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福州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请按要求完成1-6题。(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相应的词语,为加点字注上拼音。(6分)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w田田,±地是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女娲() 造人的神话说明了祖先对地的choh田田,开疆拓()土是古代许多 统治者成就霸业的目标,而保卫十地的故事更是jqsh田田田田 如今,士地又被赋予了环境保护的意义。土地,哺()育着人类,续写着辉煌。 2、根据语境,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备选答案:目光如炬目光炯炯炯炯有神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黯然销魂陶然自乐陶冶心灵形态各异形形色色形象丰富 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那睿智的灵光会将 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打开书,走进的思想丛林,我们便 会顿觉书香弥漫,令人 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当我们 与书中那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生命中隐含的 种种深意。 3、古诗文默写。(10分) (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中,还记载有 类似意思的孔子的两句话
2006 年福州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试卷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积累与运用(30 分) 一、请按要求完成 1—6 题。(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相应的词语,为加点字注上拼音。(6 分)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 wǔ tái田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女娲.( ) 造人的神话说明了祖先对土地的 chóng bài田田,开疆拓.( )土是古代许多 统治者成就霸业的目标,而保卫土地的故事更是 bù jì qíshù田田田田, 如今,土地又被赋予了环境保护的意义。土地,哺.( )育着人类,续写着辉煌。 2、根据语境,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2 分) 备选答案:目光如炬 目光炯炯 炯炯有神 五花八门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黯然销魂 陶然自乐 陶冶心灵 形态各异 形形色色 形象丰富 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那睿智的灵光会将 我们的眼睛映照得 。打开书,走进 的思想丛林,我们便 会顿觉书香弥漫,令人 ,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当我们 与书中那 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生命中隐含的 种种深意。 3、古诗文默写。(10 分) (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中,还记载有 类似意思的孔子的两句话: ,
(6)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毕业晚会上,语文老师朗诵李白《行路难》 中的诗句“ 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 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7)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吗?那么请你保持 良好心态,真正做到誉毁不移志,荣辱不惊心,不达目标,永不停步。(用范仲 淹《岳阳楼记》中的语句回答) 4、在下面这一段文字中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文字,使上下文前后连贯,形式 致。(4分) 经30多万网民电子签名的《公民节约行为公约》于近日在北京发布。 《公约》辑录如下:“培养节约好风尚,人人行动是保障;灯泡换成节歈灯, 用电能省近八成 ;购车要买小排量,节约实惠还时尚;勤俭节约记心头,行 为公约共遵守。” 5、就要参加中考,告别初中生活了,同学们依依不舍相互留言。假设有一位同 学请你留言,而你刚和这位同学闹过别扭,接到他(她)的留言本,你会为他 (她)写下一则这样的临别赠言: 分) 6、课外名著阅读积累。(6分) (1)《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神仙是 ,把孙悟空投入八卦 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神仙是 (2)《水浒》中在梁山泊大闹忠义堂,砍倒杏黄旗的人是 “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的“豹子头”指的是 (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出游到小人国,发现小人国的国王是用
(6)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毕业晚会上,语文老师朗诵李白《行路难》 中的诗句“ , ”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 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7)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吗?那么请你保持“ , ”的 良好心态,真正做到誉毁不移志,荣辱不惊心,不达目标,永不停步。(用范仲 淹《岳阳楼记》中的语句回答) 4、在下面这一段文字中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文字,使上下文前后连贯,形式一 致。(4 分) 经 30 多万网民电子签名的《公民节约行为公约》于近日在北京发布。 《公约》辑录如下:“培养节约好风尚,人人行动是保障;灯泡换成节能灯, 用电能省近八成; , ; , ;购车要买小排量,节约实惠还时尚;勤俭节约记心头,行 为公约共遵守。” 5、就要参加中考,告别初中生活了,同学们依依不舍相互留言。假设有一位同 学请你留言,而你刚和这位同学闹过别扭,接到他(她)的留言本,你会为他 (她)写下一则这样的临别赠言: ( 2 分) 6、课外名著阅读积累。(6 分) (1)《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神仙是 ,把孙悟空投入八卦 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神仙是 。 (2)《水浒》中在梁山泊大闹忠义堂,砍倒杏黄旗的人是 ;“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的“豹子头”指的是 。 (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出游到小人国,发现小人国的国王是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而该国的党派之争是以 来划分阵营 的。 阅读(60分) 二、从下列A、B两组文言文试题中选择一组,完成7-11题。(20 分) A组(供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 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7、请用“/”标出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8、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分) (1)指物作诗立就(立就 )(2)邑人奇之(奇 (3)稍稍宾客其父(稍稍 )(4)还自扬州(自 9、成年后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角度来看, ”(用原文 回答);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用原文回答);其三,从 方仲永本身来看 (用你自 己的语言回答)。(6分) 10、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方伸永幼年时的聪颖天资?(4分)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而该国的党派之争是以 来划分阵营 的。 阅读(60 分) 二、从下列 A、B 两组文言文试题中选择一组,完成 7—11 题。(20 分) A 组(供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伤 仲 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 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7、请用“∕”标出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 (1)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 (2)日 扳 仲 永 环 谒 于 邑 人 8、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 分) (1)指物作诗立就(立就: ) (2)邑人奇之(奇: ) (3)稍稍宾客其父(稍稍: ) (4)还自扬州(自: ) 9、成年后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角度来看, “ ”(用原文 回答) ;其二,从其父 的 角度来看 , “ ”(用原文回答);其三,从 方仲永本身来看, (用你自 己的语言回答)。(6 分) 10、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方仲永幼年时的聪颖天资?(4 分)
11、翻译下面画线的文言语句。(4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B组(供使用苏教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赵普 《宋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 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 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 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 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7、请用“/”标出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太祖常劝以读书(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8、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分) (1)普少习吏事(少习 )(2)读之竟日(竟日 (3)普颜色不变(颜色 )(4)太祖乃悟(乃悟 9、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赵普的两件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每句不超出6 字)(6分) (1)□口(2)日口口口口 10、假设今人要为赵普立一块纪念碑,约请你撰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
11、翻译下面画线的文言语句。(4 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B 组(供使用苏教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赵 普 《宋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 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 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 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 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7、请用“∕”标出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 (1)太 祖 常 劝 以 读 书 (2)在 相 位 者 多 龌 龊 循 默 8、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 分) (1)普少习吏事(少习: ) (2)读之竟日(竟日: ) (3)普颜色不变(颜色: ) (4)太祖乃悟(乃悟: ) 9、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赵普的两件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每句不超出 6 字)(6 分) (1)□□□□□□ (2)□□□□□□ 10、假设今人要为赵普立一块纪念碑,约请你撰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
象和精神品质。你会这样写: (不超出30字)(4分) 11、翻译下面画线的文言语句。(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4分) 人类“新刺客”—噪光 ①现代城市越来越繁华了。市区建筑林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匕。钢化玻璃、 釉面墙砖、铝合金板等把大楼装扮得光怪陆离。这样豪华气派的装饰却给人类带 来了一位“新刺客”—噪光 ②在日照光线强烈的时候,放眼望去,街上到处明晃晃,这些大大超过了人 体生理所能适应程度的光,我们称之为“噪光"。噪光污染会伤害人的眼角膜和 虹膜,引起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在繁华的路口处,强烈的噪光使司 机眼花缭乱,注意力不集中,这会影响行车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③噪光对人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如以白色光的心理负重为 100克来计算,则黄光为113克,绿光为133克,蓝光为152克,紫光为155 克,红光为158克,黑光的心理负重最高为187克。如果人们长期处于这类噪 光的照射下,其心理积累效应会程度不同地引起倦怠、无力、头晕、神经衰弱等 身心方面的病症 ④噪光对人的生理功能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据测定,现代歌舞厅安装的 黑光灯可产生波长为250~300毫米的紫外线,其强度大大高于阳光中的紫外 线。人体如长期受到这种黑光灯照射,不但导致人的视力受损,还会使人出现头 痛、头晕、出冷汘、失眠等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象和精神品质。你会这样写: (不超出 30 字)(4 分) 11、翻译下面画线的文言语句。(4 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题。(14 分) 人类“新刺客”——噪光 ①现代城市越来越繁华了。市区建筑林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钢化玻璃、 釉面墙砖、铝合金板等把大楼装扮得光怪陆离。这样豪华气派的装饰却给人类带 来了一位“新刺客”——噪光。 ②在日照光线强烈的时候,放眼望去,街上到处明晃晃,这些大大超过了人 体生理所能适应程度的光,我们称之为“噪光”。噪光污染会伤害人的眼角膜和 虹膜,引起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在繁华的路口处,强烈的噪光使司 机眼花缭乱,注意力不集中,这会影响行车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③噪光对人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如以白色光的心理负重为 100 克来计算,则黄光为 113 克,绿光为 133 克,蓝光为 152 克,紫光为 155 克,红光为 158 克,黑光的心理负重最高为 187 克。如果人们长期处于这类噪 光的照射下,其心理积累效应会程度不同地引起倦怠、无力、头晕、神经衰弱等 身心方面的病症。 ④噪光对人的生理功能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据测定,现代歌舞厅安装的 黑光灯可产生波长为 250~300 毫米的紫外线,其强度大大高于阳光中的紫外 线。人体如长期受到这种黑光灯照射,不但导致人的视力受损,还会使人出现头 痛、头晕、出冷汗、失眠等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