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6、cQM 下载 12 ◆第一部分综述◆ 回事。现在多数企业赞同“持续改善”的企业模式,即使 不能完全付诸实践,至少在理论上同意,并将它与统计过 程控制、多功能团队、全面质量管理和客户满意度测量等 创新方法结合在一起。作为理想的结果,遵循这种模式的 组织有一个实施过程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的实施都与过 去不同,而且更好 动态的 规模定制模式 创新模式 开发 模块化 静态的 大规模生产模式 持续改善模式 静态的 动态的 图1-1新的竞争现实 资料来源: Bart victor, Andrew c. Boynton, and B. Joseph Pine I. 当一些企业通过持续改善的方法使质量获得了明显提 高的时候,很多公司已经跨越这一阶段而进入了“大规模 定制”的经营模式。5固定但颇具柔性且反应灵敏的加工工 艺提供了动态的产品流,使企业可以同时实现低成本和高 度的个体定制。在这种经营模式中,企业的基本工作是确 认并满足每个客户的个体需求。理想的结果是,产品的生 命周期成为一个基本单元unit):每个产品都与前一个不同 而且独一无二地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
回事。现在多数企业赞同“持续改善”的企业模式,即使 不能完全付诸实践,至少在理论上同意,并将它与统计过 程控制、多功能团队、全面质量管理和客户满意度测量等 创新方法结合在一起。作为理想的结果,遵循这种模式的 组织有一个实施过程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的实施都与过 去不同,而且更好。 图1-1 新的竞争现实 资料来源:Bart Vi c t o r, Andrew C. Boynton, and B.Joseph Pine II. 当一些企业通过持续改善的方法使质量获得了明显提 高的时候,很多公司已经跨越这一阶段而进入了“大规模 定制”的经营模式。5 固定但颇具柔性且反应灵敏的加工工 艺提供了动态的产品流,使企业可以同时实现低成本和高 度的个体定制。在这种经营模式中,企业的基本工作是确 认并满足每个客户的个体需求。理想的结果是,产品的生 命周期成为一个基本单元 ( u n i t ):每个产品都与前一个不同, 而且独一无二地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 12 ◆第一部分 综 述◆ 下载 大规模定制模式 大规模生产模式 创新模式 持续改善模式 动态的 动态的 产品的 变化 静态的 静态的 开发 连接 更新 模块化
China-aub.com ◆第1章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企业可以在几种经营模式中进行转换,但根据维克托、 博因顿和我的研究,以及根据客户的直接经验,要实现大 规模定制所必经的转变有一定的顺序。从创新模式到大规 模生产的第一次转变被称为“开发”,它是一个众所周知的 活动。它要求明确产品和加工工艺,使之可以确定并可重 复地制造大批量、低成本的产品 大规模生产组织的结果是产生很多等级和官僚主义作 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几乎不存在信息交流。为了转换到 持续改善模式,纵向分割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通过多功能 团队、信息共享和横向过程集成而联系起来,其结果是产 生一系列紧密连接的、高质量的、具有持续改进能力的加 工工艺。6 为了进入大规模定制的模式,要求将产品模块化,从 而为任何客户提供唯一的模块组合。这使企业能够按照客 户的要求,从总的产品体系中有效地提供单个模块,不论 是牛仔裤的特定裤长、特定的窗户、工业肥皂的某个pH值 还是某个精确的气动阀 不仅如此,通过“持续改善”模式创建的、紧密联系 的各个加工工艺,也应能够被分解并实行模块化,这样 特定的工艺模块就可以动态地与其他工艺模块相联,以建 立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单个客户要求的端对端的价值链。 由此产生了在人和加工工艺之间松散联系的动态网络,它 使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 当不能满足特定客户需求,或用当前的定制无法把握 市场机遇的时候,采用大规模定制的企业也必须能够自我
企业可以在几种经营模式中进行转换,但根据维克托、 博因顿和我的研究,以及根据客户的直接经验,要实现大 规模定制所必经的转变有一定的顺序。从创新模式到大规 模生产的第一次转变被称为“开发”,它是一个众所周知的 活动。它要求明确产品和加工工艺,使之可以确定并可重 复地制造大批量、低成本的产品。 大规模生产组织的结果是产生很多等级和官僚主义作 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几乎不存在信息交流。为了转换到 持续改善模式,纵向分割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通过多功能 团队、信息共享和横向过程集成而联系起来,其结果是产 生一系列紧密连接的、高质量的、具有持续改进能力的加 工工艺。6 为了进入大规模定制的模式,要求将产品模块化,从 而为任何客户提供唯一的模块组合。这使企业能够按照客 户的要求,从总的产品体系中有效地提供单个模块,不论 是牛仔裤的特定裤长、特定的窗户、工业肥皂的某个 p H值, 还是某个精确的气动阀。 不仅如此,通过“持续改善”模式创建的、紧密联系 的各个加工工艺,也应能够被分解并实行模块化,这样, 特定的工艺模块就可以动态地与其他工艺模块相联,以建 立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单个客户要求的端对端的价值链。 由此产生了在人和加工工艺之间松散联系的动态网络,它 使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 当不能满足特定客户需求,或用当前的定制无法把握 市场机遇的时候,采用大规模定制的企业也必须能够自我 ◆第1章 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13 下载
China- 6、cQM 下载 14 ◆第一部分综述◆ 更新。这要求这些企业彻底开发出新的产品模块或者新的 加工工艺,或与企业内外的组织联合,以达到所要求的新 的能力。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要赶在竞争对手之前,放 弃其整个的产品或工艺体系,重构一个能使之重新具备明 显竞争优势的体系 虽然企业不再愿意“生存”于大规模生产的模式之中, 但它不得不经历上述在创新模式中为建立新产品、新工艺 或组织模块而进行的各项活动。每个模块必须得到发展和 巩固,建立与企业其他部分的联系,具有高的质量,并最 终适应大规模定制的体系。 这就是新的竞争现实,它是不断变化的经营方式的转换 循环,需要在各种企业模式之间快速变动,而不是在某个时 间选择某一种模式。那些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处理这种转 换循环的企业,将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始终处于成功的 地位。可以透过位于佛罗里达州博因顿海岸的摩托罗拉寻呼 产品集团公司( Motorola Paging Products Group)看到整个经营 方式的转变。我在第一本书里曾经说过摩托罗拉公司是大规 模定制的先驱。在80年代,摩托罗拉超越了电子产品传统的 大规模生产,采纳了持续改善的思想。他们采用了许多提高 产品质量和寿命的措施,他们引以为豪的“6-∑”计划十分有 名,它使废品率降到百万分之三点四。但是,当日本的竞争者 通过其持续改善计划加强了竞争力的时候,摩托罗拉公司再次 在竞争中占据了领先的位置,在企业层做到了大规模定制。 在仅仅18个月中,摩托罗拉开发了一个(几乎)全 自动的制造系统,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代表用便携式计算机
更新。这要求这些企业彻底开发出新的产品模块或者新的 加工工艺,或与企业内外的组织联合,以达到所要求的新 的能力。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要赶在竞争对手之前,放 弃其整个的产品或工艺体系,重构一个能使之重新具备明 显竞争优势的体系。 虽然企业不再愿意“生存”于大规模生产的模式之中, 但它不得不经历上述在创新模式中为建立新产品、新工艺 或组织模块而进行的各项活动。每个模块必须得到发展和 巩固,建立与企业其他部分的联系,具有高的质量,并最 终适应大规模定制的体系。 这就是新的竞争现实,它是不断变化的经营方式的转换 循环,需要在各种企业模式之间快速变动,而不是在某个时 间选择某一种模式。那些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处理这种转 换循环的企业,将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始终处于成功的 地位。可以透过位于佛罗里达州博因顿海岸的摩托罗拉寻呼 产品集团公司(Motorola Paging Products Group)看到整个经营 方式的转变。我在第一本书里曾经说过摩托罗拉公司是大规 模定制的先驱。在8 0年代,摩托罗拉超越了电子产品传统的 大规模生产,采纳了持续改善的思想。他们采用了许多提高 产品质量和寿命的措施,他们引以为豪的“6 -∑”计划十分有 名,它使废品率降到百万分之三点四。但是,当日本的竞争者 通过其持续改善计划加强了竞争力的时候,摩托罗拉公司再次 在竞争中占据了领先的位置,在企业层做到了大规模定制。 在仅仅 1 8个月中,摩托罗拉开发了一个(几乎)全 自动的制造系统,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代表用便携式计算机 14 ◆第一部分 综 述◆ 下载
China-aub.com 第1章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15 签下订单的一个半小时之内,它就可以在博因顿海岸制造 出2900万种不同组合的寻呼机中的任何一种。这彻底改 变了竞争的本质,使摩托罗拉公司成为美国仅存的寻呼机 制造商,占有全世界市场份额的40%以上。但它并未就此 止步。 从代号为“盗匪”( Bandit)的项目开始后,摩托罗拉 为了建立最好的制造系统,鼓励其员工从公司内外的任何地 方“窃取知识”,此时它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最初时的能力 该公司创建了所谓的“融合工厂”( Fusion Factory),因为公 司把工程设计、制造和营销集成为一个企业系统,在运作层 上,该系统看起来和运行起来都很像图1-1所示的框图。7 于有摩托罗拉建造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支持,工程师们能 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上开发新的模块(更新),用各种 电子工具模拟“虚拟”设计的效果(开发),确认具有足够 的原材料库存和实际生产该模块的能力(连接),编制完整 的产品说明书和动态的在线制造指导说明书(模块化)并将 其传给制造厂进行生产。为了检验摩托罗拉已经达到了何种 程度,该公司的客户之一(一位寻呼服务公司的副总裁)告 诉我,他的设计人员是如何与摩托罗拉合作,为客户设计新 产品的:摩托罗拉的工程师星期五下午带着双方商定的设计 方案离开,星期一早晨就带来了可使用的寻呼机! 日本竞争者和其他采用持续改善模式的竞争者取得成 功的一个明显结果,是造成了巨大的变革压力,使得一个又 一个行业中的一个又一个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 所需的成本,以面对由采用比大规模生产更优越的经营模式
◆第1章 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15 下载 签下订单的一个半小时之内,它就可以在博因顿海岸制造 出2 9 0 0万种不同组合的寻呼机中的任何一种。这彻底改 变了竞争的本质,使摩托罗拉公司成为美国仅存的寻呼机 制造商,占有全世界市场份额的 4 0 %以上。但它并未就此 止步。 从代号为“盗匪”(B a n d i t)的项目开始后,摩托罗拉 为了建立最好的制造系统,鼓励其员工从公司内外的任何地 方“窃取知识”,此时它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最初时的能力。 该公司创建了所谓的“融合工厂”(Fusion Factory),因为公 司把工程设计、制造和营销集成为一个企业系统,在运作层 上,该系统看起来和运行起来都很像图 1 - 1所示的框图。7由 于有摩托罗拉建造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支持,工程师们能 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上开发新的模块(更新),用各种 电子工具模拟“虚拟”设计的效果(开发),确认具有足够 的原材料库存和实际生产该模块的能力(连接),编制完整 的产品说明书和动态的在线制造指导说明书(模块化)并将 其传给制造厂进行生产。为了检验摩托罗拉已经达到了何种 程度,该公司的客户之一(一位寻呼服务公司的副总裁)告 诉我,他的设计人员是如何与摩托罗拉合作,为客户设计新 产品的:摩托罗拉的工程师星期五下午带着双方商定的设计 方案离开,星期一早晨就带来了可使用的寻呼机! 日本竞争者和其他采用持续改善模式的竞争者取得成 功的一个明显结果,是造成了巨大的变革压力,使得一个又 一个行业中的一个又一个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 所需的成本,以面对由采用比大规模生产更优越的经营模式
China- 6、cQM 下载 16 ◆第一部分综述◆ 的企业所造成的竞争。另一个结果可能不太明显,但却是同 样重要的,那就是这些改善使客户变得更加苛求。一旦发现 可以从某个企业得到价廉物美的产品,他们就会放弃其他企 业的不良服务,并开始要求该企业像许诺的那样提供产品和 服务。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从而达到 更高的水平。迄今为止,在多数行业中,持续改善模式仅仅 是使企业参与竞争,质量已不再是竞争的主要因素。 我们尚未达到定制的水平,企业在下一个10年中还会 面对同样的窘境。一旦客户发现能用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 买到专为他们生产的、几乎正好满足他们要求的产品,可 以想象,他们将对所有企业提出同样的要求。大规模定制 模式,实际上正从技术前沿演变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4产品开发中新的必然趋势 大规模定制模式不是仅仅针对短期内的利益竞争的, 至少在正确运作的时候不是如此,对于企业来说,这是 个好消息。企业在定制什么、如何定制、在何处定制和何 时定制等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这就形成了巨大的竞争空 间,而大多数的自由度取决于产品的开发。任何一个企业 要想充分挖掘这种经营模式的潜力,要想负责地将新产品 投入市场,就必须将其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予以对待。在 对能进行大规模定制的产品进行制造时,如果没有所需的 支持、勤奋和努力,企业就不会成功。 对于某一特定企业,在确定最佳方案时还涉及很多相 关问题:从产品的性质到客户对该产品的认识:从如何建
的企业所造成的竞争。另一个结果可能不太明显,但却是同 样重要的,那就是这些改善使客户变得更加苛求。一旦发现 可以从某个企业得到价廉物美的产品,他们就会放弃其他企 业的不良服务,并开始要求该企业像许诺的那样提供产品和 服务。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从而达到 更高的水平。迄今为止,在多数行业中,持续改善模式仅仅 是使企业参与竞争,8 质量已不再是竞争的主要因素。 我们尚未达到定制的水平,企业在下一个 1 0年中还会 面对同样的窘境。一旦客户发现能用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 买到专为他们生产的、几乎正好满足他们要求的产品,可 以想象,他们将对所有企业提出同样的要求。大规模定制 模式,实际上正从技术前沿演变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4 产品开发中新的必然趋势 大规模定制模式不是仅仅针对短期内的利益竞争的, 至少在正确运作的时候不是如此,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 个好消息。企业在定制什么、如何定制、在何处定制和何 时定制等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这就形成了巨大的竞争空 间,而大多数的自由度取决于产品的开发。任何一个企业 要想充分挖掘这种经营模式的潜力,要想负责地将新产品 投入市场,就必须将其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予以对待。在 对能进行大规模定制的产品进行制造时,如果没有所需的 支持、勤奋和努力,企业就不会成功。 对于某一特定企业,在确定最佳方案时还涉及很多相 关问题:从产品的性质到客户对该产品的认识;从如何建 16 ◆第一部分 综 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