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上海申办2010 年世博会成功,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各种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与世 界各国在政治、军事、商贸、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趋 频繁。来华投资、经商、旅游、访问、留学和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的海外人士更是络绎不绝。 21世纪的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中国己成为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与机遇,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21世纪的中国比过去 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大批优秀的口译人才。 英语是对外交流中使用最多最广最为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口译又是最直接最便捷最普 遍的口头交际手段。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的口译人才是大专院校的当务之急,而一部时效性、 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口译教材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口译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本教材正是为适应 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和需要而编写的。 本教材是编者在长期从事口译实践、教学和科研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资料,同时,结 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断收集、更新、补充新材料,反复实践,总结提高的基础上编写而 成的。 本教材的特点是: 一.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教材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及口译工作的实际 为出发点,集口译理论、技巧和实践为一体。内容主要包括口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涉外工作的礼仪和程序等,重点是口译工作所涉及的各种话题的英汉互译。这些专题材料主 要选自国内外中英文报刊和有关网站的最新资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了我国对外交 流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话题,旨在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实践,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 技巧,熟悉涉外工作的礼仪和程序,获得相关的知识,培养他们在对外交流的各种场合中灵 活运用各种口译技巧,进行英汉互译的实践能力,以便他们将来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胜 任口译工作。 英译汉、汉译英并重,双向训练同步进行。口译教学不同于书面翻译教学,可 采取英译汉、汉译英分阶段进行。口头交际是一种双向交际活动:口译通常是在两种语言连 续交替转换模式中进行。因此,口译教学采取英汉互译,双向训练同步进行为好。本教材的 总体框架就是根据这一原则设计和编写的。口译实践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每个单 元都选用了英译汉和汉译英两种训练材料。同时,每个单元在实践训练材料之前还选编了两 篇与本单元专题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作为口译训练前的准备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材料获 得更多与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加深对中英文原文的理解。同时可以扩大英语词汇,学 习有关的英语表达方式,以便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互相借鉴,各取所长,提高英汉互译能 力。 本教材分两大部分,十八个单元。第一部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着重介绍口译的基本理 论,包括口译的产生、发展、特点、标准、类型、过程及口译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等。第二、 三单元集中介绍口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直译法、反译法、意译法、增减译法、口 译笔记及各种数字的口译及习语、引语的口译。另外,第二、三单元在介绍了每一种口译技 巧之后都附有相应的英汉互译练习及练习参考答案。在使用本教材时,教师可根据教材顺序, 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口译理论和技巧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单项口译技巧训练,使他们通过口 译实践尽快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闯过口译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难点,为在后面 的专题口译训练中能灵活机动、综合运用各种口译技巧,顺利进行英汉互译打好基础。教师 也可视具体情况,将第一部分的内容分别融入第二部分的每个专题口译实践之中进行讲解和 训练,这样可以把理论与实践、单项操练与综合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各 种口译技巧。 第二部分是本教材的主体部分,内容包括对外交流中经常涉及到的以下十五个专题:外 事往来、礼仪讲话、旅游观光、人物访谈、现代教育、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商贸往来、人 口与健康、环境保护、妇女儿童、社会生活、科技成果、政治外交和国际会议。每个专题选 用两篇英译汉,两篇汉译英实践材料,其内容尽量覆盖各专题的方方面面。另外,每个专题 选用两篇与本专题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些是英文原版,有些是选自我国对外公 12
12 前 言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办 2008 年奥运会成功、上海申办 2010 年世博会成功,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各种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与世 界各国在政治、军事、商贸、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趋 频繁。来华投资、经商、旅游、访问、留学和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的海外人士更是络绎不绝。 21 世纪的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中国已成为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与机遇,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21 世纪的中国比过去 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大批优秀的口译人才。 英语是对外交流中使用最多最广最为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口译又是最直接最便捷最普 遍的口头交际手段。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的口译人才是大专院校的当务之急,而一部时效性、 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口译教材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口译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本教材正是为适应 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和需要而编写的。 本教材是编者在长期从事口译实践、教学和科研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资料,同时,结 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断收集、更新、补充新材料,反复实践,总结提高的基础上编写而 成的。 本教材的特点是: 一.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教材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及口译工作的实际 为出发点,集口译理论、技巧和实践为一体。内容主要包括口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涉外工作的礼仪和程序等,重点是口译工作所涉及的各种话题的英汉互译。这些专题材料主 要选自国内外中英文报刊和有关网站的最新资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了我国对外交 流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话题,旨在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实践,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 技巧,熟悉涉外工作的礼仪和程序,获得相关的知识,培养他们在对外交流的各种场合中灵 活运用各种口译技巧,进行英汉互译的实践能力,以便他们将来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胜 任口译工作。 二. 英译汉、汉译英并重,双向训练同步进行。口译教学不同于书面翻译教学,可 采取英译汉、汉译英分阶段进行。口头交际是一种双向交际活动;口译通常是在两种语言连 续交替转换模式中进行。因此,口译教学采取英汉互译,双向训练同步进行为好。本教材的 总体框架就是根据这一原则设计和编写的。口译实践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每个单 元都选用了英译汉和汉译英两种训练材料。同时,每个单元在实践训练材料之前还选编了两 篇与本单元专题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作为口译训练前的准备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材料获 得更多与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加深对中英文原文的理解。同时可以扩大英语词汇,学 习有关的英语表达方式,以便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互相借鉴,各取所长,提高英汉互译能 力。 本教材分两大部分,十八个单元。第一部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着重介绍口译的基本理 论,包括口译的产生、发展、特点、标准、类型、过程及口译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等。第二、 三单元集中介绍口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直译法、反译法、意译法、增减译法、口 译笔记及各种数字的口译及习语、引语的口译。另外,第二、三单元在介绍了每一种口译技 巧之后都附有相应的英汉互译练习及练习参考答案。在使用本教材时,教师可根据教材顺序, 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口译理论和技巧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单项口译技巧训练,使他们通过口 译实践尽快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闯过口译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难点,为在后面 的专题口译训练中能灵活机动、综合运用各种口译技巧,顺利进行英汉互译打好基础。教师 也可视具体情况,将第一部分的内容分别融入第二部分的每个专题口译实践之中进行讲解和 训练,这样可以把理论与实践、单项操练与综合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各 种口译技巧。 第二部分是本教材的主体部分,内容包括对外交流中经常涉及到的以下十五个专题:外 事往来、礼仪讲话、旅游观光、人物访谈、现代教育、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商贸往来、人 口与健康、环境保护、妇女儿童、社会生活、科技成果、政治外交和国际会议。每个专题选 用两篇英译汉,两篇汉译英实践材料,其内容尽量覆盖各专题的方方面面。另外,每个专题 选用两篇与本专题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些是英文原版,有些是选自我国对外公
开发表的英文材料,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该专题的知识、信息、词语和表达方式。在 使用本教材时,教师也可以从这两篇阅读材料中节选部分片段作为翻译练习之用,这样可以 把听、说、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译实践能力,又增加知 识,扩大词汇,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此外,每个单元后面都附有该专题口译实践材料的 汉英参考译文。这些译文大多选自国内外中英文报刊和网站,(个别地方有所删减或变动), 有些为编者所译,仅供教学参考。 本教材适用于各大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课教学,也可供从事口译、外事、外贸、 旅游等涉外人员及有较好基础的口译自学者使用。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著作和资料,(参考文献目录附于书后), 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译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的编写得到西北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冯伟年教授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李丹同 志的大力支持。冯教授在百忙之中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的审校,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 此,笔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和使用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3年3月于西北大学 13
13 开发表的英文材料,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该专题的知识、信息、词语和表达方式。在 使用本教材时,教师也可以从这两篇阅读材料中节选部分片段作为翻译练习之用,这样可以 把听、说、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译实践能力,又增加知 识,扩大词汇,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此外,每个单元后面都附有该专题口译实践材料的 汉英参考译文。这些译文大多选自国内外中英文报刊和网站,(个别地方有所删减或变动), 有些为编者所译,仅供教学参考。 本教材适用于各大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课教学,也可供从事口译、外事、外贸、 旅游等涉外人员及有较好基础的口译自学者使用。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著作和资料,(参考文献目录附于书后), 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译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的编写得到西北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冯伟年教授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李丹同 志的大力支持。冯教授在百忙之中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的审校,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 此,笔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和使用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3 年 3 月于西北大学
目 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Part One 口译概述 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ation 第一单元Unit1 基本理论Basic Theories 一、口译的产生和发展 二、口译的特点 三、口译的标准 四、口译的类型 五、口译的过程 六、译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二单元 Unit 2 方法与技巧(1) Methods and Skills (1) 一、直译法 二、反译法 三、意译法 四、增减译法 五、口译练习 六、练习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Unit 3 方法与技巧(2)Methods and Skills(2) 一、口译笔记 二、数字的口译 三、习语、引语的口译 四、口译练习 五、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Part Two 口译实践 Interpretation Practice 第四单元 Unit 4 外事往来 Exchange of Visits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Passage 1 Cruising Down the Thames 第二篇Passage2 Touring the Palace Museum 山.口译实践(英汉交替口译) 第一篇Passage1 第二篇Passage2 第三篇Passage3 第四篇Passage4 山.参考译文 第五单元Unit5 礼仪讲话 Ceremonial Speech 【阅读材料 第一篇Passage1 Remarks By U.S,Commerce Secretary Don Evans Passage 2 Here is the World Organization Created to Serve All People 14
14 目 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Part One 口译概述 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ation 第一单元 Unit 1 基本理论 Basic Theories 一、 口译的产生和发展 二、口译的特点 三、口译的标准 四、口译的类型 五、口译的过程 六、译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二单元 Unit 2 方法与技巧(1) Methods and Skills (1) 一、直译法 二、反译法 三、意译法 四、增减译法 五、口译练习 六、练习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Unit 3 方法与技巧(2) Methods and Skills (2) 一、口译笔记 二、数字的口译 三、习语、引语的口译 四、口译练习 五、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Part Two 口译实践 Interpretation Practice 第四单元 Unit 4 外事往来 Exchange of Visits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Cruising Down the Thames 第二篇 Passage 2 Touring the Palace Museum II. 口译实践(英汉交替口译) 第一篇 Passage 1 第二篇 Passage 2 第三篇 Passage 3 第四篇 Passage 4 III. 参考译文 第五单元 Unit 5 礼仪讲话 Ceremonial Speech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Remarks By U.S. Commerce Secretary Don Evans 第二篇 Passage 2 Here is the World Organization Created to Serve All People
.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1(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2(E一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3(C-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4(C一E) Ⅲ.参考译文 第六单元Unit6 旅游观光 Tour and Sightseeing L.阅读材料 第一篇Passage 1 A Glimps of London 第二篇Passage2 Sightseeing in Beijing Ⅱ.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1(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2(E一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3(C一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4(C一E) Ⅲ.参考译文 第七单元Unit7 人物访谈 Interview L.阅读材料 Passage 1 President Bush Answers Students'Questions at Qinghua 第二篇Passage2 Premier Zhu Answers Questions by the Press Ⅲ.口译实践(英汉交替口译) 第一篇Passage1 第二篇Passage2 第三篇passage3 第四篇Passage4 L参考译文 第八单元Unit8 现代教育Modern Education L.阅读材料 第一篇Passage1 One Eye on Homework-the Other on E-mail,TV,Games. 第二篇Passage2 Beijing University 山.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1(E一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2(E一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3(C一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4(C一E) IL.参考译文Reference Version 第九单元Unit9 文化交流Cultural Exchange L阅读材料 第一篇Passage 1 The American Way:Moral Values Passage 2 The Spread and Influence of Confucius Teachings in Western Countries L.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1(E一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2(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3(C一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4(C一E) 山.参考译文 15
15 II. 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 1 (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 2 (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 3 (C—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 4 (C—E) III. 参考译文 第六单元 Unit 6 旅游观光 Tour and Sightseeing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A Glimps of London 第二篇 Passage 2 Sightseeing in Beijing II. 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 1 (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 2 (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 3 (C—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 4 (C—E) III. 参考译文 第七单元 Unit 7 人物访谈 Interview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President Bush Answers Students’ Questions at Qinghua 第二篇 Passage 2 Premier Zhu Answers Questions by the Press II. 口译实践(英汉交替口译) 第一篇 Passage 1 第二篇 Passage 2 第三篇 passage 3 第四篇 Passage 4 III. 参考译文 第八单元 Unit 8 现代教育 Modern Education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One Eye on Homework-the Other on E-mail, TV, Games. 第二篇 Passage 2 Beijing University II. 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 1 (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 2 (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 3 (C—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 4 (C—E) III. 参考译文 Reference Version 第九单元 Unit 9 文化交流 Cultural Exchange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The American Way: Moral Values 第二篇 Passage 2 The Spread and Influence of Confucius Teachings in Western Countries II. 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 1 (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 2 (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 3 (C—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 4 (C—E) III. 参考译文
第十单元 Unit 10 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L.阅读材料 第一篇Passage1Nike,from Small Beginnings to World Giant 第二篇Passage2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Last20 Years 山.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1(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2(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3(C一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4(C一E) 山.参考译文 第十一单元0nit11 商贸往来 Business and Trade L阅读材料 第一篇Passage 1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第二篇Passage2 Foreign Investment in Beijing Ⅱ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1(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2(E一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3(C一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4(C一E) 山.参考译文 第十二单元Unit12 人口与健康Population and Health L.阅读材料 第一篇Passage 1 The World's Population 第二篇Passage2 New Law Supports Family Planning 山.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1(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2(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3(C一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4(C一E) L.参考译文 第十三单元Unit13 环境保护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阅读材料 Passage 1 Sound Economy Tied to Health and Environment 第二篇Passage2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山.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1(E一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2(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3(C一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4(C一E) Ⅲ.参考译文 第十四单元Unit14 妇女儿童 Women and Children L阅读材料 第篇Passage 1 Wom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第二篇Passage2 Obesity:A Warning to Chinese Children 16
16 第十单元 Unit 10 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Nike, from Small Beginnings to World Giant 第二篇 Passage 2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20 Years II. 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 1 (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 2 (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 3 (C—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 4 (C—E) III. 参考译文 第十一单元 Unit 11 商贸往来 Business and Trade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第二篇 Passage 2 Foreign Investment in Beijing II. 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 1 (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 2 (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 3 (C—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 4 (C—E) III. 参考译文 第十二单元 Unit 12 人口与健康 Population and Health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The World’s Population 第二篇 Passage 2 New Law Supports Family Planning II. 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 1 (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 2 (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 3 (C—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 4 (C—E) III. 参考译文 第十三单元 Unit 13 环境保护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Sound Economy Tied to Health and Environment 第二篇 Passage 2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I. 口译实践 第一篇(英译汉)Passage 1 (E—C) 第二篇(英译汉)Passage 2 (E—C) 第三篇(汉译英)Passage 3 (C—E) 第四篇(汉译英)Passage 4 (C—E) III. 参考译文 第十四单元 Unit 14 妇女儿童 Women and Children I. 阅读材料 第一篇 Passage 1 Wom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第二篇 Passage 2 Obesity: A Warning to Chinese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