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尔斯·狄更斯说得对,对很多人来讲,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 们的房子要么被银行收回,要么价格暴跌;日益攀升的汽油开销 让我们捉襟见肘,大米供应日益短缺,食品价格飞涨,商业日益萧条,公司 大量裁员,数百万人失业。 然而,身处当下艰难时世,却仍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在他们看来,我们 的不幸遭遇简直难以理解。在美国,目前至少仍有1.38亿人在职,部分人还 拿着相当不错的薪水。他们活得有滋有味,甚至钱多得烫手。对他们来讲, 这是最好的时代。他们难以理解我们的苦楚。 而丢掉饭碗的我们,却不得不另谋出路;收入减少养不起家的我们,不 得不另谋高就。就这样,我们与人才市场不期而遇,加入了求职大军之列。 实际上,它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汤姆·杰克逊说得好,他说求职就是一个不断遭到拒绝的长期过程。对 有些人来说,一次又一次的求职面试,他们从用人单位得到的答复总是: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行 因此,求职的过程的确是一个不断遭到拒绝的长期过程,只有经过了这 段磨难,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一个机会一如果足够幸运,甚至有两个机会 供我们选择。对此,我们很可能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从而进入一种“恐拒” 的状态。 当然,我们有问题要问: 。我刚丢掉工作,还有多少人与我有相同的遭遇呢? 与你同病相怜的人还真不少,很多公司都在裁员。根据政府提供的数据, 截至2009年6月,失业人数至少已达1450万。在美国,实际失业人数总会 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不管哪娜一党派执政都是如此
第1章 求职路上屡屡遭拒,我该怎么办? 005 ©时下已是21世纪,我是否需要通过互联网求职呢? 如果没有电脑,就不必如此,因为除互联网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渠道。 比如,如果你没有电脑,无法从网上看到招聘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你可以 从当地报纸,特别是周末特刊上读到招聘广告信息。 每个地区还有专门发布职场信息的报纸,比如《JobDig》周报,在美国 中西部12个州(从明尼苏达州到得克萨斯州)都能读到这份报纸。 不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目前至少有74.7%的美国人(约2.27亿)上网。 当然,其他人也可以求助于能上网的朋友。 如果你没有电脑但知道如何操作电脑,那么你可以选择到公共图书馆或 上网咖啡馆,那里都提供收费上网服务。 身处21世纪,计算机无处不在,并且已经深植我们的文化中,在此我们 列出几个互联网上的求职渠道。 。哪些求职网站最好? 除了我自己的网站(www.jobhuntersbible.com)之外,还有7家网站规模 较大,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l.www.job-hunt.org,经营者苏姗·乔伊斯。 2.www.jobstar.org,经营者玛丽·艾伦·莫尔特。 3.www.rileyguide.com,经营者玛格丽特·F·迪克尔。 4.www.quintcareers.com,经营者兰达尔·汉森。 S.www.cacareerzone..org,经营者加利福尼亚职业资源网。登录之后,网 站会提示选择文本、图片或是Flash浏览模式,建议选择图片模式。 6.www.asktheheadhunter.org,经营者尼克·考克迪罗斯。 7.www.indeed.com,是由保罗·福尔斯特和罗尼·卡汉创立的私人公 司,纽约时报公司是其股东。这个网站是求职者的天堂,内有大量的 求职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在用人单位的公司网站上也能看到。你不 必同时浏览所有这些网站,在一个地方获得你所需的全部信息就够了。 比如www.indeed.com,这家网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求职信息搜 索服务,它集中了数千家公司网站的招聘信息与报纸招聘广告信息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006 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在当前的计算机时代,你只要登录一家职业搜索引擎网站(比如 www,indeed.com),输人你希望从事的工作以及从业范围,第二天或者 几天之后,你就会看到很多符合自己要求的信息。这样,网络便会为你 的经历和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牵线搭桥。 的确,现代求职方式就是这样。无数事实证明,许多求职者最终通过互 联网找到了理想的平台和最佳工作。然而,这一求职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名 求职者,甚至是大多数的求职者。 。为什么不呢? 求职是通过职位名称来完成的,而一般来讲,职位名称在互联网上的使 用存在很大的困难。当然,对于“行政助理”、“园丁”、“护士”、“司机”、“服 务员”、“技工”和“销售员”等名称简单的职位,并不存在多大的困难,你 会从互联网上搜索到很多匹配的结果。 然而,对于你要寻找的职位,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如果 你要寻找的职位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职位相同却不同名,那么双方便会像夜晚 在漆黑的大海中相向而行的两艘船一样擦肩而过。因此,尽管双方的目标一 致,但第二天一早,你那台忠诚又卖力的电脑仍会向你报告说“没有匹配职 位”。之所以如此,原因只是你没有用用人单位所使用的职位名称。可惜! 另外一个问题是你寻找的职位早已不复存在。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 从农业社会过渡到了工业社会,继而又过渡到了信息与服务社会。每一次经 济类型的变迁,都会使某些职位大范围消失。尽管目前社会上还存在这类职 位,但数量已相当少,以至于没有人在网络上提及它。比如“铁匠”就是一 个明显的例子。尽管这一职业依然存在,我也认识一个铁匠,但不要指望互 联网上会出现关于这一职位的招聘信息。正如2008年参议员约翰·麦凯恩 对密歇根州投票者所讲的那样,“那些职业将会一去不复返”。 最后,职位名称对互联网搜索来说也是个大问题,原因是互联网上的某 个搜索程序可能只是事先准备好一份供你选择的职位清单,出于空间和搜索 速度上的考虑,这份清单只能供你在几十种职位中选择,远远少于劳动力市场 上的约两万种职业。因此,你要寻找的职位很可能并不在网站提供的选择中
第1章 求职路上屡屡遭拒,我该怎么办? 007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求职有时会非常快速有效,你需要去试一 下,使用Google或Metacrawler搜索引擎。在输人关键词时,要多试几次, 尽可能将所有你认为能够描述你所期待职位的词语都搜索一遍。 不过,你必须清楚,你不能完全依赖互联网,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巨大 的赌注,并不像有些所谓的专家宣称的那样,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那么,那些竭力在网上求职的人有多少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呢? 这一问题有多个答案,你可以从中选一个:(1)很多人:(2)调查显示 有90%;(3)无法确定。所谓的调查其实并不可信,因此我们实际上并不知 道确切数字,我们只能说“很多人”。 因此,如果你认为网上求职就是一场赌博,这就足够了。 还有一件事情。你要知道,如果你无法从互联网上找到工作,这并不是 你自己的错,而是互联网本身的问题。 。好的,那么我还要失业多久呢? 这取决于各类不同的情况:你要寻找的职位类型、你居住的区域、职位 所在行业的现状、你的年龄及你求职的方式(这一点尤其重要)。 你需要作好准备,你的求职期限可能要长达19周甚至更久。实际上,截 至2009年6月17日,已有390万美国人在27周甚至更长时间内一直在寻找工 作。当然,你可以很快就找到工作,但你必须要作好找不到工作的准备。 。如果找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的项期,那我首先应当如何做呢? 睡觉。多睡觉,我不是在开玩笑。首先,你应该认识到,你的求职无异 于跑一场马拉松,需要持久的耐力。在进行这项耐力竞赛之前,你需要养精 蓄锐。 经验告诉我们,你需要在一开始记下你的“睡眠赤字”。大家很可能都 会出现这一赤字,因为为了生存,我们经常会长时间工作,以至于心力交瘁, 但自己却难以发觉。 PD 我们最不希望的事情是在自己疲惫不堪时长时间找工作。因此,你的首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008 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众多用人单位寻找求职者的方式与多数求职者寻找用人单位的方式恰恰相反 一般用人单位采取的填补职位空缺的方式 内部来源:提拔全职员工、提拔现有的兼职员工或者雇用前任顾问或前 任临时工。用人单位的考虑是:“我要用那些我看到过他们工作状态的人。” (对用人单位来讲,这是一种低风险的用人策略。) 对求职者的启示:作为临时工、合同工,或是顾问,你可以将目标锁 定在这一单位的全职人员(或者根本不要心存这样的奢望) 证据:根据职位所需的技能,雇用那些证明自己能做什么的陌 生求职者 对求职者的启示: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那么就应当展示你 此前做过的程序;如果你是一名摄影师,那么就应当展示你的 5 摄影作品:如果你是一名顾问,那么就应当展示你的顾问案 例… 最好的朋友或业务同事:雇用那些你信任的朋友看到 过其工作状态的人(也许他们为你的朋友工作过) 对求职者的启示:要找到与目标单位掌握人事大权 4 者相熟的人,此人要了解你的工作能力,并愿意引荐你 利用可以信任的中介渠道:可以是用人单位 雇用的招聘中介或是猎头公司,他们代表用人 3 单位对你进行评测 5 通过广告:网络或者媒体广告等 2 通过简历:即便没有要求 提供简历 一般求职者采取的填补职位空缺的方式 PDG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