而娶”的目的是“复礼”而不是作乱。所以,他 们不是在破坏和谐,而是在恢复被破坏了的和谐的基础。所以,“汤武革命”与“克己复礼”在本质上是 完全一致的,都是创造和谐、促进和谐的行为。大众儒学承认一切人(尤其是居下位者)的维护仁礼的 责任和权利,可以使人们(尤其是居上位者)在违背仁礼方面,不致走得太远。可以使人们在破坏和谐 基础的道路上,不致走得太远。因此,只会对维护社会和谐产生积极作用。“礼之用和为贵”表明,礼的 根本精神,是不同地位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尊重。所以,儒学文化就是和谐文化。 5下列有关大众儒学思想体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是儒学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施行仁政使社会成员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B.“礼"可使社会成员从道德上认可和定位自身的社会地位,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 C.法”是“仁”和“礼”的有效补充,其作用主要是惩罚犯罪,使社会能长治久安。 D.“大众儒学”思想体系当中的“仁”“礼”法”是相互依存的,三者缺一不可 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大众儒学是一种新的儒学研究派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和阶级形态。 B.“仁"”和“礼"如果不能协调好,社会就容易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产生动乱。 C惩罚犯罪的目的不是惩罚犯罪个体而是为了从总体上减少全社会的犯罪行为。 D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维护仁礼的责任和权利能约束违背仁礼、破坏和谐的行为 7按照“仁礼一体”的观点,下列现象不完全符合“大众儒学”理念的一项是 A.受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公司将强制拆除张某在小区公共区域内搭建的车棚。 B广东一教师回家时遇见三歹徒抢劫路人,便驱车撞向劫匪,阻止了劫匪的暴行。 C学校教育学生,遭遇突发事件见义勇为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鲁莽行事。 D.公司规定,员工因病请假每天扣工资80元;超出10天的,扣除全年奖金。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0题。 吴宽,宇原博,长洲人。以文行有声诸生间,少有介行,闻于乡隅。百里外一富家,主方幼,有母在, 延公为馆师。其家有女方笄①,窺见公,心悦焉,朝夕辄以肉羹遣亲婢通意于公,公即以他故解馆去。人 扣之,公终不言。及后其女物故,公晚年始道此,以训示子孙。其厚德如此。 模语文第3页共8页
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秩满进右谕德。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 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弘治八年擢吏部右侍郎。丁继母忧,吏部员缺,命虚位待之。服满还任,转左,改掌詹事府,入东阁, 专典诰敕,仍侍武宗东宫。宦豎多不欲太子近儒臣,数移事间讲读。寬率其僚上疏曰:“东宫讲学,寒暑 风雨则止,朔望令节则止,一年不过教月,一月不过数日,一日不过数刻。是进讲之时少,辍讲之日多, 岂容复以他事妨诵读。古人八岁就傅,即居宿于外欲离近习,亲正人耳。庶民且然,矧②太子天下本 哉?”帝嘉纳之。 十六年进礼部尚书,余如故。先是,孝庄钱太后崩,廷议孝肃周太后万岁后,并葬裕陵,榭庙,礼 皆如适。至是,孝肃崩,将祉庙,帝终以并褙为疑,下礼官集议。宽言《鲁颂·闖宫》、《春秋》考仲子之宫皆 别庙,汉、唐亦然。会大臣亦多主别庙,帝乃从之。时词臣望重者,宽为最,谢迁次之。迁既入阁,尝为刘 健言,欲引宽共政,健固不从。他日又曰:“吴公科第、年齿、闻望皆先于迁,迁实自愧,岂有私于吴公 耶。”及迁引退,举宽自代,亦不果用。中外皆为之惜,而宽甚安之,曰:“吾初望不及此也。”年七十,数 引疾,辄慰留,竟卒于官。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授长子奭中书舍人,补次子奥国子生,异数也。 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于书无不读,诗文有典则,兼工书法。有田数顷,尝以周亲故 之贫者。友人贺恩疾,迁至邸,旦夕视之。恩死,为衣素一月 【注]①笄():束发用的簪子。②矧(shen):何况。 (《吴宽传》有删改) 8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扣之 扣:问 B.丁继母忧 忧:担忧 C.下礼官集议 下:交付 D为衣素一月 衣:穿 页是 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以文行有声诸生间 以肉羹遣亲婢通意于公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窥见公,心悦焉 尝以周亲故之贫者 (激于义面死焉者也 蚓无爪牙之利 模语文第4页共8页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宽少有介行,闻名乡里。曾被一富家聘为老师深得其富家女的爱慕。 B.吴宽以科考状元的身份入仕,官至礼部尚书,却家境清贫,终卒于任上。 C.吴宽上疏进谏宦官不能随意干涉妨碍太子读书,受到皇上称赞,意见被采纳。 D.吴宽德厚行高知识渊博,他的诗文很有章法,在书法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第二部分(主观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题5分) (1)古人八岁就傅即居宿于外,欲离近习,亲正人耳。庶民且然,矧太子天下本哉? (2)及迁引退,举宽自代,亦不果用。中外皆为之惜,而宽甚安之。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8分) 相见欢 蔡松年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烛,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 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 云闲晩溜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 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1)词的上片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写景?试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的审美境界可用一个“*清”字概括,请简要回答作者是怎样表现艺术境界之“清的。(4分 13按要求填写下列横线上空缺的内容。(任选一题,共5分)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杜甫的《登高》一诗中以大境界写景抒情的诗句是 ,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迢迢牵牛星》中写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却不能共语的句子是 模语文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