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十十十 总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语基与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 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 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 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 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 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 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 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 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导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 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 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 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 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 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 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 种主题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种 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 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 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
濉 溪 县 2009 届 高 三 第 三 次 月 考 语 文 试 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语基与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 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 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 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 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 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 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 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 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导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 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 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 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 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 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 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 一种主题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 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 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 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 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 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岀现满怀期望。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 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暴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 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 结果。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 责任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 重视的问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 能够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 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 心的好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陲②蔓延, 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 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 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 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
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 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 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 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暴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 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 结果。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 责任。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 重视的问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 能够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 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 心的好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陁②蔓延, 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 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 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 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
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 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干尺,不可加以斤 斧。子瞻毎至其下,辄睥睍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 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 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 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 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④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子瞻:苏轼的字。苏辙是其弟。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 辙贬谪筠州。②(tu):山冈。③褰(qian)裳:提起衣服。④寓:寓世,住在人世。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庐:结庐,居住。 B.扫叶席草,酌酒相劳劳:劳作。 C.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委:归,付。 D.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姑:暂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 心境的一组是() A.①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②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B.①依山临壑,隐蔽松枥②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 C.①风止日出,江水伏息②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D.①风云变化,林麓向背②羊肠九曲而获少平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谪迁黄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指出其在 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这是为叙述建亭武昌铺垫,显出苏轼在失意 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 B.文章最后具体议论苏轼追求的乐趣是“以适意为悦”。这就委婉地说明苏轼 建亭的目的,也是他处世为人的态度 C.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由来,表现出作者游乐山水中自有磊 落胸怀和洒脱风度,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意绪。 D.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 个“乐”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7.断句和翻译(11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第一自然段的划线句断句。(5分)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 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 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 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 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 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 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 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④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子瞻:苏轼的字。苏辙是其弟。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 辙贬谪筠州。②陁(tuó):山冈。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④寓:寓世,住在人世。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 B.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劳:劳作。 C.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委:归,付。 D.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姑:暂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 心境的一组是( ) A.①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 ②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B.①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②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 C.①风止日出,江水伏息 ②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D.①风云变化,林麓向背 ②羊肠九曲而获少平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谪迁黄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指出其在 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这是为叙述建亭武昌铺垫,显出苏轼在失意 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 B.文章最后具体议论苏轼追求的乐趣是“以适意为悦”。这就委婉地说明苏轼 建亭的目的,也是他处世为人的态度。 C.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由来,表现出作者游乐山水中自有磊 落胸怀和洒脱风度,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意绪。 D.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 一个“乐”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7.断句和翻译(11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第一自然段的划线句断句。(5分)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 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3分) 译文: ②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分) )古代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晚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8.诗中的第一、二、三句,从字面上看,只是写深山的空旷荒凉,其言外之意是什 么?(4分) 答 9.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一去紫台连朔漠,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 蓝田日暖玉生烟。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6)敌军围困万千重, (7)有缺点的战士终归是战士 (8)贝多芬的名言 曾激励无数人在身处困境时 与命运顽强抗争 乙必选题(说明:此题本来有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道备选试题, 这里只出一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精神的殿堂(冯骥才) ①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重新改建的建筑的入口,刻意使用古希腊神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3分) 译文: ②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分) (二) 古代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晚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8.诗中的第一、二、三句,从字面上看,只是写深山的空旷荒凉,其言外之意是什 么?(4分) 答: 9.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一去紫台连朔漠,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 ,蓝田日暖玉生烟。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6)敌军围困万千重, 。 (7)有缺点的战士终归是战士, 。 (8)贝多芬的名言“ ”曾激励无数人在身处困境时 与命运顽强抗争。 乙 必选题(说明:此题本来有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道备选试题, 这里只出一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精神的殿堂(冯骥才) ①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重新改建的建筑的入口,刻意使用古希腊神
庙的样式。宽展的高台阶,一排耸立的石柱,还有被石柱高高举起来的三角形楣饰 庄重肃穆,表达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历史精神。大维·德安在楣饰上制作的古典主义的 浮雕,象征着祖国、历史和自由。上边还有一句话:“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②这句话显示这座建筑的内涵。神圣又祟高,超过了巴黎任何建筑。 ③我要见的维克多雨果就在这里,与另一位法国的文豪左拉同在一室,一左 右分列两边。每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面,都放着一片很大的美丽的铜棕榈。我 注意到,展示着他们生平的“说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有其独特的角 度。比如对于雨果,特别强调由于反对拿破仑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遭到迫害, 因而到英国与比利时逃亡19年。1870年回国后,他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再 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为受到法国军方陷害的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鸣冤,因而 被判徒刑那个重大的挫折。显然,在这里,所注重的不是这些伟人的累累硕果,而 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④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为这里“居民”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将卢梭 和伏尔泰安葬此处,是一种象征,—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都 是思想大于形象,他们的巨大价值,是对法兰西精神和思想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 在这里的卢梭的生平说明上写道,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由他奠定的 ⑤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先贤祠里,我始终没有找到巴尔扎克、斯丹达尔 莫泊桑和缪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 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 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因此我还 明白,法国总统密特朗就任总统时,为什么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这里来拜谒这些 民族的先贤 ⑥1955年4月20日,居里夫人和皮埃尔的遗骨被移到此处安葬。显然,这样做 的原由,不仅由于他们为人类科学做出的卓越的贡献,更是一种用毕生对磨难的承 受来体现的崇高的科学精神, ⑦读着这里每一位伟人的生平,便会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世俗的幸运儿。他 们全都是人间的受难者,在烧烧着自身肉体的烈火中去寻真金般的真理。他们本身 就是这种真理的化身。当我感受到,他们的遗体就在面前时,我被深深打动着。真 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神。故而,许多石棺上都堆满鲜花,红黄白紫,芬 芳扑鼻。这些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献上的,它们总是新鲜的,有的是一小支 红玫瑰,有的是一大束盛开的百合花
庙的样式。宽展的高台阶,一排耸立的石柱,还有被石柱高高举起来的三角形楣饰, 庄重肃穆,表达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历史精神。大维·德安在楣饰上制作的古典主义的 浮雕,象征着祖国、历史和自由。上边还有一句话:“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②这句话显示这座建筑的内涵。神圣又崇高,超过了巴黎任何建筑。 ③我要见的维克多·雨果就在这里,与另一位法国的文豪左拉同在一室,一左一 右分列两边。每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面,都放着一片很大的美丽的铜棕榈。我 注意到,展示着他们生平的“说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有其独特的角 度。比如对于雨果,特别强调由于反对拿破仑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遭到迫害, 因而到英国与比利时逃亡19年。1870年回国后,他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再 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为受到法国军方陷害的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鸣冤,因而 被判徒刑那个重大的挫折。显然,在这里,所注重的不是这些伟人的累累硕果,而 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④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为这里“居民”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将卢梭 和伏尔泰安葬此处,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都 是思想大于形象,他们的巨大价值,是对法兰西精神和思想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 在这里的卢梭的生平说明上写道,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由他奠定的。 ⑤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先贤祠里,我始终没有找到巴尔扎克、斯丹达尔、 莫泊桑和缪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 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 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因此我还 明白,法国总统密特朗就任总统时,为什么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这里来拜谒这些 民族的先贤。 ⑥1955年4月20日,居里夫人和皮埃尔的遗骨被移到此处安葬。显然,这样做 的原由,不仅由于他们为人类科学做出的卓越的贡献,更是一种用毕生对磨难的承 受来体现的崇高的科学精神。 ⑦读着这里每一位伟人的生平,便会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世俗的幸运儿。他 们全都是人间的受难者,在烧烧着自身肉体的烈火中去寻真金般的真理。他们本身 就是这种真理的化身。当我感受到,他们的遗体就在面前时,我被深深打动着。真 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神。故而,许多石棺上都堆满鲜花,红黄白紫,芬 芳扑鼻。这些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献上的,它们总是新鲜的,有的是一小支 红玫瑰,有的是一大束盛开的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