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章节绪论教学自的与要求: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本课程中的主线作用;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及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1、认识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塑造大学生的薪新形象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教学难点:1、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本课程的特点和作用、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教学单元: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斩新形象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一、思想道德与法律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思考题:1、你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你怎样解决这些问题?2、上大学后你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你的目标?3、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什么意义?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课堂内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什么是大学?大学在人生历程中具有怎样的位置?大学,不仅拥有大师、大楼和大气,而且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学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课程章节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认识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本课程中的主线作用;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 容及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塑造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教学难点: 1、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2、本课程的特点和作用、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教学单元: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1、 你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你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 上大学后你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你的目标? 3、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什么意义? 4、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课堂内容: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什么是大学?大学在人生历程中具有怎样的位置?大学,不仅拥有大师、大楼和大气,而且在许多方 面有着不同于中学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2.生活环境的变化。3.社会活动的变化。4.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5.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6.较为激烈的相互竞争。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三、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1.勤奋。2.严谨。3.求实。4.创新。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大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兴邦安国,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成人、成才、成功"。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美可启真;美可储善;美可怡情;美可净化灵魂。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斩新形象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1.学习要求的变化。 2.生活环境的变化。 3.社会活动的变化。 4. 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 5. 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6.较为激烈的相互竞争。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1.勤奋。 2.严谨。 3.求实。 4.创新。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大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 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 战。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兴邦安国,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成人、成才、成功"。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 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美可启真;美可储善;美可怡情;美可净化灵魂。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实践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3.注重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才更真。4.注重知行统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与要求:帮助大学生认识理想信念在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把握实现理想的基本条件,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教学难点: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学单元: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2.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3.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实践。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才更真。 4.注重知行统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大学生认识理想信念在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 信念,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把握实现理想的基本条件,促进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教学难点: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单元: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思考题: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2、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4、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课堂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2、理想的特征(1)时代性和阶级性。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2)阶级性。资产阶级的理想:资本主义制度永世长存!无产阶级的理想: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3)现实性和超前性。(4)实践性。(赵本山小品《有钱了》)3、理想的层次(1)从性质上分:高尚理想和庸俗理想(2)从时序上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3)从内容上分: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个人又分为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4、理想的类型(1)生活理想: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想象和向往(2)职业理想:关于工作、职业方面的理想。(3)道德理想:是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4)社会政治理想: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对于理想的社会和制度的向往与追求。5、信念的含义和特征(1)信念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2)信念的特征: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亲和性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思考题: 1、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2、 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3、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4、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课堂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2、理想的特征 (1)时代性和阶级性。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2)阶级性。资产阶级的理想:资本主义制度永世长存!无产阶级的理想: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 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 (3)现实性和超前性。 (4)实践性。(赵本山小品《有钱了》) 3、理想的层次 (1)从性质上分:高尚理想和庸俗理想 (2)从时序上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3)从内容上分: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个人又分为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4、理想的类型 (1)生活理想: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2)职业理想:关于工作、职业方面的理想。 (3)道德理想:是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4)社会政治理想: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对于理想的社会和制度的向往与追求。 5、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1)信念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 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亲和性
5、信念的层次(1)政治信念:是人们对国家、政党、社会革命、政治制度和设施等一系列政治问题的一贯看法。(2)科学信念:就是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的信服。(3)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体系所持的信奉态度。(4)生活信念:是人民对生活前途的信任态度。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一)理想信念的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一)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崇高的。(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三)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一)立志当高远。(二)立志做大事。(三)立志须射行。1.从我做起。2.从现在做起。3.从平凡的工作做起。(雷锋、李素丽)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二)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5、信念的层次 (1)政治信念:是人们对国家、政党、社会革命、政治制度和设施等一系列政治问题的一贯看法。 (2)科学信念:就是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的信服。 (3)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体系所持的信奉态度。 (4)生活信念:是人民对生活前途的信任态度。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 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一)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二)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崇高的。 (二)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一) 立志当高远。 (二) 立志做大事。 (三) 立志须躬行。 1.从我做起。 2.从现在做起。 3.从平凡的工作做起。(雷锋、李素丽)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二)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