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 语文试题2015.05.22(5月最后一次模拟) 语文科目考试考生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泠然(1ng)拓本(ta)吃空饷(kbng)煊赫一时(xuan) B.针灸(i0)冠冕(guan)煞风景(sha)濯濯童山(zhu6) C.氤氲(yun)趑趄(zI)手动挡(dang)外强中干(gan) D.消弭(mi)颓圮(p1)反间计(jian)呶呶不休(na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对于文物和历史建筑,我们应坚持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在不背离公共文化 属性的基础上,适度引入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文化项目,努力提升自身造血功 B.微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特权。你微笑着面对世界,世界便会回你以微笑 用绽放的笑容,舒缓你长久绷紧的脸庞,抚平你紧紧皱起的眉宇,融化人们彼此 间的冰霜,温暖这个世界 C.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对人流预警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 个别游客不听指挥是导致现场秩序混乱的首要原因,上海人口无序膨涨是造成这 次事件的根本原因。 D.我们回顾那段历史,纪念惊心动魄的反法西斯战争,但人们不可忘记,被打 败的邪恶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时至今日,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并未消声匿迹,颠覆 战后国际秩序的野心并未完全遏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4月12日,由现有意向创始成员国同意,荷兰、巴西、芬兰、格鲁吉亚、丹 麦正式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B.总有家庭伦理的问题需要人们去关注,总有公共信用的问题需要人们去讨论 总有社会良知的问题需要人们去思辨。 C.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浙江省全省人民 前仆后继地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梦想,在浙江发展 史上留下一份又一份荣耀。之江大地的你我挽起手来,牢记时代使命,以创造更 加美好的明天。 D.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一种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通俗 读物。对70后、80后来说,看“小人书”是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温馨场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农业的保障体系包括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 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该体系的完善程度事关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农业抗风险能力 B.禁止网媒侵权转载,对纸媒来说,可增加对原创内容的尊重;有助于刺激大 量转载文章的网站生产原创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未来如何有效执行,能否降 低被侵权媒体的维权成本则是检验这一规定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C.“机器换人”正围绕“面、线、点”结合,“网”络化服务的重点工作全面 推进,营造出“面”上形成氛围、“线”上整合推进、“点”上示范带动的良好 局面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 语 文 试 题 2015.05.22(5 月最后一次模拟) 语文科目考试 考生须知: 1、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泠然(líng) 拓本(tà) 吃空饷(kòng) 煊赫一时(xuān) B.针灸(jiū) 冠冕(guān) 煞风景(shā) 濯濯童山(zhuó) C.氤氲(yūn) 趑趄(zī) 手动挡(dàng) 外强中干(gàn) D.消弭(mǐ) 颓圮(pǐ) 反间计(jiān) 呶呶不休(ná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对于文物和历史建筑,我们应坚持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在不背离公共文化 属性的基础上,适度引入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文化项目,努力提升自身造血功 能。 B.微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特权。你微笑着面对世界,世界便会回你以微笑。 用绽放的笑容,舒缓你长久绷紧的脸庞,抚平你紧紧皱起的眉宇,融化人们彼此 间的冰霜,温暖这个世界。 C.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对人流预警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 个别游客不听指挥是导致现场秩序混乱的首要原因,上海人口无序膨涨是造成这 次事件的根本原因。 D.我们回顾那段历史,纪念惊心动魄的反法西斯战争,但人们不可忘记,被打 败的邪恶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时至今日,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并未消声匿迹,颠覆 战后国际秩序的野心并未完全遏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4 月 12 日,由现有意向创始成员国同意,荷兰、巴西、芬兰、格鲁吉亚、丹 麦正式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B.总有家庭伦理的问题需要人们去关注,总有公共信用的问题需要人们去讨论, 总有社会良知的问题需要人们去思辨。 C.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浙江省全省人民 前仆后继地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梦想,在浙江发展 史上留下一份又一份荣耀。之江大地的你我挽起手来,牢记时代使命,以创造更 加美好的明天。 D.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一种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通俗 读物。对 70 后、80 后来说,看“小人书”是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温馨场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现代农业的保障体系包括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 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该体系的完善程度事关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农业抗风险能力。 B.禁止网媒侵权转载,对纸媒来说,可增加对原创内容的尊重;有助于刺激大 量转载文章的网站生产原创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未来如何有效执行,能否降 低被侵权媒体的维权成本则是检验这一规定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C.“机器换人”正围绕“面、线、点”结合,“网”络化服务的重点工作全面 推进,营造出“面”上形成氛围、“线”上整合推进、“点”上示范带动的良好 局面
D.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髙质量、高速度、 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3分) 到了微信4.0,腾讯已经开始了向平台化方向发展的战略部署, 让沟通更加 轻快便捷 ①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②提供更多附加服务③构建一个集邮件、短信、SNS、 即时通讯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④微信将加速社交、游戏、 电子商务等更多领域的第三方优质应用从PC端向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平移和整合 ⑤不断将其他应用引入微信开放平台⑥为用户带来更多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 A.⑤⑥②①④③B.⑤⑥②③①④C.①③⑤④⑥②D.①⑤②④③⑥ 6、仿照所给示例,再拟写一段。要求另选主题,句式与示例基本相同(示例选 自汪国真《只要明天还在》)(4分) 示例: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7、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好鸟枝头亦朋友》。请简要叙述画面内容,并揭 示其寓意。(60字以内)(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 种简朴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 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 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 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 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 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 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 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 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 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 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 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 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 你也可以通过历史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 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 内涵。这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 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河流是最具运动 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
D.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 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到了微信 4.0,腾讯已经开始了向平台化方向发展的战略部署,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沟通更加 轻快便捷。 ①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 ②提供更多附加服务 ③构建一个集邮件、短信、SNS、 即时通讯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 ④微信将加速社交、游戏、 电子商务等更多领域的第三方优质应用从 PC 端向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平移和整合 ⑤不断将其他应用引入微信开放平台 ⑥为用户带来更多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 A.⑤⑥②①④③ B.⑤⑥②③①④ C.①③⑤④⑥② D.①⑤②④③⑥ 6、仿照所给示例,再拟写一段。要求另选主题,句式与示例基本相同(示例选 自汪国真《只要明天还在》)(4 分) 示例: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7、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好鸟枝头亦朋友》。请简要叙述画面内容,并揭 示其寓意。(60 字以内)(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 一种简朴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 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 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 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 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 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 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 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 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 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 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 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 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 你也可以通过历史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 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 内涵。这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 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河流是最具运动 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
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 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从中国的《诗 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 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 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 随的河流一样。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 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 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 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 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 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河流的文化生命》入选本试卷时有删改) 8、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文明可以沿着河流寻找到历史轨迹,原始人对河流有着亲和、依赖和畏 惧的心理 B.人类早期文明称之为大河文明,河流的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诞生了与之 适应的科学技术 C.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通过河流,获得了一种文化认同,产生 了后来的民族凝聚力。 D.人类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 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 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和传统文化,与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 繁衍的文化资源。 C.在地球景观中,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河 流也是充满诗意的景观。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 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10、河流为什么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20分)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周海亮 (1)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 的喝采。 (2)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 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村 里会包场,三五块钱,会让他们唱到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人难 得的节日。 (3)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 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 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端, 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
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 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从中国的《诗 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 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 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 随的河流一样。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 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 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 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 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 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河流的文化生命》 入选本试卷时有删改) 8、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人类文明可以沿着河流寻找到历史轨迹,原始人对河流有着亲和、依赖和畏 惧的心理。 B.人类早期文明称之为大河文明,河流的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诞生了与之 适应的科学技术。 C.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通过河流,获得了一种文化认同,产生 了后来的民族凝聚力。 D.人类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 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 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和传统文化,与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 繁衍的文化资源。 C.在地球景观中,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河 流也是充满诗意的景观。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 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10、河流为什么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5 题。(20 分)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周海亮 ⑴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 的喝采。 ⑵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 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村 里会包场,三五块钱,会让他们唱到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人难 得的节日。 ⑶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 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 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端, 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
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散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 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 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4)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用了极业余的嗓音。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 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 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5)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 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 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 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 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 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6)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 不会被结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 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 人夫妻。 ()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 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惟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 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了 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8)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 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 入地变幻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 (9)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 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 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刚刚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 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⑩0突然我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采,那完全是无知孩童顽劣的游戏。我 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 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ω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 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同时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 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 噪音,来自于我那声顽劣的喝采,以及我这个惟一的观众 ⑩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 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 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①3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 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采,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阳光。 040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11、第(3)段和第(12)段都详细描写了盲人夫妻的走行姿势,是否重复?请 简述理由(4分 12、请赏析第(5)段划线句子。(4分) 13、结合文意,推断第(9)段男人“泪流满面”的原因。(3分)
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散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 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 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⑷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用了极业余的嗓音。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 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 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⑸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 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 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 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 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 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⑹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 不会被结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 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 人夫妻。 ⑺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 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惟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 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了 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⑻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 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 入地变幻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 ⑼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 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 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刚刚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 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⑽突然我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采,那完全是无知孩童顽劣的游戏。我 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 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⑾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 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同时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 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 噪音,来自于我那声顽劣的喝采,以及我这个惟一的观众。 ⑿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 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 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⒀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 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采,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阳光。 ⒁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11、第(3)段和第(12)段都详细描写了盲人夫妻的走行姿势,是否重复?请 简述理由(4 分) 12、请赏析第(5)段划线句子。(4 分) 13、结合文意,推断第(9)段男人“泪流满面”的原因。(3 分)
14、文章结尾说“那并不是我的初衷”,谈谈您的理解。(4分) 15、纵观全文,赏析文中“我”这一形象。并结合本文和自己的感悟,谈谈我们 该如何对待如文中“盲人夫妻”那样的人。(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 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 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 名不偏讳 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 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 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 “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 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 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 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 “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 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 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 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十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 士,丕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 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 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选自《古文观止》卷八《唐文》) 【注】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 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 “征”。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 机 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劝贺举进士劝:勉励 B.贺不举进士为是举:推荐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超过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与贺争名者毁之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B.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彼与彼年相若也 C.为犯二名律乎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D.乃比于宦官宫妾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 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
14、文章结尾说“那并不是我的初衷”,谈谈您的理解。 (4 分) 15、纵观全文,赏析文中“我”这一形象。并结合本文和自己的感悟,谈谈我们 该如何对待如文中“盲人夫妻”那样的人。(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 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 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 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 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 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 “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 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 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 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 “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 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 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 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 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 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 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选自《古文观止》卷八《唐文》) 【注】 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 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 “征”。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 “机”、“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劝贺举进士 劝:勉励 B.贺不举进士为是 举:推荐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超过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与贺争名者毁之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B.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彼与彼年相若也 C.为犯二名律乎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D.乃比于宦官宫妾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 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