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FANGFANYIJIANSHI 西方 翻翻译 简史
)量46078 利工要脆802200633245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著 6E16 西 方 商务印书馆 1991年·北京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包括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和现代等五个历史时期酋方的翻 译实践如数译思想发展史,从占罗马第一部行文字记裁的翻译作品,一直写到2刀世 纪80年代中铁美儿个正要国家翻译理论领城的最新成果, 本书史料翔实,覆盖面广,自古至个涉及了近三石个翻译家和翻译用论家,并涉及 了与翻译有关的一些正大历更事仲。作者本着忠实地反映地本来面貌的原则,采取 提纲郅领的写法,对史料设有简单罗列,而是在对西方翻译见令貌进行棕合性叙述 的基础上,对各个5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了黄点介绍,使读奢可以湖共源而观其流,对 西方翻译活动!理论研究的发展近史既有个全面的了解,又有个重点的:堂握, 本书是段「可绍-一部系统研究西方髓译更的苦作,具行较高的参考价值,且似述简 洁,可读性强,适用门翻译工作者、翻译痈论研究者、中西方对比文学和对比翻译史研 究者、以及大专院校外语专业的师生(可矿作为人学翻译谋程的故学参考书),同时也适 用于一切受好翻译和外国文学、希望了解两方文明的共他读者。 XIFANG FANYT JIANSHT 西方翻译简史 岸载#潜 商务印书馆出版 〔北友工肝井人街36部攻新网I00710》 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数行 河化省香河县第二印刷厂印刷 ISbN7-100-00503-4/H182 1991年5无第1东 开克850.11681/32 1991年5:北京第1女耶剥 宁数249F 印数0-1d(0年 印张105/8 龙价#4.30元
代 序 大胆的尝试,可贵的创举 一—《西方翻泽简史读后 翻译是人类·项古老的活动。西方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源 远流长,据现有的文字记载,历时已达二千余年,几与我国翻译史 词龄。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涓细流业己汇成长河大川,特别是在本 世纪与川新月异的现代科学结缘之后,波澜出阔,奔腾咆哮,颇有 一泻千里之势。由于锁国多年,我国对西方在这一学术领域内取 得的进展情况所知甚少;自开放政策实施以来,评介西方有关论著 的文章和译著虽逐渐增多,但在西方翻译史的研究成果方面可以 说几乎还是一张白纸。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谭载喜*于70年代末 八年代初留学英国,主攻语言学和翻译理论,获埃克特火学硕 士学位。他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钻研,终于撰写出这部《西方翻译简 史,有重点、有分析、有系统地勾画出欧洲和北美翻译事业的发 生、发展及其历史演变的概貌,以期填补这项空白。这是令人不胜 感慰的。作者自谦,称简史为“一次大胆的尝试”,这话也不无几 分道理。我作为这部史稿的第个读者,于披阅之余,深感作者在 既无国内的先例可循又缺少国外的蓝本可资借鉴的情况下,在不 太长的时间内完成了这项带开拓性的科研工作,实属难能可贵。故 愿以“大胞的尝试,可贵的创举”为题写几句读后感,权作“代序”。 《简史展示出一幅色彩斑滴的西方翻译历史画卷。它追源湖 锍,对占罗马以来各个时期西方译事的发展变化,主要流派林立及 现为深圳大学副教授
其动向,以及有关历史事件作了概要的回颜,涉及的人物不下三百 人,对其中杰出的翻译家和理论家的经历,代表译作和论著大都作 了重点介绍。史料翔实,叙述明晰。显而易见,取料是经过辛勒 克集,爬梳剔抉,去光存菁,综合加工后撰写而成的。尤其可费的 是,作者在吸取国内外(主要是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 筛选后大量材料的分析研究,对有关译作和论著及其时代背景利! 所产的效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评语,并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 虽然,由于原材料的分散与芜杂,所取史料及所提看法不可能没有 疏漏或偏颇之处,但本书作为一次尝试,却达到了一定的学术水 平,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可读性。 采取按西方通常的历更分期(即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 瑚及近代,现代)并与翻译活动本身进程相结合的论述方法,是 《简史>的另一特点。其长处是,一方面可以揭示历史因素对翻译 事业的影响。举其要者,知由于罗马征战的胜利所产生的优越感, 竟视希腊文艺为可以任意“宰割”的“战利品”,以至提出“与原作竞 争”即“超过”原作的主张,随着民族语言的成熟和风族国家的兴 起,以民族语取代拉丁语译“圣经”以及古典的和同时代的作品的 活动便得以普遍开展;两次世界人战给西方译事带来严重的于扰 和破坏;以及现代科学对翻译理论以至其体操作都产生了巨大影 响,等等。另一方面,这种写法也描述了西方译事本身的分合变迁 过程。如直译与意译之争,折中派继之出现,意译终占上风;由最 初以词为翻译单位逐渐依次转变为以句子、话语以至整个作品为 翻译单位:由为少数文学家和神学家占领译坛,译事与译论多限于 《圣经>利和文学作品及其序,跋,发展为一项由千万人参加,内容进 及各个领域的专门职业,翻译理论专著也随之频频问世;以及文艺 学派和语言学派,之间的论战由尖锐对诗而趋向缓和以至谋求弥合 的趋势,等等。不过,简史采取的这种按历史分时期,分阶段的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