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技计划管理人员,理解和执行国家卫生科技计划,并以此制订本部门、本单位科技发 展计划是最重要的工作。只有科学、合理、可行的计划,充分利用资源,调动科技人员的积 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管理的效益 卫生科技计划的作用 (一)动员、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通过上下结合的科技计划制订过程,可以把有关的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动员、组织到实 现这一科技计划的各项任务中。一个科技计划的完成,通常需要多部门的配合,需要调动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一定的研究时间,没有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计划的完成通常较困难,质 量和效率也不会很高 (二)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 科技计划的制订需对科技任务、客观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和 科研项目,这样可以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最重要、最急需的关键科研项目上去, (三)检查和考核的作用 科技计划具有指令性,为了保证科技计划的完成,在科技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进度的检 查和考核是最重要的环节。科研计划本身就是一把尺子,具有检查和考核的作用 制订卫生科技计划的原则 (一)把握全局,协调发展 制订科技计划,必须从全局出发,考虑到国家目标、本地区与本部门需要以及各层次、 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认真调査分析需求与发展。例如,如何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 发展研究的发展比例,不同层次科研机构的研究重心,科研经费投入方向和比例等。 (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同一时期内,要安排的科研项目很多,许多大型科研项目涉及多个学科,并需要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制 订计划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但是,没有一般就没有重点,而且,一般和重点不可能是 成不变的,那些孕育着新苗头的一般项目一旦有所突破就可能变成重点。因此,也不能只 强调重点而忽略一般。 (三)着眼发展,远近结合 科研计划的任务是预先确定未来的目标和科研项目,在制订科技计划时,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项目,要予以优先安排,某些带头学科和作为知识、技术储备的项目也应 积极支持,还要考虑计划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四)留有余地,灵活机动 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风险性,要求科技计划留有一定余地,保持一定的灵活机 动性,以便及时支持一些有新苗头、新发展的项目。对于已有突破的在研项目,也应加大投 入,使其尽快发展。 四、卫生科技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制定科技计划不是科技管理的目的,只有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才完成了计划管理的任务。 为确保科技计划的实现,就要抓好科技计划实施的管理。 (一)卫生科技计划的执行 6
6 作为科技计划管理人员,理解和执行国家卫生科技计划,并以此制订本部门、本单位科技发 展计划是最重要的工作。只有科学、合理、可行的计划,充分利用资源,调动科技人员的积 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管理的效益。 二、卫生科技计划的作用 (一)动员、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通过上下结合的科技计划制订过程,可以把有关的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动员、组织到实 现这一科技计划的各项任务中。一个科技计划的完成,通常需要多部门的配合,需要调动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一定的研究时间,没有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计划的完成通常较困难,质 量和效率也不会很高。 (二)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 科技计划的制订需对科技任务、客观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和 科研项目,这样可以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最重要、最急需的关键科研项目上去。 (三)检查和考核的作用 科技计划具有指令性,为了保证科技计划的完成,在科技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进度的检 查和考核是最重要的环节。科研计划本身就是一把尺子,具有检查和考核的作用。 三、制订卫生科技计划的原则 (一)把握全局,协调发展 制订科技计划,必须从全局出发,考虑到国家目标、本地区与本部门需要以及各层次、 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认真调查分析需求与发展。例如,如何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 发展研究的发展比例,不同层次科研机构的研究重心,科研经费投入方向和比例等。 (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同一时期内,要安排的科研项目很多,许多大型科研项目涉及多个学科,并需要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制 订计划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但是,没有一般就没有重点,而且,一般和重点不可能是 一成不变的,那些孕育着新苗头的一般项目一旦有所突破就可能变成重点。因此,也不能只 强调重点而忽略一般。 (三)着眼发展,远近结合 科研计划的任务是预先确定未来的目标和科研项目,在制订科技计划时,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项目,要予以优先安排,某些带头学科和作为知识、技术储备的项目也应 积极支持,还要考虑计划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四)留有余地,灵活机动 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风险性,要求科技计划留有一定余地,保持一定的灵活机 动性,以便及时支持一些有新苗头、新发展的项目。对于已有突破的在研项目,也应加大投 入,使其尽快发展。 四、卫生科技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制定科技计划不是科技管理的目的,只有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才完成了计划管理的任务。 为确保科技计划的实现,就要抓好科技计划实施的管理。 (一)卫生科技计划的执行
实现科技计划的全面完成,需要管理部门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有 1.组织要执行既定的科技计划,就必需有效地组织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的人力、财 力、物力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分解计划的研究单元并与承担单位和责任人签署协议或合同书 使计划任务成为一个统筹协调的整体以及可调控的系统 2.论证制定的计划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在可行性方面存在不足,组织相关专家对计 划的可行性以及计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证,可保证计划完美的实现,甚至有事半 功倍的作用 3.协调协调是科技计划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技计划管理中有着特别重 要的地位。现代科技活动多数是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的合作项目,没有有效的协调配合, 往往会延误进展或造成资源浪费 协调可分为纵向协调、横向协调、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纵向协调是指上下级计划管 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横向协调是指各合作单位、学科、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 (二)卫生科技计划的检查 对科技计划的定期检查是保证计划进度和质量的重要管理环节。计划在实施时总会遇 到种种因素的干扰,有人为因素,也有非人为因素:有可预料因素,也有不可预料因素。检 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干扰因素,通过干预进行解决 科技计划的检査可以通过会议、现场进行检査,也可通过书面材料汇报检查,但是以 现场检査和会议检査为好,可以及时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解决。书面材料汇报 往往由于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等问题,往往难以评估并难以发现实质性问题。 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计划进度指标、质量指标和经济指标。 检查可分中期检查、年度检查、半年检查或季度检查 (三)卫生科技计划的调整 为保证科技计划的严肃性,计划一经下达就应该努力贯彻执行,不能轻易改变。但是 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不可预料因素的影响或人为因素影响导致计划明显推迟或可能引起 重大经济损失,就必须对计划进行调整。 无论什么原因,对计划的调整必须慎重,并履行一定的程序。对自上而下的调整,上 级主管部门应下达调整指令:对自下而上的调整,下级单位必须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批准 后才能按调整后的计划执行。 (四)卫生科技计划完成后的验收和评估 卫生科技计划完成后总结验收的方式主要有:文字总结验收形式;成果鉴定形式:现 场验收形式。 对于基础性研究计划、管理学硏究计划、大规模调研计划,一般验收方式为文字资料 验收。按主管部门要求提供总结报告、研究数据、研究结果以及在执行计划中产生的论文 影像和计算机数据资料。 对于产出为技术和方法学等方面的计划,应先进行现场验收、考核,然后再提交相关 文字资料 对于产出为实物的计划(如新药、大型医疗器械等)计划,应组织包括管理人员、科技 人员和企业在内的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验收。 计划的评估可分为:计划目标的评估、计划管理过程的评估和该计划执行质量的评估。 五、医学科技课题管理
7 实现科技计划的全面完成,需要管理部门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有: 1.组织 要执行既定的科技计划,就必需有效地组织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的人力、财 力、物力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分解计划的研究单元并与承担单位和责任人签署协议或合同书, 使计划任务成为一个统筹协调的整体以及可调控的系统。 2.论证 制定的计划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在可行性方面存在不足,组织相关专家对计 划的可行性以及计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证,可保证计划完美的实现,甚至有事半 功倍的作用。 3.协调 协调是科技计划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技计划管理中有着特别重 要的地位。现代科技活动多数是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的合作项目,没有有效的协调配合, 往往会延误进展或造成资源浪费。 协调可分为纵向协调、横向协调、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纵向协调是指上下级计划管 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横向协调是指各合作单位、学科、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 (二)卫生科技计划的检查 对科技计划的定期检查是保证计划进度和质量的重要管理环节。计划在实施时总会遇 到种种因素的干扰,有人为因素,也有非人为因素;有可预料因素,也有不可预料因素。检 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干扰因素,通过干预进行解决。 科技计划的检查可以通过会议、现场进行检查,也可通过书面材料汇报检查,但是以 现场检查和会议检查为好,可以及时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解决。书面材料汇报 往往由于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等问题,往往难以评估并难以发现实质性问题。 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计划进度指标、质量指标和经济指标。 检查可分中期检查、年度检查、半年检查或季度检查。 (三)卫生科技计划的调整 为保证科技计划的严肃性,计划一经下达就应该努力贯彻执行,不能轻易改变。但是 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不可预料因素的影响或人为因素影响导致计划明显推迟或可能引起 重大经济损失,就必须对计划进行调整。 无论什么原因,对计划的调整必须慎重,并履行一定的程序。对自上而下的调整,上 级主管部门应下达调整指令;对自下而上的调整,下级单位必须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批准 后才能按调整后的计划执行。 (四)卫生科技计划完成后的验收和评估 卫生科技计划完成后总结验收的方式主要有:文字总结验收形式;成果鉴定形式;现 场验收形式。 对于基础性研究计划、管理学研究计划、大规模调研计划,一般验收方式为文字资料 验收。按主管部门要求提供总结报告、研究数据、研究结果以及在执行计划中产生的论文、 影像和计算机数据资料。 对于产出为技术和方法学等方面的计划,应先进行现场验收、考核,然后再提交相关 文字资料。 对于产出为实物的计划(如新药、大型医疗器械等)计划,应组织包括管理人员、科技 人员和企业在内的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验收。 计划的评估可分为:计划目标的评估、计划管理过程的评估和该计划执行质量的评估。 五、医学科技课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