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aub.com ◆第1章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如同安德森公司和李维斯公司向客户提供产品一样, 大规模定制也应用于重工业。例如,俄亥俄州代顿 ( Dayton)的 ChemStation公司,大规模定制用于清洗工厂 地板、汽车和餐厅等用途的工业肥皂(多数竞争者视其为 般商品)。他们分别分析每个客户的需求,应用他们的专 技术“H7”和独特的工艺,为客户在浓度、pH值、酶浓 度、发泡度、颜色和气味等方面进行定制。这些独立配制 的产品被装在 ChemStation公司专用塑料桶中发送给客户 桶的正面印有明显的 Chem Station公司商标。同时,公司还 通过跟踪了解客户是否已将产品用完以加强其全面服务。 通过不断监测在客户手中的包装桶和客户的使用方式,公 司在客户提出供货请求之前就可以提前补充存货,使客户 不需重新填写订单,甚至不需审阅以前的订单, 下面在众多应用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制造商中再举一个 例子。总部设在密歇根州的罗斯集团( Ross Controls)下 属的特洛伊公司(Troy)已有70年的历史,该公司生产的 气动阀和其他气控系统可用于汽车、铝材和钢材的制造以 及林业生产等行业。公司通过它的“ROSS/FLEX”系统, 了解客户的商业需求,与客户一起进行详细设计,以此来 满足客户的需要,并迅速且有效地制造出客户定制的产品 通过多条生产线的生产,通常可以“复制”出客户自己设 计的产品。通过将有效的定制能力与不断获取客户需求能 力的结合,罗斯公司在与客户持续的交往中,与客户之间 的联系不断加深。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设置了一个集成工程师的职位
如同安德森公司和李维斯公司向客户提供产品一样, 大规 模定 制 也应 用于 重工 业。 例如 ,俄 亥俄 州代 顿 (D a y t o n)的C h e m S t a t i o n公司,大规模定制用于清洗工厂 地板、汽车和餐厅等用途的工业肥皂(多数竞争者视其为 一般商品)。他们分别分析每个客户的需求,应用他们的专 利技术“H 7”和独特的工艺,为客户在浓度、 p H值、酶浓 度、发泡度、颜色和气味等方面进行定制。这些独立配制 的产品被装在 C h e m S t a t i o n公司专用塑料桶中发送给客户, 桶的正面印有明显的 C h e m S t a t i o n公司商标。同时,公司还 通过跟踪了解客户是否已将产品用完以加强其全面服务。 通过不断监测在客户手中的包装桶和客户的使用方式,公 司在客户提出供货请求之前就可以提前补充存货,使客户 不需重新填写订单,甚至不需审阅以前的订单。 下面在众多应用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制造商中再举一个 例子。总部设在密歇根州的罗斯集团( Ross Controls)下 属的特洛伊公司( Tr o y)已有7 0年的历史,该公司生产的 气动阀和其他气控系统可用于汽车、铝材和钢材的制造以 及林业生产等行业。公司通过它的“ R O S S / F L E X”系统, 了解客户的商业需求,与客户一起进行详细设计,以此来 满足客户的需要,并迅速且有效地制造出客户定制的产品。 通过多条生产线的生产,通常可以“复制”出客户自己设 计的产品。通过将有效的定制能力与不断获取客户需求能 力的结合,罗斯公司在与客户持续的交往中,与客户之间 的联系不断加深。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设置了一个集成工程师的职位, ◆第1章 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7 下载
China- 6、cQM 下载 ◆第一部分综述◆ 将市场、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职能有效地集于该工程师一人 该工程师的基本职责是“挖掘”特定客户的想法,并使客 户了解他们的这些想法将向制造工艺提出何种要求。普通 工程师通常的工作过程是与客户交谈,设计阀门,然后制 定加工细节(包括CNC机床的刀具路径)。有意思的是,因 为集成工程师的职责与普通工程师正好相反,所以罗斯公 司不得不从高校雇请一些新工程师,他们还没有形成工程 师理所当然只承担设计工作这样的习惯性想法,当然也绝 对不是仅仅承担市场或制造方面的工作。 1.2新前沿技术的变化 我以《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作为我的第一本书的副标 题,因为当我在1992年完成那本书时,大规模定制实际上 是新的前沿技术:尽管当时许多公司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许多行业的市场也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只有几家公司 能够真正地在单个客户的层次上有效地实现定制。例如,上 述的几个例子在那本书中都未曾提到,因为当时他们还没有 重要的进展(在李维斯公司的例子中,定制制衣技术公司的 创建人宋·帕克甚至还未曾注意到它)。 从那以后发生了很多变化。不仅更多的公司大规模定 制其产品,而且正如前面几个例子所描述的那样,它们在 广度和深度上所达到的程度相对于短短的5年来说,都令人 惊奇不已。我对究竟何为大规模定制模式的看法也发生了 很大的改变。在我的第一本书中,曾将大规模定制描述为 种重点在于“通过柔性和快速反应实现的多样化和定制
将市场、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职能有效地集于该工程师一人。 该工程师的基本职责是“挖掘”特定客户的想法,并使客 户了解他们的这些想法将向制造工艺提出何种要求。普通 工程师通常的工作过程是与客户交谈,设计阀门,然后制 定加工细节(包括C N C机床的刀具路径)。有意思的是,因 为集成工程师的职责与普通工程师正好相反,所以罗斯公 司不得不从高校雇请一些新工程师,他们还没有形成工程 师理所当然只承担设计工作这样的习惯性想法,当然也绝 对不是仅仅承担市场或制造方面的工作。 1.2 新前沿技术的变化 我以《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作为我的第一本书的副标 题,因为当我在 1 9 9 2年完成那本书时,大规模定制实际上 是新的前沿技术:尽管当时许多公司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许多行业的市场也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只有几家公司 能够真正地在单个客户的层次上有效地实现定制。例如,上 述的几个例子在那本书中都未曾提到,因为当时他们还没有 重要的进展(在李维斯公司的例子中,定制制衣技术公司的 创建人宋·帕克甚至还未曾注意到它)。 从那以后发生了很多变化。不仅更多的公司大规模定 制其产品,而且正如前面几个例子所描述的那样,它们在 广度和深度上所达到的程度相对于短短的 5年来说,都令人 惊奇不已。我对究竟何为大规模定制模式的看法也发生了 很大的改变。在我的第一本书中,曾将大规模定制描述为 一种重点在于“通过柔性和快速反应实现的多样化和定制”2 8 ◆第一部分 综 述◆ 下载
China-aub.com ◆第1章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9 的新的管理体系或模式。我当时的意图在于将其与大规模 生产模式相比较,说明虽然几十年的大规模生产体系正是 使美国经济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内处于优势的原因,但 它已不再适用于今天正面临着市场剧变的工业企业。我以 80年代以来产品的迅速增加为例,说明旧的大规模生产体 系已不再奏效,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的体系,实现越来越 多的产品品种,通过补充客户的反馈,融进更多的定制, 直到使每个客户买到独一无二的商品或服务 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许多企业想用增加产品品种的 方法去阻止真正的定制,并且在迅速分化的市场面前,不 顾一切地试图维持大规模生产的传统。现在我们可以非常 清楚地看到:多样化并不等于定制。多样化是指先生产出 产品,将它们存入成品库,然后等待需要它们的客户出现。 与此相反,定制是指应特定客户的要求而生产(实际上, “单个客户”一词是多余的)。多样化是给更多的客户以更 多的选择,希望他们找到最接近其需求的产品。但这样一 来,我们经常使客户陷于大量的产品中,决策过程过长, 而我们很少或几乎没有提供任何的帮助,结果使他们不得 不放弃选择。客户根本不想选择,他们只想得到他们真正 想要的东西。我们的工作是准确地描绘出(常常通过合作 的方式)他们的需求,并且制造出产品。这一般需要借助 各种设计工具(如安德森公司的“知识之窗”系统),以消 信息爆炸的问题。 大规模定制的职责在于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既使价 格能够令客户接受,又使企业有利可图。现在多数企业实现
的新的管理体系或模式。我当时的意图在于将其与大规模 生产模式相比较,说明虽然几十年的大规模生产体系正是 使美国经济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内处于优势的原因,但 它已不再适用于今天正面临着市场剧变的工业企业。我以 8 0年代以来产品的迅速增加为例,说明旧的大规模生产体 系已不再奏效,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的体系,实现越来越 多的产品品种,通过补充客户的反馈,融进更多的定制, 直到使每个客户买到独一无二的商品或服务。 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许多企业想用增加产品品种的 方法去阻止真正的定制,并且在迅速分化的市场面前,不 顾一切地试图维持大规模生产的传统。现在我们可以非常 清楚地看到:多样化并不等于定制。多样化是指先生产出 产品,将它们存入成品库,然后等待需要它们的客户出现。 与此相反,定制是指应特定客户的要求而生产(实际上, “单个客户”一词是多余的)。多样化是给更多的客户以更 多的选择,希望他们找到最接近其需求的产品。但这样一 来,我们经常使客户陷于大量的产品中,决策过程过长, 而我们很少或几乎没有提供任何的帮助,结果使他们不得 不放弃选择。客户根本不想选择,他们只想得到他们真正 想要的东西。我们的工作是准确地描绘出(常常通过合作 的方式)他们的需求,并且制造出产品。这一般需要借助 各种设计工具(如安德森公司的“知识之窗”系统),以消 除信息爆炸的问题。 大规模定制的职责在于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既使价 格能够令客户接受,又使企业有利可图。现在多数企业实现 ◆第1章 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9 下载
China- 6、cQM 下载 10 ◆第一部分综述◆ 多样化的方法是在已有工艺之上增加新的措施,而将定制作 为特殊情况,这样做将增加大量的成本、时间和额外资源 大规模定制不能为每个人提供一切,正如我在策略前景LLP 公司的同事吉姆·吉尔摩( Jim gilmore)所言,它只在每 个客户需要的时候为他们准确地提供其所需。多数大规模定 制商发现,虽然在开发产品、工艺和技术方面需要有很大的 投资,但当市场分化到一定程度,使大规模生产技术不再能 够有效地预测客户的需求时,大规模定制产品的成本就几乎 与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成本相等,甚至更低。 而且,因为定制的产品比标准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更高, 它们更能符合个体的需求,所以,大多数客户愿意多付钱 (通常多付10%~15%),因此,企业的利润常常会大大地 提高,特别是当企业减少了成品库存费用、避免了客户因 得不到想要的产品而离开,或者避免了因产品无人问津而 不得不甩卖的情况。想一想,仅仅减少成品库存一项,就 可为你的公司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1.3新的必然趋势 因为具有以上这些巨大的优势,大规模定制模式正从 技术前沿变成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必然趋势,它是商业竞争 中下一个顺理成章的阶段。 这一点可从图1-1所示的框图中清楚地看出。该图最初 为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两位教授巴特·维克托( Bart victor) 和安迪·博因顿( Andy Boynton)所作,并在与我交流后进 行了扩充。最近,他们正在访问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
多样化的方法是在已有工艺之上增加新的措施,而将定制作 为特殊情况,这样做将增加大量的成本、时间和额外资源。 大规模定制不能为每个人提供一切,正如我在策略前景 L L P 公司的同事吉姆·吉尔摩( Jim Gilmore)所言,它只在每 个客户需要的时候为他们准确地提供其所需。多数大规模定 制商发现,虽然在开发产品、工艺和技术方面需要有很大的 投资,但当市场分化到一定程度,使大规模生产技术不再能 够有效地预测客户的需求时,大规模定制产品的成本就几乎 与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成本相等,甚至更低。 而且,因为定制的产品比标准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更高, 它们更能符合个体的需求,所以,大多数客户愿意多付钱 (通常多付1 0%~1 5%),因此,企业的利润常常会大大地 提高,特别是当企业减少了成品库存费用、避免了客户因 得不到想要的产品而离开,或者避免了因产品无人问津而 不得不甩卖的情况。想一想,仅仅减少成品库存一项,就 可为你的公司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1.3 新的必然趋势 因为具有以上这些巨大的优势,大规模定制模式正从 技术前沿变成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必然趋势,它是商业竞争 中下一个顺理成章的阶段。 这一点可从图1 - 1所示的框图中清楚地看出。该图最初 为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两位教授巴特·维克托( Bart Vi c t o r) 和安迪·博因顿(Andy Boynton)所作,并在与我交流后进 行了扩充。最近,他们正在访问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 10 ◆第一部分 综 述◆ 下载
China-aub.com ◆第1章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该图 定义了四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即获得经营成功的四种不同方 法。3“创新模式”中包括手工制造者、企业家、大公司和 其他不同产品的生产者。这些组织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产品和 生产这些新产品的工艺:产品和工艺都是动态变化的。 若干世纪以来,手工制造者基本上遵循了这种创新模 式——如果有些客户需要某些企业还不知道如何生产的产 品,工匠们就会想办法进行设计,为客户定制。随着工业 革命的发生,特别是亨利·福特( Henry Ford)发明了装 配线之后,大规模生产应运而生。在大规模生产模式中, 一切都是固定的:企业在找到了生产某种产品的最佳方案 后,就尽快将学习曲线( learning curve)固定下来。产品和加 工工艺都很少改变,以求固定成本得以偿还。很偶尔地 (通常是4~5年一次,甚至更长),大规模生产商会依赖其 他创新机构(一般是他们自己的研究开发实验室),开发 种新产品,并对其进行大批量生产。 因此,大规模生产商非常依赖于创新机构进行新产品 的开发,而创新机构又依靠大规模生产商为他们的与众不 同的设计提供现成的市场。4长期以来,大规模生产商和创 新机构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这正是本世纪美国经济成功 的核心。但日本公司断定,如果持续地改善加工工艺,那 么,与典型的大规模生产相比,他们将同时达到更低的成 本和更高的质量。通过动态地改变加工工艺,他们能比竞 争对手取得更巨大的优势。这与旧的工作方式有很大的不 同,以至于美国的生产商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这是怎么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该图 定义了四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即获得经营成功的四种不同方 法。3“创新模式”中包括手工制造者、企业家、大公司和 其他不同产品的生产者。这些组织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产品和 生产这些新产品的工艺:产品和工艺都是动态变化的。 若干世纪以来,手工制造者基本上遵循了这种创新模 式—如果有些客户需要某些企业还不知道如何生产的产 品,工匠们就会想办法进行设计,为客户定制。随着工业 革命的发生,特别是亨利·福特( Henry Ford)发明了装 配线之后,大规模生产应运而生。在大规模生产模式中, 一切都是固定的:企业在找到了生产某种产品的最佳方案 后,就尽快将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固定下来。产品和加 工工艺都很少改变,以求固定成本得以偿还。很偶尔地 (通常是4~5年一次,甚至更长),大规模生产商会依赖其 他创新机构(一般是他们自己的研究开发实验室),开发一 种新产品,并对其进行大批量生产。 因此,大规模生产商非常依赖于创新机构进行新产品 的开发,而创新机构又依靠大规模生产商为他们的与众不 同的设计提供现成的市场。4 长期以来,大规模生产商和创 新机构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这正是本世纪美国经济成功 的核心。但日本公司断定,如果持续地改善加工工艺,那 么,与典型的大规模生产相比,他们将同时达到更低的成 本和更高的质量。通过动态地改变加工工艺,他们能比竞 争对手取得更巨大的优势。这与旧的工作方式有很大的不 同,以至于美国的生产商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这是怎么 ◆第1章 大规模定制: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导论)◆ 11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