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2.制订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 1956年2月,在周恩来主持下,领导制订全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12年(1956一1967)发展远景规划。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制订了 《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12年研究规划草案》,它 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组成部分。 3.自然辩证法与党的科技政策有密切的联系 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 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因而,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 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 去解决。 1956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联合在山东青岛召开遗传学 讨论会,这是“百家争鸣”方针提出后,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全国性学 术会议。会议以遗传问题为典型,纠正了我国过去在学习苏联中所犯的 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粗暴批评的错误,摘掉了强加给摩尔根学派的“反 动的”“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三顶帽子。 4.自然辩证法在全国推广 1960年8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一次自然辩证法座谈会, 交流1956年以来,各工厂、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关学习和运用毛泽东 思想指导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学习情况和经验。 会议研究了技术发展的辩证规律,提出了研究科技理论的观点与方法。 随后许多省市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积极开展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 研究。从1961年起,高等院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三、改革开放时期 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是: L.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筹备与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的兴起 1977年12月至1978年1月,作为全国科学技术规划会议的一部分, 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会议强调了大力开展自然辩证 法学习和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制定了《1978一1985年自然辩证法学科发 展规划纲要》(初稿)和编辑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的方案(草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由于光远、周培源、李昌、钱三强等在会议期间发 起,于1978年1月16日经邓小平批准成立。 1978年7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全国自然辩证法 第一次讲习会。参加讲习会的有来自全国500多个单位的1500多人
第 21 页 制订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 年 月,在周恩来主持下,领导制订全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 年( )发展远景规划。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制订了 《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年研究规划草案》,它 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与党的科技政策有密切的联系 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 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因而,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 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 去解决。 年 月,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联合在山东青岛召开遗传学 讨论会,这是“百家争鸣”方针提出后,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全国性学 术会议。会议以遗传问题为典型,纠正了我国过去在学习苏联中所犯的 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粗暴批评的错误,摘掉了强加给摩尔根学派的“反 动的”“、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三顶帽子。 自然辩证法在全国推广 年 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一次自然辩证法座谈会, 交流 年以来,各工厂、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关学习和运用毛泽东 思想指导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学习情况和经验。 会议研究了技术发展的辩证规律,提出了研究科技理论的观点与方法。 随后许多省市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积极开展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 研究。从 年起,高等院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三、改革开放时期 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是: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筹备与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的兴起 年 月至 年 月,作为全国科学技术规划会议的一部分, 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会议强调了大力开展自然辩证 法学习和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制定了《 年自然辩证法学科发 展规划纲要 初稿)和编辑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的方案(草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由于光远、周培源、李昌、钱三强等在会议期间发 起 ,于 年 月 日经邓小平批准成立。 年 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全国自然辩证法 第一次讲习会。参加讲习会的有来自全国 多个单位的 多人
第22页 23名自然科学工作者、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就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 地理学、人类学、科技史以及自然辩证法理论和历史等方面,作了24个学 术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米,自然辩证法学术活动中规模空前的一次 盛会。 2.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成立与自然辩证法的新任务 1981年10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大会及首届年会在北京 召开。这次会议总结了1978年以米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工作经验,交流 了学术成果,特别是研究和讨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如 何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任务。 3.自然辩证法在新技术革命挑战形势下的蓬勃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波震撼着整个世界,各个国 家纷纷制订对策,各个领域的学者热烈地讨论,为自然辩证法研究打开了 新的局面,它把研究扩展到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技政 策、科技工作管理、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批判分析当代各种关于科学技 术与社会的思潮等重大课题上。 4.自然辩证法课程为思想理论必修课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 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因而自然辩证法课是培养有深厚理 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 思考题 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第 22 页 名自然科学工作者、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就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 地理学、人类学、科技史以及自然辩证法理论和历史等方面,作了 个学 术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辩证法学术活动中规模空前的一次 盛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成立与自然辩证法的新任务 年 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大会及首届年会在北京 召开。这次会议总结了 年以来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工作经验,交流 了学术成果,特别是研究和讨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如 何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任务。 自然辩证法在新技术革命挑战形势下的蓬勃发展 世纪 年代中期,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波震撼着整个世界,各个国 家纷纷制订对策,各个领域的学者热烈地讨论,为自然辩证法研究打开了 新的局面,它把研究扩展到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技政 策、科技工作管理、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批判分析当代各种关于科学技 术与社会的思潮等重大课题上。 自然辩证法课程为思想理论必修课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 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因而自然辩证法课是培养有深厚理 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 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第23页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 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 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 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 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 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 展的三个历史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它 的创立为科学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 方法论与价值论的前提。20世纪以来在总结概括现代 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 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
第 23 页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 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 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 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世 纪 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世 纪 马 克 思 和 恩 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 展的三个历史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它 的创立为科学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 方法论与价值论的前提。 世纪以来在总结概括现代 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 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 第一编 观
第24页
第 24 页
第25页 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创立 本章结合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阐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 历史形态的演替,重点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基本观点及其重大意义。 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在劳动中逐渐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随 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随着每一新的进步又扩大了人的眼界。 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①这些在劳 动中产生并以经验形式存在于技术之中的自然知识,构成了自然科学萌 芽的最早形式。 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文字的发 明与应用,自然知识开始以科学最初形态出现,形成了巴比伦、古埃及、印 度和中国的科学文明。随着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希腊奴隶制的繁荣,公 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立,科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以自然哲学的形式, 达到了奴隶制时代的发展高峰。 在古希腊文中原来只有知识“TTμn”、技艺“TeXv”等词,后 来,“em0mn”才获得科学的涵义。后人所说的“科学”这个词起源于 拉丁文“Scientia'”或“Scire”。在整个古代,本来意义的自然科学,大体 上只限于天文、气象、力学、数学以及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航海、 医学等方面。 总的说来,古代哲学诞生的年代,自然科学刚刚萌芽,还没有形成独 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差不多都包含于 ①《码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第 25 页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创立 本章结合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阐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 历史形态的演替,重点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基本观点及其重大意义。 第一节 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在劳动中逐渐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随 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随着每一新的进步又扩大了人的眼界。 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 这些 在劳 动中产生并以经验形式存在于技术之中的自然知识,构成了自然科学萌 芽的最早形式。 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文字的发 明与应用,自然知识开始以科学最初形态出现,形成了巴比伦、古埃及、印 度和中国的科学文明。随着公元前 世纪以后古希腊奴隶制的繁荣,公 元前 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立,科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以自然哲学的形式, 达到了奴隶制时代的发展高峰。 在古希腊文中原来只有知识“ ”、技 艺“ ”等词,后 来“, ”才获得科学的涵义。后人所说的“科学”这个词起源于 拉丁文“ ” 或“ 。在整个古代,本来意义的自然科学,大体 上只限于天文、气象、力学、数学以及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航海、 医学等方面。 总的说来,古代哲学诞生的年代,自然科学刚刚萌芽,还没有形成独 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差不多都包含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