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力学卷) 本课程要求熟练掌握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概念,熟练掌握拉、压、弯、扭等基本变形 及其组合变形下的强度和刚度计算,以及受压杆件的稳定性计算: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基础, 分析和解决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问题。 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拉伸、压缩与剪切:明确内力、应力、变形、应变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拉压杆件 的强度计算理论和方法,能正确分析计算简单的拉压超静定问题。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 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2)扭转: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熟练掌握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能求解简单的扭转超静定问题。了解非圆截面和薄壁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和 结论。 (3)弯曲内力和应力:熟练掌握绘制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方法。理解对称弯曲的概念, 熟练掌握对称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正确进行梁的弯曲强度计 算。 (4)弯曲变形:理解梁的挠度和转角的概念,掌握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挠度和转角 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梁的弯曲刚度计算。能正确分析计算简单的弯曲超静定问题。 (5)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熟练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 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了解空间应力状态及其应力圆的概念,掌握最大切应力的计算方法。 理解广义胡克定律,会计算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和畸变能。理解材料失效形式和强度理 论的概念,掌握应用四个经典强度理论进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6)组合变形:熟练掌握拉(压)弯组合变形,弯扭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分析和计算。 (7)压杆稳定:正确建立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熟练掌握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及 其应用,掌握非细长压杆临界载荷及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压杆的稳定性设计计
1 《材料力学》(力学卷) 本课程要求熟练掌握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概念,熟练掌握拉、压、弯、扭等基本变形 及其组合变形下的强度和刚度计算,以及受压杆件的稳定性计算;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基础, 分析和解决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问题。 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拉伸、压缩与剪切:明确内力、应力、变形、应变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拉压杆件 的强度计算理论和方法,能正确分析计算简单的拉压超静定问题。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 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2)扭转: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熟练掌握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能求解简单的扭转超静定问题。了解非圆截面和薄壁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和 结论。 (3)弯曲内力和应力:熟练掌握绘制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方法。理解对称弯曲的概念, 熟练掌握对称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正确进行梁的弯曲强度计 算。 (4)弯曲变形:理解梁的挠度和转角的概念,掌握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挠度和转角 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梁的弯曲刚度计算。能正确分析计算简单的弯曲超静定问题。 (5)应力和应变分析 强度理论: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熟练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 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了解空间应力状态及其应力圆的概念,掌握最大切应力的计算方法。 理解广义胡克定律,会计算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和畸变能。理解材料失效形式和强度理 论的概念,掌握应用四个经典强度理论进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6)组合变形:熟练掌握拉(压)弯组合变形,弯扭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分析和计算。 (7)压杆稳定:正确建立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熟练掌握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及 其应用,掌握非细长压杆临界载荷及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压杆的稳定性设计计
算。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8)动载荷:掌握构件作等加速运动和匀速转动的应力计算,能正确分析和计算冲击时 杆件的应力和变形。 (9)交变应力:理解疲劳破坏的概念,能应用疲劳应力寿命曲线进行构件的常规疲劳强 度设计。了解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0)能量方法:理解功能原理,掌握杆件应变能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应用莫尔定理 计算简单结构位移的方法,掌握用卡氏定理求结构位移的方法。了解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 等定理及其应用。 (11)超静定结构:明确超静定结构的概念,熟练掌握求解简单拉压、扭转和弯曲超静 定问题的“三关系法”,理解结构的对称和反对称性质,能用力法解简单结构的超静定问题。 参考书目: 1.孙训方主编.材料力学.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I、Ⅱ.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材料力学》(土木卷) 一、命题范围及基本要求 (1)拉伸、压缩与剪切理解内力、应力、变形、应变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拉压杆件的强 度计算理论和方法,能正确分析简单的拉压超静定问题。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掌握剪切 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2)扭转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熟练掌握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理论和方法,能求 解简单的扭转超静定问题。了解非圆截面和薄壁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计算方法。 2
2 算。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8)动载荷:掌握构件作等加速运动和匀速转动的应力计算,能正确分析和计算冲击时 杆件的应力和变形。 (9)交变应力:理解疲劳破坏的概念,能应用疲劳应力寿命曲线进行构件的常规疲劳强 度设计。了解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0)能量方法:理解功能原理,掌握杆件应变能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应用莫尔定理 计算简单结构位移的方法,掌握用卡氏定理求结构位移的方法。了解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 等定理及其应用。 (11)超静定结构:明确超静定结构的概念,熟练掌握求解简单拉压、扭转和弯曲超静 定问题的“三关系法”,理解结构的对称和反对称性质,能用力法解简单结构的超静定问题。 参考书目: 1. 孙训方 主编.材料力学. 第 5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刘鸿文 主编.材料力学:Ⅰ、Ⅱ.第 6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材料力学》(土木卷) 一、命题范围及基本要求 (1)拉伸、压缩与剪切 理解内力、应力、变形、应变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拉压杆件的强 度计算理论和方法,能正确分析简单的拉压超静定问题。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掌握剪切 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2)扭转 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熟练掌握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理论和方法, 能求 解简单的扭转超静定问题。了解非圆截面和薄壁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计算方法
(3)弯曲内力和应力熟练掌握绘制梁剪力和弯矩图的方法。理解对称弯曲的概念,熟练掌 握对称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正确进行梁的弯曲强度计算。 (4)弯曲变形理解梁的挠度和转角概念,掌握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挠度和转角的方法, 能正确进行梁的弯曲刚度计算,能正确分析简单的弯曲超静定问题。 (5)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熟练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 解析法和图解法,了解空间应力状态及其应力圆的概念,掌握最大切应力的计算方法。理解 广义胡克定律,会计算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和畸变能。理解材料失效形式和强度理论的 概念,掌握应用四个经典强度理论进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分析和计算方法。 (6)组合变形熟练掌握拉(压)弯组合变形,弯扭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分析和计算。 (7)压杆稳定正确建立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熟练掌握细长压杆临界荷载的欧拉公式及其应 用范围,掌握非细长压杆临界荷载及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压杆的稳定性设计计 算,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8)动载荷掌握构件作等加速运动和匀速转动的应力计算方法,能正确分析和计算冲击时 杆件的应力和变形。 (9)交变应力理解疲劳破坏的概念,能应用疲劳应力寿命曲线进行构件的常规疲劳强度设 计。了解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0)能量方法理解功能原理,掌握杆件应变能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应用莫尔定理计算 简单结构位移的方法,掌握用卡氏定理求结构位移的方法。了解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 理及其应用。 (11)超静定结构明确超静定结构的概念,熟练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梁的变形比较法,理 解结构的对称和反对称性质,能用力法解简单结构的超静定问题。 二、参考教材 3
3 (3)弯曲内力和应力 熟练掌握绘制梁剪力和弯矩图的方法。理解对称弯曲的概念,熟练掌 握对称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正确进行梁的弯曲强度计算。 (4)弯曲变形 理解梁的挠度和转角概念,掌握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挠度和转角的方法, 能正确进行梁的弯曲刚度计算,能正确分析简单的弯曲超静定问题。 (5)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熟练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 解析法和图解法,了解空间应力状态及其应力圆的概念,掌握最大切应力的计算方法。理解 广义胡克定律,会计算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和畸变能。理解材料失效形式和强度理论的 概念,掌握应用四个经典强度理论进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分析和计算方法。 (6)组合变形 熟练掌握拉(压)弯组合变形,弯扭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分析和计算。 (7)压杆稳定 正确建立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熟练掌握细长压杆临界荷载的欧拉公式及其应 用范围,掌握非细长压杆临界荷载及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压杆的稳定性设计计 算,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8)动载荷 掌握构件作等加速运动和匀速转动的应力计算方法,能正确分析和计算冲击时 杆件的应力和变形。 (9)交变应力 理解疲劳破坏的概念,能应用疲劳应力寿命曲线进行构件的常规疲劳强度设 计。了解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0)能量方法 理解功能原理,掌握杆件应变能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应用莫尔定理计算 简单结构位移的方法,掌握用卡氏定理求结构位移的方法。了解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 理及其应用。 (11)超静定结构 明确超静定结构的概念,熟练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梁的变形比较法,理 解结构的对称和反对称性质,能用力法解简单结构的超静定问题。 二、 参考教材
1.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材料力学》(上、下册)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郭应征,李兆霞主编,《应用力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闭卷。 《工程施工与管理》 本课程考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两大部分。 一、工程施工技术部分 1、总体要求 了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土木工程施工主要新技术的内容;掌握具 有一定难度的关键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必要的施工设计及分析计算,施工测试及分析。掌 握一些施工技巧:了解先进的施工控制及信息管理手段等。本考试内容涵盖“施工技术基本 理论”以及“大型复杂工程施工”两门硕士研究生课程。 2、具体内容 (1)、深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包括 1)长桩的沉设技术(预制桩、灌注桩) 2)深基坑支护结构型式选择与设计计算 3)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4)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5)逆作法施工
4 1.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材料力学》(上、下册)第 5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郭应征,李兆霞主编,《应用力学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闭卷。 《工程施工与管理》 本课程考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两大部分。 一、工程施工技术部分 1、总体要求 了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土木工程施工主要新技术的内容;掌握具 有一定难度的关键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必要的施工设计及分析计算,施工测试及分析。掌 握一些施工技巧;了解先进的施工控制及信息管理手段等。本考试内容涵盖“施工技术基本 理论”以及“大型复杂工程施工”两门硕士研究生课程。 2、具体内容 (1)、深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包括 1) 长桩的沉设技术(预制桩、灌注桩) 2) 深基坑支护结构型式选择与设计计算 3) 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4)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5) 逆作法施工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适用于复杂结构施工的施工技巧 1)提升法施工技术 2)顶升法施工技术 3)滑移法施工技术 4)吊装法施工技术 5)变形调整与控制施工技术 6)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支模技术 (4)、大跨空间结构施工技术 1)大跨空间钢结构安装技术 2)索膜结构施工新技术 (5)、新结构体系施工技术 1)住宅轻钢结构施工技术 2)混凝土预制装配结构及施工技术 二、工程管理部分 1、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及控制 2、工程项目可持续建设和管理 3、工程项目策划和控制 5
5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 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适用于复杂结构施工的施工技巧 1) 提升法施工技术 2) 顶升法施工技术 3) 滑移法施工技术 4) 吊装法施工技术 5) 变形调整与控制施工技术 6)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支模技术 (4)、大跨空间结构施工技术 1) 大跨空间钢结构安装技术 2) 索膜结构施工新技术 (5)、新结构体系施工技术 1) 住宅轻钢结构施工技术 2) 混凝土预制装配结构及施工技术 二、工程管理部分 1、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及控制 2、工程项目可持续建设和管理 3、工程项目策划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