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逐题详解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田甲林 【说明:此分析是受朋友之托,纯属一己之见,如有不当之处,万望海涵 4203991@q9.com,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人类早期生活的全面记录,表现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关于宇 宙和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神话以一种浪漫想象来 表达神性观念及其灵性世界远古人类在这种浪漫想象中开始探索世界和人生的 起源及归宿。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系统中均有丰富的神话故事。 埃及有太阳神“拉”开天辟地的传说。据说在混沌初开之际,“拉”在水神 努”的体内孕育成形,又从莲花苞中开出水面,显现为一团红日,并成为万物 的创造者。“拉”创造了天地、人类和动物。后来,由于人类堕落犯罪,“拉” 派遣他的女儿爱情之神赫托尔去毁灭他们。接着“拉”又回心转意,便以美酒灌 醉女儿,使她常卧不醒,人类因此免于毁灭。 巴比伦也有一则创世神话。故事说,起初太空中只有混沌和化身为恶魔的提 阿马特的太初深渊。后来提阿马特生了诸神,诸神反过来剥夺了她的权力。提 阿马特为此震怒,准备惩治诸神,诸神得知后十分恐慌,唯有大神安夏尔之子马 尔都克对提阿马特无所畏惧,并与之搏斗且战胜了她。马尔都克将提阿马特的躯 体撕成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并进而创造了星辰、万物和人类 中国则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上古时期,天与地混沌未开,像个鸡蛋, 盘古就生长在这当中。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剖,属于“阳”的清而轻的物质 上升为天 “阴”的浊而重的物质下降为地。盘古也在天地变化之中成长 逐渐其智超过天,其力超过地。这样又经历一万八干年,天极高了,地极深了 盘古的身子极长了,然后才有三皇出现在世间。《旧约》中记载了古代希伯来人 的神话创世说。上帝耶和华在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捏了—个男人,取 名亚当;并取亚当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耶和华使他们结为夫妻并将 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中生活。之后,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劝诱下,违背耶和华的旨意 吃了分辨善恶之树的果子。于是智慧明了,眼睛亮了,他们看到了自己那赤裸着 的美丽肉体而耶和华知道后,大发雷霆,他将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让他们去 历经人类的各种磨难 神话在远古时代是人们对人性与神性、世间与灵界的描迷和解释。古人用神 话来说明宇宙的起源和天地万物的存在,体悟并解说人本身的意义。因此,神话 中的各种人物神灵、天体神灵、自然神灵和动植物神灵形象构成了远古人类精神 认知上的世界全景。当宗教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发展以后,神话的运用及其影响 虽然逐渐削弱,但却未曾从根本上退岀宗教舞台。世界各大宗教在其发展演变中 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其神话形式。现存于世的各大宗教都有各自的神话构建,都 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在信仰生活中的活跃之态。因此,进一步研究当今世界宗 教神话体系仍旧很有必要 (摘编自王晓朝《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1.下列关于神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现着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神话,全面记录着人类的早期生活,神话故事还 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 B.神话是远古人类在浪漫想象中用来表达神性观念和灵性世界的,随着这种表 达,远古人类也就开始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起源及归宿。 C.古人用神话来说明宇宙是如何起源和天地万物为什么存在,同时,古人也靠 神话来解读人自身的意义
2015 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逐题详解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田甲林 【说明:此分析是受朋友之托,纯属一己之见,如有不当之处,万望海涵。 4203991@qq.com,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神话是人类早期生活的全面记录,表现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关于宇 宙和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神话以一种浪漫想象来 表达神性观念及其灵性世界,远古人类在这种浪漫想象中开始探索世界和人生的 起源及归宿。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系统中均有丰富的神话故事。 埃及有太阳神“拉”开天辟地的传说。据说在混沌初开之际,“拉”在水神 “努”的体内孕育成形,又从莲花苞中开出水面,显现为一团红日,并成为万物 的创造者。“拉”创造了天地、人类和动物。后来,由于人类堕落犯罪,“拉” 派遣他的女儿爱情之神赫托尔去毁灭他们。接着“拉”又回心转意,便以美酒灌 醉女儿,使她常卧不醒,人类因此免于毁灭。 巴比伦也有一则创世神话。故事说,起初太空中只有混沌和化身为恶魔的提 阿马特的太初深渊。后来.提阿马特生了诸神,诸神反过来剥夺了她的权力。提 阿马特为此震怒,准备惩治诸神,诸神得知后十分恐慌,唯有大神安夏尔之子马 尔都克对提阿马特无所畏惧,并与之搏斗且战胜了她。马尔都克将提阿马特的躯 体撕成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并进而创造了星辰、万物和人类。 中国则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上古时期,天与地混沌未开,像个鸡蛋, 盘古就生长在这当中。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剖,属于“阳”的清而轻的物质 上升为天,属于“阴”的浊而重的物质下降为地。盘古也在天地变化之中成长, 逐渐其智超过天,其力超过地。这样又经历一万八千年,天极高了,地极深了, 盘古的身子极长了,然后才有三皇出现在世间。《旧约》中记载了古代希伯来人 的神话创世说。上帝耶和华在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捏了一个男人,取 名亚当;并取亚当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耶和华使他们结为夫妻并将 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中生活。之后,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劝诱下,违背耶和华的旨意 吃了分辨善恶之树的果子。于是智慧明了,眼睛亮了,他们看到了自己那赤裸着 的美丽肉体而耶和华知道后,大发雷霆,他将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让他们去 历经人类的各种磨难 神话在远古时代是人们对人性与神性、世间与灵界的描迷和解释。古人用神 话来说明宇宙的起源和天地万物的存在,体悟并解说人本身的意义。因此,神话 中的各种人物神灵、天体神灵、自然神灵和动植物神灵形象构成了远古人类精神 认知上的世界全景。当宗教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发展以后,神话的运用及其影响 虽然逐渐削弱,但却未曾从根本上退出宗教舞台。世界各大宗教在其发展演变中 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其神话形式。现存于世的各大宗教都有各自的神话构建,都 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在信仰生活中的活跃之态。因此,进一步研究当今世界宗 教神话体系仍旧很有必要。 (摘编自王晓朝《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1.下列关于神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表现着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神话,全面记录着人类的早期生活,神话故事还 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 B.神话是远古人类在浪漫想象中用来表达神性观念和灵性世界的,随着这种表 达,远古人类也就开始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起源及归宿。 C.古人用神话来说明宇宙是如何起源和天地万物为什么存在,同时,古人也靠 神话来解读人自身的意义
D.在远古时代,神话是人们对人性和神性、世间和灵界的描述和解释,古人精 神层面的世界全景是由神化了的人、天体、大自然、动植物构成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原文中“其 中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而A选项变 为“神话故事还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很明显A选项扩大了范围, 叙述不准确。(错误类型:部分与整体一—这种错误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只从 整体分析,不关注特殊情况;其二是以偏概全,用特殊性去表述普遍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世界范围内,各种古老文化体系中都有丰富的神话故事,中国神话中的盘 吉开天辟地神话和古代希伯来人的创世神话,不约而同地把智慧提到很高的地 B.在埃及、巴比伦、中国的古老的神话中,关于创世的理解,都有基本相同的 一个认识,那就是天地之初,一片混沌。 C.埃及神话中的太阳神“拉”、巴比伦神话中的提阿马特、中国的盘古都是自 然物的人格化,尤其是较大星辰的人格化。 D.天地混沌未开的远古时期,盘古在像鸡蛋一样的混沌之中生长,后来,天地 分剖,盘古也随着变化成长,因而盘古的智慧力量超过了天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项 错“因而盘古的智慧力量超过了天地”。原文中并没有言及因果关系。(错误 类型:原因与结果——因果照应: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本题属于后 者,即强加因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拉”孕育于水神体内,创造了天地、人类和动物,后来由于人类堕落犯罪 拉”派遣他的女儿爱情之神赫托尔去毁灭他们。 B.提阿马特生了诸神,对反过来剥夺她权力的诸神非常愤怒;诸神得知提阿马 特要惩治他们,十分恐慌,只有马尔都克与之搏斗,并战胜了她 C.随着宗教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发展以后,神话的存在越来越弱化,但世界各 大宗教在其发展中仍保留了一定量的神话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系统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在信仰生活中 的活跃状态,因而,已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宗教神话体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 选项中“已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宗教神话体系”一句与原文中“进一步 研究当今世界宗教神话体系仍旧很有必要”相矛盾。(错误类型:背定与否定 混淆是非:在事物的性质上,命题者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将肯定事物情况的 判断表述为否定事物情况的判断。)特别说明一点,本题C选项说“世界各大 宗教在其发展中仍保留了一定量的神话”然而原文中说“世界各大宗教在其发 展演变中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其神话形式”,所谓保留了其神话形式,其意为 用神话故事的方式来阐述宗教教义,那么是否就可以认为是保留了一定量的神 话?这一点值得商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D.在远古时代,神话是人们对人性和神性、世间和灵界的描述和解释,古人精 神层面的世界全景是由神化了的人、天体、大自然、动植物构成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原文中“其 中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而 A 选项变 为“神话故事还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心理和情感”,很明显 A 选项扩大了范围, 叙述不准确。(错误类型:部分与整体——这种错误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只从 整体分析,不关注特殊情况;其二是以偏概全,用特殊性去表述普遍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世界范围内,各种古老文化体系中都有丰富的神话故事,中国神话中的盘 吉开天辟地神话和古代希伯来人的创世神话,不约而同地把智慧提到很高的地 位。 B.在埃及、巴比伦、中国的古老的神话中,关于创世的理解,都有基本相同的 一个认识,那就是天地之初,一片混沌。 C.埃及神话中的太阳神“拉”、巴比伦神话中的提阿马特、中国的盘古都是自 然物的人格化,尤其是较大星辰的人格化。 D.天地混沌未开的远古时期,盘古在像鸡蛋一样的混沌之中生长,后来,天地 分剖,盘古也随着变化成长,因而盘古的智慧力量超过了天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D 项 错“因而盘古的智慧力量超过了天地”。原文中并没有言及因果关系。(错误 类型:原因与结果——因果照应: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本题属于后 者,即强加因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拉”孕育于水神体内,创造了天地、人类和动物,后来由于人类堕落犯罪, “拉”派遣他的女儿爱情之神赫托尔去毁灭他们。 B.提阿马特生了诸神,对反过来剥夺她权力的诸神非常愤怒;诸神得知提阿马 特要惩治他们,十分恐慌,只有马尔都克与之搏斗,并战胜了她。 C.随着宗教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发展以后,神话的存在越来越弱化,但世界各 大宗教在其发展中仍保留了一定量的神话。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系统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在信仰生活中 的活跃状态,因而,已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宗教神话体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D 选项中“已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宗教神话体系”一句与原文中“进一步 研究当今世界宗教神话体系仍旧很有必要”相矛盾。(错误类型:肯定与否定 —— 混淆是非:在事物的性质上,命题者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将肯定事物情况的 判断表述为否定事物情况的判断。)特别说明一点,本题 C 选项说“世界各大 宗教在其发展中仍保留了一定量的神话 .........”然而原文中说“世界各大宗教在其发 展演变中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其神话形式 ........”,所谓保留了其神话形式,其意为 用神话故事的方式来阐述宗教教义,那么是否就可以认为是保留了一定量的神 话?这一点值得商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纯,字德厚,陇西成纪人也。纯少有膂力,便弓马。在周,仕历司御上 士、典驭下大夫,封固始县男,邑二百户。从武帝平齐,以功拜仪同,进爵大兴 县侯,增邑通前八百户。高祖受禅,进爵汉曲县公。汉王谅作乱并州,以纯为行 军蓥管、河北道安抚副使,从杨素击平之。以功拜柱国,进爵为郡公,增邑二千 户。转左备身将军,赐女妓十人,缣彩五干匹。数年一转左骁卫将军、彭城留守 齐王昧之得罪也,缒拳岛交通,帝庭谴之日:“汝阶缘宿卫,以至大官,何乃附 傍吾儿欲相离间也。“纯日:“臣本微贱下才过蒙奖擢,先帝察臣小心,宠逾涯 分,陛下重加收采,位至将军。欲竭余年,报国恩耳。磁熬鬻齐王者,徒以先帝. 先后往往在仁寿官,置元德太子及齐王于膝上,谓臣日:汝好看此二儿,勿忘 吾言也。′臣奉诏之后,每于体暇唐入,泰尝不诣王所。臣诚不敢忘先帝之言。 于时陛下亦侍先帝之侧.。"帝改容日:“诚有斯旨。"于是舍之。后数日,出为 汶山令。岁余,突厥寇边,朝廷以纯宿将,转为榆林太守。虏有至境,纯輒击却 之。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之纯初 闭营不与战,贼屡挑之不出,贼以纯为怯,不设备,纵兵大掠。纯选精锐击之 合战于昌虑,大破之,斩首万余级,筑为京观。贼魏麒麟众万余人,掳单父,纯 进击,又破之。及帝重征辽东,复以纯为彭城留守。东海贼彭孝才众数干,掠怀 仁县,转入沂水,保五不及山。纯以精兵击之,擒孝才于阵。车裂之,余党各散。 时百姓思乱,盜贼日益,纯虽频战克捷,所在蜂起。有人谮纯怯懦,不能平贼, 帝大怒,遣使锁纯诣东都。有司见帝怒甚,遂希旨致纯死罪,竞伏诛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纯少有膂力,便弓马 便:熟 B.齐王睐之得罪也,纯坐与交通坐:因为 C.斩首万余级,筑为京观 D.有人谮纯怯懦,不能平贼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坐:定罪。用代入法即可得以检验。旧时一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 处罚。连坐,是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 的制度。又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令 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司马贞索隐:“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 举,则十家连坐。”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妾已受谴,杖八 十矣。’祖视其背,血痕满焉。“儿子并连坐,如何?”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之 B.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 之/C.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 纯讨之 D.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具体来讲是考查文言 文的断句,能力层级为B。该类题可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 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董纯,字德厚,陇西成纪人也。纯少有膂力,便弓马。在周,仕历司御上 士、典驭下大夫,封固始县男,邑二百户。从武帝平齐,以功拜仪同,进爵大兴 县侯,增邑通前八百户。高祖受禅,进爵汉曲县公。汉王谅作乱并州,以纯为行 军蓥管、河北道安抚副使,从杨素击平之。以功拜柱国,进爵为郡公,增邑二千 户。转左备身将军,赐女妓十人,缣彩五千匹。数年一转左骁卫将军、彭城留守。 齐王昧之得罪也,缒拳岛交通,帝庭谴之曰:“汝阶缘宿卫,以至大官,何乃附 傍吾儿欲相离间也。"纯日:“臣本微贱下才过蒙奖擢,先帝察臣小心,宠逾涯 分,陛下重加收采,位至将军。欲竭余年,报国恩耳。磁熬鬻齐王者,徒以先帝、 先后往往在仁寿官,置元德太子及齐王于膝上,谓臣日:‘汝好看此二儿,勿忘 吾言也。’臣奉诏之后,每于体暇唐入,泰尝不诣王所。臣诚不敢忘先帝之言。 于时陛下亦侍先帝之侧.。"帝改容日:“诚有斯旨。"于是舍之。后数日,出为 汶山令。岁余,突厥寇边,朝廷以纯宿将,转为榆林太守。虏有至境,纯辄击却 之。会 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之纯初 闭营不与战,贼屡挑之不出,贼以纯为怯,不设备,纵兵大掠。纯选精锐击之, 合战于昌虑,大破之,斩首万余级,筑为京观。贼魏麒麟众万余人,掳单父,纯 进击,又破之。及帝重征辽东,复以纯为彭城留守。东海贼彭孝才众数千,掠怀 仁县,转入沂水,保五不及山。纯以精兵击之,擒孝才于阵。车裂之,余党各散。 时百姓思乱,盗贼日益,纯虽频战克捷,所在蜂起。有人谮纯怯懦,不能平贼, 帝大怒,遣使锁纯诣东都。有司见帝怒甚,遂希旨致纯死罪,竞伏诛。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纯少有膂力,便弓马 便:熟悉。 B.齐王睐之得罪也,纯坐与交通 坐:因为。 C.斩首万余级,筑为京观 筑:修建。 D.有人谮纯怯懦,不能平贼 谮:诬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坐:定罪。用代入法即可得以检验。旧时一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 处罚。连坐,是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 的制度。又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令 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司马贞索隐:“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 举,则十家连坐。”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妾已受谴,杖八 十矣。’袒视其背,血痕满焉。‘儿子并连坐,如何?’”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之 / B.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 之/C.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 纯讨之/ D.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 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具体来讲是考查文言 文的断句,能力层级为 B。该类题可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 法:
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 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 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⑧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 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 性更高。 ④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 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⑤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 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 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纯功勋卓著,仕途顺利。他在北周任官时,就已经封邑二百户,后跟从武 帝平定齐国,按功勋任为仪同,增加食邑八百户;隋朝建立后,他又因军功,不 B.董纯忠心耿耿,反而被贬。皇帝质问他为何与获罪的皇子来往,他如实讲述 先皇帝嘱托,皇帝为之动容,但不久,却被贬为汶山太守。 C.董纯带兵作战,机智灵活。隋朝外忧突厥,内敌叛军,董纯都能打退平定 在与张大彪等对手的战术最终战胜强敌。 D.董纯一生戎马,终遭谗害。面对盗贼日益增多的局面,董纯虽有所控制,但 终不能改变大局。皇帝为此大为震怒,最终杀了董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皇 帝为此大为晨怒”对应的是“有人语纯怯懦,不能平贼,帝大怒”。那么选项 中的“此”指代内容跟确切地讲,应该是两个原因“①怯惴;②不能平贼” 而选项中明显更加注重“不能平贼”既“终不能改变大局”。如当成是探究因 果关系的关系的话,被杀是结果,而选项中叙述原因的时候只有客观原因,缺 乏主观原因,就显得概括不完整。因此D选项就错了。)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分) (1)汝阶缘宿卫,以至大官,何乃附傍吾儿,欲相离间也。 译:你从宫中的一名警卫人员,直升到今天的高官,为什么要依附我的儿子 想要离间我们父子俩。(译出大意给3分;“宿卫”“以至”两处,每译对 处给1分。) (2纯以精兵击之,擒孝才于阵,车裂之,余党各散 译:董纯率领精锐部队进攻他们,在军阵中抓获了彭孝才,以车裂刑法处死了 他,其他党徒各自逃散了。(译出大意给3分;“以”“余党”两处,每译对 处给1分)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高考文言 语句的翻译要建立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应以直译为主,特别注意重点词语 重点句式等得分关键点 【参考译文】 董纯字德厚陇西成纪人董纯年少时很有体力,弓马娴熟。在北周时历任司御 上士、典驭下大夫,封为固始县男,采邑二百户。跟从周武帝平定北齐,以功拜 仪同,进爵大兴县侯,增邑通前八百户
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 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 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③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 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 性更高。 ④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 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⑤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 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 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董纯功勋卓著,仕途顺利。他在北周任官时,就已经封邑二百户,后跟从武 帝平定齐国,按功勋任为仪同,增加食邑八百户;隋朝建立后,他又因军功,不 断升迁。 B.董纯忠心耿耿,反而被贬。皇帝质问他为何与获罪的皇子来往,他如实讲述 先皇帝嘱托,皇帝为之动容,但不久,却被贬为汶山太守。 C.董纯带兵作战,机智灵活。隋朝外忧突厥,内敌叛军,董纯都能打退平定。 在与张大彪等对手的战术 最终战胜强敌。 D.董纯一生戎马,终遭谗害。面对盗贼日益增多的局面,董纯虽有所控制,但 终不能改变大局。皇帝为此大为震怒,最终杀了董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皇 帝为此大为震怒”对应的是“有人谮纯怯懦,不能平贼,帝大怒”。那么选项 中的“此”指代内容跟确切地讲,应该是两个原因“①怯懦;②不能平贼”, 而选项中明显更加注重“不能平贼”既“终不能改变大局”。如当成是探究因 果关系的关系的话,被杀是结果,而选项中叙述原因的时候只有客观原因,缺 乏主观原因,就显得概括不完整。因此 D 选项就错了。)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0 分) (1)汝阶缘宿卫,以至大官,何乃附傍吾儿,欲相离间也。 译:你从宫中的一名警卫人员,直升到今天的高官,为什么要依附我的儿子, 想要离间我们父子俩。(译出大意给 3 分;“宿卫”“以至”两处,每译对一 处给 1 分。) (2)纯以精兵击之,擒孝才于阵,车裂之,余党各散。 译:董纯率领精锐部队进攻他们,在军阵中抓获了彭孝才,以车裂刑法处死了 他,其他党徒各自逃散了。(译出大意给 3 分;“以”“余党”两处,每译对 一处给 1 分)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高考文言 语句的翻译要建立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应以直译为主,特别注意重点词语、 重点句式等得分关键点。 【参考译文】 董纯,字德厚,陇西成纪人.董纯年少时很有体力,弓马娴熟。在北周时历任司御 上士、典驭下大夫,封为固始县男,采邑二百户。跟从周武帝平定北齐,以功拜 仪同,进爵大兴县侯,增邑通前八百户
隋文帝受禅,进爵汉曲县公。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隋炀帝杨广即位), 在并州起兵作乱,隋炀帝让董纯担任行军总管、河北道安抚副使,跟随杨素攻击 并平定了杨谅。以功拜柱国,进爵为顺政郡公,增食邑二千户。转任左备身将军, 赐女妓十人,彩绢五干匹。数年后,转左骁卫将军、彭城留守 隋炀帝次子齐王杨暕因太骄纵被炀帝监禁,董纯因与杨暕交往而受牵连, 炀帝当庭谴责他道:“你的官阶由皇宫护卫,升到大官,为何附傍我儿,是想要 离间我父子吗?″董纯道:“臣本身份低微没有才学,过分蒙受奖励提拔,先帝 察臣小心,宠爱超过本分,陛下重加录用,位至将军。想要竭尽余年,报答国恩。 至于此前几次到齐王那里,只是因先帝、先后常在仁寿宫时,抱着元德太子(杨 昭)及齐王坐在腿上,对臣说:‘你要照顾好这两个孩子,不要忘了我的话。 臣奉诏之后,才每次执班后出入齐王府看望齐王。臣确实不敢忘记先帝之言。那 时陛下也在先帝身边服侍。”炀帝动容道:“确有此事。”于是放了他。数日后, 外放为汶山太守。 年后,突厥侵犯边境,朝廷因董纯是老将,调任为榆林太守。突厥有入境 的,都被董纯击退。正逢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聚众达数万,占据悬簿山 在徐、兖等地抢掠。炀帝令董纯领兵征讨。董纯起初闭营不与敌兵接战,敌兵屡 次挑战见官兵不岀来,认为董纯怕敌,于是不加防备,纵兵大掠各地。董纯挑选 精锐部队攻击他们,在昌虑将敌军围住大战,大获全胜,斩万余首级,筑成京观 以警众贼。贼兵魏骐驎众万余人,抢掠单父,董纯进军攻击,又打败他们。等到 炀帝再次征讨辽东,又让董纯为彭城留守。东海贼彭孝才聚众数千,掳掠怀仁县, 转入沂水,占据了五不及山。董纯用精兵攻击他们,在阵中生擒彭孝才,用车裂 刑处置了他,余党各自散去。当时百姓思乱,盗贼日益猖獗,董纯虽然多次征剿 获胜,但任地仍盗贼蜂起。有人诬蔑他怯懦怕战,不能平贼,炀帝大怒,派使者 将董纯锁拿回东都洛阳。官员见炀帝极为愤怒,就迎合帝王判了董纯死罪,董纯 竟伏法被杀 (二)代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退栖 司空图①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 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 燕昭②不是空怜马,支遁③何妨亦爱鷹。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注】①司空图:字表圣。唐僖宗去四川,司空图没有被批准随驾,退回中条山 王官谷。这首诗是他回中条山后写的。②燕昭即燕昭王,曾被郭隗所讲古国君购 买已死千里马的故事打动。③支遁(314-366):字道林,东晋高僧,佛学家 文学家 8.这首诗的颔联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诗人用象征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隐居中条山的作者,得到了宝剑 就如同添了健仆,充满豪情;没有书看,就像很长时间失去了朋友。诗人以“得 剑”如得“健仆”,“亡书”似“良朋”象征找回了曾经失掉的文人生活中难得 的情趣 【解析】写出“象征”的方法,给2分;进行具体分析,给3分。另:意思答 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特别说明,此题容易让 学生想到是比喻手法,因为句中有“如”和“似”。实质上来说,比喻构成的两 个条件:①是不同性质的两个事物;②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由此可见, 这两联没有使用比喻手法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份)
隋文帝受禅,进爵汉曲县公。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隋炀帝杨广即位), 在并州起兵作乱,隋炀帝让董纯担任行军总管、河北道安抚副使,跟随杨素攻击 并平定了杨谅。以功拜柱国,进爵为顺政郡公,增食邑二千户。转任左备身将军, 赐女妓十人,彩绢五千匹。数年后,转左骁卫将军、彭城留守。 隋炀帝次子齐王杨暕因太骄纵被炀帝监禁,董纯因与杨暕交往而受牵连, 炀帝当庭谴责他道:“你的官阶由皇宫护卫,升到大官,为何附傍我儿,是想要 离间我父子吗?”董纯道:“臣本身份低微没有才学,过分蒙受奖励提拔,先帝 察臣小心,宠爱超过本分,陛下重加录用,位至将军。想要竭尽余年,报答国恩。 至于此前几次到齐王那里,只是因先帝、先后常在仁寿宫时,抱着元德太子(杨 昭)及齐王坐在腿上,对臣说:‘你要照顾好这两个孩子,不要忘了我的话。’ 臣奉诏之后,才每次执班后出入齐王府看望齐王。臣确实不敢忘记先帝之言。那 时陛下也在先帝身边服侍。”炀帝动容道:“确有此事。”于是放了他。数日后, 外放为汶山太守。 一年后,突厥侵犯边境,朝廷因董纯是老将,调任为榆林太守。突厥有入境 的,都被董纯击退。正逢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聚众达数万,占据悬簿山, 在徐、兖等地抢掠。炀帝令董纯领兵征讨。董纯起初闭营不与敌兵接战,敌兵屡 次挑战见官兵不出来,认为董纯怕敌,于是不加防备,纵兵大掠各地。董纯挑选 精锐部队攻击他们,在昌虑将敌军围住大战,大获全胜,斩万余首级,筑成京观 以警众贼。贼兵魏骐驎众万余人,抢掠单父,董纯进军攻击,又打败他们。等到 炀帝再次征讨辽东,又让董纯为彭城留守。东海贼彭孝才聚众数千,掳掠怀仁县, 转入沂水,占据了五不及山。董纯用精兵攻击他们,在阵中生擒彭孝才,用车裂 刑处置了他,余党各自散去。当时百姓思乱,盗贼日益猖獗,董纯虽然多次征剿 获胜,但任地仍盗贼蜂起。有人诬蔑他怯懦怕战,不能平贼,炀帝大怒,派使者 将董纯锁拿回东都洛阳。官员见炀帝极为愤怒,就迎合帝王判了董纯死罪,董纯 竟伏法被杀。 (二)代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退栖 司空图①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 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 燕昭②不是空怜马,支遁③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注】①司空图:字表圣。唐僖宗去四川,司空图没有被批准随驾,退回中条山 王官谷。这首诗是他回中条山后写的。②燕昭即燕昭王,曾被郭隗所讲古国君购 买已死千里马的故事打动。③支遁(314—366):字道林,东晋高僧,佛学家, 文学家。 8.这首诗的颔联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 分) 【参考答案】诗人用象征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隐居中条山的作者,得到了宝剑 就如同添了健仆,充满豪情;没有书看,就像很长时间失去了朋友。诗人以“得 剑”如得“健仆”,“亡书”似“良朋”象征找回了曾经失掉的文人生活中难得 的情趣。 【解析】写出“象征”的方法,给 2 分;进行具体分析,给 3 分。另:意思答 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特别说明,此题容易让 学生想到是比喻手法,因为句中有“如”和“似”。实质上来说,比喻构成的两 个条件:①是不同性质的两个事物;②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由此可见, 这两联没有使用比喻手法。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