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第一中学第四次模考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文言文阅读(两篇)(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 土烦郁,人多死瘴疠。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曰:“徙州濒水可无 患,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因奏留的使办役。的短衣持梃,与 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为府舍、 仓库、沟渠、廛肆之类,民皆便之。 迁大理寺丞、知吴县,移梁山军,通判常州。属岁饥,出米为 糜粥以食饿者。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临江军,擢广南西路提点 刑狱。安化州蛮攻杀将吏,所部卒畏诛,谋欲叛。的驰至宜州,慰 晓之曰:“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 死,非计也。”众皆敛手听命。奏复澄海、忠敢军,后皆获其用 改知舒州,徙荆湖北路转运使。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 蛮党悔过自归 摄江陵府事,城中多恶少年,欲为盗,辄夜纵火,火一夜十数 发。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 尔罪也。”火遂息。太子冼马欧阳景猾横不法,为里人害,的发其 奸,窜之岭外。以兵部员外郎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 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漕河,诏未下,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出 滞盐三百万。 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会青州改遣裨将 傅永吉追杀入历阳,的与赏,迁工部郎中。复治泰州西溪河,发积 盐。区希范、蒙赶寇衡湘,命的招抚之。既至,再宿,会蛮酋相继 出降。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既还,蛮复叛。除度支副使 荆湖南路安抚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石伭、华阴、水头 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之,斩其酋熊可清等千余级。卒于桂阳。 (选自《宋史·徐的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徙州濒水可无患 濒:靠近 B.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属:恰逢 C.的发其奸,窜之岭外 窜:逃窜 D.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团:集合
1 石河子第一中学第四次模考语文试卷 第 I 卷(阅读题共 66 分) 一、文言文阅读(两篇)(共 38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 土烦郁,人多死瘴疠。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曰:“徙州濒水可无 患,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因奏留的使办役。的短衣持梃,与 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为府舍、 仓库、沟渠、廛肆之类,民皆便之。 迁大理寺丞、知吴县,移梁山军,通判常州。属岁饥,出米为 糜粥以食饿者。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临江军,擢广南西路提点 刑狱。安化州蛮攻杀将吏,所部卒畏诛,谋欲叛。的驰至宜州,慰 晓之曰:“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 死,非计也。”众皆敛手听命。奏复澄海、忠敢军,后皆获其用。 改知舒州,徙荆湖北路转运使。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 蛮党悔过自归。 摄江陵府事,城中多恶少年,欲为盗,辄夜纵火,火一夜十数 发。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 尔罪也。”火遂息。太子冼马欧阳景猾横不法,为里人害,的发其 奸,窜之岭外。以兵部员外郎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 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漕河,诏未下,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出 滞盐三百万。 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会青州改遣裨将 傅永吉追杀入历阳,的与赏,迁工部郎中。复治泰州西溪河,发积 盐。区希范、蒙赶寇衡湘,命的招抚之。既至,再宿,会蛮酋相继 出降。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既还,蛮复叛。除度支副使、 荆湖南路安抚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石硋、华阴、水头 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之,斩其酋熊可清等千余级。卒于桂阳。 (选自《宋史·徐的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徙州濒.水可无患 濒:靠近 B.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属:恰逢 C.的发其奸,窜.之岭外 窜:逃窜 D.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 团:集合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徐的“能于文治”的一组是 )(3分) ①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②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③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④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 保任⑤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 ⑥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 计事 A.①③④ 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徐的心系百姓。他任钦州军事推官时,百姓因为环境恶劣,病 死了很多,他想办法解决,并和民众一起劳动 B.徐的善于宣抚。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时,安化蛮人叛乱,官府士 兵担心被杀而叛变,他前去安抚,晓之以理,化解了危机 C.徐的措施得力。代理江陵府政事时,城中许多恶少年想盗窃,就 在晚上放火,一夜中起火十几处,他采取措施,并警告恶少年,平 息了这一事件。 D.徐的能于治乱。王伦作乱,徐的积极备战,受到奖赏;区希范、 蒙赶侵犯衡湘,徐的奉命前往招安并迫使蛮人投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 非计也。 (2)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 皆尔罪也。” (二)
2 2.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部表明徐的“能于文治”的一组是 ( ) (3 分) ①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 ②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③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 ④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 保任 ⑤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 ⑥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 计事 A.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3 分) A. 徐的心系百姓。他任钦州军事推官时,百姓因为环境恶劣,病 死了很多,他想办法解决,并和民众一起劳动。 B.徐的善于宣抚。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时,安化蛮人叛乱,官府士 兵担心被杀而叛变,他前去安抚,晓之以理,化解了危机。 C.徐的措施得力。代理江陵府政事时,城中许多恶少年想盗窃,就 在晚上放火,一夜中起火十几处,他采取措施,并警告恶少年,平 息了这一事件。 D.徐的能于治乱。王伦作乱,徐的积极备战,受到奖赏;区希范、 蒙赶侵犯衡湘,徐的奉命前往招安并迫使蛮人投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 非计也。 (2)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 皆尔罪也。”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钱乙,字仲阳。父颢,善针医,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东 游海上,不复返。乙时三岁,母前亡,父同产嫁医吕氏,哀其孤, 收养为子。稍长读书,从吕君问医。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 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稍数岁,乃迎以归。是时乙年 三十余。乡人惊叹,感慨为泣下,多赋诗咏其事。后七年,父以寿 终,丧葬如礼。其事吕君,犹事父。吕君殁,无嗣,为之收葬行服, 嫁其孤女,岁时祭享,皆与亲等。 元丰中,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奏授翰林医学,赐 绯。明年,皇子仪国公,病瘼痰①,国医未能治。长公主朝,因言 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神宗皇帝召见褒谕, 且问黄土所以愈疾状。乙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 且诸医所治垂愈,小臣适当其愈。”天子悦其对,擢太医丞,赐紫 衣金鱼。自是戚里贵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无虚日。其论医, 诸老宿莫能持难。俄以病免。哲宗皇帝复召宿直棼中。久之,复辞 疾赐告,遂不复起 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攻,自以意治之,辄愈。 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 已而曰:“吾能移之,使病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 人莫见其方。居无何,左手足挛不能用,乃喜曰:“可矣!”又使 所亲登东山,视菟丝所生,秉火烛其下,火灭处斷②之,果得茯苓, 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而气骨坚悍,如 无疾者。 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于书 无不窥,他人靳靳守古,独度越纵舍③,卒与法合。尤邃《本草》 多识物理,辨正阙误。人或得异药,或持异事问之,必为言出生本 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末年挛痹浸剧,其嗜酒喜寒食 皆不肯禁。自诊之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享年八十 终于家 【注】①瘐瘢(zizhωng):病症名。筋脉痉挛,即抽搐、抽风。 ②厮(zh烛):挖。③度越纵舍:古代军事用语。比喻临床治病, 灵活辨证施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哀其孤,收养为子 哀:同情。 B.逮士底庶之家 逮:以及。 C.阅月而尽 阅:察看。 D.末年挛痹浸剧 浸:渐渐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钱乙,字仲阳。父颢,善针医,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东 游海上,不复返。乙时三岁,母前亡,父同产嫁医吕氏,哀其孤, 收养为子。稍长读书,从吕君问医。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 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稍数岁,乃迎以归。是时乙年 三十余。乡人惊叹,感慨为泣下,多赋诗咏其事。后七年,父以寿 终,丧葬如礼。其事吕君,犹事父。吕君殁,无嗣,为之收葬行服, 嫁其孤女,岁时祭享,皆与亲等。 元丰中,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奏授翰林医学,赐 绯。明年,皇子仪国公,病瘈瘲①,国医未能治。长公主朝,因言 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神宗皇帝召见褒谕, 且问黄土所以愈疾状。乙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 且诸医所治垂愈,小臣适当其愈。”天子悦其对,擢太医丞,赐紫 衣金鱼。自是戚里贵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无虚日。其论医, 诸老宿莫能持难。俄以病免。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久之,复辞 疾赐告,遂不复起。 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攻,自以意治之,辄愈。 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 已夫!”已而曰:“吾能移之,使病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 人莫见其方。居无何,左手足挛不能用,乃喜曰:“可矣!”又使 所亲登东山,视菟丝所生,秉火烛其下,火灭处斸②之,果得茯苓, 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而气骨坚悍,如 无疾者。 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于书 无不窥,他人靳靳守古,独度越纵舍③,卒与法合。尤邃《本草》, 多识物理,辨正阙误。人或得异药,或持异事问之,必为言出生本 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末年挛痹浸剧,其嗜酒喜寒食, 皆不肯禁。自诊之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享年八十二, 终于家。 【注】①瘈瘲(zì zhòng):病症名。筋脉痉挛,即抽搐、抽风。 ②斸(zhú 烛):挖。③度越纵舍:古代军事用语。比喻临床治病, 灵活辨证施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哀.其孤,收养为子 哀:同情。 B.逮.士庶之家 逮:以及。 C.阅.月而尽 阅:察看。 D.末年挛痹浸.剧 浸:渐渐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钱乙在治病方面颇有效验的 组是(3分) ①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 ②入进黄土汤而愈 ③戚里贵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 ④其论医,诸老宿莫能 持难 ⑤自以意治之,辄愈 ⑥退而考之,皆中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④⑥D.①②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乙事亲至孝。对生父,他往返寻找数次,最终将其寻回并养 老送终。对养父,生时侍奉如同生父,死时为其安葬,按年节祭奠。 又为养父嫁出孤女,使其终身有托。 B.钱乙不肯居功。他向神宗皇帝阐述“黄土汤”治愈皇子疾病的 医理时,指出自己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治疗皇子的病症,是因为众国 医的治疗已有成效,皇子接近痊愈 C.钱乙医术高超。晚年他想出将病症转移到双脚来保全生命的奇 招。他自制药液服用,使左侧手足出现挛缩症状,又派人挖来茯苓 服用。此后身虽偏瘫,却气壮骨坚。 D.钱乙辩证施治。他治病时博采众长,不拘泥于某一流派。他不 固执守旧,而是根据病症灵活治疗,最终也符合古法。对《本草》 书,他也能辨明正误,指出缺漏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 所在 (2)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 吾其已夫!” 、古诗文阅读(两篇,共22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11分) 浣溪沙·咏橘 苏轼
4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钱乙在治病方面颇有效验的一 组是(3 分) ①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 ②入进黄土汤而愈 ③戚里贵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 ④其论医,诸老宿莫能 持难 ⑤自以意治之,辄愈 ⑥退而考之,皆中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钱乙事亲至孝。对生父,他往返寻找数次,最终将其寻回并养 老送终。对养父,生时侍奉如同生父,死时为其安葬,按年节祭奠。 又为养父嫁出孤女,使其终身有托。 B.钱乙不肯居功。他向神宗皇帝阐述“黄土汤”治愈皇子疾病的 医理时,指出自己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治疗皇子的病症,是因为众国 医的治疗已有成效,皇子接近痊愈。 C.钱乙医术高超。晚年他想出将病症转移到双脚来保全生命的奇 招。他自制药液服用,使左侧手足出现挛缩症状,又派人挖来茯苓 服用。此后身虽偏瘫,却气壮骨坚。 D.钱乙辩证施治。他治病时博采众长,不拘泥于某一流派。他不 固执守旧,而是根据病症灵活治疗,最终也符合古法。对《本草》 一书,他也能辨明正误,指出缺漏。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 所在。 (2)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 吾其已夫!” 二、古诗文阅读(两篇,共 22 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0 题。(11 分) 浣溪沙•咏橘 苏 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嘿[注]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噗:xin,喷。 9.“香雾呹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 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5分) 10.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 全诗分析。(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琴茶 白居易 兀兀奇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问。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令无往还? 注]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②陶陶:和乐貌。③渌水:琴曲 名。④蒙山:茶名。即蒙山茶。 11.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12诗中描写了诗人辞官后的“琴”“茶”生活,但全诗却表现出矛 盾的思想,请对全诗的思想感情做简要分析。(6分)
5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 [注]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噀:xùn,喷。 9.“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 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5 分) 10. 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 全诗分析。(6 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1-12 题。 琴茶 白居易 兀兀①奇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问。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③,茶中故旧是蒙山④。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令无往还? [注]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②陶陶:和乐貌。③渌水:琴曲 名。④蒙山:茶名。即蒙山茶。 11.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 分) 12 诗中描写了诗人辞官后的“琴”“茶”生活,但全诗却表现出矛 盾的思想,请对全诗的思想感情做简要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