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 (trematode)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目的和要求 1.以华支睾吸虫为代表,掌握吸虫基本形态和生活史的基本特点。 2.了解感染途径、感染方式、寄生部位与致病作用及防治要点。 3.掌握虫卵形态特征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4.学习绘制虫卵形态图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 (一)成虫 1.观察液浸标本(示教):注意虫体大小、外观 2.观察染色标本(操作) 先用肉眼作一般观察,然后在低倍镜下观察下列器官的位置、排列方式和 形态特征: (1)附着器官:口吸盘、腹吸盘,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消化器官:肠支分两支,末端是盲端。 (3)排泄器官:排泄囊和排泄孔 (4)生殖器官:雌雄同体
5 吸 虫 (trematode) 一、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目的和要求 1.以华支睾吸虫为代表,掌握吸虫基本形态和生活史的基本特点。 2.了解感染途径、感染方式、寄生部位与致病作用及防治要点。 3.掌握虫卵形态特征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4.学习绘制虫卵形态图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 (一) 成虫 1.观察液浸标本(示教):注意虫体大小、外观。 2.观察染色标本(操作): 先用肉眼作一般观察,然后在低倍镜下观察下列器官的位置、排列方式和 形态特征: (1)附着器官:口吸盘、腹吸盘,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消化器官:肠支分两支,末端是盲端。 (3)排泄器官:排泄囊和排泄孔。 (4)生殖器官:雌雄同体
雄性生殖器官:睾丸的数目、形态、位置、排列方式等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受精囊、卵黄腺、梅氏腺、子宫(其内充满虫卵) (二)中间宿主和幼虫(示教) 1.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长角涵螺。 2.观察尾蚴染色标本。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鲤科鱼)、淡水虾 4.囊蚴形态特点:椭圆形,平均大小为0.138mm×0.115mm,囊壁两层,内含幼 虫,可见口、腹吸盘及含有黑色颗粒的排泄囊。 (三)虫卵 (1)虫卵形态(固定标本)(操作) 从大小、形态、颜色、卵壳结构和内含物等五个方面详细观察。 虫卵很小,平均为27~35μm×12~20μm,形似旧式灯泡或芝麻状, 黄褐色,顶端有突起的卵盖,卵盖和卵壳镶嵌处稍向外突起形成肩峰,另 端有一小疣,卵内有一毛蚴 (2)虫卵扫描电镜照片(示教)。 (四)病理标本 1.成虫在肝胆道内的大体标本(示教)。 2.成虫在肝胆道内的病理组织切片(示教)。 胆道内可见华支睾吸虫成虫横切面,大量虫卵散布在子宫腔内,胆管上皮 细胞增生,呈乳头状突向管腔,胆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压迫肝实质
6 雄性生殖器官:睾丸的数目、形态、位置、排列方式等。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受精囊、卵黄腺、梅氏腺、子宫(其内充满虫卵) 等。 (二)中间宿主和幼虫(示教) 1.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长角涵螺。 2.观察尾蚴染色标本。 3.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鲤科鱼)、淡水虾。 4.囊蚴形态特点:椭圆形,平均大小为 0.138mm×0.115mm,囊壁两层,内含幼 虫,可见口、腹吸盘及含有黑色颗粒的排泄囊。 (三) 虫卵 (1) 虫卵形态(固定标本)(操作) 从大小、形态、颜色、卵壳结构和内含物等五个方面详细观察。 虫卵很小,平均为 27~35μm×12~20μm,形似旧式灯泡或芝麻状, 黄褐色,顶端有突起的卵盖,卵盖和卵壳镶嵌处稍向外突起形成肩峰,另一 端有一小疣,卵内有一毛蚴。 (2) 虫卵扫描电镜照片(示教)。 (四) 病理标本 1. 成虫在肝胆道内的大体标本(示教)。 2. 成虫在肝胆道内的病理组织切片(示教)。 胆道内可见华支睾吸虫成虫横切面,大量虫卵散布在子宫腔内,胆管上皮 细胞增生,呈乳头状突向管腔,胆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压迫肝实质
(五)作业 绘作业:绘虫卵形态图 用铅笔描绘,以点和线构成轮廓图,线条要平滑,不涂阴影,不涂彩色, 注意用铅笔描形态和大小的比例,绘出特征,力求真实准确 2.标注成虫形态图(用平行线标注各部位的名称)。 3.用简图(如箭头)描述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过程。(概述该虫的终宿主、保虫宿 主、成虫寄生部位及其主要损害器官,虫卵排出途径和病原学诊断方法,第一、 第二中间宿主及其幼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感染期、感染方式和途径等。) 思考 食入未煮熟的淡水鱼可能会感染什么寄生虫病? 参考资料 受精过程和虫卵形成:精子产生后,经雄性生殖孔进入雌性生殖孔内,到达受 精囊。受精通常在输卵管内进行。受精卵进入卵模,来自卵黄腺的卵黄细胞亦 随之而入,同时也有来自梅氏腺和卵黄球分泌的卵壳前体物进入卵模。当输卵 管末端收缩时卵模成关闭状态,随后卵模收缩形成卵壳的特殊形状。卵壳形成 时先从中间部分开始、末端部分跟着出现,最后配上卵盖。 吸虫亦可进行异体受精:即一方的精子经生殖孔或劳氏管(退化的阴道)进 入另一方体内 2.华支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调查 在鱼塘、水沟内捕捉或市场等处购买各种淡水鱼,经种属鉴定后,取鱼肌 肉等不同组织,切成小块置玻片下压片检查囊蚴 3.华支睾吸虫囊蚴分离法
7 (五) 作业 1. 绘作业: 绘虫卵形态图。 用铅笔描绘,以点和线构成轮廓图,线条要平滑,不涂阴影,不涂彩色, 注意用铅笔描形态和大小的比例,绘出特征,力求真实准确。 2. 标注成虫形态图(用平行线标注各部位的名称)。 3. 用简图(如箭头)描述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过程。(概述该虫的终宿主、保虫宿 主、成虫寄生部位及其主要损害器官,虫卵排出途径和病原学诊断方法,第一、 第二中间宿主及其幼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感染期、感染方式和途径等。) 思考: 食入未煮熟的淡水鱼可能会感染什么寄生虫病? 参考资料 1. 受精过程和虫卵形成:精子产生后,经雄性生殖孔进入雌性生殖孔内,到达受 精囊。受精通常在输卵管内进行。受精卵进入卵模,来自卵黄腺的卵黄细胞亦 随之而入,同时也有来自梅氏腺和卵黄球分泌的卵壳前体物进入卵模。当输卵 管末端收缩时卵模成关闭状态,随后卵模收缩形成卵壳的特殊形状。卵壳形成 时先从中间部分开始、末端部分跟着出现,最后配上卵盖。 吸虫亦可进行异体受精:即一方的精子经生殖孔或劳氏管(退化的阴道)进 入另一方体内。 2. 华支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调查 在鱼塘、水沟内捕捉或市场等处购买各种淡水鱼,经种属鉴定后,取鱼肌 肉等不同组织,切成小块置玻片下压片检查囊蚴。 3. 华支睾吸虫囊蚴分离法
将华支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一淡水鱼置搅肉机内搅碎(亦可用手工剁 碎)。每10克鱼肉用250毫升消化液(配方:胃蛋白酶98克,IN盐酸164 毫升,氯化钠17克,加水至2000毫升)消化4~12小时,用铜筛过滤去掉粗 渣,滤液经反复多次生理盐水换水沉淀,最后吸取沉淀物置培养皿内在双目镜 下检查囊蚴 动物感染方法 将分离出的形态不同的各种囊蚴按号分别置于培养皿内,取实验动物豚鼠 或家兔,用吸管吸取50或200个囊蚴分别经食道喂给豚鼠或家兔,标记实验动 物,同等条件下饲养,40天后麻醉致死,剖开腹腔,取出肝胆器官,沿胆总管 至胆囊剪开,寻找成虫,然后检查肝内的小胆管,把组织剪成数块,向剪开处 轻轻挤压,把成虫挤出。见有成虫即取出置盛有生理盐水的器皿中进行观察鉴 定,必要时可染色鉴别 、布氏姜片虫( fasciolopsis bushi) 目的和要求 了解成虫的基本形态和生活史的基本特点。 2.从成虫的体积和腹吸盘的大小理解其机械致病作用。 3.掌握虫卵特征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4.熟识植物媒介,掌握防治要点。 实验内容 )成虫 1.成虫液浸标本(示教) 2.成虫染色标本(操作) 注意虫体大小,背腹扁平肥厚,腹吸盘较口吸盘大4~5倍,肌肉相当发达
8 将华支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置搅肉机内搅碎(亦可用手工剁 碎)。 每 10 克鱼肉用 250 毫升消化液(配方:胃蛋白酶 9.8 克,1N 盐酸 164 毫升,氯化钠 17 克,加水至 2 000 毫升)消化 4~12 小时,用铜筛过滤去掉粗 渣,滤液经反复多次生理盐水换水沉淀,最后吸取沉淀物置培养皿内在双目镜 下检查囊蚴。 4. 动物感染方法 将分离出的形态不同的各种囊蚴按号分别置于培养皿内,取实验动物豚鼠 或家兔,用吸管吸取 50 或 200 个囊蚴分别经食道喂给豚鼠或家兔,标记实验动 物,同等条件下饲养,40 天后麻醉致死,剖开腹腔,取出肝胆器官,沿胆总管 至胆囊剪开,寻找成虫,然后检查肝内的小胆管,把组织剪成数块,向剪开处 轻轻挤压,把成虫挤出。见有成虫即取出置盛有生理盐水的器皿中进行观察鉴 定,必要时可染色鉴别。 二、 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成虫的基本形态和生活史的基本特点。 2. 从成虫的体积和腹吸盘的大小理解其机械致病作用。 3. 掌握虫卵特征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4. 熟识植物媒介,掌握防治要点。 实验内容 (一) 成虫 1.成虫液浸标本(示教) 2.成虫染色标本(操作) 注意虫体大小,背腹扁平肥厚,腹吸盘较口吸盘大 4~5 倍,肌肉相当发达
(二)中间宿主、幼虫和媒介(示教) 1.中间宿主:扁卷螺 尾蚴染色标本 3.囊蚴染色标本 4.媒介:菱角、荸荠(马蹄)等 三)虫卵 1.虫卵形态(操作) 虫卵大小约130~140μm×80-85μm,椭圆形,淡黄色,卵壳薄,卵盖小(不 明显),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数十个卵黄细胞。 2.虫卵扫描电镜照片(示教) (四)作业:1.绘虫卵形态图。 2标注成虫形态图 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卫氏并殖吸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 2.了解并殖吸虫寄生部位和主要致病作用。 掌握卫氏并殖吸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实验内容
9 (二)中间宿主、幼虫和媒介(示教) 1.中间宿主:扁卷螺 2.尾蚴染色标本 3.囊蚴染色标本 4.媒介:菱角、荸荠(马蹄)等。 (三)虫卵 1. 虫卵形态(操作) 虫卵大小约 130~140μm×80~85μm,椭圆形,淡黄色,卵壳薄,卵盖小(不 明显) ,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数十个卵黄细胞。 2. 虫卵扫描电镜照片(示教) (四)作业:1. 绘虫卵形态图。 2.标注成虫形态图 三、并殖吸虫(Paragonimus)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卫氏并殖吸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 2.了解并殖吸虫寄生部位和主要致病作用。 3.掌握卫氏并殖吸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实验内容