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人类与管理 人类的管理活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但在管理学的角度却认为管理是异质的, 由于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这个变量使资源的结构安排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经营效 率,即管理者调控资源的能力不同。自古至今,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以 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目的性、依存性和知识性三个基本特点。 管理的定义 (一)定义:为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二)注意: 载体:组织。包括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 等等。 本质:活动或过程,而不是其他,本质是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 对象: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 职能: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其中计划、组织、 领导、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目的:实现即定的目标,而目标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三)其他代表性的定义 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有四层含义: 1)有目的性的活动。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首先 考虑干什么,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否明确。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 管理,只能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类似于嫁衣,但却是极为重要的。 2)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组织,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建 立起管理的框架 3)管理通过运用资源来实现。既追求效率的基础上,又追求效益。(两者的结 合即管理的有效性)如何判断管理的有效性(这是贯穿始终的)?(从效率和效益 两个方面) 效率:最少资源得到最大的产出;产出一定,投入量少 投入不变,产出量多有效率(正确的做事) 投入量少,产出量多 效益:强调方向明确。一个计划成功的程度(做正确的事) 效率是手段 效果是结果 现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人类与管理 一、人类的管理活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但在管理学的角度却认为管理是异质的, 由于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这个变量使资源的结构安排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经营效 率,即管理者调控资源的能力不同。自古至今,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以 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目的性、依存性和知识性三个基本特点。 管理的定义: (一)定义:为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二)注意: 载体:组织。包括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 等等。 本质:活动或过程,而不是其他,本质是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 对象: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 源。 职能: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其中计划、组织、 领导、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目的:实现即定的目标,而目标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三)其他代表性的定义: 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有四层含义: 1)有目的性的活动。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首先 考虑干什么,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否明确。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 管理,只能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类似于嫁衣,但却是极为重要的。 2)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组织,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建 立起管理的框架。 3)管理通过运用资源来实现。既追求效率的基础上,又追求效益。(两者的结 合即管理的有效性)如何判断管理的有效性(这是贯穿始终的)?(从效率和效益 两个方面) 效率:最少资源得到最大的产出;产出一定,投入量少 投入不变,产出量多 有效率 (正确的做事) 投入量少,产出量多 效益:强调方向明确。一个计划成功的程度( 做正确的事) 效率是手段 效果是结果 资 源 利 用 目 标 实 现
低 高成 费 投入 产出 效果 效率 有效性 正确的做正确的事 4)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展开,并且受其影响,两者相互作用。两个方面1、组 织应为创造良好的环境尽社会责任,即影响环境,2、组织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因随环 境的改变而调整。审时度势:在一个单位一种有效的方式,到另一单位则未必适合。 我们只能适应环境,而不能完全改变环境。 SWOT分析 STRENGH WEAKNESS OPPORTUTITY THREATEN 政治 企业 技术 社会和文化 二、管理的职能 (二)计 (三)组 (四)领 (五)控 策划织导制新 (六)创 管理的属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补充: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看不清,用圆滑的观点,凡绝对的就 是错的)。①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通过学习,得到一些规律性、科学性的东西;② 对人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艺术性—“管理即是管人的工作
低 高 浪 成 费 就 投入 产出 效果 效率 有效性 正确的做正确的事 4)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展开,并且受其影响,两者相互作用。两个方面1、组 织应为创造良好的环境尽社会责任,即影响环境,2、组织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因随环 境的改变而调整。审时度势:在一个单位一种有效的方式,到另一单位则未必适合。 我们只能适应环境,而不能完全改变环境。 SWOT分析 STRENGH WEAKNESS OPPORTUTITY THREATEN 经济 政治 技术 社会和文化 二、管理的职能 (一)决 策 (二)计 划 (三)组 织 (四)领 导 (五)控 制 (六)创 新 三、管理的属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补充: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看不清,用圆滑的观点,凡绝对的就 是错的)。①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通过学习,得到一些规律性、科学性的东西;② 对人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艺术性——“管理即是管人的工作”。 企业
把握他们有两点:①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②两者无强弱之分。 四、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管理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基本硏究方法有归纳法、实验法 和演绎法三种。 讨论题 1、你会把从事管理看成像会计或律师这样的职业吗?阐述你的理由。 2、小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和大公司的总裁的工作有那些差异。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 春秋战国:孙武,《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周礼》 领导艺术和经济管理思想的著作:《墨子》、《老子》、《齐民要素》、《天工开物》 等。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主要的主要原则: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 对策;法治。 二、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古罗马人在这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不少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 管理实践和思想应运而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 观点。 三、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时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泰罗:美国人,他自幼酷爱硏究,先后当过一般工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 组长、工长、制图部主任、总经理,著作:《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被誉为“科学 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科学地挑选、培训、教育、培养工人 (4)差别记件工资制 (5)与工人热忱合作,确保劳资双方都能从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得到好处。 (6)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其他人的贡献 吉尔布雷斯及夫人: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砌砖
把握他们有两点:①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②两者无强弱之分。 四、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管理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基本研究方法有归纳法、实验法 和演绎法三种。 讨论题: 1、你会把从事管理看成像会计或律师这样的职业吗?阐述你的理由。 2、小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和大公司的总裁的工作有那些差异。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管理 春秋战国:孙武,《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周礼》 领导艺术和经济管理思想的著作:《墨子》、《老子》、《齐民要素》、《天工开物》 等。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主要的主要原则: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 对策;法治。 二、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古罗马人在这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不少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 管理实践和思想应运而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 观点。 三、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 时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泰罗:美国人,他自幼酷爱研究,先后当过一般工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 组长、工长、制图部主任、总经理,著作:《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被誉为“科学 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科学地挑选、培训、教育、培养工人 (4)差别记件工资制 (5)与工人热忱合作,确保劳资双方都能从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得到好处。 (6)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其他人的贡献 吉尔布雷斯及夫人: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 砌砖
甘特:甘特图记件奖励工资制 (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1841-1925)生平:法国人,他跟泰勒的背景、经历不同,泰勒是从“车 床前的工人”开始而逐步向上发展,理论适用于企业;法约尔在大部分时间里则都担 任管理人员,其中在总经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30年,他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开 始而向下发展,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 著作:1916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 理之父”。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六类活动 (1)技术性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2)商业性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3)财务性活动—资金筹集和运用; (4)安全性活动设备和人员的保护 (5)会计性活动—存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核算、统计; (6)管理性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五大职能、法约尔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 并对这五大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他认为: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 方案;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 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 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 (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合理的报酬。(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9)等级 链。(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 精神。 法约尔总结了管理的一般原则,但他同时也强调:“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死板 和绝对的东西,这里全部是尺度问题……原则是灵活的,是可以适应于一切需要的 问题在于懂得使用它,这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对尺 度的注意。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是管理者的主要才能之一。” (三)韦伯的贡献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出身于德国一个有着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的富 裕家庭,先后担任过教授、主编、政府顾问和作家。他因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 系、对古典组织理论作出杰出贡献而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著作:《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 主要管理思想:合理-合法权利为基础,权力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研究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所谓“理想的”,是指这种组织体系并不是最合乎 需要的,而是组织的“纯粹的形态。韦伯就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管理制度、组织 结构提出了具有深刻影响的思想。 四、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甘特:甘特图 记件奖励工资制 (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1841—1925)生平:法国人,他跟泰勒的背景、经历不同,泰勒是从“车 床前的工人”开始而逐步向上发展,理论适用于企业;法约尔在大部分时间里则都担 任管理人员,其中在总经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30年,他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开 始而向下发展,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 著作:1916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 理之父”。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六类活动 (1) 技术性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2) 商业性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3) 财务性活动——资金筹集和运用; (4) 安全性活动——设备和人员的保护; (5) 会计性活动——存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核算、统计; (6) 管理性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五大职能 、法约尔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 并对这五大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他认为: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 方案;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 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 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 劳动分工。(2) 权力与责任。(3) 纪律。(4) 统一指挥。(5) 统一领导。 (6) 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 合理的报酬。(8) 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9)等级 链。(10) 秩序。(11) 公平。 (12) 保持人员稳定。 (13) 首创精神。 (14) 团结 精神。 法约尔总结了管理的一般原则,但他同时也强调:“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死板 和绝对的东西,这里全部是尺度问题……原则是灵活的,是可以适应于一切需要的, 问题在于懂得使用它,这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对尺 度的注意。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是管理者的主要才能之一。” (三)韦伯的贡献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出身于德国一个有着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的富 裕家庭,先后担任过教授、主编、政府顾问和作家。他因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 系、对古典组织理论作出杰出贡献而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著作:《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 主要管理思想:合理-合法权利为基础,权力论、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研究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所谓“理想的”,是指这种组织体系并不是最合乎 需要的,而是组织的“纯粹的”形态。韦伯就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管理制度、组织 结构提出了具有深刻影响的思想。 四、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一一人群关系论 梅奧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是从1924年到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 中进行的。霍桑工厂具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仍然有 很强的不满情绪,生产效率很低。为了探究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 包括多方面专家的研究小组进驻霍桑工厂,开始进行试验。实验分为四个阶段:照 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问交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霍桑试验历时8年,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人际关系理论的形成以及后来 行为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梅奥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 梅奥(1880-1949),美籍澳大利亚人,行为科学家,他曾亲身参与了霍桑试验。 他在代表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中总结了霍桑试验及其他几个试验的初步成 果,并阐述了他的人群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四个典型的实验:工作场所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室;大规模访谈;接线 板接线工作室实验 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企业的领导者应注重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激发“士气”,从而达到提 高生产率的目的 2、“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很多,例如马斯洛、赫茨伯格、麦 格雷戈、勒温(也译作卢因)、利克特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认为只有尚为满足的需要才能 够影响行为,而且只有排在前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X、Y、Z理论 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Y理论
(一)“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是从1924年到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 中进行的。霍桑工厂具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仍然有 很强的不满情绪,生产效率很低。为了探究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 包括多方面专家的研究小组进驻霍桑工厂,开始进行试验。实验分为四个阶段:照 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问交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霍桑试验历时8年,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人际关系理论的形成以及后来 行为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梅奥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 梅奥(1880—1949),美籍澳大利亚人,行为科学家,他曾亲身参与了霍桑试验。 他在代表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中总结了霍桑试验及其他几个试验的初步成 果,并阐述了他的人群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四个典型的实验:工作场所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室;大规模访谈;接线 板接线工作室实验 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企业的领导者应注重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激发“士气”,从而达到提 高生产率的目的。 2、“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很多,例如马斯洛、赫茨伯格、麦 格雷戈、勒温(也译作卢因)、利克特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认为只有尚为满足的需要才能 够影响行为,而且只有排在前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X、Y、Z 理论 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Y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