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休息与活动一。选择题(一)A 型题1.下列玉睡眠无关的表现是()A.血压下降B.瞳孔散大C.呼吸变慢D.心率减慢E.尿量减少2.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体力恢复,发生在睡眠的是()A.第I期B.第I期C.第IⅢI期D.第IV期E.REM期3.随着年龄的增加,下列关于睡眠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总的睡眠时间增加B.慢波睡眠第四时相时间的增加C.睡眠过程中醒来的次数减少D.慢波睡眠第一时相所占的睡眠时间减少E.慢波睡眠第一时相所占的睡眠时间增加、4.睡眠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脑干尾端C.上行抑制系统D.蝶鞍区E.第三脑室5.下列关于睡眠时相的描述,正确的是()A.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快波睡眠B.越接近睡眠的后期,慢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C.两种睡眠时相均可直接转换为觉醒状态D.在觉醒状态下可以进入快波睡眠E慢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6.下列关于慢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A.慢波睡眠分为五个时期B.入睡期是所有睡眠期中睡得最浅的一期C.浅睡期只维持几分钟D.中度睡眠期生命体征不规则E深度睡眠期不利于促进体力恢复7.下列关于快波睡眠的描述,正常的是()A.与慢波睡眠相比发,快波睡眠的唤醒阙降低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下列玉睡眠无关的表现是( ) A.血压下降 B.瞳孔散大 C.呼吸变慢 D.心率减慢 E.尿量减少 2.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体力恢复,发生在睡眠的是( ) A.第Ⅰ期 B.第Ⅱ期 C.第Ⅲ期 D.第Ⅳ期 E.REM 期 3.随着年龄的增加,下列关于睡眠特点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 A.总的睡眠时间增加 B.慢波睡眠第四时相时间的增加 C.睡眠过程中醒来的次数减少 D.慢波睡眠第一时相所占的睡眠时间减少 E.慢波睡眠第一时相所占的睡眠时间增加、 4.睡眠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脑干尾端 C.上行抑制系统 D.蝶鞍区 E.第三脑室 5.下列关于睡眠时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快波睡眠 B.越接近睡眠的后期,慢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 C.两种睡眠时相均可直接转换为觉醒状态 D.在觉醒状态下可以进入快波睡眠 E.慢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 6.下列关于慢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慢波睡眠分为五个时期 B.入睡期是所有睡眠期中睡得最浅的一期 C.浅睡期只维持几分钟 D.中度睡眠期生命体征不规则 E. 深度睡眠期不利于促进体力恢复 7.下列关于快波睡眠的描述,正常的是( ) A.与慢波睡眠相比发,快波睡眠的唤醒阙降低
B.脑耗氧量及脑流量降低C.生长激素分泌增多D.快波睡眠期不会发生做梦E.快波睡眠期与觉醒时很难区分8.下列关于睡眠所需要的描述,正确的是()A.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少B肥胖者对睡眠的需要低于瘦者C.快波睡眠的比例在婴儿期大于儿童期D.随着年龄的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增加E.随着年龄的增加,首先是慢波睡眠中的第IV期时间的增加9.下列关于影响睡眠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睡眠时间与年龄成正比B.环境的改变会造成入睡时间延长及快波睡眠减少C.过度疲劳有助于入睡D.短期使用安眠药可产生戒断反应E.补充激素不能改善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10.下列关于发作性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A.发作性睡眠属于慢波睡眠障碍B.安静的环境不易发作C.发作时患者由清醒状态直接进入慢波睡眠D.发作性睡眠与正常睡眠不同E.猝倒症是最危险的并发症11.下列关于梦游症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见于成年男性B.随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增长C.梦游过程中不能回答他人的提问D.为中枢神经延缓成熟所致E.醒后对所发生的后动可以回忆12.下列关于昼夜节律去同步化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A.夜间觉醒阙值明显降低B.不易被惊醒C.表现为昼夜失眠D.重新获得同步化的时间为10天以上E.重新获得同步化的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13.护士在指导惠者服用地西泮(安定)类药物时,正确的是()A.服药期间可同时服用其他中枢抑制药以增强药效B.服用安定期间饮茶会降低药效C.服药期间吸烟可以增强镇静作用D.服药期间饮酒可以降低地西洋的中枢抑制作用E.由于其毒性较小,安全范围大,患者可以长期服用14:下列关于肌肉等长练寸的描述,正确的是()A等长练习又称动力练寸B.可以对抗一定的负荷作关节的活动锻炼,同时也锻炼肌肉收缩C.优点是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
B.脑耗氧量及脑流量降低 C.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D.快波睡眠期不会发生做梦 E.快波睡眠期与觉醒时很难区分 8.下列关于睡眠所需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少 B.肥胖者对睡眠的需要低于瘦者 C.快波睡眠的比例在婴儿期大于儿童期 D.随着年龄的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增加 E.随着年龄的增加,首先是慢波睡眠中的第Ⅳ期时间的增加 9.下列关于影响睡眠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睡眠时间与年龄成正比 B.环境的改变会造成入睡时间延长及快波睡眠减少 C.过度疲劳有助于入睡 D.短期使用安眠药可产生 戒断反应 E.补充激素不能改善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 10.下列关于发作性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作性睡眠属于慢波睡眠障碍 B.安静的环境不易发作 C.发作时患者由清醒状态直接进入慢波睡眠 D.发作性睡眠与正常睡眠不同 E.猝倒症是最危险的并发症 11.下列关于梦游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见于成年男性 B.随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增长 C.梦游过程中不能回答他人的提问 D.为中枢神经延缓成熟所致 E.醒后对所发生的后动可以回忆 12.下列关于昼夜节律去同步化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夜间觉醒阙值明显降低 B.不易被惊醒 C.表现为昼夜失眠 D.重新获得同步化的时间为 10 天以上 E.重新获得同步化的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 13.护士在指导患者服用地西泮(安定)类药物时,正确的是( ) A.服药期间可同时服用其他中枢抑制药以增强药效 B.服用安定期间饮茶会降低药效 C.服药期间吸烟可以增强镇静作用 D.服药期间饮酒可以降低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 E.由于其毒性较小,安全范围大,患者可以长期服用 14.下列关于肌肉等长练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等长练习又称动力练习 B.可以对抗一定的负荷作关节的活动锻炼,同时也锻炼肌肉收缩 C.优点是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
D.固定膝关节的股四头肌锻炼属于等长练习E.可遵循大负荷、少重复次数、快速引起疲劳的原则进行15.下列关于肌肉等张练习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B.又称静力练习C.有关节角度的特异性,只对增强关节处于该角度时的肌力有效D.可在关节内损伤、积液、炎症时应用E.优点是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二)A/A型题(16-18题共用题于)患者张某,42岁,半年前丈夫因病去世。患者主诉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睡眠质量差。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并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体倦乏力、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工作效率明显下降。16.患者可能发生了()A.节律移位B.睡眠剥夺C.失眠D.睡眠中断E.诱发补偿17.此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是()A.躯体因素B.环境因素C.药物因素D.疾病因素E.精神因素18.针对此患者,一下措施正确的是()A.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B.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C.减轻心理压力D.保持身体舒适E.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二.填空题1.环境中的空间、温度、光线、色彩、空气、()等对患者的休息、疾病康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睡眠,持续80-120min后,转入()睡眠维持20-30min后,又转入()睡眠。3.在慢波睡眠中,腺垂体分泌()增多,有利于促进()。4.某些疾病容易在夜间发作,如心绞痛、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缺氧发作等,可能与()期出现间断的阵发性表现有关。5.()是发作性睡眠最危险的并发症。6.睡眠呼吸暂停可分为()和()呼吸暂停两种类型7.能够转睡眠剥夺的唯一方式是(),其时间远远低于睡眠剥夺的时间
D.固定膝关节的股四头肌锻炼属于等长练习 E.可遵循大负荷、 少重复次数、快速引起疲劳的原则进行 15.下列关于肌肉等张练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 B.又称静力练习 C.有关节角度的特异性,只对增强关节处于该角度时的肌力有效 D.可在关节内损伤、积液、炎症时应用 E.优点是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 (二)A3/A4 型题 (16-18 题共用题干) 患者张某,42 岁,半年前丈夫因病去世。患者主诉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 睡眠质量差。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并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体倦乏 力、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16.患者可能发生了( ) A.节律移位 B.睡眠剥夺 C.失眠 D.睡眠中断 E.诱发补偿 17.此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是( ) A.躯体因素 B.环境因素 C.药物因素 D.疾病因素 E.精神因素 18.针对此患者,一下措施正确的是( ) A.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B.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C.减轻心理压力 D.保持身体舒适 E.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二.填空题 1.环境中的空间、温度、光线、色彩、空气、( )等对患者的休息、疾病康复 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 )睡眠,持续 80-120min 后,转入( )睡眠, 维持 20-30min 后,又转入( )睡眠。 3.在慢波睡眠中,腺垂体分泌( )增多,有利于促进( )。 4.某些疾病 容易在夜间发作,如心绞痛、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缺氧发作等,可能 与( )期出现间断的阵发性表现有关。 5.( )是发作性睡眠最危险的并发症。 6.睡眠呼吸暂停可分为( )和( )呼吸暂停两种类型。 7.能够转睡眠剥夺的唯一方式是( ),其时间远远低于睡眠剥夺的时间
8.如果正常的春夜性节律遭到破坏,睡眠与春夜性节律不协调,则称为()。9.保持病房的温度适宜,冬季为()℃,夏季为()℃左右。保持湿度在()之间。10.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和()。11.长期卧床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限制有效的通气和影响呼吸道分泌物的排泄,,最终导致()的发生。12.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活动,判断肌力为()。13.等长练习的优点是可在肢体被固定的早期应用,以预防()。14.研究发现,睡眠时有中枢神经介质的参与,注射5-羟色胺酸可产生()睡眠,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拮抗剂,()睡眠减少。)()等方面的异15.睡眠剥夺可引起睡眠不足综合征,出现()(常表现。三.名词解释1.休息2.睡眠4.失眠3.睡眠障碍5.ROM练习6.睡眠呼吸暂停7.诱发补偿现象8.等长练习9.等张练习四.简答题1.简述休息意义及条件。2.列出影响睡眠的因素。3.简述住院患者的睡眠特点。4.简述活动受限的原因。5.简述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6.简述协助患者休息的措施。7.简述收集睡眠资料的主要内容。8.简述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护理措施。9.简述评估患者活动能力的内容和分级。10.简述失眠的原因。11.简述患者服用地西泮(安定)类药物时,护士英注意的问题。12.简述活动受限机体运动系统的影响。13.简述活动受限对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4.简述活动受限对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15.简述活动受限对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16.简述被动型ROM练习的目的17.简述进行肌肉锻炼时的注意事项。五、论述题1.试述促进患者睡眠的护理措施。2.试述协助患者活动的护理措施
8.如果正常的昼夜性节律遭到破坏,睡眠与昼夜性节律不协调,则称为( )。 9.保持病房的温度适宜,冬季为( )℃,夏季为( )℃左右。保持湿度在 ( )之间。 10.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和( )。 11.长期卧床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限制有效的通气和影响呼吸道分泌 物的排泄,最终导致( )的发生。 12.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活动,判断肌力为( )。 13.等长练习的优点是可在肢体被固定的早期应用,以预防( )。 14.研究发现,睡眠时有中枢神经介质的参与,注射 5-羟色胺酸可产生( ) 睡眠,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拮抗剂,( )睡眠减少。 15.睡眠剥夺可引起睡眠不足综合征,出现( ) ( )( )等方面的异 常表现。 三.名词解释 1.休息 2.睡眠 3.睡眠障碍 4.失眠 5.ROM 练习 6.睡眠呼吸暂停 7.诱发补偿现象 8.等长练习 9.等张练习 四.简答题 1.简述休息意义及条件。 2.列出影响睡眠的因素。 3.简述住院患者的睡眠特点。 4.简述活动受限的原因。 5.简述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6.简述协助患者休息的措施。 7.简述收集睡眠资料的主要内容。 8.简述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护理措施。 9.简述评估患者活动能力的内容和分级。 10.简述失眠的原因。 11.简述患者服用地西泮(安定)类药物时,护士英注意的问题。 12.简述活动受限机体运动系统的影响。 13.简述活动受限对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4.简述活动受限对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 15.简述活动受限对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 16.简述被动型 ROM 练习的目的。 17.简述进行肌肉锻炼时的注意事项。 五、论述题 1.试述促进患者睡眠的护理措施。 2.试述协助患者活动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