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鄂学老师) 6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一处)(2分) 第一编分册训练 ②(5)班大约有50人左右 7.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下面是某同学在班会上的发言,但不简洁,请你修 初中生活就要即将结束了。今天,我在这里发言,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谈谈自己对初中生活的感受 积累与运用(25分) 想来同学们也会觉得高兴,因为这也许对同学们有些帮助希望同学们要像我一样,珍借人生中短暂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的学习生活,努力成才 ①父亲的差()使也交御了 ②深红的颜色就成了练()红,排红又变为浅红 8.读文答题。(4分) ④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ch()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 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 2.下面的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A.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1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怎罚,忘了我挨的诚尺。 ①文中“模糊“的意思是 ②描述月夜露天戏台朦胧美的一个词是 C.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③文中“红红绿绿的动”句的意思是 D.这可赅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盘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呈帝吗? ④这段文字所见之景的顺序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2分) 阅读理解(55分) 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掘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腾理,不治将恐深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候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 相侯不应。扁 D.无论谁从石像下经过,都要站住,恭恭敏敏地鞠个躬,然后再走过去 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 扁鹄出,桓 4.填空。(7分) 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候故使人问之,扁鹊日: 也:在肌肤 (1)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也,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一道一对一身一幅一张一汪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素扁鹊,已选秦矣。桓侯遂死 倚着树权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是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②我的心灵给自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1)扁鹊见蔡桓公 ③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2)扁鹊复见 ④进入一问有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也 ⑤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向只隔着布 ⑥瘦瘦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很破旧的衣裤 10.写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意义。(4分)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①孔子关于时不我待的名言是 (2)扁鹊望桓候而还走 ③《泊秦淮》中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 义: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④《口技》中以听众异常激动的反应反衬口技表演的通真的句子是 次见到蔡桓公,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2分 5在下列句子口中标上恰当的标点。(1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口”皇帝心里想口“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1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鄂学老师) 第一编 分册训练 第一二册复习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①父亲的差( )使也交御了。 ②深红的颜色就成了绯( )红,绯红又变为浅红。 ③一点点黄 yùn( )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④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 chà( )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 2.下面的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诫尺。 B.在这优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漫漫地向前走去。 C.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D.这可赅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2 分) 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无论谁从石像下经过,都要站住,恭恭敬敬地鞠个躬,然后再走过去。 4.填空。(7 分) (1)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一道 一对 一身 一幅 一张 一汪 ①他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是 浑浊的污水。 ②我的心灵给 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③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 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④进入一间有 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 ⑤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 布帘。 ⑥瘦瘦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 很破旧的衣裤。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①孔子关于时不我待的名言是 。 ②《游山西村》中含哲理的名句是 。 ③《泊秦淮》中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 。 ④《口技》中以听众异常激动的反应反衬口技表演的逼真的句子是 , , , 。 5.在下列句子□中标上恰当的标点。(1 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6.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一处)(2 分) ①我们一定要改进学习中的缺点。 ②一(5)班大约有 50 人左右。 7.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下面是某同学在班会上的发言,但不简洁,请你修改。(3 分) 初中生活就要即将结束了。今天,我在这里发言,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谈谈自己对初中生活的感受, 想来同学们也会觉得高兴,因为这也许对同学们有些帮助……希望同学们要像我一样,珍惜人生中短暂 的学习生活,努力成才。 8.读文答题。(4 分)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 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 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①文中“模糊”的意思是 ②描述月夜露天戏台朦胧美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 ③文中“红红绿绿的动”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段文字所见之景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 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恐深。”桓侯不应。扁 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 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 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也,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扁鹊见蔡桓公 (2)扁鹊复见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也 (4)使人索扁鹊 10.写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意义。(4 分) (1)居十日 古义: 今义: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古义: 今义: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答: 12.扁鹊最后一次见到蔡桓公,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 (2 分) 答: 1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 分)
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2分) 答 紫釋萝潺布 三)种一片太阳花 1)差不多没有人不喜欢花,但请于花道、又长于种花的人并不多。我就是个只爱花,而不会养花的人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这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幼年时,生养我的家乡,是个草木落地生根的地方,常年四季,所到之处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都有鲜花开放。成年以后在北方的山野为民,虽然寒冷的气候和瘠薄的土地,都不利于绿色生命的繁衍 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但出门是田地,举目是山坡,夏花秋叶还是比比皆是 光,就像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 (3)来到机关后,山川和土地远了。机关的四合院,构筑方整,屋含俨然。半世纪前,据说曾经是大军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几一阀的公馆。为了舒适,也为了阔气,室内的地用木板镶了,室外的地用青砖铺了,偌大的一个院子里 串按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阑!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采了,沉淀在最嫩最小 天处的青,生 这里,映进眼帘的却是一片单调的砖瓦色。夏天,烈日当空,砖铺 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的院地像火炉那样散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此情此景,使人强烈地生起对于色彩的渴望。渴望郁郁葱 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琅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葱的树,斑斓多姿的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澤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③有这念头的似乎还不止我。于是大家动手,揭掉砖头,垒起花墙,收拾起一块长方形的花圃 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6种什么呢?我和问事们面对一方泥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认定不能太娇,也不能太雅,太娇太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雅都不是我们侍养得了的,末了,一致地想到太阳花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银粒几般的种子撒下去以后,天天有人俯身子瞅它,盼它,可是大半月过去了,竟丝毫没有动静 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有人说种早了,有人说埋深了。正在各种判断莫衷一是时,它破土而出了 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素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果也都③新出的芽儿,细得,红得,几天之内,就抽出很园的秆,红阙的叶,叶和秆都饱和着碧绿的汁液, 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嫩得不敢碰。很快地,叶叶秆秆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像法兰绒一般,厚厚地铺了一地 9当案头的文稿看得双目昏花时,走到院子来,看一看这绿茵可爱的太阳花,对于困倦的眼睛,是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剑卧龙般的枝种极好的体息 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0一天清早,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黃,一朵淡紫色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乍开的花,那么艳丽,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0D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面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蓝 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澤布 紫、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五彩斑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前,欣 14.一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是从原文抽出的一个段落,将其放回原处,应故0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 在段与段之间。(2分) 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曝烈的阳光 15.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回答:下,牵牛花假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 留,阳光愈是炽烈,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①十多年前,曾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作者感觉到 0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 只有一日.因为 开花的时问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 ②如今,重见紫藤萝,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作者的心情是 裹得严严整整,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似的徐 16.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者丰富的想像力)(2分) 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国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的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 花朵几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被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波热闹 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 17.如果说开始“我”是因紫藤萝的茂盛辉煌而“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那么后来“我不党加快了脚步”是这新旧交替是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 为什么?(2分) 神充沛、不遭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 8.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是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人们还注意到,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它们将腾出空限,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
答: (二) 紫藤萝瀑布 宗 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 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 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 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采了,沉淀在最嫩最小 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 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 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 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 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 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 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 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 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朵,也正是由每一个 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⑨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是从原文抽出的一个段落,将其放回原处,应放 在 段与 段之间。(2 分) 15.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回答: (4 分) ①十多年前,曾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 ,作者感觉到 ; ②如今,重见紫藤萝,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作者的心情是 。 16.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2 分)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答: 17.如果说开始“我”是因紫藤萝的茂盛辉煌而“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那么后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 为什么?(2 分) 答: 18.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是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 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2 分) 答: (三)种一片太阳花 ⑴差不多没有人不喜欢花,但谙于花道、又长于种花的人并不多。我就是个只爱花,而不会养花的人。 ⑵这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幼年时,生养我的家乡,是个草木落地生根的地方,常年四季,所到之处 都有鲜花开放。成年以后在北方的山野为民,虽然寒冷的气候和瘠薄的土地,都不利于绿色生命的繁衍, 但出门是田地,举目是山坡,夏花秋叶还是比比皆是。 ⑶来到机关后,山川和土地远了。机关的四合院,构筑方整,屋舍俨然。半世纪前,据说曾经是大军 阀的公馆。为了舒适,也为了阔气,室内的地用木板镶了,室外的地用青砖铺了,偌大的一个院子里, 竟难找到五谷和花草赖以生长的泥土。 ⑷春天,别处的草青了,树绿了,这里,映进眼帘的却是一片单调的砖瓦色。夏天,烈日当空,砖铺 的院地像火炉那样散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此情此景,使人强烈地生起对于色彩的渴望。渴望郁郁葱 葱的树,斑斓多姿的花。 ⑸有这念头的似乎还不止我。于是大家动手,揭掉砖头,垒起花墙,收拾起一块长方形的花圃。 ⑹种什么呢?我和同事们面对一方泥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认定不能太娇,也不能太雅,太娇太 雅都不是我们侍养得了的,末了,一致地想到太阳花。 ⑺银粒儿般的种子撒下去以后,天天有人俯身子瞅它,盼它,可是大半月过去了,竟丝毫没有动静。 有人说种早了,有人说埋深了。正在各种判断莫衷一是时,它破土而出了。 ⑻新出的芽儿,细得 ,红得 ,几天之内,就抽出很圆的秆,红圆的叶,叶和秆都饱和着碧绿的汁液, 嫩得不敢碰。很快地,叶叶秆秆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像法兰绒一般,厚厚地铺了一地。 ⑼当案头的文稿看得双目昏花时,走到院子来,看一看这绿茵可爱的太阳花,对于困倦的眼睛,是一 种极好的休息。 ⑽一天清早,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 乍开的花, 那么艳丽, 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⑾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面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蓝、 紫、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五彩斑斓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 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⑿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 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曝烈的阳光 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 留,阳光愈是炽烈,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⒀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 开花的时间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 裹得严严整整,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似的徐 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的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 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 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成熟了的花蕾。 ⒁这新旧交替是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 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 勃。 ⒂人们还注意到,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
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 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已经把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难知道,而希望 银粒一般的种子,销悄地措 撒进泥土。第二 二年,冒出的将是无数的新芽 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此文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00太阳花的欣赏者们 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公平的世界。它们像哲学家24.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啊 答:相同点 0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不同点 为了这,我们院里的劳动者说,来年春暖时分,还要种一片太阳花 25.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 1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8和第0段的横线上。(2分) 给作者的感党是 :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 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 20.用T将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2分) 分) ②(34⑤(6((90⑩00⑤000 26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 21.第◎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太阳花的特征。(2分 认识。(3分) 22.在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有哪三个方面?(3分 27.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那么,作者心目中的 春风应当是什么样呢?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像,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在本段画横线处 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3分) 23.这篇文章写了太阳花的播种、发芽、开花的过程,其中详写的是,略写的是,详写的目的是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28.请认真阅读第④段文字,仔细揣摩和品味相关语句,谈谈济南、青岛两地春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 什么样的感受。(3分)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 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29.我们这个世界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无名的小草。你也许不是最美丽,但你可以最可爱:你 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 晴美,青岛亦然 以最乐观…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千古,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千千万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万普通劳动者里最好的一个。是的,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请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理 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想,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以“我是最好的一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章可以写今天 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的你,也可以面向未来写理想中的你。亲爱的同学,请你敞开心,大胆地写出你心目中“最好的自己 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品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 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第三册复习检测题 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猜,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1)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 去,棉衣不敢税,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2)我们不思恣()情地悲痛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 (3)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ng( 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 (4)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tn()和刚强 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 2.选词填空。(每个词语只能用 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 清远清脆清澈清凉 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 (1)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可口 人,虽然身体不很强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 2)只有长风呼啸,蓝天()时,还能听到鼓动羽翼的声音 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真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 3)但是枪终于响了!半自动步枪和请()的连击 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 单(4)故乡的歌是一支()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已经把 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无数的新芽。 ⒃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公平的世界。它们像哲学家 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啊! ⒄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⒅为了这,我们院里的劳动者说,来年春暖时分,还要种一片太阳花。 1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⑻和第⑽段的横线上。(2 分) 像彩霞 像宝石 像针 像土 20.用“‖”将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2 分)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⒅ 21.第⑿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太阳花 的特征。(2 分) 22.在第⑿—⒂段中,作者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有哪三个方面?(3 分) 答:(1) (2) (3) 23.这篇文章写了太阳花的播种、发芽、开花的过程,其中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详写的目的是 。 (3 分) (四)春 风 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 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 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 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 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 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 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 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 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 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 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 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 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 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 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 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 人,虽然身体不很强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 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真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 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 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难知道,而希望 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此文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24.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 分) 答: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具体描写, 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 住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 进 行 具 体 描 写 , 给 作 者 的 感 觉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26.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 认识。(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那么,作者心目中的 春风应当是什么样呢?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像,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在本段画横线处 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3 分)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认真阅读第④段文字,仔细揣摩和品味相关语句,谈谈济南、青岛两地春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 什么样的感受。(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 分) 29.我们这个世界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无名的小草。你也许不是最美丽,但你可以最可爱;你 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 以最乐观……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千古,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千千万 万普通劳动者里最好的一个。是的,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请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理 想,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以“我是最好的一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文章可以写今天 的你,也可以面向未来写理想中的你。亲爱的同学,请你敞开心扉,大胆地写出你心目中“最好的自己”。 第三册复习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 (1)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 )一下。 (2)我们不愿恣( )情地悲痛。 (3)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 dāng( )。 (4)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 rèn( )和刚强。 2.选词填空。(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2 分) 清远 清脆 清澈 清凉 (1)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 )可口。 (2)只有长风呼啸,蓝天( )时,还能听到鼓动羽翼的声音。 (3)但是枪终于响了!半自动步枪和谐( )的连击。 (4)故乡的歌是一支( )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3.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一处)(2 答 8.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2分) ①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映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了,草没有了, 2)参加这次选拔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鹿也难逃厄运 答 ②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4.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贫析有误的一项()(2分) 国破山河在,城舂草木深。慼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⑤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⑥如果把狼为一环除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颔联以一特写正确的排序应是 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恶痛之深切。 现代文阋读(36分)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 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沌到清晰 ①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这可怜的鸟的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望后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味鸣!“便 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 选到屋瓦上了 5.说话的方式很多,我们学过的主要有直言和婉言。根据下面的情景判断,回答委婉的一项是()②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③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上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 李慧把自己用几天时问精心画的一幅画拿去问好朋友石炎:“你看我的这幅画画的怎么样?“石爽看后含着一只黄鸟,我开始党得我是错了! 觉得画的不令人满意,他应该怎样回答? 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 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 A.这画还算可以 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总使我感到我的 都是针,剌我的良心的针! C.这画不怎么样D.实在不敢恭淮 ⑤我很想补教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 6.按要求填写。(任选6题)(6分) ⑥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 (1)《使至塞上】中描绘苍茫、辽远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多 (2)(春望》中运用拟人手法,极力泊染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的诗句是 ⑦我水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3)《渡荆门送别》中表现诗人放达洒税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9.摘录原文词句回答。(2分) )表现“我”冤苦猫后的心情的一个关键词是 (4)《秋词》中表现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不屈的奋斗精神的诗句 (2)揭示“美蓉鸟“真相的一个句子是 (3)用议论表现“我”内心自责的一个句子。 (5)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仔后,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他以“ 直抒胸臆,表达出他崇高的生死观:而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身处逆境时,也以“?!(《浣溪沙山下10.在第①段文字中,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分) 兰芽短浸溪》)》来表达他积极豁达的人生观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了”?(2分) (6)《三峡》一文中概括三峡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的句子是 (7)《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 12.阅读文章要弄清文章中的偏息。你读了上面几段文字后获得了哪些信息?(2分) (8)《论诗》中写李白杜甫诗歌对后世诗人的影响的诗句是 13.模仿黑体字的句子再写一句话。(要求句子形式相同,并用上加点的词语)(2分) 压缩下面的语段。(要求:压缩后的文字应能够概括这个语段的意思,不得超过16个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字航局官员宣布,已成立临时的调查小组,立即着手初步的 查,日内将组成正式的调查委员会,对这一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同时,美国派出飞机和舰只在航天飞机①年代初,我在农村老家读小学时,整个村子连一本课外书籍也没有。平时除了与小伙伴们追逐 坠毁的长160公里、宽80公里的水域寻找幸存者。由于碎片散落时问长,救援人员只能在三个小时后进外,很难享受到骑在牛背上读书的乐趣 ②记得1974年,我小学快毕业了,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地质探队员。他们带着铁床,还有农
3.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一处)(2 分) (1)参加跑步的人多说明了人们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的表现。 答: (2)参加这次选拔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答: 4.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2 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颔联以一特写 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 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沌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望后 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 5.说话的方式很多,我们学过的主要有直言和婉言。根据下面的情景判断,回答委婉的一项是( ) (2 分) 李慧把自己用几天时间精心画的一幅画拿去问好朋友石炎:“你看我的这幅画画的怎么样?”石炎看后 觉得画的不令人满意,他应该怎样回答? A.这画还算可以 B.不敢妄加评论 C.这画不怎么样 D.实在不敢恭维 6.按要求填写。(任选 6 题)(6 分) (1)《使至塞上》中描绘苍茫、辽远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 (2)《春望》中运用拟人手法,极力渲染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的诗句是 。 (3)《渡荆门送别》中表现诗人放达洒脱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 (4)《秋词》中表现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不屈的奋斗精神的诗句 。 (5)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他以“ , ”直抒胸臆,表达出他崇高的生死观;而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身处逆境时,也以“ ? !”(《浣溪沙·山下 兰芽短浸溪》)来表达他积极豁达的人生观。 (6)《三峡》一文中概括三峡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的句子是 。 (7)《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 。 (8)《论诗》中写李白杜甫诗歌对后世诗人的影响的诗句是 。 7.压缩下面的语段。(要求:压缩后的文字应能够概括这个语段的意思,不得超过 16 个字)(2 分)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宇航局官员宣布,已成立临时的调查小组,立即着手初步的调 查,日内将组成正式的调查委员会,对这一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同时,美国派出飞机和舰只在航天飞机 坠毁的长 160 公里、宽 80 公里的水域寻找幸存者。由于碎片散落时间长,救援人员只能在三个小时后进 入出事地点。 答: 8.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2 分) ①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了,草没有了, 鹿也难逃厄运。 ②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③然而事实不会这样。 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⑤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⑥如果把狼为一环除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 正确的排序应是: 二、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 ①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这可怜的鸟的 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 逃到屋瓦上了。 ②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③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上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 含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④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 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总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剌我的良心的针! ⑤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⑥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 多。 ⑦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⑧此后,我家永不养猫。 9.摘录原文词句回答。(2 分) (1)表现“我”冤苦猫后的心情的一个关键词是 。 (2)揭示“芙蓉鸟”真相的一个句子是 。 (3)用议论表现“我”内心自责的一个句子。 答: 。 10.在第①段文字中, 与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 分) 1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了”? (2 分) 答: 12.阅读文章要弄清文章中的信息。你读了上面几段文字后获得了哪些信息?(2 分) 答: 13.模仿黑体字的句子再写一句话。(要求句子形式相同,并用上加点的词语)(2 分) 答: (二)想起那缺书的日子 ①70 年代初,我在农村老家读小学时,整个村子连一本课外书籍也没有。平时除了与小伙伴们追逐打 闹外,很难享受到骑在牛背上读书的乐趣。 ②记得 1974 年,我小学快毕业了,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地质勘探队员。他们带着铁床,还有农
村少有的雪白蚊帐,也带了些好看的书。住在我家的地质队工程师老吴带了15本书,是带书最多的人 个故事是原版外文书籍上刊载的: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一位老猫人为了捕捉到一匹母狼, 他四十多岁,待人态度和蔼,村子里的许多孩子都愿意找他借书看。他也特别喜欢把书借给小朋友看,与其周旋了半月之久,但终未成功。这匹母狼也明显地感觉到了来自猫枪的威胁,每与老猜人相遇或是 只要有孩子借书,哪怕他正在看那本书,也笑味地做个记号,把书借给你 嗅到他的气息,就远远地逃通,这天黎明,猜人听见院外有凄凉而井不尖厉的狼嚎声,他推开院门时大 ③遇到星期天,我们成群结队地把牛赶到山坡上去,各自掏出从地质队员那里借来的书读起来。这些吃一惊,那匹母狼竟然就端坐在他的院门旁。猫人迅速拿枪、瞄准,但他却没有扣动扳机——他 书把我们带进了课本以外的神奇世界。记得我故牛时看老吴的《海岛女民兵》,一下子被迷住了,把牛忘狼并未扑上来,也未逃窜,而是颤抖着身子,双目里满含哀求地注视着他。母狼身下的积雪已化开了好 了。一个小时以后,大黑犍偷着跑去吃了生产队的红署秩,被队长扣除了老爹的3分工分。爹没打我,一阵子了…猫人慢慢将枪口朝向地面。母狼似平领悟到他已心有所动,这才站起身来,向前走去,边 只说我看死书以后我再不敢“看死书”了,借到太好看的书,把牛赶到坡上后,悄悄地把它拴到树上。走边扭头示意猫人跟着她,见措人持枪跑步跟上来,母狼也奔跑起来,而且渐渐地加快了速度跑出 ④借老吴的书随便,可还老吴的书你得讲究。还书时,整沽干净,还用一张纸包了皮的,他会立即再五六里地,猜人听见了凄厉的哀嚎,随即看见一头幼狼正在他昨天布下的套夹上挣扎。哦,原来是这样 借你一本:撕坏了,又粘好的,他会微笑着问:怎么,搞坏了?待你说明原因,他会再借你一本,刘二那匹母狼为了救出幼狼,为了向他这方国数公里内惟一的“人类“求救,竟不顾面对猫枪的生命危险,求 妈家的程亮,夜半偷着燃松油棒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书烤出了一个大洞,只好到了猫户门上。可以想像得出,那只母狼在院外的雪地里蹲了那么久而没有做声,其内心是曾经有过十 用纸裱上,老吴虽然责备了几句,但几天后又借给他一本书。 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但母爱最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她向猫人发出了求教的哀鸣老猜人的双 ⑤在地质队不足10个月的勘探期间,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借过老吴的书,你借来我借去,难免把书弄坏。眼湿润了,他解开套夹故开了幼狼,并在幼狼受伤的前腿涂上自己随身携带的创药,母狼爱怜 大家都知道老吴爱備书,还书时你粘来我粘去,特别是书皮,越粘越厚,一块搭一块,五颜六色地补了满拥入怀,目光中竟少了许多狡诈、贪婪和凶残,更多了几许口和a,见猎人并无伤害它们母子俩的 许多“补丁”,连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 意图,母狼又感激地望了猜人几眼,叼起幼狼消失在茫茫雪野之中这位老猫人从此挂了枪,投奔远 ⑥老吴和他的队友们最后离村时,把24本书交给村里的五保户”影大爷,托他做保管员,借给孩子们在洛杉工作的儿子去了。这位老猫人说:狼群中无外乎是狼崽、狼母、狼父,从那以后,我对他们 ⑦20年过去了,再没有见到老吴他们,我们几个考上大学的童年好友回想起来,都从心里感谢他们,还有一件事是我亲历的:1999年11月的一个拂晓,闻报市郊出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便立即前往采 特别是和高可亲的老吴 访,并和交警、医护人员于第一时问赶到现场,一辆从成都开往南充的客车在距南充市区十余公里处出 ⑥现在,书不再奇缺,借书也不再难了,可怎么也忘不了那缺书的日子 了车祸,从数十米高的悬崖上摔了下去,车身已被摔得严重变形:初步勒验表明,全车二十余人无一幸 4.题目中“缺书的日子”是指什么日子?请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加以概括。(1分) 免突然,从客车内的尸体堆里传出一个要儿的居弱的哭声。扒开尸体,原来是一个不足一岁的要儿正 躺在一位已经死去的年轻妇女怀里啼哭。这位妇女后来被证实是这个要儿的母亲,当时她的双手呈拱 15.在第②段中(2分) 状紧紧地将婴儿护在怀里。为抱出孩子,民警和医护人员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她已有些僵硬的手臂掰开, (1)加点的“15本书40多岁“能否说成“10多本书“40岁“?为什么? 这是一趟夜班车,可以想像,一车人在路上颠据了好几个小时,在车祸发生时绝大多数人都还在梦里, 也许是谁的惊叫惊醒了这位年轻的母亲,在下坠的过程中,母爱的本能使她不是受求生本领的驱使双手 2)老吴“笑睬睬地做个记号”,做记号的作用是什么? 抱头,而是用两条柔弱的胳腾和她温厚的胸脯构筑了一个安全的襁褓。在了解到这个事实后,我感动得 双眼已被泪水迷蒙了视线,看不清自己在采访本上写的是些什么了生死之间,凸现出多么崇高的母 16.第③④段中“老吴的《海鸟妇民兵》“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的”字的作用有什么不同?(2 “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我们所有的为人子者,又该怎样来理解母亲、尊重母亲、深爱母亲, 17.第④段中“借老吴的书随便“中的随便“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2分) (2003年5月7日《天津老年时报》何承亨度文) 20.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美丽的本能“指的是什么?(1分) (2)从借书人方面来理解是说 答: 8.第⑤段中说“大家都知道老吴爱横书。“根据上下文,归纳出老吴爱備书的两方面的特点。(每条不2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文中两个故事的大意。(每个故事不超过15个字)(2分) 超过8个字)(2分) 22.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文中方格处填入恰当的词语,这两个词语是c和。(1分 19.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2分) 2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写上一句话.(15字以内)(1分) 三)最美丽的本能 24.文中说母狼向猫人求救时“内心是曾经有过十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请你展开想象,写出母狼微 有这样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使我坚信母爱是一种本能,而且是世间最美丽烈的“思想斗争”。(2分)
村少有的雪白蚊帐,也带了些好看的书。住在我家的地质队工程师老吴带了 15 本书,是带书最多的人。 他四十多岁,待人态度和蔼,村子里的许多孩子都愿意找他借书看。他也特别喜欢把书借给小朋友看, 只要有孩子借书,哪怕他正在看那本书,也笑眯眯地做个记号,把书借给你。 ③遇到星期天,我们成群结队地把牛赶到山坡上去,各自掏出从地质队员那里借来的书读起来。这些 书把我们带进了课本以外的神奇世界。记得我放牛时看老吴的《海岛女民兵》,一下子被迷住了,把牛忘 了。一个小时以后,大黑犍偷着跑去吃了生产队的红署秧,被队长扣除了老爹的 3 分工分。爹没打我, 只说我看死书。以后我再不敢“看死书”了,借到太好看的书,把牛赶到坡上后,悄悄地把它拴到树上。 ④借老吴的书随便,可还老吴的书你得讲究。还书时,整洁干净,还用一张纸包了皮的,他会立即再 借你一本;撕坏了,又粘好的,他会微笑着问:怎么,搞坏了?待你说明原因,他会再借你一本。刘二 妈家的程亮,夜半偷着燃松油棒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书烤出了一个大洞,只好 用纸裱上,老吴虽然责备了几句,但几天后又借给他一本书。 ⑤在地质队不足 10 个月的勘探期间,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借过老吴的书。你借来我借去,难免把书弄坏。 大家都知道老吴爱惜书,还书时你粘来我粘去,特别是书皮,越粘越厚,一块搭一块,五颜六色地补了 许多“补丁”,连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 ⑥老吴和他的队友们最后离村时,把 24 本书交给村里的“五保户”彭大爷,托他做保管员,借给孩子们 看。这一切,至今仍历历在目。 ⑦20 年过去了,再没有见到老吴他们。我们几个考上大学的童年好友回想起来,都从心里感谢他们, 特别是和蔼可亲的老吴。 ⑧现在,书不再奇缺,借书也不再难了,可怎么也忘不了那缺书的日子。 14.题目中“缺书的日子”是指什么日子?请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加以概括。(1 分) 答: 15.在第②段中(2 分) (1)加点的“15 本书”“40 多岁”能否说成“10 多本书”“40 岁”?为什么? 答: (2)老吴“笑眯眯地做个记号”,做记号的作用是什么? 答: 16.第③④段中“老吴的《海鸟妇民兵》”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的”字的作用有什么不同?(2 分) 答: 17.第④段中“借老吴的书随便”中的“随便”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2 分) (1)从老吴方面来理解是说: (2)从借书人方面来理解是说: 18.第⑤段中说“大家都知道老吴爱惜书。”根据上下文,归纳出老吴爱惜书的两方面的特点。(每条不 超过 8 个字)(2 分) (1) (2) 19.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2 分) 答: (三)最美丽的本能 有这样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使我坚信母爱是一种本能,而且是世间最美丽 的本能。 —个故事是原版外文书籍上刊载的: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一位老猎人为了捕捉到一匹母狼, 与其周旋了半月之久,但终未成功。这匹母狼也明显地感觉到了来自猎枪的威胁,每与老猎人相遇或是 嗅到他的气息,就远远地逃遁。这天黎明,猎人听见院外有凄凉而并不尖厉的狼嚎声,他推开院门时大 吃一惊,那匹母狼竟然就端坐在他的院门旁。猎人迅速拿枪、瞄准,但他却没有扣动扳机——他发现母 狼并未扑上来,也未逃窜,而是颤抖着身子,双目里满含哀求地注视着他。母狼身下的积雪已化开了好 一阵子了……猎人慢慢将枪口朝向地面。母狼似乎领悟到他已心有所动,这才站起身来,向前走去,边 走边扭头示意猎人跟着她。见措人持枪跑步跟上来,母狼也奔跑起来,而且渐渐地加快了速度……跑出 五六里地,猎人听见了凄厉的哀嚎,随即看见一头幼狼正在他昨天布下的套夹上挣扎。哦,原来是这样! 那匹母狼为了救出幼狼,为了向他这方圆数公里内惟一的“人类”求救,竟不顾面对猎枪的生命危险,求 到了猎户门上。可以想像得出,那只母狼在院外的雪地里蹲了那么久而没有做声,其内心是曾经有过十 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但母爱最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她向猎人发出了求救的哀鸣……老猎人的双 眼湿润了,他解开套夹放开了幼狼,并在幼狼受伤的前腿涂上自己随身携带的创药。母狼爱怜地将幼狼 满拥入怀,目光中竟少了许多狡诈、贪婪和凶残,更多了几许□□ 和□□。见猎人并无伤害它们母子俩的 意图,母狼又感激地望了猎人几眼,叼起幼狼消失在茫茫雪野之中……这位老猎人从此挂了枪,投奔远 在洛杉矶工作的儿子去了。这位老猎人说: 。狼群中无外乎是狼崽、狼母、狼父,从那以后,我对他们 下不了手…… 还有一件事是我亲历的:1999 年 11 月的一个拂晓,闻报市郊出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便立即前往采 访,并和交警、医护人员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辆从成都开往南充的客车在距南充市区十余公里处出 了车祸,从数十米高的悬崖上摔了下去,车身已被摔得严重变形:初步勘验表明,全车二十余人无一幸 免。突然,从客车内的尸体堆里传出一个婴儿的孱弱的哭声。扒开尸体,原来是一个不足一岁的婴儿正 躺在—位已经死去的年轻妇女怀里啼哭。这位妇女后来被证实是这个婴儿的母亲,当时她的双手呈拱拢 状紧紧地将婴儿护在怀里。为抱出孩子,民警和医护人员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她已有些僵硬的手臂掰开。 这是一趟夜班车,可以想像,一车人在路上颠摇了好几个小时,在车祸发生时绝大多数人都还在梦里, 也许是谁的惊叫惊醒了这位年轻的母亲,在下坠的过程中,母爱的本能使她不是受求生本领的驱使双手 抱头,而是用两条柔弱的胳膊和她温厚的胸脯构筑了一个安全的襁褓。在了解到这个事实后,我感动得 双眼已被泪水迷蒙了视线,看不清自己在采访本上写的是些什么了……生死之间,凸现出多么崇高的母 爱啊! “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我们所有的为人子者,又该怎样来理解母亲、尊重母亲、深爱母亲, 以生命的激情、真情和虔诚来回报这世间最为美丽的本能母爱呢? (2003 年 5 月 7 日《天津老年时报》 何承亨/文) 20.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美丽的本能”指的是什么?(1 分) 答: 2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文中两个故事的大意。(每个故事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1) (2) 22.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文中方格处填入恰当的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和□□。(1 分) 2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写上一句话。(15 字以内)(1 分) 答: 24.文中说母狼向猎人求救时“内心是曾经有过十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请你展开想象,写出母狼激 烈的“思想斗争”。 (2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