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 二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奉表归政,上始亲览万机。辛未,祀南郊,大赦。 秋八月乙酉,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改授司空王弘车骑大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一月庚午,以武都王世子杨玄为北秦州刺史,袭封武都王 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有罪伏诛。遣中领军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讨荆 州刺史谢晦,上亲率六师西征。大赦。丁卯,以江州刺史王弘为司徒、录尚书事。 二月戊午,以金紫光禄大夫王敬弘为尚书左仆射,豫章太守郑鲜之为右仆射。戊辰,到彦之 檀道济大破谢晦于隐矶。丙子,车驾自芜湖反旆。己卯,擒晦于延头,送都伏诛。 夏五月乙未,以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乙巳, 骠骑大将军、凉州牧大且渠蒙逊改为车骑大将军。诏大使巡行四方,观省风俗。丙午,临延贤堂听 讼。自是每岁三讯。 冬十二月,前吴郡太守徐佩之谋反,伏诛 四年春正月乙亥朔,曲赦建邺百里内。辛巳,祀南郊。 月乙卯,行幸丹徒,谒京陵。 月丙子,宴丹徒宫,帝乡父老咸与焉。蠲丹徒今年租布,原五岁刑以下。丁亥,车驾还宫 戊子,尚书右仆射郑鲜之卒。壬寅,采富阳令诸葛阐议,禁断夏至日五丝命缕之属。 夏五月,都下疾疫,遣使存问,给医药,死无家属者,赐以棺器 六月癸卯朔,日有蚀之。 五年春正月乙亥,诏以阴阳愆序,求谠言。甲申,临玄武馆阅武。戊子,都下大火,遣使巡慰 振恤。 夏六月庚戌,司徒王弘降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下大水,乙卯,遣使检行振赡 十二月,天竺国遣使朝贡 是岁,魏神<回鹿加>元年,大武皇帝伐赫连昌,灭之。乞伏炽盘死。 六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癸丑,以荆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为司徒、录尚书事 三月丁巳,立皇子劭为皇太子。戊午,大赦,赐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癸亥,以尚书左仆射王敬弘为尚书令,丹阳尹临川王义庆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江夷 为右仆射。 五月壬辰朔,日有蚀之 秋七月,百济国遣使朝贡 冬十一月己丑朔,日有蚀之,星昼见 十二月,西河、河南国并遣使朝贡 七年春二月壬戌,雪且雷 三月戊子,遣左将军到彦之侵魏 夏六月己卯,封氐杨难当为武都王 冬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铢钱。戊寅,魏克金墉城。 十一月癸未,又克武牢。壬辰,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拒魏。右将军到彦之自滑台奔退 十二月,都下火,延烧于太社北墙 是岁,冯跋死。倭、百济、呵罗单、林邑、呵罗他、师子等国,并遣使朝贡。吴兴、晋陵、义 兴大水,遣使巡行振恤 八年春二月辛酉,魏克滑台。癸酉,檀道济引军还,自是河南复亡。 三月,大雩 夏六月乙丑,大赦,旱故。又大雩。 闰六月乙巳,遣使省行狱讼,简息徭役。 九年春二月辛卯,诏曰:“故太傅长沙景王、故大司马临川烈武王、故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卫 第11页
南史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第 11 页 二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奉表归政,上始亲览万机。辛未,祀南郊,大赦。 秋八月乙酉,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改授司空王弘车骑大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一月庚午,以武都王世子杨玄为北秦州刺史,袭封武都王。 三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有罪伏诛。遣中领军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讨荆 州刺史谢晦,上亲率六师西征。大赦。丁卯,以江州刺史王弘为司徒、录尚书事。 二月戊午,以金紫光禄大夫王敬弘为尚书左仆射,豫章太守郑鲜之为右仆射。戊辰,到彦之、 檀道济大破谢晦于隐矶。丙子,车驾自芜湖反旆。己卯,擒晦于延头,送都伏诛。 夏五月乙未,以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乙巳, 骠骑大将军、凉州牧大且渠蒙逊改为车骑大将军。诏大使巡行四方,观省风俗。丙午,临延贤堂听 讼。自是每岁三讯。 冬十二月,前吴郡太守徐佩之谋反,伏诛。 四年春正月乙亥朔,曲赦建邺百里内。辛巳,祀南郊。 二月乙卯,行幸丹徒,谒京陵。 三月丙子,宴丹徒宫,帝乡父老咸与焉。蠲丹徒今年租布,原五岁刑以下。丁亥,车驾还宫。 戊子,尚书右仆射郑鲜之卒。壬寅,采富阳令诸葛阐议,禁断夏至日五丝命缕之属。 夏五月,都下疾疫,遣使存问,给医药,死无家属者,赐以棺器。 六月癸卯朔,日有蚀之。 五年春正月乙亥,诏以阴阳愆序,求谠言。甲申,临玄武馆阅武。戊子,都下大火,遣使巡慰 振恤。 夏六月庚戌,司徒王弘降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下大水,乙卯,遣使检行振赡。 十二月,天竺国遣使朝贡。 是岁,魏神<⿸鹿加>元年,大武皇帝伐赫连昌,灭之。乞伏炽盘死。 六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癸丑,以荆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为司徒、录尚书事。 三月丁巳,立皇子劭为皇太子。戊午,大赦,赐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癸亥,以尚书左仆射王敬弘为尚书令,丹阳尹临川王义庆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江夷 为右仆射。 五月壬辰朔,日有蚀之。 秋七月,百济国遣使朝贡。 冬十一月己丑朔,日有蚀之,星昼见。 十二月,西河、河南国并遣使朝贡。 七年春二月壬戌,雪且雷。 三月戊子,遣左将军到彦之侵魏。 夏六月己卯,封氐杨难当为武都王。 冬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铢钱。戊寅,魏克金墉城。 十一月癸未,又克武牢。壬辰,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拒魏。右将军到彦之自滑台奔退。 十二月,都下火,延烧于太社北墙。 是岁,冯跋死。倭、百济、呵罗单、林邑、呵罗他、师子等国,并遣使朝贡。吴兴、晋陵、义 兴大水,遣使巡行振恤。 八年春二月辛酉,魏克滑台。癸酉,檀道济引军还,自是河南复亡。 三月,大雩。 夏六月乙丑,大赦,旱故。又大雩。 闰六月乙巳,遣使省行狱讼,简息徭役。 九年春二月辛卯,诏曰:“故太傅长沙景王、故大司马临川烈武王、故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卫
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 将军华容公弘、征南大将军永脩公道济、故左将军龙阳侯镇恶,或履道广深、执德冲邈,或雅量高 劭,风鉴明远,或识准弘正,才略开迈,咸文德以弘帝载,武功以隆景业。而太常未铭,从祀阙享, 寤寐属虑,永言兴怀。便宜配祭庙庭,勒功天府。” 三月庚戌,进卫将军王弘为太保。丁巳,加江州刺史檀道济为司空 夏五月壬申,新除太保王弘薨 六月癸未,置积射、强弩将军官。乙未,以征西将军、沙州刺史吐谷浑慕瑰为征西大将军、西 秦河二州刺史、陇西王。壬寅,以抚军将军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秋七月庚午,以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 冬十二月庚寅,立皇子绍为卢陵王,奉孝献王祀:江夏王义恭子朗为南丰王,奉营阳王祀 是岁,魏延和元年。 十年春正月甲寅,改封竟陵王义宣为南谯王。己未,大赦 秋七月戊戌,曲赦益梁秦三州。 冬十一月,氐杨难当据有梁州。是月,且渠蒙逊死。 十一年夏四月,梁秦二州刺史萧思话破氐,梁州平。 五月丁卯,曲赦梁南秦二州剑阁以北。戊寅,以大且渠茂虔为征西大将军、梁州刺史,封西河 王。 十二年春正月辛酉,大赦。辛未,祀南郊。癸酉,封冯弘为燕王 夏四月丙辰,诏内外举士。都下地震 六月,禁酒。师子国遣使朝贡。丹阳、淮南、吴、吴兴、义兴大水,都下乘船。己酉,以徐豫 南兖三州、会稽宣城二郡米谷百万斛,赐五郡遭水人 秋七月辛酉,阔婆娑达、扶南国并遣使朝贡。 八月乙亥,原除遭水郡诸逋负 九月,蜀贼张寻为寇。 是岁,魏太延元年。 十三年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会 三月己未,诛司空、江州刺史檀道济。庚申,大赦。 夏六月,高丽、武都等国并遣使朝贡。 秋七月己未,零陵王太妃殂,追崇为晋皇后,葬以晋祀。 九月癸丑,立皇子浚为始兴王,骏为武陵王。 十四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戊戌,凤凰二见于都下,众鸟随之。改其地曰凤凰里 夏四月,蜀贼张寻、赵广降,迁之建邺。 冬十二月辛酉,初停贺雪。河南、西河诃罗单国并遣使朝贺 十五年春正月,以平东将军吐谷浑慕延为镇西将军、秦河二州刺史,封陇西王。 秋七月辛未,地震。新作东宫 是岁,武都、河南、高丽、倭、扶南、林邑等国,并遣使朝贡。立儒学馆于北郊,命雷次宗居 之 十六年春正月戊寅,阅武于北郊。庚寅,进彭城王义康为大将军,领司徒,以开府仪同三司江 夏王义恭为司空。 夏六月己酉,改封陇西王吐谷浑慕延为河南王。 秋八月庚子,立皇子铄为南平王 九月,魏灭且渠茂虔。 冬十二月乙亥,皇太子冠,大赦。 第12页
南史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第 12 页 将军华容公弘、征南大将军永脩公道济、故左将军龙阳侯镇恶,或履道广深、执德冲邈,或雅量高 劭,风鉴明远,或识准弘正,才略开迈,咸文德以弘帝载,武功以隆景业。而太常未铭,从祀阙享, 寤寐属虑,永言兴怀。便宜配祭庙庭,勒功天府。” 三月庚戌,进卫将军王弘为太保。丁巳,加江州刺史檀道济为司空。 夏五月壬申,新除太保王弘薨。 六月癸未,置积射、强弩将军官。乙未,以征西将军、沙州刺史吐谷浑慕瑰为征西大将军、西 秦河二州刺史、陇西王。壬寅,以抚军将军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秋七月庚午,以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 冬十二月庚寅,立皇子绍为卢陵王,奉孝献王祀;江夏王义恭子朗为南丰王,奉营阳王祀。 是岁,魏延和元年。 十年春正月甲寅,改封竟陵王义宣为南谯王。己未,大赦。 秋七月戊戌,曲赦益梁秦三州。 冬十一月,氐杨难当据有梁州。是月,且渠蒙逊死。 十一年夏四月,梁秦二州刺史萧思话破氐,梁州平。 五月丁卯,曲赦梁南秦二州剑阁以北。戊寅,以大且渠茂虔为征西大将军、梁州刺史,封西河 王。 十二年春正月辛酉,大赦。辛未,祀南郊。癸酉,封冯弘为燕王。 夏四月丙辰,诏内外举士。都下地震。 六月,禁酒。师子国遣使朝贡。丹阳、淮南、吴、吴兴、义兴大水,都下乘船。己酉,以徐豫 南兖三州、会稽宣城二郡米谷百万斛,赐五郡遭水人。 秋七月辛酉,阇婆娑达、扶南国并遣使朝贡。 八月乙亥,原除遭水郡诸逋负。 九月,蜀贼张寻为寇。 是岁,魏太延元年。 十三年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会。 三月己未,诛司空、江州刺史檀道济。庚申,大赦。 夏六月,高丽、武都等国并遣使朝贡。 秋七月己未,零陵王太妃殂,追崇为晋皇后,葬以晋祀。 九月癸丑,立皇子浚为始兴王,骏为武陵王。 十四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戊戌,凤凰二见于都下,众鸟随之。改其地曰凤凰里。 夏四月,蜀贼张寻、赵广降,迁之建邺。 冬十二月辛酉,初停贺雪。河南、西河诃罗单国并遣使朝贺。 十五年春正月,以平东将军吐谷浑慕延为镇西将军、秦河二州刺史,封陇西王。 秋七月辛未,地震。新作东宫。 是岁,武都、河南、高丽、倭、扶南、林邑等国,并遣使朝贡。立儒学馆于北郊,命雷次宗居 之。 十六年春正月戊寅,阅武于北郊。庚寅,进彭城王义康为大将军,领司徒,以开府仪同三司江 夏王义恭为司空。 夏六月己酉,改封陇西王吐谷浑慕延为河南王。 秋八月庚子,立皇子铄为南平王。 九月,魏灭且渠茂虔。 冬十二月乙亥,皇太子冠,大赦
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 是岁,武都、河南、林邑、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上好儒雅,又命丹阳尹何尚之立玄素学,著 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各聚门徒,多就业者。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言政 化,称元嘉焉 十七年夏四月戊午朔,日有蚀之 秋七月壬子,皇后袁氏崩 八月,徐、兖、青、冀四州大水,遣使振恤。 九月壬子,葬元皇后于长宁陵。 冬十月戊午,前丹阳尹刘湛有罪伏诛。大赦,文武赐爵一级。以大将军、领司徒、录尚书事彭 城王义康为江州刺史,大将军如故。甲戌,以司空江夏王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 十一月,尚书仆射、扬州刺史殷景仁卒。 十二月癸亥,以光禄大夫王球为尚书仆射。戊辰,武都、河南、百济等国并遣使朝贡 是岁,魏太平真君元年 十八年春三月庚子,雨雹。戊申,置尚书删定郎官 夏五月壬午,卫将军、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并开府仪同 三司。甲申,河水泛溢,害居人。 六月戊辰,遣使巡行赈赡 冬十一月戊子,尚书仆射王球卒。己亥,以丹阳尹孟顗为尚书仆射。氐杨难当寇汉川 十二月,晋宁太守爨松子举兵反,宁州刺史徐循讨平之。 十九年夏四月甲戌,上以久疾愈,始奉初祠,大赦 五月庚寅,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龙骧将军裴方明破杨难当,仇池平。 闰月,都下水,遣使巡行赈恤 六月,以大且渠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封西河王 秋七月甲戌晦,日有蚀之 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扫毕,拂天节,经天苑,季冬乃灭 冬十二月丙申,诏奉圣之胤,速议承袭,及令修庙,四时飨祀,并命蠲近墓五家,供洒扫,栽 松柏六百株。 是岁,蠕蠕、河南、扶南、婆皇国并遣使朝贡。西凉武昭王孙李宝始归于魏。 二十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 二月甲申,阅武于白下。魏军克仇池 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诞为广陵王。 秋七月癸丑,以杨文德为征西将军、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冬十月,雷。 十二月壬午,置藉田 是岁,河西、高丽、百济、倭国并遣使朝贡。自去岁至是,诸州郡水旱伤稼,人大饥,遣使开 赈恤。 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南徐、南兖、南豫州、扬州之浙江西,并禁酒。辛酉,亲耕藉田,大赦。 二月己丑,司徒、录尚书事、江夏王义恭进位太尉,领司徒。辛卯,立皇子宏为建平王。 秋八月戊辰,以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九月甲辰,以大且渠安周为征西将军、凉州刺史,封河西王。 冬十月己亥,命刺史、郡守修东耕。丙子,雷且电。 十二年春正月辛卯朔,改用御史中丞何承天元嘉新历 二月甲戌,立皇子祎为东海王,昶为义阳王 秋七月己未,以尚书仆射孟顗为左仆射,中护军何尚之为右仆射。 九月己未,开酒禁。癸酉,宴于武帐堂,上将行,敕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赐馔。日旰,食不至, 第13页
南史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第 13 页 是岁,武都、河南、林邑、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上好儒雅,又命丹阳尹何尚之立玄素学,著 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各聚门徒,多就业者。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言政 化,称元嘉焉。 十七年夏四月戊午朔,日有蚀之。 秋七月壬子,皇后袁氏崩。 八月,徐、兖、青、冀四州大水,遣使振恤。 九月壬子,葬元皇后于长宁陵。 冬十月戊午,前丹阳尹刘湛有罪伏诛。大赦,文武赐爵一级。以大将军、领司徒、录尚书事彭 城王义康为江州刺史,大将军如故。甲戌,以司空江夏王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 十一月,尚书仆射、扬州刺史殷景仁卒。 十二月癸亥,以光禄大夫王球为尚书仆射。戊辰,武都、河南、百济等国并遣使朝贡。 是岁,魏太平真君元年。 十八年春三月庚子,雨雹。戊申,置尚书删定郎官。 夏五月壬午,卫将军、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并开府仪同 三司。甲申,河水泛溢,害居人。 六月戊辰,遣使巡行赈赡。 冬十一月戊子,尚书仆射王球卒。己亥,以丹阳尹孟顗为尚书仆射。氐杨难当寇汉川。 十二月,晋宁太守爨松子举兵反,宁州刺史徐循讨平之。 十九年夏四月甲戌,上以久疾愈,始奉初祠,大赦。 五月庚寅,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龙骧将军裴方明破杨难当,仇池平。 闰月,都下水,遣使巡行赈恤。 六月,以大且渠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封西河王。 秋七月甲戌晦,日有蚀之。 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扫毕,拂天节,经天苑,季冬乃灭。 冬十二月丙申,诏奉圣之胤,速议承袭,及令修庙,四时飨祀,并命蠲近墓五家,供洒扫,栽 松柏六百株。 是岁,蠕蠕、河南、扶南、婆皇国并遣使朝贡。西凉武昭王孙李宝始归于魏。 二十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 二月甲申,阅武于白下。魏军克仇池。 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诞为广陵王。 秋七月癸丑,以杨文德为征西将军、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冬十月,雷。 十二月壬午,置藉田。 是岁,河西、高丽、百济、倭国并遣使朝贡。自去岁至是,诸州郡水旱伤稼,人大饥,遣使开 仓赈恤。 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南徐、南兖、南豫州、扬州之浙江西,并禁酒。辛酉,亲耕藉田,大赦。 二月己丑,司徒、录尚书事、江夏王义恭进位太尉,领司徒。辛卯,立皇子宏为建平王。 秋八月戊辰,以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九月甲辰,以大且渠安周为征西将军、凉州刺史,封河西王。 冬十月己亥,命刺史、郡守修东耕。丙子,雷且电。 二十二年春正月辛卯朔,改用御史中丞何承天元嘉新历。 二月甲戌,立皇子祎为东海王,昶为义阳王。 秋七月己未,以尚书仆射孟顗为左仆射,中护军何尚之为右仆射。 九月己未,开酒禁。癸酉,宴于武帐堂,上将行,敕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赐馔。日旰,食不至
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 有饥色。上诫之曰:“汝曹少长丰佚,不见百姓艰难,今使尔识有饥苦,知以节俭期物。” 冬十二月乙未,太子詹事范晔谋反,及党与皆伏诛。丁酉,免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为庶人,绝属 籍 十三年夏四月丁未,大赦。 六月癸未朔,日有蚀之。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国,克之 是岁,大有年。筑北堤,立玄武湖于乐游苑北,兴景阳山于华林园,役重人怨。 二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赦,赐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河、济俱清 六月,都下疫疠,使巡省给医药。以货贵,制大钱,一当两。 秋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阳王义季薨。 冬十一月甲寅,立皇子浑为汝阳王 是岁,徐、兖、青、冀四州大水 十五年春闰二月己酉,大搜于宣武场 月庚辰,校猎 夏四月乙巳,新作闾阖、广莫二门,改先广莫门曰承明,开阳门曰津阳 五月乙卯,罢当两大钱。 六月庚戌,零陵王司马元瑜薨。丙寅,加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位司空 八月甲子,立皇子彧为淮阳王。 九月辛未,以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为左仆射 冬,青州城南远望,见地中如水,有影,谓之“地镜”。 二十六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 月己亥,幸丹徒,谒京陵 月丁巳,宴于丹徒宫,大赦,复丹徒县侨旧今岁租布之半,行所经过,蠲田租之半。癸亥, 使祭晋故司空忠肃公何无忌墓。壬午,至自丹徒。丙戌,婆皇国,壬辰,婆达国并遣使朝贡 冬十月庚子,改封广陵王诞为随郡王。癸卯,彗星见于太微。甲辰,以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征 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兖二州刺史。 十七年春正月辛卯,百济国遣使朝贡。 二月,魏军攻县瓠。以军兴,减百官奉禄三分之一。 三月乙丑,淮南太守诸葛阐求减奉禄,同内百官,于是诸州郡县丞尉并悉同减。戊寅,罢国子 学 秋七月庚午,遣宁朔将军王玄谟拒魏,太尉江夏王义恭出次彭城,总统诸军。 冬十一月丁未,大赦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咸荷担而立。壬午,内外戒严 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始议北侵,朝士多有不同,至是,帝登烽火楼极望,不悦,谓江湛曰 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庶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在予过矣。”甲申,使馈百牢于魏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归,俘广陵居人万余家以北,徐、豫、青、冀、二兖 六州,杀略不可胜算,所过州郡,赤地无余。 二月甲戌,降太尉、领司徒江夏王义恭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壬午,幸瓜步。是日解严。 三月乙酉,车驾还宫。丙申,拜初宁陵。大旱。 夏四月癸酉,婆达国遣使朝贡。己卯,彗星见于昴。是月,都下疾疫,使巡省给医药 五月乙酉,亡命司马顺则自号齐王,据梁邹城。丁巳,婆皇国,戊戌,河南国并遣使朝贡。戊 申,以尚书左仆射何尚之为尚书令,太子詹事徐湛之为左仆射、护军将军。壬子,彗星见太微中, 对帝坐 秋七月甲辰,进安东将军倭王绥济为安东大将军。 第14页
南史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第 14 页 有饥色。上诫之曰:“汝曹少长丰佚,不见百姓艰难,今使尔识有饥苦,知以节俭期物。” 冬十二月乙未,太子詹事范晔谋反,及党与皆伏诛。丁酉,免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为庶人,绝属 籍。 二十三年夏四月丁未,大赦。 六月癸未朔,日有蚀之。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国,克之。 是岁,大有年。筑北堤,立玄武湖于乐游苑北,兴景阳山于华林园,役重人怨。 二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赦,赐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河、济俱清。 六月,都下疫疠,使巡省给医药。以货贵,制大钱,一当两。 秋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阳王义季薨。 冬十一月甲寅,立皇子浑为汝阳王。 是岁,徐、兖、青、冀四州大水。 二十五年春闰二月己酉,大搜于宣武场。 三月庚辰,校猎。 夏四月乙巳,新作阊阖、广莫二门,改先广莫门曰承明,开阳门曰津阳。 五月乙卯,罢当两大钱。 六月庚戌,零陵王司马元瑜薨。丙寅,加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位司空。 八月甲子,立皇子彧为淮阳王。 九月辛未,以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为左仆射。 冬,青州城南远望,见地中如水,有影,谓之“地镜”。 二十六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 二月己亥,幸丹徒,谒京陵。 三月丁巳,宴于丹徒宫,大赦,复丹徒县侨旧今岁租布之半,行所经过,蠲田租之半。癸亥, 使祭晋故司空忠肃公何无忌墓。壬午,至自丹徒。丙戌,婆皇国,壬辰,婆达国并遣使朝贡。 冬十月庚子,改封广陵王诞为随郡王。癸卯,彗星见于太微。甲辰,以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征 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兖二州刺史。 二十七年春正月辛卯,百济国遣使朝贡。 二月,魏军攻县瓠。以军兴,减百官奉禄三分之一。 三月乙丑,淮南太守诸葛阐求减奉禄,同内百官,于是诸州郡县丞尉并悉同减。戊寅,罢国子 学。 秋七月庚午,遣宁朔将军王玄谟拒魏,太尉江夏王义恭出次彭城,总统诸军。 冬十一月丁未,大赦。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咸荷担而立。壬午,内外戒严, 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始议北侵,朝士多有不同,至是,帝登烽火楼极望,不悦,谓江湛曰: “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庶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在予过矣。”甲申,使馈百牢于魏。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归,俘广陵居人万余家以北,徐、豫、青、冀、二兖 六州,杀略不可胜算,所过州郡,赤地无余。 二月甲戌,降太尉、领司徒江夏王义恭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壬午,幸瓜步。是日解严。 三月乙酉,车驾还宫。丙申,拜初宁陵。大旱。 夏四月癸酉,婆达国遣使朝贡。己卯,彗星见于昴。是月,都下疾疫,使巡省给医药。 五月乙酉,亡命司马顺则自号齐王,据梁邹城。丁巳,婆皇国,戊戌,河南国并遣使朝贡。戊 申,以尚书左仆射何尚之为尚书令,太子詹事徐湛之为左仆射、护军将军。壬子,彗星见太微中, 对帝坐。 秋七月甲辰,进安东将军倭王绥济为安东大将军
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 八月癸亥,梁邹平,斩司马顺则 冬十月癸亥,高丽国遣使朝贡 十一月壬寅,曲赦二兖、徐、豫、青、冀六州,徙彭城流人于瓜步,淮西流人于姑熟,合万许 是岁,魏正平元年 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诏经寇六州,仍逢灾涝,可量加赦赡。 二月乙卯,雷且雪。戊午,立皇子休仁为建安王。 三月壬午,大风拔木,都下火 夏四月戊午,诃罗单国遣使朝贡 秋七月壬辰,改封汝阴王浑为武昌王,淮阳王彧为湘东王。丁酉,省大司农、太子仆、廷尉监 官 九月乙亥,以平西将军吐谷浑拾寅为安西将军、秦河二州刺史,封河南王。 冬十一月壬寅,扬州刺史卢陵王绍薨 十二月戊辰,黄雾四塞。辛未,以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录尚书如故。 是岁,魏中常侍宗爱构逆,太武皇帝崩,乃奉南安王余为帝,改元为承平。后又贼余。于是殿 中尚书长孙渴侯、尚书陆丽奉皇孙,是为文成皇帝,改元曰兴安 三十年春正月乙亥朔,会群臣于太极前殿,有青黑气从东南来,覆映宫上。戊寅,以司空、荆 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司徒、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壬午,以南徐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卫将军、开府仪 同三司、荆州刺史。戊子,使江州刺史武陵王骏统众军,伐西阳蛮 二月甲子,元凶劭构逆,帝崩于合殿。时年四十七。谥景皇帝,庙号中宗。 月癸巳,葬长宁陵。孝武帝践祚,追改谥曰文帝,庙号太祖 帝聪明仁厚,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无怠,加以在位日久,惟简靖为心。于时政平讼理, 朝野悦睦,自江左之政,所未有也。又性存俭约,不好奢侈,车府令尝以辇篷故,请改易之,又辇 席旧以乌皮缘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竹篷未至于坏,紫色贵,并不听改。其率素如此云。 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字休龙,小字道人,文帝第三子也。元嘉七年八月庚午夜生,有光照室。 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雄决爱武,长于骑射 十二年,立为武陵王。二十二年,累迁雍州刺史。自晋江左以来,襄阳未有皇子重镇,时文帝 欲经略关、河,故有此授。及魏太武大举至淮南,时帝镇彭城,魏使尚书李孝伯至,帝遺长史张畅 与语,而帝改服观之。孝伯目帝不辍,及出谓人曰:“张侯侧有人风骨视瞻,非常士也。”二十八年, 为都督、江州刺史。时缘江蛮为寇,文帝遣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等伐之,使上总统众军 年正月,出次西阳之五洲,会元凶弑逆,上率众入讨。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雍州刺史臧 质并举义兵。三月乙未,建牙于军门。是时多不悉旧仪,有一翁斑白,自称少从武帝征伐,颇悉其 事,因使指麾,事毕,忽失所在。自冬至春,常东北风,连阴不霁,其日牙立之后,风转而西南 景色开霁,有紫云二,荫于牙上 四月辛酉,上次溧洲。丙寅,次江宁。丁卯,大将军江夏王义恭来奔,奉表上尊号。戊辰,上 至新亭。己巳,即皇帝位,大赦,改文帝号谥。以大将军江夏王义恭为太尉、南徐州刺史。庚午, 以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中书监、丞相、扬州刺史,并录尚书六条事。以安东将军随王诞为卫将军 荆州刺史,加雍州剌史臧质车骑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以江州剌史、抚军将军萧思话为尚书左仆 射。壬申,以征虏将军王僧达为右仆射。改新亭为中兴亭。 夏五月乙亥,辅国将军朱脩之克东府。丙申,克建邺,二凶及同逆并伏诛。庚辰,诏分遣大使 巡省方俗。是日,解严。辛巳,幸东府城。甲申,尊所生路淑媛为皇太后。乙酉,立妃王氏为皇后 壬辰,以太尉江夏王义恭为太傅,领大司马。甲午,谒初宁陵,曲赦建邺二百里内,并蠲今年租税 戊戌,以抚军将军南平王铄为司空,建平王宏为尚书左仆射 六月丙午,车驾还宫。初置殿门及上閤门屯兵。庚午,以丹阳尹褚湛之为尚书右仆射。庚申, 第15页
南史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第 15 页 八月癸亥,梁邹平,斩司马顺则。 冬十月癸亥,高丽国遣使朝贡。 十一月壬寅,曲赦二兖、徐、豫、青、冀六州,徙彭城流人于瓜步,淮西流人于姑熟,合万许 家。 是岁,魏正平元年。 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诏经寇六州,仍逢灾涝,可量加赦赡。 二月乙卯,雷且雪。戊午,立皇子休仁为建安王。 三月壬午,大风拔木,都下火。 夏四月戊午,诃罗单国遣使朝贡。 秋七月壬辰,改封汝阴王浑为武昌王,淮阳王彧为湘东王。丁酉,省大司农、太子仆、廷尉监 官。 九月乙亥,以平西将军吐谷浑拾寅为安西将军、秦河二州刺史,封河南王。 冬十一月壬寅,扬州刺史卢陵王绍薨。 十二月戊辰,黄雾四塞。辛未,以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录尚书如故。 是岁,魏中常侍宗爱构逆,太武皇帝崩,乃奉南安王余为帝,改元为承平。后又贼余。于是殿 中尚书长孙渴侯、尚书陆丽奉皇孙,是为文成皇帝,改元曰兴安。 三十年春正月乙亥朔,会群臣于太极前殿,有青黑气从东南来,覆映宫上。戊寅,以司空、荆 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司徒、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壬午,以南徐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卫将军、开府仪 同三司、荆州刺史。戊子,使江州刺史武陵王骏统众军,伐西阳蛮。 二月甲子,元凶劭构逆,帝崩于合殿。时年四十七。谥景皇帝,庙号中宗。 三月癸巳,葬长宁陵。孝武帝践祚,追改谥曰文帝,庙号太祖。 帝聪明仁厚,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无怠,加以在位日久,惟简靖为心。于时政平讼理, 朝野悦睦,自江左之政,所未有也。又性存俭约,不好奢侈,车府令尝以辇篷故,请改易之,又辇 席旧以乌皮缘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竹篷未至于坏,紫色贵,并不听改。其率素如此云。 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字休龙,小字道人,文帝第三子也。元嘉七年八月庚午夜生,有光照室。 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雄决爱武,长于骑射。 十二年,立为武陵王。二十二年,累迁雍州刺史。自晋江左以来,襄阳未有皇子重镇,时文帝 欲经略关、河,故有此授。及魏太武大举至淮南,时帝镇彭城,魏使尚书李孝伯至,帝遣长史张畅 与语,而帝改服观之。孝伯目帝不辍,及出谓人曰:“张侯侧有人风骨视瞻,非常士也。”二十八年, 为都督、江州刺史。时缘江蛮为寇,文帝遣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等伐之,使上总统众军。 三十年正月,出次西阳之五洲,会元凶弑逆,上率众入讨。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雍州刺史臧 质并举义兵。三月乙未,建牙于军门。是时多不悉旧仪,有一翁斑白,自称少从武帝征伐,颇悉其 事,因使指麾,事毕,忽失所在。自冬至春,常东北风,连阴不霁,其日牙立之后,风转而西南, 景色开霁,有紫云二,荫于牙上。 四月辛酉,上次溧洲。丙寅,次江宁。丁卯,大将军江夏王义恭来奔,奉表上尊号。戊辰,上 至新亭。己巳,即皇帝位,大赦,改文帝号谥。以大将军江夏王义恭为太尉、南徐州刺史。庚午, 以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中书监、丞相、扬州刺史,并录尚书六条事。以安东将军随王诞为卫将军、 荆州刺史,加雍州刺史臧质车骑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以江州刺史、抚军将军萧思话为尚书左仆 射。壬申,以征虏将军王僧达为右仆射。改新亭为中兴亭。 夏五月乙亥,辅国将军朱脩之克东府。丙申,克建邺,二凶及同逆并伏诛。庚辰,诏分遣大使 巡省方俗。是日,解严。辛巳,幸东府城。甲申,尊所生路淑媛为皇太后。乙酉,立妃王氏为皇后。 壬辰,以太尉江夏王义恭为太傅,领大司马。甲午,谒初宁陵,曲赦建邺二百里内,并蠲今年租税。 戊戌,以抚军将军南平王铄为司空,建平王宏为尚书左仆射。 六月丙午,车驾还宫。初置殿门及上閤门屯兵。庚午,以丹阳尹褚湛之为尚书右仆射。庚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